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對話吳瑞:對中國科研,我不諱言
送交者: shoking 2004年05月06日16:56:2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在《自然》雜誌中國特輯中,吳瑞坦陳了目前國內基礎科研的幾種癥結所在, 觀點大膽、態度坦率、建議中肯,在中國科技界引起震動。昨天,本報記者通過越洋長途電話,聯絡到了這位年過七旬的華裔教授。

提醒中國科技人員正視自身

記者:一直以來,我們聽到的觀點是:國內的基礎研究水平近年來有很大提高,有多少多少文章發表在SCI (科技論文索引)上。但此次《中國之聲》卻實實在在地給中國科研“ 潑了一盆冷水”。當時您受《自然》雜誌邀請寫這篇文章,是出於怎樣的想法?

吳瑞:雖然中國近20年在生物化學領域的研究水平有一定提高,科研經費也得到增長,但高質量的論文還是為數不多。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正是希望提醒中國政府和科技工作者,不要覺得自己進步很快就滿足了。事實上,和先進國家相比,中國仍有很大差距。

記者:寫這樣一篇批評文章,心裡有過顧忌嗎?華裔的身份,是不是比較容易客觀、大膽地看待中國的不足之處?

吳瑞:你說的很對,我沒有什麼顧慮。我的觀點是經過分析,以及我的經驗得出的。我的初衷是鼓勵中國政府和中國的科技工作者能看到自身的缺點,不斷努力,希望中國在基礎科學領域50年後能趕上美國。

來自客觀分析和民間接觸

記者:《中國之聲》的英文正刊的刊名是“以西方的觀點看中國的科學和技術”,這些西方的觀點是否帶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吳瑞:我個人覺得比較客觀,因為這些觀點都是通過數據分析得到的。例如,我對比了&%%%年中美兩國發表在!"#上,影響因子大於’的生物化學有關論文數目,美國超過’萬篇,中國只有$%%%篇。這其中可能會有一些數據出入,但我認為,$%(’%倍這個差距還是比較客觀的。

記者:您在文章中說,自$)*%年以來,您先後45次訪華,那您在文章中提到的許多現象和聲音,是不是更多的來自於民間?

吳瑞:很多都來自民間。可以說,我對中國科研人員的現狀非常了解。80年來,我的實驗室共有&%(’%位來自國內的學生。此外,我也接觸過很多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和訪問學者。這些觀點一方面是和他們談話後的結果,另一方面是我本人客觀分析得來的。

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

記者:《中國之聲》發表一個半月來,在中國引起巨大震動。您本人聽到哪些反響?是贊同,還是反對?有沒有中科院或科技部官員跟您聯繫過,商談如何落實文章中的建議?

吳瑞:我收到過四五個電子郵件,來自於在美國的中國學者,他們都同意我的觀點。暫時還沒有中國官員的反饋信息。

記者:您在文章中談到了大陸科研的許多弊端,是不是發展中國家都會遇到這些問題,都會經歷這個過程?還是中國特有體制所造成的?

吳瑞:這個問題很難比較。據我所知,不只在中國,印度、南美的一些發展中國家,也都有類似的問題存在。對這些國家來說,經費不足的問題尤為凸現,從而造成了申請項目評估不公平等一系列問題。

記者:您認為國內有什麼科研模式比較成功?

吳瑞:蒲慕明先生領導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是比較成功的例子。這和蒲慕明的領導、研究人員與學生的勤奮工作有關,同時也和中科院對他們的全面支持分不開。

還有許多現象阻礙科學工作

記者:您提到,現在中國還有許多阻礙優秀科學家工作的人與事。

吳瑞:是的。最近一個突出的例子,是新成立的北京國家生命科學研究所。我本人是該所的顧問之一,另外還有10位諾貝爾獎得主是成員。去年,中國科技部和北京市委託我們在國際上招聘所長,我們找到了王曉東。他是一位出色的生物學家,不僅學術傑出,而且有紮實的幹勁,能吸引和帶動年輕一代。今年他還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是49年來第一位從中國大學畢業的美國院士。可是,研究所成立將近一年,王曉東的工作仍很難展開,連基本的法人資格也沒有給他。他要找得力的行政副所長,可是國內有關部門的人員自己想做,以至到現在也沒有任命行政副所長。原先答應給的人權、財權和長期支持都沒有到位。類似的現象,嚴重阻礙了中國科技的發展。

連王曉東都這樣,難以預料其他預備回國的優秀人才會遭遇什麼。如果這麼多國際科學領袖參與的招聘結果是失敗的話,肯定會造成很不好的國際影響。所以我很痛心,為此大聲疾呼。

傑出科學家勿從事行政

記者:您談到,要鼓勵絕大多數的傑出科學家留在研究崗位上。但也有一種說法—— 讓優秀的科學家充實到行政管理崗位,有助於決策過程的科學化,您對後一種說法怎麼看?

吳瑞:我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鼓勵傑出的科學家留在科研崗位上不要動,潛心搞研究。除非你踏上行政崗位以後,仍然能有一半時間花在科研上,比如中科院副院長陳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裴鋼,幹了行政職務之後依然在科研上有成就,因為他們沒有完全放棄科研。當然,我並不是讓所有科學家都放棄行政工作,這要看每個人的特長所在。成功的科學家干行政工作未必在行;反過來,有些科學家在科研上似乎不是十分出色,但是他具有很好的判斷能力和決策能力,做行政工作反而十分成功。所以並不是完全絕對的。但我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希望更多傑出的科學家留在自己的科學崗位上,這樣更有可能發揮作用。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教授
2003: 中國英語教育中的問題
2002: 給大學排名很有意義嗎?
2002: 浙江大學到底應該排第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