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顯一:強調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送交者: 思考為了未來 2014年08月09日02:01:4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強調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顯一博是位從事科學工作的修行者。老幾的博文曾有幸得到他長期悉心點評,指導,支持,和鼓勵,收益良多。很久沒有見到顯一博出來,今轉發其舊文一篇,聊表思慕之意。- 老幾]

 (2012-07-27 12:03:23)

現在網上有一個奇特現象,即否定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大多數都是中國人。那些人總是從某些極端的角度來否定幾千年文明的主流。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答案其實很簡單。這正是中華傳統文化在那些人身上的反映。要明白這一點,先要知道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有別於西方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到底是什麼呢?是佛教和道教的出世學說嗎?筆者認為不是的,至少不是主要的。因為其他文明也有相應的出世學說,儘管表述有所不同。

那麼中國傳統文化到底是什麼呢?它就是中華民族,中華文明的內聚力。它使得國家再破碎,也能在一段時間後回歸一統;這種內聚力就是道德。什麼是道德?道德就是“道”與“德”。許多人將道德解讀為個人修養,那是誤讀。個人修養僅僅是道德含義的一小部分,更大部分是指人類社會的運作也是“道”的自然流轉。中華文明認為,人類社會形成後,有其自身的內在規律(道)和內在因素(德),它有集體意識而不僅僅是個體行為的累積。作為社會整體,道與德是相連的。作為個體,在社會生活中要有整體意識。東方人在幾千年前就注重個體和整體的內在關係,從而強調社會運作中道與德的體現。易經的道理就是系統地闡述道和德在社會整體(體系)中的作用。在東方形成“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社會道德理念時,西方在那時候還很野蠻。儒家強調的道德,從來就分為個體和整體兩部分,強調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達整體,個體和整體從沒有分開。它強調了人與社會,及人與自然要遵循的內在次序。表達這些內在次序(道德)的儒家理念太多了,大家可以去參考文獻。然而,中華文明並沒有停留以道德為主的社會內在次序,為適應社會運作,法家的理念也為士大夫接受,並作為社會穩定的外在次序(法律)。在歷史上,士大夫雖然重儒家,但在社會結構的建立上,歷來是儒法並舉。反觀西方做對比,人們將“道”加以人格化後成為上帝,因此“行道”成了上帝的職責,人們只是注重個體和上帝的關係,且把社會看成是個人自私行為的場所。美國思想家,神學家Reinhold 認為社會僅僅是累積的個人利己主義,沒有一個群體的行為是出於純粹的無私。這種觀點使得西方從來沒有建立真正的社會道德體系,雖然在宗教裡帶有倫理,比如愛的理念。不幸的是,“愛”更多是出世學說的理念,在生活中人們根本做不到。因此,西方人歷來依賴叢林法則,崇尚勢力博弈,講勢不講理。文藝復興後的理性主義,及資產階級革命導致了現代民主潮流,從而形成當代西方的民主政治體制。從道的角度,這些民主體制,包含平等,自由僅僅是外在次序。而個體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主義並不能形成合理的內在次序。體系沒有真正的道與德的和諧。這只要從美國國債問題就很清楚,船在下沉,船上每個人都清楚,卻裝作不知而只顧個人利益。東西文明如此不同,並沒好壞之分,只是它們適應不同的人群。西方體系的不和諧從兩次世界大戰中表現很充分。戰後為何能運作近六十多年,它得益於西方科技領先,和掠奪中產生的財富。在東方科技趕超下,及西方掠奪空間的縮小時,體系的弊病很快顯露。

傳統文化強調的道德對人類社會的正面意義是勿容置疑的,然而它沒有副作用嗎?人類任何理念從哲學上講都有兩面性,道德理念也不例外。筆者在一文中提到,東方人嗔心強。其中原因就是對道德期盼而形成的習性。長期道德教育不僅產生對理念的認同,還產生對社會道德行為的依賴。儘管東方人自身道德很不完善,總期盼別人道德完善。對不道德的現象容易起憎恨心,對它人容易苛求。佛教唯識理論對分別心和憎恨心的關係論述得很清楚。對比西方不講很多道德,因此也不容易苛求它人。憎恨心是中國社會內鬥多的根源,而“義”的理念又將憎恨心和內鬥引向高潮。反對不道德行為而“見義勇為”值得肯定,但許多時候,不道德行為並不是黑白分明。人們自以為“該出手”時,往往是不該出手之際。產生這種憎恨和內鬥現象的原因正是道德沒有普及到社會深層次。中華文明的道德從產生以來具有兩個層次,一是理念普及,二是內省明理。可惜的是,中華文明成就了道德理念的社會普及,但內省明理僅僅停留於士大夫階層。沒有大眾的內省明理,無法避免憎恨心和內鬥左右我們的行為。近代的西學東漸浪潮後,內省明理在知識分子價層也消失了。我們只剩下浮躁心和憎恨心。現在強調回歸中國傳統文化,其意義不僅要堅持道德理念,更重要的是普及內省明理。使得分別心和憎恨心不成為主導人們行為的主要因素。通過內省明理,成就自己的“仁”心。“仁”心在“愛”心的前面,沒有“仁”,那有“愛”。而內省明理就是要繼承儒家的心學,以修身作為立德求道的基礎。為什麼中華文明道德中充滿那麼多一個字的理念;如“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那是為了修身內省的體驗而特意所為。反觀西方理性主義中的公共理性,次序理性是無法作為修身內省而體驗的。因此,西方的理性成了純粹的思辨。通過內省明理達到對道體驗,其初步就是大同世界。大同世界不僅僅是哲學或倫理概念,而是一種同體感受;就是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它建立在深度內省的基礎上。到那時,人們自然明白,什麼是“存天理,滅人慾”。人們對親人受傷害時的感受,就是一種初步的同體感受。現在強調回歸中國傳統道德提倡內省明理,就是要完善社會的內在次序。沒有真正的內在次序,再好的外在次序都不會長,西式民主也不例外。從這個觀點出發,東西方民主道路的歸宿只能是道德。因為,民主政治是外在次序,它必須要有道德的內在次序做支撐。

在討論了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及強調回歸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後,讓我們回到本文開頭的問題;即為什麼有一些中國人如此否定中國傳統文化。筆者認為這仍然是西學東漸浪潮的影響,哪些人光看到西方在外在次序上的優點,及東方在此的不足;卻沒有看到東方在內在次序上的長處,及西方在此上的短缺。從浮躁心,憎恨心出發,很容易去下那種西方文明優於東方的結論。那些人實際上也是愛國的,只是觀點不同。這正是要我們大家充分交流去認識自己文明的瑰寶。

原載: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593/201207/16448.html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台灣與大陸家教的區別
2013: 窗外微雨:風中的承諾(七)許諾
2012: 從谷開來案感慨文革史實湮滅之快
2012: 戲說休謨
2011: 毛主席說過,人民群眾是最聰明的。岳東
2011: Dear Dr. Burton
2010: 錢學森;西醫也要走到中醫的道路上來
2010: 三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