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中國停招十年文科的本科生 |
送交者: wka 2004年07月07日16:54:3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本貼子向國家建議,所有的大學,都停招十年文科的本科生。 下面講一下理由。 一個發達國家,它的核心,骨幹,應當是高科技人員,深層次重工業的高科技人員,這部分人應當享受大鍋飯,干好干壞一個樣,相應的企業永不倒閉,因此根本就不能夠以利潤來作為這樣的企業的標準,而是看能不能生產出高科技的東西為標準。比如一個企業能夠生產出打隱形飛機的導彈,那就是好樣的,根本就要不計成本才是。 因此,一個國家中最聰明的人,應當搞高科技。 在改革開放之初,高考恢復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有毛澤東時代的傳統,因此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文科沒有意思,理工科才有前途,因此,理工科確實具有最拔尖的人才。 但是這些年來開始學香港,這個學香港的勢頭直到今天香港已經經歷金融風暴,已經開始衰退,需要內地來挺的時候,還在學香港,還要打造社會主義的香港。這就帶來問題。 那就是文科生越來越吃香,最聰明的學生都基本上沒有例外地報文科了,只有不大聰明的學生才報理工科。 在大學的情況,就是負責教高等數學的教師們發現,那些對微積分原理掌握得很快的學生,數學很好的學生,都集中在文科了,而即使是熱門理工科專業的學生,也是日趨弱智化,一個極為簡單的微積分原理,教到最後發現學生們還是一點兒都不懂,完全沒有概念,反而倒是文科的學生們悟性高,一點就通。而帶理工科的導師們也發現,招一個好的研究生越來越難了,或者說基本上招不到,那些研究生的材料基本上越來越弱智了。 按這樣的發展勢頭,我國造原子彈造導彈的技術是有可能失傳了,因為找不到聰明的學生來學會怎麼造導彈。理工科學生基本上都是稀里糊塗的。為什麼?因為聰明的學生都去弄文科了。因此我國的一些核心技術仍然靠着一些老傢伙在支撐着,甚至七十多歲的老傢伙。新來的人弱智,跟不上。 這是我提出停招十年文科生的基本理由。就是說根本不招文科生了,高考只招理工科學生,就會逼得所有的聰明學生沒得選,只好上理工科專業。 也就是毛澤東在文革期間說的,大學還是要辦的,但主要還是理工科大學要辦。 那麼,不招文科生了,那些文科的教授啊講師啊怎麼辦呢?讓他們務農是不好的,因為他們的嘴會罵,毛澤東讓他們務農給他們罵得如此厲害,就知道這些人罵人的本事了。所以我的建議是乾脆養起來,你不幹活,你還上班,工資照拿,也是大鍋飯,這還不好嗎?反正國家養這麼幾個人也不大在乎。此外雖然大學只有理工科學生,但是文科的公共課還是可以開的,這些教授們可以給理工科學生們講公共課。也許研究生還是可以帶?其實理工科畢業生進入文科的門子搞研究幹得會更好。 那麼,十年不召文科生,會不會帶來什麼壞的後果呢?下面就要根據幾個方面來分析了。 一類是文史哲。這類人不招本科生不會影響文史哲的發展。比如說文學,一個人如果是文學天才,和他有沒有文科學歷是沒有多大關係的,寫小說之前訓練一下理工科的本事沒有壞處。因此,這類人才從業餘人才中冒尖就行,根本就沒有必要要什麼本科生,那個文憑應當沒有什麼意思。那著名的小說家通常都沒有什麼文科學歷。 一類是經濟學管理學。這類人才研究生還是要招的,但是從理工科畢業的學生中招,並無妨礙。會計也是這樣,一個理工科學生轉行搞會計是很快的,弄幾本會計學來學一學幾個月就會。沒有必要花四年時間來培養一個會計。我母親就當了一輩子會計,並沒有什麼本科學歷。再說了,大的公司自己也會搞一些會計培訓,實在沒有必要學四年。 而管理學專業的研究生應當更喜歡從理工科學生中招,甚至是已經實踐過一段時間的理工科學生中招。我看過哈佛大學的MBA工商管理碩士的招生廣告,都是非常鼓勵工程師來報的。 還有一類就是文藝。文藝這種東西也是和體育差不多,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有沒有本事立現的,因此也不需要什麼本科生。那文革期間那個陳沖演小花出了名,還有劉曉慶,沒有什麼學歷也是名星,那陳衝到美國學了一通也沒有學出什麼名堂來,因為文科這種東西就是支離破碎的一些學問。因此趙本山也無可能有一個文藝專業的本科生超過他。就香港來說著名的歌星如梅艷芳劉德華什麼的,那演藝圈裡的人也都不在乎什麼學歷。美國的什麼貓王啊傑克遜啊其實也沒有什麼學歷。那深圳出的鋼琴國際大師李雲迪也就是拜師學藝,有沒有那個本科文憑本來就不重要,國際大賽上拿獎算數。因此演員這種東西就是拜師學藝,不需要什麼本科不本科,也不參加國家高考,高考也考不出演藝天才。 這些年學生們為什麼都特別中意報經濟學呢?也就是往銀行證券等行業擠,知道這些行業來錢快。但是一國的聰明人都擠在一些倒買倒賣的什麼銀行啊證券啊期貨啊這些地方,看起來鬧哄哄的,這其中已經隱藏着極大的危險了,那經濟上一下子垮了,一大堆聰明人沒有專長,這些騙子繼續怎麼謀生呢?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3: | 廁所在中國教育中的缺失 | |
2003: | 也談“燕園變法” | |
2002: | 孝子竟活活餓死親娘 | |
2002: | 新聞工作者素質與道德水平令人揪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