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武大2004推研黑幕
送交者: xinwangai 2003年10月30日18:58:58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2004年推研工作中,新闻与传播学院爆出大冷门:新闻、广播电视新闻、广告三大专业前
三名共8位同学(一位未申请)全部落到三名以后。新闻专业原本平均成绩21名以103分高
居榜首,原24名一跃第二,广告、广电原来成绩第一名现已第五……许多离奇的个案让人
惊讶不已。虽然当今是素质教育的时代,成绩并不代表一切,但这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
也并非死读书的呆子,他们也有科研和社会活动,他们一直与院系同荣辱共进退,为什么
在推研中总评成绩一落千丈?很多人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院推研计分工作感到十分不公平,
以下就从评分细则不合理、加分黑幕、荒谬结果等方面来谈一下这次推研工作的不合理。


一、 评分细则不合理
(1)学习成绩一贬再贬
历年来,各高校在实施推研工作时都遵循学习成绩为主的原则。读研,是要进入更高层次
的学习,学习成绩当然是考察基础知识储备是否充分的主要指标,即使是考研,也只有在
统考中成绩优秀者才能获得复试机会。虽然成绩不是衡量的唯一标准,但不可否认,是最
重要标准。
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这次推研工作中的评分细则表面上以学习成绩为重,占70%,科研和
社会工作为辅,分别占20%和10%,但实际实施起来大相径庭。
众所周知,学生的总成绩平均之后只有几分甚至不足一分的差距,然后把这个分数乘以70
%,差距则更小。但计分细则中发表一篇论文加分多则30分,少则20、15、10分不等,拿
这个分数乘以20%再计入总分会产生2至6分的差距,把这个分数再换算为学习成绩也就就
是说一篇论文等同于三年来平均每门成绩有2至8分的差距。注意,是每门平均成绩,算成
总成绩将是上百分的差距。当然,细则中说明加大科研情况在推研中的权重本无可厚非,
但这个比重是否适当有待商榷。
然后再看,获得校级以上竞赛奖励的加10到20分,金秋艺术节或辩论赛前三名加10到20分
,优秀学生干部加10到15分,校学生会、校团委部长、主席团团员加25分,院部长、班干
部加15分、10分,也就是说,即使乘以10%,其中任何一项也能抵消别人成绩上2到3分的
优势,这也是平均成绩!
学习成绩一贬再贬,先平均,再乘以70%,已经少之又少,而科研和社会工作竟然以高基
分计入,即使乘了20%或者10%但仍然造成了学习成绩的价值流失。
(2)设置加分项不公平
金秋艺术节、辩论赛多为集体项目,奖项也为集体奖项,是否参与的每一个人都是素质很
高的人?即使出了力但参加一次团体活动获奖就可以三年来每门成绩可以比别人少2到3分
仍然领先?学校和院系干部当然不乏优秀,但并非每个干部都优秀,而且担任一个职位就
可以加那么多分以至学习成绩都不足为重?他们无非是天天在院办公室,与行政工作的老
师接触多,“关系”不错,而这种“面熟”可以引起很多连锁反应,也许只是院辩论队一
员因与老师面熟所以被指定为院某个部长,继而“优秀干部”、“社会活动积极分子”、
“优秀团员”等等一系列荣誉都集于一身。这样算来,参加院里一个活动所得来的分数又
超过了前面提到的2到3分,而是5到6分甚至更多。这就相当于平均学习成绩上比别人少7到
9分仍然高枕无忧。
计分细则上具体到院辩论赛、金秋艺术节也可谓为了与老师熟悉的个别成员而立,学校乃
至全国那么多比赛为什么单单具体到这两个?
(3)加分时重复加分不合理
科研、社会活动加分与附加分多为重复加分。比如一篇论文或者担任院干部或者获奖实际
已经在每年的年终奖学金评比中加分,既给这些单项加分,又给奖学金获得者附加分等于
重复加分,使得一篇论文、一次活动奖励、一个干部职位在这种计分方法下产生了超过2到
3分的分数甚至更多。
综上,这个计分方法不仅违背了学习成绩为主的原则,也过分照顾了与院行政处老师关系
密切的所谓的“干部”、“活跃者”的私利。

二、加分过程中存在不公正的现象
新闻专业某女生的专业学习成绩是78.762分,排第21名,折合70%为55.133分,但是她的
总评成绩高达103.633分,居总评成绩第1名。她的申报材料中包括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5篇,非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在省级报纸上发表论文13篇;有5篇论文获省级一等奖,有
2篇论文在同一届“大赛”中获一等奖;可谓是“著作等身”。这些科研成果使她在总评当
中,仅科研一项就加分高达 170分有余。这里,我们不禁要问:1.为什么她的5篇论文都发
表在同一本刊物《新闻爱好者》(河南省报业协会主办)上?2.为什么她的论文所获奖项
都由河南省报业协会颁发?3.为什么她的论文都大比例地发表在“增刊”上?4.为什么核
心刊物连续好几期都刊发她的论文?5.为什么她的论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重庆维普科技
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一系列论文数据库中都检索不到?6.为什么她的科研立项要到
2003年12月才结项,现在就作为科研成果加了分?那么《评分规则》上说的“须结题材料
”又是什么意思?7.为什么一个只读了一年半新闻学的同学就能有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
(该同学大二才从哲学基地班转到新闻学专业)恐怕连老师都不一定能有如此辉煌的“战
绩”。8.为什么该同学平时亦无惊人之处,却在关键时刻有如此惊人之举呢?据了解,该
同学的父亲为河南省新闻界的一位领导。目前,该同学已经称病回家
,但仍不断传真各种证明材料到学校。她的总评成绩也是节节攀升,从91.3到98.6再到现
在的103.6,高踞榜首。
新闻专业另一男生的专业学习成绩为77.595分,排第24名,折合70%为54.317分,但是他
的总评成绩高达85.317分,居总评成绩第2名。在科研一项,他凭学术论文加了20分。但是
他的所谓论文是收录在教务部内部印刷的论文集上,没有正式的书号、刊号,这能算是在
正式学术期刊上正式发表吗?他还凭科研立项加了20分,但申报材料中只有一份科研立项
合同书而没有结项材料,与《评分规则》上说的“须结题材料”相矛盾。在社会活动一项
,他是院辩论队的成员,2000年院队获得了校辩论赛一等奖,而他刚被招新招进去,既没
有上场又没有替补,却自称主力队员,加了20分。2001年、2002年院队在校辩论赛没有获
得任何奖项,他也加了15分,让人愕然。还有一系列的荣誉奖励不知道从何而来,又加了
40分。此人早有劣迹,去年评奖学金时,他拿同班某同学的实习作品冒充自己的评了乙等
奖学金,后又依法炮制,拿这位同学地实习作品将作品的真实作者挤掉,获得了海德奖学
金。
而2000广告班某人“中广杯”奖项其实并非自己所得,据原创者99级广告班两位同学称,
他们根本就不认识2000广告的这个人更谈不上合作,但不知为什么莫名其妙在获奖人中多
了个陌生人。
另外,学院的各种奖励评选没有透明度。只要跟院里的人熟,只要在院学生会、团委工作
过,都有那么一些优秀共青团员、优秀青年志愿者、院社会活动积极分子等证明,轻而易
举地获得加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漏洞。

三、荒谬的结果
以上种种,最后出来的结果是相当荒谬的:当新闻学院2004年推免工作初步结果出来时,
学生的总评成绩排名已经见分晓,我们惊奇的发现,新闻学院2000级广告、广电、新闻这
三个专业的成绩前3名全部落马!按往年的保送比例计算,他们都没有希望保送。学院在保
送中加大对科研、社会活动的考察,这无可厚非,而且对于这种趋势我们也很欢迎。
专业学习成绩好,体现了良好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难道不是科研能力的一种体现吗
?专业成绩前3名都被排除在保送范围之内,那么科研能力到底以什么作为衡量呢?此一未
解也。
如果只有一名、两名同学在正当透明的竞争中败下阵来,那么只能说是他们自己的素质不
够高。但是当这种现象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时,三个专业的前3名,都莫名其妙的败下阵来
。我们就必须反思一下这种规则了。此二未解也。
新闻学专业总评第一名的专业成绩是第21名,总评第2名的专业成绩是第24名。其他专业的
情况也大致类似。我们看到,成绩已经完全成为一种摆设。此三未解也。

虚假和偏颇是舆论的硬伤,我们要的是科学的标准和公正的规则。因为被侵犯的不止于权
益而在于信念,不是一个人或一批人的,而是众多人的,所有看着这件事情的众多人。

“一将功成万骨枯”,夸张是没有用的,但是院里学校里要想想同学们的看法:一个院三
个系前三名共九人齐齐落马,那么三年的学习对我们还意味着多少?如果00级这次“九上
九下”是真的大势所趋,那01级02级的后来人又将转过头仰望什么?如果九月这份仓促的
评分规则能轻松地颠倒众人,本科学生怎样去信赖院里会保护我们的权益?
三年多我们与我们新闻学院共享苦乐,不曾想要拖学院后腿,不曾想要以这种方式沟通。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不反对改革创新,但要坚持在常识的基础上思考、抉择;我们也
不排斥科研实践,只是要求对知识的诚实与尊重;我们不会狭隘到否定个人的优秀,但同
学们的舆论和感情不能不被考虑。为了权益,为了信念,我们拒绝沉默,我们提出质疑。

2003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林昭与弓琳——两个北大女生的对照
2002: 中华民族真正强盛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