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关于留美同学未来出路的探讨
送交者: 黑狐狸 2004年04月28日18:09:58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关于留美同学未来出路的探讨

选择留美是一件大事。好多事情不得不仔细考虑清楚。即使在美学习也不得不随时考虑出路的问题。特发此贴抛砖引玉,希望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回应。

最近有一种趋势很明显,那就是继美国的蓝领工作岗位后,白领工作岗位也大量的流失。首先是IT业,许多人可能对外包(Outsourcing)这个词不会陌生。互联网带宽成本的下跌使得网上交流和数据共享变得轻松而便宜。开始受益的还仅限于电信行业,但是在过去两三年时间内,一些更为复杂的工作也开始转到印度和菲律宾,如金融分析、软件设计、税务预算,甚至是幻灯演示。

一项调查预计在未来15年内将有330万的服务性岗位转向印度、俄罗斯、中国和菲律宾这些国家。金融业将是下一个海外就业岗位的出口大户,预计将在2008年前提供50万份工作机会,占到美国本土人力的8%。而医疗行业也开始利用全球化带来的便利。在美国,一个放射科医生的年薪是30万美金,而在班加罗尔同样一个在美国受训并且拿到美国执照的放射科医生一年的收入却连这一半都不到。

就像水一定会想尽办法往低处流一样,资本一定要流向那些成本低的地区。美国商人千辛万苦建立了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不可能改变这个方向。最近,很多美国白领抗议美国的全球化政策。可这种抗议有用吗?美国政府归根结底是按照自由主义逻辑组织起来的,代表资本家利益。不管谁上台,白领工作岗位外流的趋势不可扭转,裁员将如影随形。2003年底,IBM宣布,计划将4730个工作外包至印度、中国等地,同时裁掉几千名美国职员,就是这一趋势的最佳注脚。

以前大学文凭或者高级管理阶层的经历通常能够使人免于失业的威胁,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有数据显示,2002年有18.1%的长期失业者拥有大学文凭,而2000年这个数字是14%。同样地,在长期失业者中间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和经理阶层占到了20.1%,而2000年是14.2%。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2000年的毕业生有96%找到了工作,去年就降到72%,而今年的形势一点也不看好。即便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其失业率也从2000年的3%升到了现在的13%。对于那些位于食物链下游的学校来说,一个班级几乎会有一半的学生找不到工作。

在欧洲也一样,你大概想不到,当你打电话给英国全国铁路问讯服务部门时,接线的服务生实际上远在万里之遥的印度。

美国将来两极分化会比较严重。一些低收入者国家会养着。不会饿死,但生活质量不会高到哪去。资本家一层会很富有。有限工作机会的竞争会更激烈,尤其是白领工作机会。

这种趋势我想对中国的留学生会有一定参考价值。

我觉得留学生未来的选择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在美国拿到文凭和工作经历,然后回来做“包工头”,改变以往留学——工作——绿卡的模式。现在印度人一般是在美国学习一段时间后,进入一个行业,然后把项目带回来,利用国内的人力资源优势做外包服务,类似于建筑业的“包工头”。国人也有这么做的,我认识几个人没有出过国就这么干了。客户是微软,HP和IBM。但现在,外包这块印度绝对是老大,最近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潜力不可小看,即使从爱国的角度讲,在国外的弟兄们也有责任带着国内的兄弟跟印度人抢生意。

中策是在美国拼上一个白领职位。运气好的话不会失业,能会过上中产的生活。运气不好的话勉强维持生活。建议真正的精英人才不要走这条路,如果觉得自己是那类回国也没有什么竞争力的人可以选择。

下策是在美国找工作受挫后来国内抢国内人的饭碗。虽然在竞争中能够占据一定优势,但薪水大跌,博士月薪万元以下已经很平常。我觉得,如果出国留学辛苦拿了博士只拿万元以下的月薪,这趟国出的就不值了。

以上仅是我的一孔之见。我感觉,变化已经实实在在的发生了,如果还用传统的思路来对待自己未来的出路问题,便可能酿成大错,我已经接触过几个海外归来找工作的兄弟姐妹了,有的情况非常好,因为他有准备,在美国带回来项目,而有的比较糟,只有外语好这样的比较优势,但这点儿比较优势没法支撑一个很高的薪水。目前我掌握的案例还不够丰富,先说这么多。

附录:

全球化冲击:美国中产阶级的选择余地 作者:周薇 2004-4-8 10:07:19 出处:博客中国(Blogchina.com) 原始出处: 21世纪经济报道 b28004c

  愤怒的美国中产阶级

  2003年5月的一天早上,51岁的波音公司职员斯蒂芬·金崔走进办公室后大吃一惊。上司宣布,他和一些同事要丢掉程序分析员的工作,而且还要帮着训练刚在印度招聘的他们的替代者。像很多被工资低廉的外国工人抢去工作的美国中产阶级一样,曾年薪6万美元的金崔先生很快陷入了困境。从那以后他就一直失业,失业保险快花光了,妻子的医疗保险费也没有着落。“公司和印度一家公司签了合同,几星期后我们就被解雇了。我当时说,好,我会找到更好的工作的,可是很多工作都溜走了。”

  这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故事,而是许许多多美国中产阶级的故事,尽管目前没有人真正知道美国到底因“外包”流失了多少就业岗位。

  这些最近失业的美国人,都受过高等教育、拥有专业技能,都曾是中产阶级。他们从小接受的观念是——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外包到别的国家,而美国人上大学成为掌握高技术的专业人员。他们这样做了,可是大学毕业的时候,高技术含量的白领工作却在流向国外。他们有的埋怨印度等国家正在从他们手中夺走工作;有的人要求政府出台法令限制外包。而职业咨询机构则劝人们采取更现实的态度,及早准备好新的简历,寻找外包创造的工作机会,例如海外运营的管理和支持、法律协调工作等。

  美国人口的80%是中产阶级。他们是美国凝聚和团结的核心。根据宽泛定义,任何有能力过安稳的生活、支付各种费用、有余钱做一些休闲娱乐的人,都可以称为中产阶级。世界各国的移民涌到美国的目的也是为了得到安适的生活、买一栋房子、拥有一辆汽车,从而成为一个富足自得的中产阶级。但现在,中产阶级的生活正在陷入困境,失去体面的工作让他们无法拥有安全感。

  趋势还在继续

  经济规律总是无情的,资本总是在寻找成本低廉和效率较高的地方扎根。全球化趋势,贸易自由化理念和它造就的世界贸易体系使得资本、服务和技术能更顺利地穿越国境,实现更大的增值。

  高科技公司纷纷走上了大量外包的道路。硅谷的风险投资家们现在推动他们投资的公司走向雇佣趋势的前沿——把白领工作“外包”。目前,硅谷理想的公司创建模式是一个“微型跨国企业”——在美国有总部,在海外有低成本的熟练的技术力量。加利福尼亚州新成立的Solidcore系统公司是一个例子,它主要生产安全软件,在美国有16个雇员,在印度德里有15个,浦那有6个。投资这个公司的西维因·罗森基金的一位名叫斯图里阿勒(Sturiale)的合伙人说:“这种结构的关键在于劳动力成本低,同时生产效率高。当硅谷的工程师准备睡觉的时候,印度的工程师刚刚醒来。”另一个风险公司的合伙人认为,“如你会发现这里每个公司50%或60%的分支公司都设在印度。未来十几年内90%的新成立公司都将设在印度或中国。”多年以来,美国的制造业早已把大量的工作机会转移到一些亚洲国家。

  经济学家的乐观态度

  与民众对外包的不满和悲观情绪不同,一些经济学家对外包造成的越来越多的失业持比较乐观的态度。最近,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美国公司将高科技职位外包提高了生产力,在去年实际上创造了9万个工作机会。尽管还在争论外包产生的生产力是否会转化为当前经济复苏的推动力量,有一些美国经济学家认为,历史说明经济的发展会创造新的工作机会。如果说今天的恶魔是别国竞争的话,40多年前的恶魔就是自动化。1964年,36个自由主义派知识分子给约翰逊总统写信说:“计算机和自动机器正在创造差不多无穷的生产能力,也就是说,需要越来越少的劳动力。”他们要求政府为救治失业问题做好准备。但后来,工作数量增加了7200万个,增长率达到了125%,男性工人工资增加了18%,女性则增加了37%。今天的失业率和1964年的差不多。工厂和办公室的计算机取代了手工劳动,当时被认为失去的工作,被1964年的时候想象不到的工作代替了。然而,美国的制造业早已经衰弱,如今服务业的工作又大量“外包”,能吸取大量劳动力的新工作能否及时产生,还需观察。

  大选年的政治影响

  民主党决心要利用民众对“外包”的担心来赢得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在芝加哥一家工厂进行竞选时说,他支持对中产阶级的减税安排,但反对给年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的富有家庭减税。克里还提出,准备设立一个500亿美元的基金,帮助各州减免贫困的劳工家庭的联邦和地方税赋。克里说,当政的共和党的政策,使中产阶级家庭支付更多的税收,而美国的中产阶级无力支付税收的增加,因此民主党要给中产阶级减税。同时,他还提议对公司税则进行大规模改革,刺激跨国公司对美国作更多的投资。根据马萨诸塞州参议员的计划,要取消允许美国公司对来自海外的收入迟延交税的规定,这给去年财政带来120亿美元损失。在追回来的财政收入的帮助下,克里可以把美国目前的公司税从35%降低到33.25%。克里的助手表示,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会鼓励公司把业务转回美国。

  “外包”还会引起别的担心: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渗入研发、掌握核心技能、威胁美国的技术优势,甚至国家安全;产业空心化威胁,服务业可能全面从国外输入;在别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公司借机逃避美国法律的约束。目前,美国不少州已经通过了一些反外包法案,美国参议院正考虑防止在由美国政府资助的计划里出现“外包”现象。

  美国中产阶级走向衰弱

  利润的追求使跨国公司和大商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但对产业工人和中产阶层而言,却远没有那么多的选择余地。

  全球化风潮带来的经济冲击,正使美国庞大的中产阶级产生分裂。美国学者理查德·隆沃思Richard C. Longworth在《全球经济自由化的危机》中谈到,中产阶级因此分为了三股。第一股是亲身经历了美国梦,现已垂垂老矣的传统中产阶级,他们在美国有史以来经济最繁荣的时期长大并成家立业,终生拥有安稳的工作。第二股是他们的子女——受骗的一代。这些人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成,在发生越战风潮的60年代成年,大多数仍秉持旧式的中产阶级价值观。他们自幼即认为经济会持续扩张,为社会带来稳定繁荣,但结果却是企业裁员、全球竞争和恐惧感。他们有许多人曾经担任待遇优厚的中级管理职务,现在却遇到裁员。他们习惯了富足的生活,现在却可能永远失去这种生活。第三股是现在才成年的焦虑的一代。他们比上两代更难找到以及保住好的工作。事实上,他们发现自己可能成为历代美国人中,第一批生活比不上父辈的人。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控制外包,但是却无法控制资本和廉价劳动力的结合。美国的中产阶级正处在衰退中,提供廉价白领劳动力的国家却在出现一个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这对美国社会会有长远影响。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整个纽约都是校园──自由、前卫的纽约
2003: 从伊顿到牛津
2002: 教育在“吃人”
2002: 在哲学光辉下成长的数学大师希尔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