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运生谈艺录(167)
规则的副产品
“细动迎风燕”,这是杜甫的诗句,“细”的意思是微小,“细动”的意思当是每一次动所取得的进展微小。
改换成日常汉语,杜甫此诗句是“燕迎风细动”。只是为了符合某种规则(平仄)——写出体现“仄仄平平仄”这一格式的句子,杜甫才写出了这样的句子——倒序到了极点的句子。
倒序带来的成果却是丰硕的。能“细动”的自然应该是一个动物,那么,到底是什么动物在“细动”呢?这就形成了悬念。这个悬念没有马上得到解答,得到解答的是另一个悬念——这个动物为什么是在“细动”呢?那是因为它是“迎风”,原来是风减慢了它的运动速度。第一个悬念一直到了诗句的末尾才见分晓。
制造悬念之后再解答悬念,一句诗中包含两个悬念,艺术魅力(吸引力)油然而生了。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这是李白的诗句,像李白这样的所谓天才,只须放任天性就能写出本质上全同于杜甫此诗句的杰作,杜甫写出此诗句,却是自觉接受某种外在性规则(平仄)之约束的结果。
一般的赏析文章里,“细动迎风燕”被理解成“燕迎风细动”,这句诗的所谓“诗味”随之也就荡然无存了。逐字把“燕迎风细动”译成其他任何外语,我们的诗圣杜甫在天国恐怕只能是摇头叹息了。
像格律(平仄)这样的规则,大概是最能带来诗意副产品的规则。诗人遵守格律要求,直接的目标是写出音调铿锵的诗句,但像杜甫这样的格律的受益者,对规则的价值的认识会深刻得多。
与“细动迎风燕”相连的,是“轻摇逐浪鸥”,后者似乎也是“鸥逐浪轻摇”被倒序处理的结果,却没有言外之意。这表明:倒序有时导致奇迹,但没有人能够运用倒序而批量生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