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明:扯下中国院士的神秘面纱(二):欺世盗名的院士 |
送交者: 乾隆皇帝 2003年07月28日16:24:53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扯下中国院士的神秘面纱(二):欺世盗名的院士 前文讲到,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的良心”,但中国的院士却丧失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义感,因此他们也就失去了作为“社会的良心”这个本能。[亦明:扯下中国院士的神秘面纱(一):丧失了社会良心的院士]。不能够见义勇为,不能够承担“社会的良心” 这个重任,只能说明中国的院士群体没有达到人民对他们的期望,只能说明他们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只能说明他们还没有能够与国际社会接轨。也许这些要求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高了。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就换一个角度,用普通人的道德水准来衡量一下他们,看一看这个群体到底怎么样。 普通人的道德水准都是些什么呢?中国人讲究三纲五常。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虽然老套迂腐,但其中的一条在今天还是十分盛行的。这就是五常中的最后一个字,“信” 。《弟子规》中有“凡出言,信为先” 这句话,而中国现在也大讲“百业信为先”,所以这个“信”字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基本道德观了。那么,什么是信呢?信者,诚也。(《说文解字》)。不诈,不妄,不欺,不骗。 中国的院士能够做到“诚信”吗? 一 院士抄袭知多少 在美国,学术犯罪(academic crime)的主要类型有两种,一是抄袭剽窃,二是伪造数据。抄袭剽窃属于低智商犯罪,因为它非常容易露馅,而一旦被发现,一个人的学术生涯就几乎终止了。所以,在学者中,敢于这么干的人极少。需要指出的是,在美国,不仅原封不动地照抄文字算是抄袭,把别人的观点顺手拿来而不注明出处,也算是抄袭。这些价值观念在美国的中小学就开始向学生灌输,所以在美国社会算得上是基本道德了。 可在中国的学术界,现在还有人争论抄袭剽窃到底是学风问题还是腐败问题,很多人就认为,“偷书不算偷”,抄点儿别人的文字还算得上是什么罪过吗?抱持这种观点的人,不仅仅有大学生、研究生、教授、博导,还有中国的院士。 由中国院士参与的剽窃案,最有名的当属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顾冠群案。这个案件最早在新语丝网站暴光,后经《南方周末》在国内传遍大街小巷,虽然不能说是家喻户晓,也可以说在学术界是人人皆知。事情暴露后,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对外界表示,要“彻底调查”。(佚名:论文涉抄袭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冠群遭到调查)。当时我就有些纳闷,案情已经水落石出,涉案人供认不讳,还“调查”什么?“办”就是了。果然,在“彻底调查”了大约半年之后,中国工程院在今年6月公布了它是如何“办”的:由当事人做出“自我检查”。(中新网6月13日:中国工程院公布审查结果 21封信告18位院士)。 其实,中国工程院的“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在它的工作报告中,连这个被要求做出“自我检查” 的院士的名字都没有透露,到底这个受到“处理” 的人是不是顾冠群,广大中国人民还在猜测之中呢!这就象是一个人憋得满脸通红,紧紧握住拳头,又咬牙又跺脚,结果却放了一个蔫屁。何苦!老夫我真得学一学当今的小青年,连说几个faint! 如果说顾冠群案的发生只能说明顾冠群院士个人的道德水准的话,中国工程院对这个案子的处理就代表了整个中国工程院的道德水准。这是个什么水准呢?这个水准就是认可抄袭剽窃。中国工程院连美国的中小学生都不如! 其实,这类事情如果发生在欧美国家,不用别人处理,当事人一般早就自己脸面挂不住,不说辞职走人,至少要辞去校长的职务或院士的头衔,免得学校和同行受到侮辱。可在中国,顾院士仍旧是顾院士,顾校长还是顾校长,笑骂任尔笑骂,院士校长我仍要为之。这样的大学校长,如何面对自己的学生、下属、同行?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顾冠群案虽然名声大,其实并不是顾院士自己亲自抄袭,而是他的学生把抄袭的论文属上了导师的名字。不过,真正自己动手抄的院士还真有不少,下面仅择要列几个标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深入研究: 母国光院士:http://xys.org/dajia/muguoguang.html 二 一个成功的学术骗子 剽窃抄袭只是学贼中的笨贼、懒贼所干的勾当,得到的也多是蝇头小利。智商高一点儿的、稍微勤奋一点儿的学贼干什么呢? 200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爆出的最大新闻就是,年仅39岁、没有留学背景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所长贺福初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院士”。紧接着,这个院士成为国家“973”重大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并获得全国五四青年奖章和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一时间,贺福初院士成了全国青年的榜样。 贺福初凭什么被选为院士的呢?根据中国科学院网站的“院士介绍”专栏,他的主要贡献有三:1,“发现一种能特异刺激肝细胞增殖和肝脏再生的新细胞因子即人肝细胞生成素(HPO)”;2,“开展规模化的人胎肝cDNA克隆与测序”;3,“提出生长因子的‘发育相关进化’、细胞活性因子与受体的‘协同进化’、mRNA编码区与非编码区的‘协调进化’、种系发生中的‘分子减速进化’等规律性认识,并进行了部分实验验证”。(http://www.casad.ac.cn/the_whole_web_root/chinese/ysjs/detail.asp?id=297)。 由于贺院士第2条“贡献”在科学上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所以,贺院士的最大“成就” 实际只是1、3两条。 贺院士的幸运是他生长在中国,所以他能够靠行骗一路爬到顶峰。贺院士的不幸是他生活在网络时代,小小的计算机鼠标,就象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能够把无论多么坚硬厚实的伪装刺破。先看看方舟子揭露贺院士的第1条“贡献”,“人肝细胞生成素”的发现: “根据贺福初实验室发表的论文和蛋白质序列,他号称首先发现、克隆并命名的肝细胞生成素HPO,虽然他将其英文写成hepatopoietin,但并不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有时也写做hepatopoietin。由于贺自创名词,起初我误以为贺研究的是这种常见的因子,谢谢网友BIGBEN提供的信息),实际上就是‘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简称ALR),蛋白质序列完全一样。ALR早在1994年,就由Hagiya等人从大鼠中克隆(Hagiya et al, 1994),其人的基因,也早在1996年由Giorda等人克隆并表达(Giorda et al, 1996),这一切,贺福初等人在2000年在国际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的导言中也不得不承认(Li et al. 2000) 。而迟至1999年1月29日,贺福初等人才向GenBank提交了其所谓肝细胞生成素的序列,虽然换了个名称,实际上是同一种蛋白质,序列完全一样。贺福初把别人早就发现、克隆的蛋白质改了个名称(只有贺福初实验室用这个称呼,见Lange et al, 2001),就敢声称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欺世盗名到了这种程度,肆无忌惮到了这种程度,闻所未闻。”(方舟子:一个成功的学术骗子贺福初院士)。 贺院士的第3条学术贡献是发现了四个“规律”。能够发现生物学规律,并且一口气就发现了四条,一定会震惊世界吧?否!他的一篇报告这些发现的论文在发表七年之后,除了他自己,没有被其他任何一个人引用,是典型的学术垃圾。(方舟子:贺福初院士究竟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根据方舟子的分析,“这四条所谓规律,‘发育相关进化’、‘协同进化’、‘协调进化’和‘减速进化’云云,从字面上看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不过是进化生物学已讲了几十年、上百年的常识性东西,是一些进化现象(现象并不是规律)。”(方舟子:一个成功的学术骗子贺福初院士)。 骗术达到这种程度,这位中国最年轻的院士岂是那些搞偷鸡摸狗的毛贼所能望其项背的?其实,贺院士骗人的花样还不止是这些。1993年,他曾在美国呆了三个月,而就在这三个月期间,他却为祖国争了大光。据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事迹介绍,美国帕拉奥托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国际知名分子免疫学专家拉瑞克教授曾“让所里的研究人员以后遇到分子生物学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向贺福初请教。”可是根据方舟子的揭露,拉瑞克教授说这个故事是捏造的,他从不认为贺福初是个优秀的分子生物学家,而是一个相当平庸的分子生物学家。拉瑞克教授并且对贺福初目前在中国获得的地位和荣誉感到惊讶。(方舟子:贺福初院士在美国“为国争光”的真相)。 中国科学院2001年院士增选原定选出60名院士,结果只有56人当选,留下四个空档。不过,这四个名额并没有被糟蹋,它被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充分地利用了个够。中国媒体据此吹捧“院士们对手中的选票看得和他们的科学事业一样神圣和严谨”,中国科学院据此自我吹嘘说,“中科院各学部坚决贯彻‘严格掌握院士标准,宁缺毋滥,保证增选质量’的精神”。(曾伟:56名新院士加盟中科院 院士名单缘何空缺四人)。可惜的是,这么神圣,这么严谨,这么严格,却又让一个骗子这么容易地得手。是中国科学院本身就是骗子,还是只有贺福初是骗子? 贺院士今年才41岁,他是终生院士。他有整个后半生来影响、甚至统治中国的学术界。真是让人毛骨耸然,不寒而栗! 不过,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贺院士再能骗,再能吹,那也多是自吹自擂。能够让中国科学院院长为你吹、为你擂,那才叫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呢。有这样的高手吗?有,请往下看。 三 “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中国院士系统的“远华”案 “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在1997年初是一项轰动全中国的特大新闻,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在1月6日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构建了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这是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当天,《解放日报》发表文章,标题就是:“洪国藩解开了水稻遗传之迷”。 接着,《人民日报》、《解放报》、《劳动报》、《新民晚报》也先后发表文章,介绍这项科研成果和它的主要完成人洪国藩。这项成果获得了1997年的中国科学进步一等奖。在1998年初由两院院士投票选举产生的“199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中,这项成果名列第一。洪国藩则依靠这个成果在1997年理所当然地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 什么叫“基因组物理全图”呢?基因组是一个生物所有遗传物质的总和,而遗传物质就是所谓的脱氧核糖核酸(DNA)。DNA是线性的链条,上面分布着数万个基因。目前认为,只有基因才具有生物学意义,它们编码具有生物功能的蛋白质或者核糖核酸(RNA),而其他遗传物质被认为是没有生物学意义的,属于“垃圾”DNA。由于基因只占基因组总量的很小一部分(多数在10%以下),所以要想确定一个生物的基因总量、类型以及它们在基因组中的位置,有些象在巨大的垃圾堆中确定里面隐藏宝贝的数量和位置。最好的办法(至少很多人这么认为)就是测定基因组的全部序列,然后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分析。这就是通称的“基因组计划”。而要完成一个生物的基因组计划,非常关键的基础,至少在九十年代末期以前,就是构建“基因组物理全图”,也就是在基因组的不同位置建立标记。这类似于在地质考察时,先要把地理方位搞清楚一样。洪国藩领导的 “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 项目就是要为水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打下这么个基础。 令人奇怪的是,基础打好了,中国科学院的水稻基因组计划却决定不用这个基础,而是另起炉灶,重新搞了一个。(Zhao et al., 2002)。在去年11月一期的Nature上发表的水稻第四染色体序列论文中,“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根本就没有使用洪国藩的“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说它的覆盖率低、独特标记少,“连续群的实际基因组覆盖率比估计的低” (Because of a low genome coverage of the OSIGBAC-H library (<4X) and limited unique markers available for BAC anchoring, the actual genome coverage of the contigs was less than estimated.),而这篇论文的作者竟然包括洪院士。(Feng et al., 2002)。也就是说,这项中国科学进步一等奖、两院院士选出的“199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第一名,实际毫无用处。为什么呢? 原来,这张图是一张错图,是一张废图。根据揭发材料,洪国藩领导的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有弄虚做假的嫌疑。“早在1994年,报纸上刊登的《全球第一家,中国首次建成BAC库》就是洪国藩一手炮制的假新闻。实际上这一BAC库是留学生从国外带回的。洪国藩所做的只是令手下对该库进行了包装而已。”(晓东:科学不允许搀假--洪国藩院士伪造“水稻基因物理全图”真相)。利用这个“全球第一,中国首次” 文库,洪国藩在三年后搞出了这张“水稻基因物理全图”。这项代表着中国科学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写成论文之后,竟然只能发表在一个影响因子只有0.5的学术刊物上,而洪院士恰恰是该刊物的编委之一。(Hong et al., 1997)。晓东在这篇揭露文章中指出,“在第四号染色体全序列分析时发现物理图谱上一个一个首尾相连的DNA克隆,竟一个也连系不上。当时发表的数据几乎不能使用,什么高分辨率,高覆盖率,统统是毫无根据的自我吹虚。”这些话,在一年后被上面提到的Nature论文几乎是原封不动地翻译成了英文,公诸于世。因此证明,晓东的指控,洪国藩院士伪造“水稻基因物理全图”,有根有据的。 “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是九十年代初中国的重点科研项目,国家拨款2300万元人民币,据说是国家科委有史以来批准的生物研究领域中投资最大的科研项目。(方舟子:1997年中国科学第一成果:是真是假?)。这个项目立得早,投资大,与日本的水稻基因组计划几乎是同时起步,从科学的角度讲,是颇有眼光的。不过,不到十年的工夫,中国在这个项目中,从与日本人并驾齐驱,变成了日本人的小夥计,专靠接受日本人分配的任务来度日。(晓东:科学不允许搀假--洪国藩院士伪造“水稻基因物理全图”真相)。第四染色体DNA序列的测定,只占水稻基因组全长的10%。而就这10%,被中国科学院的院长们吹嘘了不知道多少次。中国科学家一次次在国际角逐中败下阵来,可中国学术界的头面人物却总是要政府、要人民相信他们打了胜仗。(关于这一点,将在下文详细论述)。 中国纳税人的几千万元人民币,换来了什么?大量虚假的新闻,一堆编造的“成果”,一个无耻的院士。 不过,说“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 是中国院士系统的“远华”案,不仅是因为它涉及的科研经费多,社会影响大,还是因为它的根子直接连到了中国科学院的院长那里。 晓东的揭露文章是2001年8月22日在新语丝上发表的,8月30日,《北京晨报》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对它的反应。陈院士声称:“科学研究一般有这样一个规律,一开始有突破,然后再精细化。任何研究不可能一开始就十全十美。”陈院士称,洪国藩造图 “功不可没” 。(薛晖:中科院副院长陈竺表示洪国藩院士“造假”一事失实)。陈竺院士的意思很清楚,图虽然不好,但不是假的。9月5日,《解放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谈到洪国藩案时说,“科学的事应当由科学家来解决。误差与伪造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明年初,有关水稻基因第4号染色体的测序将全面完成,洪国藩是立了大功的”。 路院长还说,“现在有一些人,吃了饭没事干,就做一些损人的事”。(李文祺:中科院院长肯定洪国藩基因研究贡献)。路院长提到的“洪国藩是立了大功的” “水稻基因(实际应该是“基因组”)第4号染色体的测序”,就是上面提到的那篇Nature论文,也就是说洪国藩的物理图没有用处的论文。 Nature论文虽然发表在2002年11月,但里面的内容陈竺是早就耳熟能详的。他明明知道洪国藩的图是一张废图,但有正院长撑腰,陈竺的胆子也壮了起来。他还要为洪国藩继续辩护。在2001年10月15日的《人民日报》上,有一篇题为“中科院肯定我国水稻物理图谱研究” 的文章,它说:“日前,在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科技部联合召开的‘中科院完成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副院长陈竺对我国水稻物理图谱研究给予了正面评价。……陈竺同时以华大基因中心杨焕明等人最近做的研究,为洪国藩院士等构建的水稻基因物理图谱的准确性‘正名’: ‘他们共选择了经精确测序的8个基因片段与物理图谱进行对照,覆盖率超过了95%。’” 本来,根据方舟子的明察暗访,虽然水稻基因组物理图的伪造嫌疑很大,但由于中国科学院拒绝提供数据和原始资料,因此无法得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是一张伪造的图。(方舟子:1997年中国科学第一成果:是真是假?)。但陈竺的得意忘形,才使这个案子深入了一步。方舟子在打假的路上,顺手抓住了一个公开造假的现形犯。 原来,陈竺所说的“华大基因中心杨焕明等人最近做的研究”证明洪国藩的水稻图“覆盖率超过了95%” 是一个弥天大谎。实际上,杨焕明等人是在验证自己的结果,得出了自己的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覆盖率超过了95%” 的结论,这与洪国藩的物理图谱毫无关系。在杨焕明等人随后发表在Science上的论文中,他们根本就没有提到洪国藩的水稻图。(Yu et al., 2002)。 如果本身不是假的,还需要用造假来辩护吗? 所以,陈竺院士是在利用自己的地位 “欺骗公众,欺骗上级领导,用中国科学院的名义不择手段地为洪国藩的物理图谱‘正名’”。方舟子据此“向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举报,要求认真调查和严肃处理这一违背科学道德、以中科院的名义欺骗公众的事件。”(方舟子:我举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欺骗中国公众)。 20个月过去了。方舟子的举报如石沉大海,连一点回声都没有从中国科学院那里听到。中国科学院不是有个“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吗?这个委员会不是制定过什么院士自律条例吗?这个委员会不是还曾派代表团三番两次地到国外学习如何做人吗?怎么你们自己不律,别人举报了,你们也还是不律,你们是干什么的呢?你们要干什么呢?难道“吃了饭没事干,就做一些损人的事” 吗? 你们“损” 的不是个人,而是国家,是民族,是社会,是人民! 这个陈竺,在几个月前趁全国忙於应付SARS之机,纠集了21名院士,给政府写公开信,要建立一个“预防医学体系”。可是在这22名院士中,只有两个人的专长与“预防医学”沾边,其他人与“预防医学”几乎毫无瓜葛。[亦明:从SARS研究看中国的院士(续)]。他们是怎么凑到一起来的呢?看一看这些人中都有谁吧:“成功的骗子”贺福初;为“基因皇后”抬轿子的强伯勤;不惜撒谎来为洪国藩辩护的陈竺。据说其中还有一人,他曾在医院包二奶,他曾在宾馆被抓,而他当上院士的本钱就是与一位“中央领导”的关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斯言不虚! 四 结论 院士,是中国的最高学术荣誉。诚信,是人类的最基本道德标准。中国知识水平“最高”的团体达不到中国“最基本”的标准?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是的,它是天大的笑话,可中国人,谁又能够笑得出来?! 知识分子的天职就是追求知识、追求真理,所以来不得半点虚假。因为一旦假的东西掺了进来,真的东西也就一文不值了。其实,在这个物质文明控制精神文明的世界里,一些人偶尔失足、一个团体出现少数败类是不可避免的。对个人来说,一旦被捉,就要有敢做敢当的勇气,承认错误,辞职谢罪。这已经是国际学术界的通例。辞职,并不是蒙羞,而是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和他人的体面。如果一个人连这一点都不懂,那他根本就不配呆在学术界。而当一个团体出现败类时,这个团体的领袖首先应该想到的是维护团体的利益和荣誉,而不是保护个人。保护了一个败类,这个团体也就成了败类团体。不懂得这一点,就不配作为一个领袖。另外,一个团体的其他成员如果不肯、不敢对败类们口诛笔伐,那你们的选择只有两个:或者退出这个团体以保持自己的清白,或者留在这个团体,心甘情愿地与败类一同承受侮辱。 可事实却是,在被揭发、被指控的十数名院士中,竟然只有一人辞职(陈敏恒,一说是被开除),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有史以来也仅开除了一名院士(方励之)。(李文祺:严重违背科学道德两名中科院院士被除名)。陈敏恒院士如果真的是自动辞职,他保住了自己人格的完整,但中国科学院学部开除方励之却暴露出了中国院士的卑鄙和无耻。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的上千名院士中,至今没有一个人敢于指名道姓地批评自己团体中的败类。 院士造假,既说明中国学术腐败的严重程度,也亮出了中国学术腐败的根源。可以毫不含糊地说,是院士们在带头腐败!他们靠弄虚作假当上了院士,然后再靠弄虚作假互相维护。看看他们欺世盗名时驾轻就熟、挥洒自如的程度,就可以知道他们被揭发出来的“事迹”只是冰山一角。再看看他们被揭发出来之后的下场,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周围都是些什么样的人。骗人的院士有年逾花甲的老将,有尚不知天命的青年,有身居高位的院长,也有刚刚出炉的新手。这真是一块肥沃的土壤,毒蘑恶草在其上生生不息、欣欣向荣。 有个网友对中国科学院拒不理会方舟子对陈竺的举报感到困惑,于是这么解释道:“我们丢一块石头到水中,平静的水面立刻震开阵阵波澜。假如水污染了,混入了排泄物,波澜就会变小。排泄物越多波澜就越小,直到清水塘变成大粪缸,就什么波澜都不起了。”(日工:要一个干净的中国――评陈竺事件)。 一个腐败如斯的地方,只有用“大粪缸” 来形容才最最恰如其分。 参考文献 转自:http://lundian.com/forum/view.shtml?p=PS200307272320406754&l=chinese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