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教美国学生唱中文歌
送交者: 方壶斋 2003年07月30日17:55:41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教唱歌
方壶斋

我在国内学英语的时候就很喜欢唱歌, 自己按照歌片学了一些英文歌曲。 那个时候没有英特网,所以对国外的流行歌曲都不知道。 我学会的最流行的就是张丹佛的《回乡的路 》。后来又跟着美国之音学了《昨日再来》。 其他的歌都是从国内出版的英语歌曲和英汉对照歌曲集里学来的。 那个时候, 那些歌在外国人听来都是老掉牙的了, 除了圣诞歌曲和某些美国的爱国歌曲以外。学唱歌对学习外语很有帮助, 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帮助改进发音。

现在在美国教中文, 难免有觉得课本单调的时候。 我们又是坐班, 没课的时候坐在办公室里无聊得很。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 只有坐在电脑前边才有干活的劲头。 在电脑前边除了可以备课, 比如编写一些教材辅导读物以外, 就是上网了。 但是上网漫游的确有悖于工作内容, 所以得适可而止。 不过, 如果从网上看中文资料以便与国内汉语的发展自觉地保持一致并且及时了解国内大好形势的发展,还是符合工作精神的。 另一个符合工作精神的事情就是从网上下载中文歌曲, 从中选一些教给学生。

教美国学生唱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是选材。 有的老师倾向于学一些简单易唱的歌曲, 像旋律明确的大兵歌曲 《我是一个兵》,《 打靶归来》什么的。 这种部队拉歌时候唱的群众性歌曲, 的确容易教。 可是我觉得老是停留在这个水平, 有点对不起咱中国歌曲了。所以我就把眼光转向国内的经典歌曲。像我这种红旗下长大的人, 又喜欢唱歌, 所以知道不少经典, 而且对之颇有感情。 从解放前的《 铁蹄下的歌女》, 到现在的《常回家看看》, 无不觉得都很动听, 都应该教给学生。但是有的时候, 我自己觉得歌词内容和曲调都不错的歌曲, 学生学起来反而觉得没劲, 或者觉得不好掌握。

我们这一代人对一些俄罗斯歌曲是情有独钟的。我也觉得虽然我是在教中文, 向学生介绍一些中国人喜欢的外国歌曲也是必要的, 因为它们已经成了中国歌曲文化的一部分。 可是当我教学生《喀秋莎》,《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时候, 尽管这些歌不难唱, 他们却不冷不热地提不起劲来。后来我也试着教他们《再见吧妈妈》, 因为我觉得这首歌一开头的句子里的词他们早就会, 而且节奏清楚, 应该容易, 可是他们也是不太感兴趣。 我想大约凡是这种表达严肃内容的歌曲, 美国学生一般都不太喜欢。

我后来想教唱歌还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中文, 不妨把一些美国经典翻译过来教给学生唱。 许多经典已经有翻译了, 比如国内出版的《英语歌曲选》(西南电教协会编),《美国歌曲选》(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1), 但是我觉得有的翻译还有改进的余地。我重新翻译了《美丽的亚美利加》,《 我曾工作在铁路上》,《牧场上的家》,《 美丽的梦神》等。 我把《我曾工作在铁路上》教给学生唱, 他们觉得很有意思, 也很上口。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我曾工作在那铁路上, 一干就是一天。 我曾工作在那铁路上, 为的是消磨时间。 听没听见汽笛拉响, 一大清早就起床, 听没听见车长叫嚷, 戴纳把号吹响。 戴纳你吹不吹, 戴纳你吹不吹, 戴纳你倒是把号吹响。戴纳你吹不吹, 戴纳你吹不吹, 戴纳你倒是把号吹响。 有人看见戴纳呆在厨房里,我知道有人呆在厨房里。有人看见戴纳戴在厨房里, 弹着一只老班卓, 还唱着:菲法伊菲德利爱欧,菲法伊菲德利爱欧, 欧欧欧,菲法伊菲德利爱欧,弹着一只老班卓。”

中国歌曲里他们喜欢什么? 美国学生爱喝啤酒,课文里还没有出现这个词的时候, 就自己课外跟老师学会了。教他们《红高粱》里的酒歌的时候, 他们唱得很来劲。有的老师教《甜蜜蜜》, 据说也很成功, 大概是因为生词少, 曲调容易的缘故。

我总是想教一点通俗歌曲里偏向阳春白雪一端的一些歌, 这样自己也很欣赏。 回国的时候买了两个卡拉OK的VCD, 教他们唱《千年等一回》, 发现他们很喜欢。 有的学生还活学活用, 对教研组长说:“你的课表我们是千年等一回”(我们每个周末发给学生下周的课表)。我看到网上有人写帖子, 批评现在一些歌词不是不知所云, 就是容易误唱。 比如这个千年等一回, 有的人听成了千年等女鬼。我把这个笑话告诉学生, 无形中让他们认识到正确发音的重要性。

有些儿童和青少年的歌曲内容清新, 节奏鲜明, 非常受美国学生欢迎。 我在电视上录下来了文革前的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教给学生唱, 学生很喜欢。 童年这首歌需要一定的速度, 生词也比较多, 但是学生学的时候很投入, 因为曲调很好。还有的歌, 唱的是日常生活里的事情, 感情, 生词不多, 曲调不复杂, 但是又有当代流行歌曲的特点, 教给学生也很好。 比如男女对唱《让我们做个好朋友》(王子鸣/陈妃平), 《美丽的书》 (毛宁/杨钰莹),《茶和咖啡》(丁薇)。 这些比较新的歌, 我也得从网上下载后现学现教。

我们开始学习《话说中国》这本教材的时候, 我想给学生选一支歌唱中国的歌。 这种歌当然在国内是汗牛充栋了, 可是如果教给他们《我爱你中国》, 难度太大, 词汇也不实用, 内容也未必契合美国学生对中国的感觉, 教他们唱《歌唱祖国》, 未免太严肃了一些。 我从网上找到了高枫唱的《大中国》, 发现它的词汇正好是学生新近学过的, 内容上又不太政治化, 曲调又很合适。 教给学生以后, 效果很好。

有的歌曲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语法。 我们学习把什么什么比作什么什么的句型时, 我想到了《刘海砍樵》这个夫妻对唱, 里面用的就是这个句型。 学了这个歌, 还能让学生学会夫妻这个词。 在我们的教材里, 学生学的是先生太太, 对丈夫, 妻子这两个词很生疏。我就上网搜寻, 很幸运地找到了李谷一唱的这个段子。花鼓戏虽然比歌曲难, 但是比京剧容易, 何况又不必要求学生唱得很好。这段对唱内容活泼俏皮, 湖南口音还可以帮助学生练习辨音。

中国歌曲和戏曲里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值得向外国学生介绍, 但是介绍的时候要掌握好出发点。如果我们的出发点是所谓的寓 (政)教于乐,让他们对中国的政治理念产生认同,显然是不合适的,是一种语言霸权思想。如果我们的出发点是让他们在审美上,感情上接受我们的经典, 那我们未免有点文化上的自恋情结。 我们的出发点应该是帮助学生学好中文, 并通过歌曲或者戏剧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文艺形式中的个性所包含的普世性的因素, 使他们对中国某些歌曲戏曲的喜爱建立在对一般音乐美的感受上。如果他们个别人自己有兴趣去学习一些非常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歌曲, 那自然是意外的收获。

寄自美国 2003.7.30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东海一枭状告朱镕基----征集网友签名
2002: 论学术不公与真正的腐败-学术体制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