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校管理層、教師、學生的三重冷漠
假如今天我們學校死了一個學生(可以不用假設,大學人太多,死人的事每年都會發生那麼一兩次),通常一小部分學生是消息靈通者,通過網絡早已傳遍校園。死者的朋友們自然是最悲傷的,到了鄰班、鄰系,大多是默然的。得到消息,大多學生因為事不管己,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去了,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過,甚至不會關心死者真正的死亡原因。至於到了老師,儘管私下很痛心,畢竟大學生是今後社會的主要人才,但是又能怎麼樣呢?這在職稱、工資面前一點沒有影響。最可恨就是管理層了,他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如何作好消息封 鎖工作(所以報紙上從來不會有這種事情刊登),等事態平息,就當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他們從來不會在這些事上得到什麼教訓,也從來不會把這些事寫入正式的工作報告,只要學生不造反,一切都是太平盛世。我們教授曾在私下裡很鬱悶地跟我們說:在學校的眼裡,我們都不過是一些號碼,學生們是學號,老師們是工號;衡量學生和老師的是數字,學生是學分,老師是工分。學校從學生們口袋裡拿錢,再把錢分給教師們:你們去上課吧,然後就不管了。名義上,學校為了多掌握住學生,每個班都會配備一個“班主任”,通常這一職責由在讀研究生充當。且不說剛讀研究生就比我們大幾年的毛頭青年有什麼教導能力,可整天忙着學習、實習、工作的研究生又有多少時間來與我們交流呢?就如筆者的“班主任”,除監考時見了幾面,一個學期能見上一面已是非常難得,更別說有什麼思想交流了。有人完全可以把這樣的冷漠理解成自/由,的確,我們是很自/由,除了你考試作弊被抓會有人來管你,其他,即便你死在寢室里,學校頂多在花名冊里框掉一個人名,興許下次考場裡還會責問其他人你為什麼沒來!假如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的自/由,那我們還有什麼個人價值可言?
2、“產業化”大旗下的壓/榨
我不知道教育產業化究竟是誰提出來的,一方面國家大力提倡加大教育投資,一方面急急地把教育成本攤派到學生的頭上。後勤部門社會化是教育產業化的第一波,筆者不幸遭遇到了,不過我還好,家境條件還經的起折騰,可是來自貧困地區的學生可就不好過了。先說住宿,不可否認,在我們學校,僅以硬件條件看是一流的,但是昂貴的住宿費剛開始是定到1500元/年的!學校新開發的新校區,儘管基建還沒完成,就強行叫我們全體入住。我們住着四人間帶獨立衛生間,“享受”“工地”上的塵土,滿臉是灰地穿梭與教室與食堂。貧困生交不起,對不起,沒辦法,學校就只造了這種公寓,你不住也得住,錢你欠着,我幫你貸款!每人平均限制用電4度/月,超出自己墊錢,水費自交(熱水費25元/度),原來是免費給學生一個月洗一次床單的,現在是3塊錢一次,還有公共浴室洗澡居然以分鐘計時收錢。這些還可以忍受的話,那學校超市和食堂簡直是處於壟斷地位了。由於新校區地處偏僻,學校超市就成了學生的唯一去處,這些承包給外人的商店早已碗滿缽盈了。總之,學生們看不住自己的錢了!
3、學業墮落、缺乏理想
如果我說所有的大學生都是為一紙文憑而來,你可不要吃驚,但事實就是如此。作學問?那都是中學生們的幻想,等他們一進大學就會發現,原來大學的講師照本宣科的工夫如此精湛,就算你在課上睡着後醒來,掐掐表就可以知道講師們講到哪裡了。我相信,能進大學的都是好學生,可是為什麼到最後總會有大批差生出現呢?原因若全歸因於學生,是很不公平的,除了英語課,究竟還有什麼課值得我們去聽呢?就筆者來說,假如不是出於浪費學費的考慮,我是一堂課都不會去上的。
既然看輕了學習,空閒下來的我們幹些什麼呢?社團活動?這是我覺得有史以來學校吹出的最大泡沫,是學長對學弟們的欺騙,是少數人的專利。於是乎,睡覺、玩電腦成了最大的消遣方式。電腦在大學中的普及可以說是把雙刃劍,確實有少部分人酷愛電腦而成為高手,但大多迷戀遊戲、網絡不能自拔。我所在的寢室有四台電腦,就不說別的寢室,光觀察我所在寢室,假如沒有課,有人可以從早上8點起床一動不動玩到晚上熄燈。我不說這樣有什麼不好,但明眼人早就可以看出,這於上網吧有何異?脫離學習、脫離社會,這樣可以算高素質人才嗎?我懷疑!
在我想,理想的缺乏是導致這一切的根源。從沒有人想過畢業後我們該做些什麼,能做些什麼,得過且過。至於考試,只要不是最壞,總是能過。逼急了,作弊,大多監考老師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罪不責眾嘛!這樣一來,倒忙壞了出卷老師們,為了及格率,都到作踐學科試卷的程度。就象我們這次期末電路考試,出卷老師一沒把握好,竟弄了個全系平均40分的成績出來。我不敢說擴招的壞話,但就這麼弄的話,滿街走的大學生還有什麼尊嚴?倒不如人人弄張克來登大學的文憑來好看好看。
4、思想混亂、自尊自信的失落
網絡的普及,大學生亦未能避其惠。三級、A片早已是學生們的最愛,道德廉恥哪還用顧。你說假清高倒也罷了,可現在的大學生早就實現“資源共享”,關起門來集體“觀摩”了。大學生們同性之間毫不掩飾對性的渴求,這我倒也不反對,但有時候走過頭了,把性誇大為第一需求並毫不掩飾地談笑,完全失去應有素質的人的含蓄。思想上的混亂,更體現在當代大學生們信 仰的缺失,沒有信 仰,何談自尊與自信?有些人相信黨的領 導,很好,但是遇到實際困難,就背棄自己的原則,不肯以自己的信仰作為活動的方向標;還有些人不喜歡現行的黨國模式,希望更民主的中國,也很好,但這些人往往嘴上說一套,行動上又主動“向黨組 織靠 攏”,毫無做人的尊嚴可言,完全是給自己撈好處。缺乏自尊、缺乏自信,所以現實的大學生都是很功利的,考托福、出國、考各種職稱,只要對自己以後的功名有利,都會放下一切,毫不猶豫地去追逐。至於自身的興趣、素質發展的要求,全不在考慮範圍之內,這些對以後每月的工資有什麼影響呢?
這以上4點是我看大學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通病,我還不敢說我是浙江大學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