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钱学森三次论证“亩产万斤”
送交者: ZJY 2007年11月26日15:04:41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补遗:钱学森三次论证“亩产万斤”

  作者:ZJY

  阅读JFF的《钱学森的血债会有多少》一文,感到剖析得鞭辟入里,只是题
目用词有点过分。古人曰:以史为鉴。对于这样一件祸国殃民的事件,虽然距今
不过五十年,但现在的年轻朋友们知之不多,也没有见到钱本人的反应。故而不
得不再作一段补遗。

  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粮食亩产会有多少?》的文章,毛泽东主
席是看过的。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写的《给毛泽东的三次上书》一文中
记载:1958年11月武昌会议期间,他应邀去东湖招待所毛泽东的住处交谈。“我
特意问他,你是在农村长大的,长期在农村生活过,怎么能相信一亩地能打上万
斤,几万斤粮?他说看了钱学森写的文章,相信科学家的话。原来1958年农业放
高产卫星时,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太阳能如果利用了多
少,科学论证,一亩地可打几万斤粮。钱的文章对毛固然起了作用,当时我心里
想,一个自己种过地对农业如此熟悉的人,恐怕主要还在欣赏群众的冲天干劲,
也相信这种积极性或许能创造奇迹,不想给这种‘热情’泼冷水,因而对高产
‘卫星’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吧。说受钱文影响,是否有点推卸责任呢。”
责任当然主要在最高领导人身上。但不管怎么说,钱文为放“高产卫星”提供了
“科学依据”。

  其实,钱先生早在《中国青年报》文章之前,已经公开发表了这个“创新”
观点。1958年4月29日,《人民日报》第七版头条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
的名义发表钱先生的文章《发挥集体智慧是唯一好办法》。文中有一段文字谈到
“我觉得科学的跃进要乘风破浪,这是完全可能的”。他说,“既如此,我们就
应该把眼光放远些”。接着,他以农业为例,说:“从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提出
来以后,全国农业合作社的社员们生产情绪高涨。尤其在去冬以来,在党的领导
下,真是排山倒海。……在科学研究方面应作好准备,到时候我们就能跟得上去。
在这一点上,我是外行。作为一个搞力学的人来说,不免总是从能量方面来考虑。
最近我算过这么一个粗浅的账,就是地球上一个单位面积上,受太阳的能有多少。
假设我们说,一天太阳光照在地面上,只照八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八小时
太阳光照上去,如果我们只计算1%的能用来转变为植物有效利用的能,这个能把
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淀粉,那么就可以在一亩面积上年产约八千市斤的淀
粉。……”下面还有不少文字,不引用了。看到这段文字,公众一定会发笑。一
个科学家怎么那么天真?科学的假设是凭事实作依据,还是凭脑子胡思乱想得来
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就没有阴雨天?每天都有庄稼在地里长着吗?八千市斤
淀粉合多少粮食啊?科学就是这么“跟得上去”的?真可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也。钱先生的眼光太远了,叫袁隆平院士望尘莫及。具讽刺意义的是,当天《人
民日报》头版头条消息是湖北襄阳专区“夏收作物增产一倍已成定局 二十万
亩小麦亩产可达千斤”。尽管这已经是虚假的报道,但相比钱先生的远大的眼光
却是短小得可怜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当代中国大多数人的共识。那么,经过
1958年的农业实践,“亩产万斤粮”的梦幻已经破灭。到1959年初春,大跃进的
势头有所减弱。可钱学森还处在幻想之中,而且有进步。1959年第5期《知识就
是力量》杂志发表了钱学森的《农业中的力学问题》一文。作为中国力学会理事
长的他,竟“创新”到提出“农业力学”的地步,真叫人佩服得仰天长叹。我不
是内行,无法像JFF那样作鞭辟入里的剖析,只得将其文章的开头几段摘引在这
里,让公众共赏这段奇文:

  “这几年来,中国人民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精神振奋,
意气风发,无论在工业战线、农业战线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1958年
大跃进以来在同一设备条件和土地上,生产量提高了许多倍。由于这种生产上飞
跃的发展,也就出现了一连串新的科学技术问题,要求科学工作者去解决。我在
这里想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农业高额丰产技术中的力学问题。

  “我们都知道,力学是处理机械设计的问题的,是处理高速飞机设计问题的,
是处理水流和气体流动问题的,怎么农业高额丰产里也会出现力学问题呢?

  “要说明这一点,我们得先计算一下在我国平均纬度的地方,一年之中在每
一亩地上到底有多少太阳光落在上面。这个能量可以用各种单位来表现。我们这
里选用从水和二氧化碳制造出碳水化合物的斤数来计算,这是因为植物的生长正
是利用水和二氧化碳来制造淀粉和纤维这样碳水化合物的。我们算了一下,一年
中落在一亩地上的阳光,一共折合约94万斤碳水化合物。如果植物利用太阳光的
效率真的是百分之百,那么单位面积干物质年产量就应该是这个数字,94万斤!
自然,高等植物叶子利用太阳光的效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估计最高也不过是
1/6,这就是说,单位面积干物质的年产量大约是15.6万斤。但是植物生长中所
积累的物质,只有一部分粮食,像稻、麦这一类作物的谷粒重量,约占重量的一
半,所以照这样算来,单位面积的粮食的年产量应该是7.8万斤。这是说全年三
百六十五天都是晴天。如果因为阴天而损失25%,那么粮食的亩产量应该是5.85
万斤。这是说,作物要在全年都生长,如果仅在暖季才长,也许要再打一个2/3
的折扣,那么平均亩产量是3.9万斤了。

  “同样的计算也可以用来估计快速丰产林木的数字。这里相当于粮食的是蓄
材量,也就是每年每亩地上的积累的木材重量。如果是常绿树,全年都长,每亩
地的积累的木材重量是5.85万斤;如果是落叶树,就是3.9万斤。倘若木材属于
轻质的,重量按每立方米900斤计算。那么全年都长的常绿树,每亩每年可以积
累木材63立方米,而落叶树每亩每年可以积累木材43立方米。……”

  总算他还知道一年365天中有阴雨天。可是成熟粮食收割后新种未下时又怎
么算?冬小麦不长在暖季又怎么算?仅光合作用就能叫一亩地产94万斤碳水化合
物吗?树木与粮食的碳水化合物是一致的吗?钱先生的想象丰富的叫人跟不上,
简直达到了异想天开的境界。加之一连串的“如果”、“倘若”,真是令人景仰
的“植物力学家”啊!可是,在科学研究问题上可以毫无根据的乱起概念、凭空
想象地列举数字吗?,连对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的起码要求都没有达到。敬请
诸位想一想,这又是什么科学?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毛泽东主席逝世后,钱先生于9月16日在《人民日报》
发表文章《终身不忘毛主席的亲切教诲》,回忆同毛主席的几次见面。其中,他
写道:“1958年10月27日,毛主席亲临中国科学院科学成果展览会。毛主席第三
次接见了我。毛主席肯定了展出的科研大搞群众运动的成绩,指出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毛主席的教导拨正了我做科技工作的方
向。”难道1958年的“农业力学”是毛主席拨正的?

  写这段补遗只是想讲一些不能遗忘的历史事实。

  2007.11.24.定稿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公司还是学校:博士就业杂想
2004: 论南京人的文化底细
2004: 关于中国人祖先的概念问题
2003: 近十年物理学领域文献统计分析
2003: 中国人应该改变思维方式
2002: “海归”也会失业
2002: 清华为何出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