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运生谈艺录(51)
省略的实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刘禹锡的名句。补足被省略的成分,此名句应该是:遥望洞庭山水色,【这样看(也就是遥望)到的洞庭山水色,】(像是)白银盘里一青螺。
把一段话大幅度删削,读者却还是能在自己心里把被省略的部分全部加以复原,读者也因此而心生喜悦,这其中的奥秘,或许是这样的:读者敬佩你能把语言精简到不能再精简,又觉得自己足够聪明,以至于能从残缺里看出原本的完整。
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诗是省略的艺术。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把刘禹锡此名句补足,应该是这样的:旧时(飞入)(财富和地位等等并非寻常百姓的)王谢堂前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把苏东坡此诗句补足,当是这样的: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看)(所得到的结果)和近(看)(所得到的结果)不同,高(看)(所得到的结果)和低(看)(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如果说省略本身是一种艺术,则苏东坡这两句诗或许可以说是到达了省略艺术的最高峰,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被补上部分的总字数,远远超过了原文的总字数。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此诗中,“春来发几枝”的前面省略了主语“红豆”,这是常见的省略方法,奇特之处在于:既然是“采撷”就应该有被采撷的对象,这样,“愿君多采撷”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因为它缺了宾语,原来,这个被省略了的宾语是在紧随其后的句子的开头处——“此物”。一般的省略是利用前面的内容,王维此处的省略却是利用后面的内容。实际上,苏东坡《题西林壁》中也隐含了这种奇特的省略,而且走得更远——“横看”的宾语被省略了,它就是直到第三句才出场的“庐山”。
倾向简略似乎是诗的基本天性之一。按被补足之后的情形去读这些诗,则它们都不像是真正的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