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成励杀程春明: 大学哪里出了问题 |
送交者: dxdy 2009年08月05日21:53:34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付成励,男,1986年7月2日生于黑龙江省黑河市,1997年随父母移居天津。2005年参加高考,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为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2008年10月28日晚,在中国政法大学端升楼一教室内,将前来授课的副教授程春明用菜刀砍伤颈部,程在随后死亡。2008年12月5日被批准逮捕。付成励在接受司法机关讯问时称,其之所以行凶是因为被害人程春明曾与其女友有恋情,他认为女友被程春明所伤害,且此事和女友向他提分手有很大关系。 付的女友陈怡星是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比付成励大三岁,本科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陈怡星在付成励入学前曾与程春明交往一年,最终分手。后来,陈与付相识并恋爱后曾提及此事,并告知付曾与程发生关系,两人此后对此话题多有忌讳。2008年,陈欲与付分手,而付认为程春明伤害了陈,陈才无法和他继续相处,因此基于报复和惩罚的心理,将程砍死。 程春明,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 硕士生导师,1965年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汉族,中国致公党党员。2008年10月28日遇害身亡。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太多校园故事,而这件事虽发生在去年,但不由得让人又想起,绷紧的神经不免想问“哪里出了问题”?校园里怎么了?“北京顺义五中“脱裤门”的背后”(http://budai.me/space-263-do-blog-id-468.html)"视频:泸州山村教师猥亵女学生的背后"(http://budai.me/space.php?uid=373&do=thread&id=2450).里曾提到关于师德和学生素质的问题,而可悲的是弑师者付成励,更觉得自已不后悔,这样值。。。。。 弑师者付成励:我为何要杀程春明 “老师应当为人师表,老师有这种不轨的行为,而学校又不处理,只能‘杀一儆百’来解决问题。”付成励在接受司法机关讯问时说。 与媒体从外围铺天盖地的报道形成巨大反差,谈论起杀人一事,看守所里的付成励显得很平稳、很冷静,完全没有杀完人后的那种恐惧不安或躁动内疚。 10月28日晚,中国政法大学大四学生付成励用一把菜刀,血腥地结束了该校教授程春明的生命。 尽管案发已有一个多月,但网络上的热炒和种种猜测仍不绝于耳。仅搜索百度贴吧,截止12月10日,“程春明吧”贴子数已达4670篇,“付成励吧” 贴子数为1055篇,而以事件另一女主角名字命名的贴吧里也有253篇贴。广大网友搜索出大量的信息,以期从中寻找出关于该案真相的点点“蛛丝马迹”。 日前,随着付成励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批准逮捕,该案案情逐次浮出水面。 “关于当晚案发的现场情况,并非如坊间消息说的那样,‘砍了两刀’和‘事前报警’。”一位知情人向记者透露。 10月28号黄昏,付成励将事先准备好的两把刀放进口袋,一把菜刀、一把水果刀。 6点30分,付成励从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端升楼201室教室后门进入,此时,程春明正在讲台前为上课做准备。 付成励径直走到程春明跟前,拿出菜刀,对准程春明的脖子挥下。 砍了一刀后,付成励就掏出手机报了警,然后静静地呆在教室里,等待着警察的到来。 这一刀砍中了程春明颈部大动脉,当晚7点,程春明经抢救无效死亡。 据了解,案发后,付成励在看守所里比较配合办案机关的工作。 付成励交代,杀程春明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要报复,二是要“杀一儆百”。 报复的动机并非程春明 “抢”了付成励的女朋友,而是“程春明在自己和女朋友之间留下了太多的阴影,分手这个事情也和程春明有很大的关系”。付成励认为。 “程春明和这个女孩在一起的时候已经是已婚男人”;付成励说,“程春明是老师,他不配称为老师,根本不为人师表……”。 对于“杀一儆百”,付成励进一步解释,“以前有学生向学校告发过类似的事情,但学校不管,没有用。” “我认罪,但我一点都不后悔。” 付成励并不忌讳谈自己对程春明的憎恨。但据记者调查,自始至终,付成励和程春明并无交往和过节,甚至没有说过一句话。 程春明作为一个被仇恨的对象长埋在付成励的心中,这和女友告诉付成励的“那件事”有关。 北戴河之旅 相关卷宗显示,付成励的女朋友姓陈,法大研究生院三年级的研究生。 尽管大自己三岁,但在付成励的眼中,“她性格属于那种文静型的,我属于好动型的,我觉得我和她的性格互补,挺合适的。” 付成励与陈某的认识要追溯到2007年4月,在认识陈之前,付成励没有谈过恋爱,陈是付成励的初恋。 交往了几个月后,2007年8月,付成励与陈某正式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之后俩人去北戴河游玩。 对于付成励而言,北戴河之旅并不愉快。 “和你说个事。”在北戴河的某天早上,陈告诉付成励,她曾经和别人发生过关系。 付成励追问“是谁?” “程春明”。 付成励是第一听到这个名字。说出名字后,任凭付成励再问什么,陈某什么都不说,付成励为此很痛苦。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细节,但陈和付成励说了这个事情后,一点没有影响到自己在付成励心目中的形象,相反,付成励觉得“自己责任更大了”。 “自从她和我说了程春明的事后,我就觉得我的责任更大了,我觉得我要好好爱这个女孩子,我不能丢下她,我一定娶她。”在付成励的潜意识里,陈亦是受害者。 两次大吵 付成励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把感情和幸福都押在了这个女孩子身上。 尽管同属法大,但付成励在昌平校区,陈在海淀学院路校区。据付成励回忆,以前是两三周去看一次这个女孩,自从知道程春明这件事后,他每周都从昌平校区坐车去海淀学院路校区看陈。 “她(指陈)人很好,对我也很好,和她在一起很有亲人的感觉。” 付成励说,“她可能受了程春明的伤害,知道这个事情后,我想全身心地对她好。” 付成励曾经带陈去了一次天津见自己的父母。付成励说,去天津的目的,就是为了向父母表明自己以后要娶这个女孩子。 付成励回忆,交往过程当中,双方一般不涉及到“程春明”这个敏感的话题,即便两人之间有小吵,也不会涉及到。 2008年年初,付成励和陈某大吵了一架。 对于这次吵架,付成励说,这是陈第一次提出和他分手,但没有说任何理由或借口,这让他潜意识里觉得“这可能和之前陈告诉他的那件事情有关” 。 “如果要分手,生活就没有任何意义,我也不想活了,但我自杀前先要把程春明先杀了。” 付成励说,第一次要分手的时候,自己就萌发了要报复程春明的念头。 2008年7月,付成励和陈某再次发生大吵,二人正式分手。 分手时,付成励气愤难当:“你是想把我逼死啊,但是我告诉你,我就是死,我也要先把程春明杀了。”闻听此言,陈某阻止了付成励的过激行为。 付成励依然记得,分手时,陈某告诉他,在和付成励交往前,自己和程春明曾经保持了一年的关系,而和离开程的原因是“自己不再爱程春明了”。 付成励认为,分手这个事和程春明有很大的关系,程春明在自己和女朋友之间留下了太多的阴影,“我憎恨程春明”。 而据记者了解,司法机关调查陈某的笔录显示,陈认为分手的原因是“双方性格不和”。 分手后,付成励先后在超市买了两把刀,一把水果刀,一把菜刀。 “一直都想杀了他(程春明),买刀的时候就下了决心,只是时间没有定。” 付成励说,“之所以选择在10月28日动手,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一天有程春明的课。” 付成励的“困扰” 如果女友不提出分手,付成励还会报复程春明吗? “我一样会报复他(程春明),但不会选择这种方式,我开始想杀了他(程春明)的家人,这样会让他更痛苦。” 付成励随即话锋一转,“后来我觉得这样做太不道德了,毕竟,他(程春明)的家人是无辜的。所以,我选择最终还是杀了他(程春明)。” 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案发前后,有两点“痛苦”一直困扰着付成励。至今,看守所的付成励只知道“女友和程春明之前保持了一年的关系”,不知道女友先前所说“那件事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具体的细节,付成励只能靠自己去猜。 另外,在付成励看来,对于师生之间这种不道德的关系,无论是法律还是学校制度,都没有办法进行制裁。 陈某为何主动告诉付成励“事情”后,又不说清楚具体情况?付成励认为,“在我的心目当中,她(陈)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她之所以告诉我,是她觉得没有必要瞒我。所以,当我知道事情后,我觉得我更不能丢下她。” 据记者调查,在感情上,付成励是一个很传统的男生,在和女孩陈某认识前后,付成励自始至终没有和其发生男女关系,包括二人的北戴河之旅。“这种事情应当在结婚后才能有。” 付成励说。 “我不会主动去追求别人,爱情是随缘的,不可以强求。” 付成励说,没有必要刻意去做一些事情吸引对方,感情到了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就成了男女朋友。” 2007年7月2日,这一天是付成励的生日。陈某拿上一包从老家带来的杨梅,坐车从海淀学院路校区到昌平校区,为他过生日。尽管生日礼物只是一包小小的杨梅,但在付成励看来,这是让他最感动的一件事。 “能让我感动的事情很少” 付成励说,只有国家层面发生的一些大事,才能让自己感动。比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付成励曾献过好几次血,他觉得“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两个家庭的灭顶之灾 1986年7月2日出生的付成励,祖籍黑龙江黑黑河市,1997年,11岁的他随父母迁移到了天津市东丽区。 初中和高中,付成励均就读于天津的当地学校,此前有媒体报道付成励属于“高考移民”一说并不准确。高中阶段的付成励成绩很好,高考后,付成励以绝对的高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 身在法大,付成励的专业学并非法律,而是国际政治,这与他本人的兴趣有关。“日常生活中,我最爱看中央一台、中央四台以及央视国际频道的新闻节目。” 付成励说,自己对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很感兴趣,但对国家的法律不抱有很大的信心。 “随和、热情、风趣。” 付成励用这三个词来评价自己的性格。 在法大,付成励与同寝室的同学相处的非常融洽,而且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正是在一次校外活动中,付成励认识了后来的女友。 尽管案发后,校方对付成励的评价是,“性格内向,平时表现一般,学习一般,未发现有什么心理疾患或行为异常。”但在法大不少同学印象中,付成励有着不错的口碑——“爽利、干脆、仗义”。 但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是,付成励的极端行为最终给两个家庭带来了灭顶之灾。 据了解,付成励的是家中的独子,父母系普通工人,二老本打算等付成励毕业后好好享享轻福,但如今等待付成励的将是法律的严审。 而对于逝者程春明的家人来说,程春明就是家中的“天”。案发时,程春明的夫人已怀有5个月的生孕,得知丈夫出了意外后,程夫人曾几度昏厥。 网络声音 标志性的红花格裤子展露着法式风情 “他那来自地中海的标志性的红色花格裤再也不会出现在法大校园了。”网友“法大往事”的描述浓缩了很多法大在读或者已毕业的学子对程春明的法式打扮的怀念。 在众多学生心中,程春明具有鲜明个性,12年的留法生涯造就了他浪漫气质和性情,“他从未把传统式样的行为看得很重,而是将自由、宽容的气氛带进法大的课堂”。 网友“叶满月缺”在博客上说:“有一次上课,(程春明一时兴起,拿出了自己得意的诗集),让大家欣赏。据说这十几首诗,每一首都是写给一名女子,都是他在法国时完成的。诗的韵律怎样不敢说,但那追寻的浪漫,却是表现得不在法国人之下了。而念诗时的满足、喜悦,就似品尝了几百年的绝顶美酒。” 网友“未曾离去”也在博客中说:“的确,程老师风度翩翩,知识渊博,从法国留学归来的他总遵奉浪漫的生活态度,无论是比较法还是西法史,总有很多同学,尤其是女生蜂拥来听,不论是否选了该课。” 即使“暧昧”也不该杀 对于有网友发帖称“程春明与嫌疑人女友关系暧昧”的说法,虽然有人认为“程的法式浪漫有可能导致事件的发生”。 网友“海盗”说:“如果说,程老师和凶手的女朋友有暧昧关系,我觉得有可能。但是,这不应该是杀人的理由吧。一个选修课老师是无法强迫女生和他谈感情的!” 网友“liyukun518”也说:“传闻说他与凶手女友保持暧昧,这个我信。他死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替那位砍人的学生惋惜!” 但不少学生则表示,“老师是大悟人,对学生极好,学术自由,才德兼备”,有的则质疑发帖者“抢夺眼球”。 抛除“暧昧”是否存在,有网友对这间政法大学发生的弑师事件表示悲痛和遗憾。 网友“郭恒忠”反问:“传闻说程春明教授与疑凶女友关系暧昧,如果消息确实,程春明教授不仅面临师德缺失的指责,还有人品道德缺失的评判,但是否就可以拿把西瓜刀把他砍了?” 法大连出新闻,毕业生“希望HR不看报纸” 从前不久的杨帆事件,到本次“弑师门”,不少网友都提到,最近中国政法大学连连置于媒体漩涡中,令人为之担心。 网友“夜江湖”就说:“在找工作如火如荼展开的今天还发生这么多事,学校名声真是不敢提。希望HR(人力资源总监)们都不看新闻报纸。” 而杨帆教授也在其博客上发表声明称:“这是极端意外的偶然事件。完全是个人原因,希望公众不要归咎于政法大学。目前出现的矛盾,是发展中的问题,不可以偏概全,损害学校形象。” 网络反思? 是什么令师生如此“不共戴天”? 这已经是今年教师节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内,国内发生的第三起针对教师的凶杀案,更悲伤的是,作案者或嫌疑人均为学生。 尽管这三起案件在全国范围也许只是孤案,但接连发生在这个10月里,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迫在眉睫的反思机会: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先生,原本令无数人尊敬,何时成为了像危险活的担当者?是什么原因令师生关系紧张到非得兵刀相向、不共戴天的地步? 应试教育制度的“炮灰”? 有网友认为,师生关系的紧张是应试教育制度的“炮灰”,在“认为只要升学率上得去就可以,只要读得进大学就OK”的想法影响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在漠视师生关系。 网友“流光飞舞”指出,“大学热让无数家长急功近利,漠视了生活中还有温良恭俭让,使很多孩子的心灵承受无法承受之重”。网友“黑玫瑰”说,“只知道向老师索取教学成绩,如此扭曲的基础教育,怎么敢做老师?” 此外,也有网友反思教师的责任。网友“史老师的助理”称:“教师应用‘育人’保护自己的生命,出了这样的事情,自然是育人的工作没有做好。” 师生以情动人更有效 尽管程春明被害一案还在调查之中,作案嫌疑人动机不明,但不少网友认为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渐变淡漠主要是因为师生的情感之门渐在关闭,以致老师体罚学生、学生谩骂老师的事件不断发生,并引发了更深层次,乃至生命的危害。 “学生对于教师普遍缺乏信任感,更遑论爱戴之情了。”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容霞撰文称,得不到学生信任的教师,若稍稍对学生有过于严厉的举动,学生的过激反应也就容易理解了。“本来以理服人当然重要……在师生关系中,或许以情动人有时效果会更好。” 另一位叫“十年园丁”的网友则表示:“我始终都坚信教书应当是一件很轻松愉悦的事情,让学生生活在洁净的天空下,无论他们成绩的好坏,都能平等地享受到这份快乐,这是我一直追寻的梦想,这个梦想如果能实现,教书不会是一件危险活儿。”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8: | 井蛙:迷信与迷不信 | |
2008: | 郎咸平在吉林大学的演讲01/07 | |
2006: | 北大和教育部,我们该相信哪一个? | |
2006: | 计算机科学漫谈(II) | |
2005: | 北大找不着北,何成其大? | |
2005: | 北大与哈佛 | |
2004: | 关于生命的目的,进化和退化,人类的文 | |
2004: | 废除中国的博导制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