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运生谈艺录(127)
面对景物时的李白
“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这是李白的诗句,“号”的意思是鸣叫,“始复知天秋”的意思是“才知道又一个秋天开始了”。如果没有“始复知天秋”,单独一句“山蝉号枯桑”就可以说是写实性的,展示的是客观世界里的一种景象。“始复知天秋”意味着李白面对“山蝉号枯桑”时,不是满足于欣赏眼前的景物本身,而是心潮起伏,终至于进入某种大彻大悟状态,吟出了振聋发聩的“始复知天秋”。
这并没有拔高李白这两句诗,因为其中有这样的言外之意:这两句诗首先呈现为一条知识,因为它揭示了“山蝉号枯桑”和“天秋”这二者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具体化或者标志。残疾(包括器官丧失功能)本身让人痛苦,自不待说,如果我们的眼睛有残疾,我们就看不见“枯桑”;如果我们的耳朵有残疾,我们就听不到“山蝉”的“号”,总之,因为有残疾,我们就不能感知“山蝉号枯桑”,也就不能根据知识而断定“秋季又开始了”,换言之,因为有残疾,我们就不能利用知识。“残疾”受到了隐秘的否定。
由眼前景物而浮想联翩,是李白面对景物时的一种反应,但李白还有其他的反应方式。“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李白此二句诗中,“鸟”和“飞花”都被完完全全地拟人化了。“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李白词诗句中,“白沙”竟然去挽“留”“月色”,“绿竹”竟然去帮“助”“秋声”,这是把白沙和绿竹拟人化了。
从眼前景物跃至幻觉,经常发生在李白的身上。“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面对这样的景物,李白最终幻想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被拟人化了。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李白首先看见了“蝴蝶忽然满芳草”这样的景象,又感知到了“春风”,最终则是把春风给拟人化了。
不过,李白也有“一鸟花间鸣”这样有写实色彩而又有言外之意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