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何祚庥 (1) |
送交者: 何作羞 2004年10月07日18:00:1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話說何祚庥 (1)
“1955年,中央決定搞原子彈,成立二機部(核工業部)。錢三強教授奉命組建原子能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匯集了一大批著名的前輩科學家,也起用了一大批年輕的出類拔萃的科學家。錢三強想到了他的弟子何祚庥...” 大學一畢業就離開專業從事政治宣傳達5年之久的何祚庥,如何可以被稱為“年輕的出類拔萃的科學家”而被錢三強記上心頭,我們不得而知,但何祚庥同錢三強確實交情很深。 錢三強當時是在清華大學任物理系主任,何柞庥在校時是清華大學理學院支部書記,“他常常去錢三強府上,有時向老師請教學術問題,有時和前輩交流思想,探討時局走向。錢三強對何柞庥勤奮刻苦的學業給予很多點撥,而在嚮往光明、嚮往中國富強的共同話題里他們是‘忘年交’。”(見1) 1956年底,錢三強找到中宣部副部長胡喬木,希望能把何柞庥調給他 (見2),於是從事宣傳工作5年的何祚庥從中宣部奉調到原子能研究所理論物理研究室工作,在氫彈研究的一個課題組裡任黨總支委員 (起用中宣部的何祚庥,不知道是不是與當時的政治掛帥有關?),這就是他為什麼被稱為氫彈理論研究的開拓者之一 (好些小老百姓誤認為這就是“兩彈元勛”的意思,美死他了!) 為什麼時隔好幾年,何祚庥還能進入科研領域呢?何柞庥說“一個是因為我過去的基礎還可以,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有前輩們的指教。”(見1) 1958年至1960年期間,何柞庥來到莫斯科中蘇合辦的核子研究所進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後來何柞麻奉調回國,參與以“乙項任務”為代號的氫彈理論研究。 那是個值得人們回味的年代,為了國防事業,多少人廢寢忘食,憚精竭慮。何柞庥也付出了他應該付出的。但是,中宣部的出身背景,同眾多默默無聞奮鬥一生的其他國防科技人員相比,何祚庥在科技戰線上帶著了更多的更強烈的政治烙印。
“學習馬克思主義將大有益於科學研究。這不僅大有益於社會科學的研究,而且有益於自然科學的研究。”(見10) 何祚庥學到做到,他的成果包括以馬列主義哲學為基礎的“量子複合場理論”(見2),閃耀著毛澤東思想光輝的的“層子模型”。“層子模型”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然而,“層子模型”卻是一個不被國際認可的“偽科學”(這一點筆者將在後續文章中詳細論及)。 何祚庥的支持者特地搜索了一個國際科學文獻數據庫 (SciSearch at LANL),找到了他在在物理學期刊(1974 - 1999)上發表的31篇文章,以此來佐證他的學術成就。不過,其中的17篇是發表在中科院理論物理所自己辦的英文刊物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和國內雜誌“中國科學”(SCIENTIA SINICA)上。更遺憾的是,他是第一作者的論文寥寥無幾。 何祚庥的支持者專門強調的3篇文章 (見3),有一篇共有16個作者署名,何祚庥是第15個;另一篇有5個作者,何祚庥是最後一個;還有一篇是1984年同夫人合寫的,何祚庥是第二作者(就是常在媒體上被提到的“中微子的質量”這篇論文,說是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也有說是強烈影響,要是他再接再勵就好了!)。 新華社在“何祚庥簡介”中特別提到他“早期從事粒子理論、原子彈和氫彈理論的研究”,後來“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哲學問題”,近十幾年來“關注社會現實問題”。新華社羅列的主要著作,除了“用馬列主義哲學分析物理現象”之類的外,就是“反偽科學論戰”和“批判法輪功”的報告集 (見4)。 中科院理論物理所對何祚庥的介紹倒是用了“著名”二字,不過,說的是“我國著名的哲學家、自然辯證法專家,在哲學、政治、經濟等方面也先後發表約100 多篇科學論文。”可見“著名”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而不是理論物理學家 (見5)。 可以這麼說,何祚庥對物理學家來說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來說他又是物理學家,這正是他“得天獨厚”的地方。 不過,何祚庥本人可是很在乎他的物理學家和院士頭銜的: “...同行說我不務正業。我是真院士不是假院士,本行是搞理論物理的...現在要投入很多精力搞科研經費,好幾個億吧...”(見6) 看來,何祚庥事業是越做越大了,我只是不太放心那“好幾個億的經費”,畢竟我國還有好多人民吃不飽飯,上不了學呀。 我無意否定何祚庥在我國氫彈研究和理論物理方面的開創性工作和成果,甚至在科學研究上出現錯誤也是人類發展的正常過程。但是有人或一些媒體利用人們對科學家的信任和崇拜,故意抬高其學術地位,而自己又默認這種宣傳,作為提高可信度打擊別人的資本,這對於另一方是不公平的。 3.與時俱進的紅色哲學家 說何祚庥是“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還是算名副其實的。61-64年間,就在大名鼎鼎的《紅旗》雜誌上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而且,他的一生基本上是緊跟政治氣候,提出過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來指導科學研究,最近與時俱進到大吹“三個代表”。 在中科院量子力學研討會上創造性地提出“量子力學的運動規律符合江澤民的三個代表精神”(見7)。 2003年10月,何祚庥在《光明日報》上撰文“從階級分析到生產力分析”(當然指三個代表的中的“先進生產力”),他一下子就否定了他用了幾十年的“階級分析方法”,認為早就該用生產力來分析了,他說: “即使在革命戰爭時期,階級的劃分、歷史地位和作用也是由生產力的發展來決定的。” “我覺得學習十六大報告就要學會‘生產力分析’方法,尤其是貫穿於其中的先進生產力和落後生產力之間鬥爭的思維模式。”(見8) 多少年過去了,咱們的何院士依然是滿嘴的“鬥爭”模式!我不明白,一百年來,沒有得到“馬列主義”和“三個代表”的光輝照耀、雨露滋潤的西方國家,是如何“偶然”地在科學上取得巨大進步的呢?! 最令科學工作者反感的是,他那種用江澤民的話開頭,用江澤民的話結尾的御用文人的作風,離真正的科學家太遠了,大家不妨自己去拜讀一下何院士與時俱進的最新成果(見8)。 一位對法輪功不感興趣的業內人士講,李洪志別的話他不管,但李洪志說何祚庥是“科痞”卻是地地道道的畫龍點睛之筆了。 這位人士還說,何祚庥並不太懂得生物原理、倫理學說和克隆技術的具體細節,只為響應“三個代表”,就要成為我國公開支持克隆人(是人!不是羊!)的中華第一院士!真不愧是“先進生產力”的真正代表: “如果我30歲,克隆幾個小何祚庥,就算我兒子吧,如果我70歲,那我就多幾個孫子。”(見9) 克隆不克隆,我們這裡不關心,但何祚庥緊隨政治潮流的品行,不一定為大多數科學家認同。 我將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披露何祚庥在歷史上政治掛帥參與扼殺科學的多起劣跡,以及他近
1。河北科普在線: http://www.hbkp.com.cn/XXLR1.ASP?ID=5485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