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胡扯(五)为什么纳什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送交者: 再见驴十八 2015年06月05日08:38:21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凯恩斯主义在影响力方面的成功,点醒了梦中人。和“看不见的手”较劲,原来和战风车一样荒唐,落得被人耻笑。这满世界都是看得见的手,赶紧抓住一只开始掰手腕。既然我们摆脱不了道德绑架,不如反过来绑架道德。凯恩斯主义抓住了就业:大家看好了,正是因为芸芸众生需要就业,所以,我们不得不离开原来的目标,在充分就业这个约束条件下,去达成一个非最优的均衡(尽管在逻辑上解释不充分就业和最优化的组合比较困难)。

指责一只看得见的手,技术上的可操作性要大得多。于是经济学家们几乎同时转换了战术。制度学派找到了制度,货币学派找到了通货。其他什么都有,比如工资,福利,税收,资源,信息,理性预期,裙子长度。。。其实这并不新鲜,以往重农学派的土地,李嘉图的贸易,马尔萨斯的人口,都是被找出来的决定要素。但自从亚当斯密经济学出现,在看不见的手的召集下,这些要素已经被统合起来,向着人类最大福祉的目标共同前进。

可这一次不同,以往的关键要素都是天然的限制,新的经济学中找出来的都是人为限制。这些要素现在被称为“约束”,是妨碍达成最优均衡的负面约束。正是因为有这些约束的存在,均衡都只能在约束的边界内达成。围绕对约束选择,形成了多种学派。可是这些学派互相指责,各自认为自己选择的约束才是“硬”约束,别人的都是软的。他们还各自发展了自己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只有在各自的约束条件下,才是成立的。

如果说这些学派还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都放弃了“最优化均衡”的追求。因为有了种种约束,充分利用所有经济资源包括充分就业的均衡,已经被公认(也许私下)不可能了。最多还用模糊的“一般均衡”作为一个背景参照。各个学派画地为牢,把自己约束边界以外的东西都成为“外部性”。“外部”的东西,不是不愿管就是管不着。吵架的结果往往沦落到相互作道德攻击。最极端的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争,双方都以为自己的经济理论在对方领域的失灵,全是制度的错。经济学再次分裂了。

这种状况已经危及到经济学作为一门严肃的学科的被承认度了。鼓吹“经济人”的学者们,都没法理性地对待自己的学术吗?更重要的是,我们以天下为己任,追求人类最大福祉的伟大承诺呢?伟大的经济学家们,一方面冷静地分析别人的约束要素其实都是泡泡,一方面冲动地喊出“回到亚当斯密”的口号。回到亚当肯定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一切的根源其实都来源于亚当。他当年整合经济学的平台,看不见的手,现在已是风中之沙。。。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可是我们现在急需一个。经济学需要一个新平台,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平等地处理现在被各自封神的经济要素,把经济学界再次整合起来?同样重要的是,这个平台可不可以让我们逃避道德压力和道德风险,能让我做个安安静静的经济学家?找到了,新超人就是博弈论。

待续。。。。。。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2: 切尔诺贝尔惨桉--为甚么公道没有来临?
2012: 大宗师:现代文明的副作用
2011: 远景城:谈谈实数的定义问题
2011: 说说黄万里——新造神运动该停止了
2010: 从量子缠绕看远距通信的可能
2010: 测不准原理确实可以表述成一条数学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