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武大2004推研黑幕
送交者: xinwangai 2003年10月30日18:58:5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2004年推研工作中,新聞與傳播學院爆出大冷門:新聞、廣播電視新聞、廣告三大專業前
三名共8位同學(一位未申請)全部落到三名以後。新聞專業原本平均成績21名以103分高
居榜首,原24名一躍第二,廣告、廣電原來成績第一名現已第五……許多離奇的個案讓人
驚訝不已。雖然當今是素質教育的時代,成績並不代表一切,但這些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
也並非死讀書的呆子,他們也有科研和社會活動,他們一直與院系同榮辱共進退,為什麼
在推研中總評成績一落千丈?很多人對於新聞與傳播學院推研計分工作感到十分不公平,
以下就從評分細則不合理、加分黑幕、荒謬結果等方面來談一下這次推研工作的不合理。


一、 評分細則不合理
(1)學習成績一貶再貶
歷年來,各高校在實施推研工作時都遵循學習成績為主的原則。讀研,是要進入更高層次
的學習,學習成績當然是考察基礎知識儲備是否充分的主要指標,即使是考研,也只有在
統考中成績優秀者才能獲得複試機會。雖然成績不是衡量的唯一標準,但不可否認,是最
重要標準。
新聞與傳播學院,在這次推研工作中的評分細則表面上以學習成績為重,占70%,科研和
社會工作為輔,分別占20%和10%,但實際實施起來大相徑庭。
眾所周知,學生的總成績平均之後只有幾分甚至不足一分的差距,然後把這個分數乘以70
%,差距則更小。但計分細則中發表一篇論文加分多則30分,少則20、15、10分不等,拿
這個分數乘以20%再計入總分會產生2至6分的差距,把這個分數再換算為學習成績也就就
是說一篇論文等同於三年來平均每門成績有2至8分的差距。注意,是每門平均成績,算成
總成績將是上百分的差距。當然,細則中說明加大科研情況在推研中的權重本無可厚非,
但這個比重是否適當有待商榷。
然後再看,獲得校級以上競賽獎勵的加10到20分,金秋藝術節或辯論賽前三名加10到20分
,優秀學生幹部加10到15分,校學生會、校團委部長、主席團團員加25分,院部長、班干
部加15分、10分,也就是說,即使乘以10%,其中任何一項也能抵消別人成績上2到3分的
優勢,這也是平均成績!
學習成績一貶再貶,先平均,再乘以70%,已經少之又少,而科研和社會工作竟然以高基
分計入,即使乘了20%或者10%但仍然造成了學習成績的價值流失。
(2)設置加分項不公平
金秋藝術節、辯論賽多為集體項目,獎項也為集體獎項,是否參與的每一個人都是素質很
高的人?即使出了力但參加一次團體活動獲獎就可以三年來每門成績可以比別人少2到3分
仍然領先?學校和院系幹部當然不乏優秀,但並非每個幹部都優秀,而且擔任一個職位就
可以加那麼多分以至學習成績都不足為重?他們無非是天天在院辦公室,與行政工作的老
師接觸多,“關係”不錯,而這種“面熟”可以引起很多連鎖反應,也許只是院辯論隊一
員因與老師面熟所以被指定為院某個部長,繼而“優秀幹部”、“社會活動積極分子”、
“優秀團員”等等一系列榮譽都集於一身。這樣算來,參加院裡一個活動所得來的分數又
超過了前面提到的2到3分,而是5到6分甚至更多。這就相當於平均學習成績上比別人少7到
9分仍然高枕無憂。
計分細則上具體到院辯論賽、金秋藝術節也可謂為了與老師熟悉的個別成員而立,學校乃
至全國那麼多比賽為什麼單單具體到這兩個?
(3)加分時重複加分不合理
科研、社會活動加分與附加分多為重複加分。比如一篇論文或者擔任院幹部或者獲獎實際
已經在每年的年終獎學金評比中加分,既給這些單項加分,又給獎學金獲得者附加分等於
重複加分,使得一篇論文、一次活動獎勵、一個幹部職位在這種計分方法下產生了超過2到
3分的分數甚至更多。
綜上,這個計分方法不僅違背了學習成績為主的原則,也過分照顧了與院行政處老師關係
密切的所謂的“幹部”、“活躍者”的私利。

二、加分過程中存在不公正的現象
新聞專業某女生的專業學習成績是78.762分,排第21名,折合70%為55.133分,但是她的
總評成績高達103.633分,居總評成績第1名。她的申報材料中包括在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

5篇,非核心刊物發表論文1篇,在省級報紙上發表論文13篇;有5篇論文獲省級一等獎,有
2篇論文在同一屆“大賽”中獲一等獎;可謂是“著作等身”。這些科研成果使她在總評當
中,僅科研一項就加分高達 170分有餘。這裡,我們不禁要問:1.為什麼她的5篇論文都發
表在同一本刊物《新聞愛好者》(河南省報業協會主辦)上?2.為什麼她的論文所獲獎項
都由河南省報業協會頒發?3.為什麼她的論文都大比例地發表在“增刊”上?4.為什麼核
心刊物連續好幾期都刊發她的論文?5.為什麼她的論文在中國學術期刊網、重慶維普科技
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等一系列論文數據庫中都檢索不到?6.為什麼她的科研立項要到
2003年12月才結項,現在就作為科研成果加了分?那麼《評分規則》上說的“須結題材料
”又是什麼意思?7.為什麼一個只讀了一年半新聞學的同學就能有如此豐碩的研究成果?
(該同學大二才從哲學基地班轉到新聞學專業)恐怕連老師都不一定能有如此輝煌的“戰
績”。8.為什麼該同學平時亦無驚人之處,卻在關鍵時刻有如此驚人之舉呢?據了解,該
同學的父親為河南省新聞界的一位領導。目前,該同學已經稱病回家
,但仍不斷傳真各種證明材料到學校。她的總評成績也是節節攀升,從91.3到98.6再到現
在的103.6,高踞榜首。
新聞專業另一男生的專業學習成績為77.595分,排第24名,折合70%為54.317分,但是他
的總評成績高達85.317分,居總評成績第2名。在科研一項,他憑學術論文加了20分。但是
他的所謂論文是收錄在教務部內部印刷的論文集上,沒有正式的書號、刊號,這能算是在
正式學術期刊上正式發表嗎?他還憑科研立項加了20分,但申報材料中只有一份科研立項
合同書而沒有結項材料,與《評分規則》上說的“須結題材料”相矛盾。在社會活動一項
,他是院辯論隊的成員,2000年院隊獲得了校辯論賽一等獎,而他剛被招新招進去,既沒
有上場又沒有替補,卻自稱主力隊員,加了20分。2001年、2002年院隊在校辯論賽沒有獲
得任何獎項,他也加了15分,讓人愕然。還有一系列的榮譽獎勵不知道從何而來,又加了
40分。此人早有劣跡,去年評獎學金時,他拿同班某同學的實習作品冒充自己的評了乙等
獎學金,後又依法炮製,拿這位同學地實習作品將作品的真實作者擠掉,獲得了海德獎學
金。
而2000廣告班某人“中廣杯”獎項其實並非自己所得,據原創者99級廣告班兩位同學稱,
他們根本就不認識2000廣告的這個人更談不上合作,但不知為什麼莫名其妙在獲獎人中多
了個陌生人。
另外,學院的各種獎勵評選沒有透明度。只要跟院裡的人熟,只要在院學生會、團委工作
過,都有那麼一些優秀共青團員、優秀青年志願者、院社會活動積極分子等證明,輕而易
舉地獲得加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漏洞。

三、荒謬的結果
以上種種,最後出來的結果是相當荒謬的:當新聞學院2004年推免工作初步結果出來時,
學生的總評成績排名已經見分曉,我們驚奇的發現,新聞學院2000級廣告、廣電、新聞這
三個專業的成績前3名全部落馬!按往年的保送比例計算,他們都沒有希望保送。學院在保
送中加大對科研、社會活動的考察,這無可厚非,而且對於這種趨勢我們也很歡迎。
專業學習成績好,體現了良好的學習能力,這種學習能力難道不是科研能力的一種體現嗎
?專業成績前3名都被排除在保送範圍之內,那麼科研能力到底以什麼作為衡量呢?此一未
解也。
如果只有一名、兩名同學在正當透明的競爭中敗下陣來,那麼只能說是他們自己的素質不
夠高。但是當這種現象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時,三個專業的前3名,都莫名其妙的敗下陣來
。我們就必須反思一下這種規則了。此二未解也。
新聞學專業總評第一名的專業成績是第21名,總評第2名的專業成績是第24名。其他專業的
情況也大致類似。我們看到,成績已經完全成為一種擺設。此三未解也。

虛假和偏頗是輿論的硬傷,我們要的是科學的標準和公正的規則。因為被侵犯的不止於權
益而在於信念,不是一個人或一批人的,而是眾多人的,所有看着這件事情的眾多人。

“一將功成萬骨枯”,誇張是沒有用的,但是院裡學校里要想想同學們的看法:一個院三
個系前三名共九人齊齊落馬,那麼三年的學習對我們還意味着多少?如果00級這次“九上
九下”是真的大勢所趨,那01級02級的後來人又將轉過頭仰望什麼?如果九月這份倉促的
評分規則能輕鬆地顛倒眾人,本科學生怎樣去信賴院裡會保護我們的權益?
三年多我們與我們新聞學院共享苦樂,不曾想要拖學院後腿,不曾想要以這種方式溝通。
武漢大學新聞學院的學生不反對改革創新,但要堅持在常識的基礎上思考、抉擇;我們也
不排斥科研實踐,只是要求對知識的誠實與尊重;我們不會狹隘到否定個人的優秀,但同
學們的輿論和感情不能不被考慮。為了權益,為了信念,我們拒絕沉默,我們提出質疑。

2003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林昭與弓琳——兩個北大女生的對照
2002: 中華民族真正強盛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