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解(1) |
送交者: 彭运生 2020年06月14日19:24:03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孔子名言解(1)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篇第一) (语体文:学之后经常去练习,不喜悦吗?有朋友远道而来,不快乐吗?别人不理解你,你却不愤怒,你不是成为君子了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一个问题,要想解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有相当的意志力,能够做到“学而时习之”,即使内心厌烦,也要硬着头皮去继续,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因此而喜悦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也是一个问题,要想解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有某种禀赋,能够对朋友产生相当的吸引力,以至于“有朋自远方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因此而快乐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也是一个问题,要想解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有相关的知识,知道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君子”的标准是什么,在我们做到了“人不知而不愠”之后,再来看我们自己是不是达到了此一标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因此而成了君子。 “解答问题”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篇第一) (语体文:说话巧妙、表情可爱,其中的仁是稀少的。) 要想做出“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样的一个判断,我们首先必须有功能正常的耳朵,能够听到“巧言”;其次,我们必须有功能正常的眼睛,能够看见“令色”;其三,我们还必须有某种神奇的本领,能够看见“仁”,能够看出这个仁在“巧言”和“令色”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做出判断”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篇第一) (语体文:年轻人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头尊敬兄长辈的,谨慎而有信用,与众人相亲爱,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完这些之后还有剩余力量,就去学习文献。)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人说出这样的几句话,如果说这个人这是在制定某种规则,则这个人能够制定出这样的规则,首先是因为他了解相关的情况,知道自己为之制定规则的是什么样的人——“弟子”;其次,是因为他有某种信念,坚信“弟子”应该努力做到的是什么——“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其三,是因为他有相关的知识,知道“学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人们发泄自己多余的精力,于是规定:“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制定规则”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学而篇第一) (语体文:君子不严肃就没有权威,学习就不会坚固。以忠诚守信为主。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犯了错误不怕改正。) 一个人发现了“君子不重”的后果——“不威”,一旦发现了这样的后果,我们首先就能够产生发现“君子不重”所导致的其他后果的冲动,最终发现:“学则不固”是另一种后果;其次,我们还能够产生全面支配他人的冲动,最终对那些想要成为“君子”的人提出种种之要求:“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发现事物的后果”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9: | 变态的文化产生变态的人 | |
2019: | 778、官邸与棺材房 | |
2018: | 也谈素质教育 | |
2018: | 读老狼阿牛政论分析有感 | |
2017: | 活着如何做一个不是恶霸的大地主 (三 | |
2017: | 彭运生谈艺录(57) | |
2016: | 高萝霈:这几幅油画水平尚可,但画法太 | |
2016: | 《对洪素珠事件的分析》 | |
2015: | 转贴:现代化带来的现代病 | |
2015: | 关于《论范例》第二版出版售书事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