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成佛之道(增注本)第五章 大乘不共法 (1)
送交者: 亦宛然 2013年06月13日10:10:01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0/yinshun10-11.html

 

第五章 大乘不共法………………………………255──438
恥有所不知 恥有所不能 恥有所不淨 迴入於大乘
不忍聖教衰 不忍眾生苦 緣起大悲心 趣入於大乘
或以信願入 或智或悲入
或依聲聞入 或天或人入
趣入大乘者 直入或迴入 相應諸教法 實說方便說
眾生有佛性 理性亦行性 初以習成性 次依性成習 以是待修習 一切佛皆成
發心名菩薩 眾生之上首 世出世功德 悉由菩薩有
菩薩之所乘 菩提心相應 慈悲為上首 空慧是方便
依此三要門 善修一切行 一切行皆入 成佛之一乘

菩薩之學處 十善行為本 攝為三聚戒 七眾所通行
退失菩提心 嫉慳與瞋慢 障於利他行 違失大乘戒

第五章 大乘不共法

  大乘不共法,是在人,天,聲聞,緣覺乘的共德上,進明佛菩薩的因行果德。人乘與天乘,終究是有漏的,不能出離生死的。聲聞乘與緣覺乘,雖是無漏解脫,而偏於獨善其身的。這都是善的,但不是圓滿的。依《法華經》說:如來出世的唯一大事因緣,就是使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就是使眾生悟入佛的大菩提。所以,以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如來果的大乘法門,才是佛法的真實意義,如來教化的真正目的。成佛的法門,為什麼稱為「大乘」呢,既稱為大乘,從立名來說,不外乎『待小名大』。這就是說:與小乘比對起來,不同於小乘,所以名為大乘。這或者是超勝了小乘的,或者是廣大含容了小乘的。無論是『殊勝大』,『含容大』,總之是對小立名的。然大乘法的超勝,是超勝到無所對待的;大乘法的含容,是含容到無所不攝的。所以約大乘的意義說,實在是不可以大 [P256] 小的比對來表示的,是絕待的,不過強名為大而已。說到「不共」,也就有此二義:一、是人,天,聲聞,緣覺乘中所沒有的。二、在佛菩薩的心行中,統攝一切功德,無不成為大乘的特法。如《般若》的摩訶衍品,總一切功德而名為大乘 (1)。這好像鳥類的高飛,如『高入須彌,咸同金色』一樣。

  這是如來出世說法的本懷,所以在五乘及三乘共法以後,要敘說這成佛的不共法門。

  
甲一
乙一
丙一
丁一
戊一: 恥有所不知,恥有所不能,恥有所不淨,迴入於大乘。

  修習大乘佛法,不消說,是以發菩提心為主的。但眾生的根性不一,所以引發菩提心的因緣也不同;依此而表現的菩薩風格,起初也多少有差別的。為了避免專以自己的偏好來衡量一切,自讚毀他,無意中損害佛法,所以對此不能不先有相當的認識。

  上面說到的三乘共法,主要是聲聞(緣覺)乘。二乘的學者,也是會發菩提心而入大乘道的:有的初學聲聞行,不曾決定,就轉學大乘;有的在聲聞中 [P257] 已得決定(忍位),或是已證入法性而得初果(須陀洹)以上的;有的已證第四阿羅漢果的;也有入了無餘涅槃,再發大心的。從佛法唯是一乘道來說,小乘本是大乘方便道,當然遲早要入大乘道的。但在小乘行者的見地上,起初卻不免有點隔礙。拿阿羅漢果來說,他們自覺得:『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2);已經到了學無可學,進無可進的地步。佛是阿羅漢,他們也是阿羅漢;佛得解脫,他們也得解脫。自以為究竟了,那當然一時不想修習大乘道,於大乘毫無興趣。然而,佛不是修菩薩行,廣度眾生而成佛的嗎?佛為什麼不教聲聞行者修菩薩行成佛,卻叫大家修自利行而了生死呢?這是一大疑問。同樣的證入法性,同樣的解脫生死,聲聞阿羅漢果真的什麼都與佛平等嗎?比較起來,真是『天地懸隔』了!所以在事實的經驗中,在佛的善巧教導中,阿羅漢們不免要從自慚而到自怨,終於撤除了自以為究竟的心理障礙,發菩提心,重行走向佛道了!

  有的是自己心生慚「恥」,覺得自己「有所不知」,不能如佛那樣的遍知 [P258] 一切。大毘婆沙論說:佛曾與彌勒菩薩等說法,阿羅漢們都不能了解。從前,有人到祇洹精舍來出家,阿羅漢們觀察他的根機,一點善根都沒有,這是不適宜出家的,出家也不能獲得教證功德的。大家不肯度他,佛卻度了他出家,不久就證了阿羅漢果。大家覺得希奇,佛說:此人在無量劫以前,曾經因為虎難而口稱『南無佛』,憑這歸向佛的功德善根,現在才成熟而得度。這可見,在佛智慧的深徹與廣大面前,阿羅漢們的智慧,簡直如日光下的螢光了!還有,自己心生慚「恥」,覺得自己「有所不能」,不能如佛菩薩那樣的大能。如舍利弗說:『嗚呼深自責,云何而自欺!我等亦佛子,同入無漏法,不能於未來,演說無上道』(3)。其實,阿羅漢們不能的事太多了,如菩薩法的:『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4)等。還有,自己心生慚「恥」,覺得自己雖說斷盡了煩惱,而事實證明,還是「有所不」清「淨」的。如大樹緊那羅王彈琴,年高德劭的大迦葉,竟然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起來。迦葉說:我雖能遠離世間的欲樂,但菩薩法的微妙欲樂,還有所染著呢!又如天女散華,華到菩薩身上 [P259] ,不曾繫著;而落到聲聞阿羅漢身上,卻繫著了,這證明了內心的有所染著。又如小鳥通過舍利弗的身影,還不免『餘悸』;而通過佛的身影,就一些恐怖都沒有了。阿羅漢們是『不斷習氣』的;這種習氣,便是菩薩所要斷的煩惱。所以在事實的經驗中,自己感覺到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有所不淨,不免要自己慚愧,自己埋怨自己。一經佛的善巧教化,阿羅漢們就會「迴」自利的小心,發菩提心,而「入於」自利利他的「大乘」道了。

  
戊二: 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緣起大悲心,趣入於大乘。

  發心向大乘道,並非一定要經歷小乘聖者的果證;相反的,修學大乘法的主機,都是直從凡夫地而發心修學的。引起發心的因緣,種種不同:有的是親見如來(及菩薩)的色身相好而發心的;有的是見如來的神通威力而發心的;也有見如來法會的莊嚴,聽如來的圓音教化而發心的。有的生在佛後,聽見佛弟子的教化,或誦讚佛經的深義而發心的。或有自動的,也有被勸而發心的。發菩提心,主要是以佛菩提為理想而誓願希求。著重在佛德的崇高深妙而發心 [P260] 願求,當然是發菩提心的主要內容。但如缺少了另一要素──悲願,那不是不圓滿的,就是容易退墮的。經上說:『菩薩但從大悲生』(5);所以發菩提心,也是:『發心為利他,欲(求)正等菩提』(6)。這樣,前面所說的,不太著重悲願的發心,可知是容易退失的發心了。著重於悲願而發心,略有二類:一、「不忍聖教(就是佛法)」的「衰」微,著重於護法而發心:知道三寶的殊勝功德,有救人救世,引生世出世間善法的力量。可是生在像末,佛法衰落不堪,為教內教外的邪惡所嬈亂,不能達成救人救世的任務。知道這惟有發菩提心,上求下化,才是復興佛教,利樂眾生的唯一辦法。這樣,就以不忍聖教的衰微為「緣」,而「起大悲心」,依大悲心而引發大菩提願。二、「不忍眾生」的「苦」迫,著重於利生而發心:或有生在時勢混亂,民生艱苦的時代,想予以救濟,而自己卻沒有救護的力量。深細的考究起來,知道惟有學佛成佛,才能真正的救度眾生的苦迫。這樣,以不忍眾生的苦惱為因緣,起大悲心,依大悲心而引發上求下化的菩提心。這二類發心,是出於深刻的智慧及悲願而自發 [P261] 的,所以是堅強有力,容易成就。真能這樣的依悲願而發心,就能從凡夫地而「趣入」「大乘」道了。

  我們這個時代,佛法是這樣的衰落,人生是這樣的苦惱,真正發菩提心的,應該是時候了!

  
丁二: 或以信願入,或智或悲入。

  趣入佛道的圓滿菩提心,應有信願,慈悲,智慧──三德。但初學的發心趣入,由於根性的不同,對此應修的三德,不免會有所偏重。如偏重而不是偏廢,那是不礙進入大乘道的,所以龍樹釋《般若經》說:『菩薩以種種門入佛道:或從悲門,或從智慧精進門入佛道』(7)。又說:『是般若有種種門入:若聞持乃至正憶念者,智慧精進門入;書寫供養者,信及精進門入』(8)。如統攝初學的趣入佛道不同,不外乎「或以信願入」,「或」以「智」慧入,「或」以「悲」心「入」的三大類。其中重智慧而從智慧門入的,如說:『是菩薩但分別諸經,誦讀,憶念,思惟分別諸法,以求佛道。以是智慧光明自利益,亦 [P262] 能利益眾生』(9)。這是智增上菩薩,近於聲聞的法行人,著重於聞思修慧的自修化他。重悲而從悲門入的,如說:『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10);也就是上面引述的『從悲門入』的菩薩。著重慈悲,這是不共二乘的根機,也可說是大乘特有的菩薩風格,名為悲增上菩薩。重信願而從信願門入的,也可有種種;信願修學淨土易行道的,是其中的一類。如說:『二者,多集諸佛功德,樂多集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11)。這是信增上菩薩,如聲聞的信行人一樣。在初學時,有此三類的不同;因為習以成性,所以直到地上,雖一定是三德齊修,但也還流露不同風格的,如觀音悲,文殊智,普賢願等。如約根性來分別,貪行人是悲增上的,瞋行人是智增上的,癡行人是信願增上的。

  
丁三: 或依聲聞入,或天或人入。

  約所依的身行而趣入佛道來說,就有或「依聲聞」行「入」佛道的,「或」依「天」行入佛道的,「或」依「人」行「入」佛道的三類。這本是大乘經 [P263] 所說的,但經太虛大師的判攝──正法時期,多依聲聞乘行而入大乘;像法時期,多依天乘行而入大乘;末法時期,多依人乘行而入大乘──意義更充分的顯示出來。其中依聲聞乘而入佛道的,依經論所說,都是先修聲聞(緣覺)乘法,或沒有證果,或已經證果,然後迴心而向佛道的。專修聲聞行的,有些自以為究竟,但利根深智的行者,早是『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12),不等佛的開權顯實,心已安住大乘道了。依天乘行而入佛道的,又有二類:一、淨土行者,專心一意的求生天淨土,然後在淨土中,漸修佛道。但依《觀經》所說:上品利根,早是發菩提心,讀誦大乘,解法空性。所以一登淨土,不久就能徹悟無生,迴入娑婆來廣行菩薩道。二、秘密行者:著重修(欲)天色身,就是以金剛夜叉為本尊,修成持明仙人,然後久住世間,修行佛道。雖然,『劣慧所不堪,為應彼等欲,兼存有相說』(13),而有些就專在修精練氣的色身上作活計。而利根是:菩提心相應,大慈悲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的。依天乘行而向佛道的二類,都重於瑜伽或三昧;定,本為天乘行的特質。但以此普攝初 [P264] 機,也只能口頭誦持──持咒稱名而已。依人乘行而入佛道的,就是發菩提心,修十善行,不廢人間正行,廣修人間安國利人的正業。但以此普及初機,大乘的外凡夫位,實等於人間的君子,善人。

  如來的出現人間,教化人類,本意是令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所以依人菩薩行而向佛道,不但是適應時代的機感,也實在是佛乘的根本坦道。

  
丙二: 趣入大乘者,直入或迴入,相應諸教法,實說方便說。

  「趣入大乘」的修學「者」,一向分為「直入」菩薩,「迴入」菩薩二類。直入是直向菩薩道的;迴入是先修別道,然後轉入大乘道的。二乘的迴心向大,如《法華經》的開權顯實,便是迴入大乘的確證。與直入或迴入「相應」的「教法」,就是「實說」及「方便說」了。佛為什麼不直示大乘道,不普為一切眾生說佛乘,而要說方便教呢?佛說方便教,是有非常意義的。因為不說方便的誘化,他是不能進入佛道的。如小乘的經歷修證,會發覺還有不知,不能,不淨的,就能受佛的教化,迴向佛道。而且小乘證果,到底生死已了,不 [P265] 必再為生死流轉而憂慮了。所以,方便說是值得尊重的!

  在大乘教中,也是有方便說的,這叫做『異方便』,即『勝方便』(14)。有些人,雖不是厭患生死的二乘根性,而趣入大乘,也還有點障礙。因此佛說殊勝的方便,以淨樂國土,淨樂色身的法門來化導‧這就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15),『以樂得樂』的法門。如真能往生淨樂國土,也就不必再憂慮退墮;在佛菩薩的教導下,可以發菩提心而入佛道了。如真能修得淨樂色身,也可依此天色身,深修勝慧了。所以佛出人間而教化人類,雖本意在即人乘而向佛道(即人成佛),但為了適應眾生,不能不善施方便。或為厭苦根性,說依聲聞行而迴入大乘的教說;這大都是智慧增上的,重於自力的。或為欲樂的根機,說依天行而入大乘的教說;這大都是信願增上的,重於他力的。如來雙開權實二門,這才能使一切眾生同歸佛道。 [P266]

圖片 ┌─依聲聞乘行而入佛道─────── 智慧增上─┐
  迴入─┤                              ┌‥‥‥┘     │
        └─依天乘行而入佛道  ─────┼─ 信願增上─┼─同歸佛道
                                        └‥‥‥┐     │
  直入───依人乘行而入佛道  ─────── 慈悲增上─┘
              └─→ps.比照天乘以虛線連至下一層之其他兩項


丙三: 眾生有佛性,理性亦行性。初以習成性,次依性成習;以是待修習,一切佛皆成

  一切「眾生有佛性」,為大乘佛教的重要教說,是一切眾生同成佛道的原理所在。什麼是佛性呢?可以有二個意義。一、佛性是佛的體性:『如黃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銀性』(16)一樣。眾生雖在生死迷妄當中,但不是沒有佛的成分。如礦中有金性,所以可鍊成黃金;如沒有金性,那怎麼也鍊不出金來。當然,這是一般的說法,在科學進步的時代,可以非金屬的物質,而化合成同樣的金質。佛性說也如此,眾生本有佛的體性,或說眾生本有如來勝德,相好莊嚴,或者說眾生本來是佛,所以修行就可以成佛。這一本有佛性的教說,確是一般人所容易信解的,也就成為佛法中最通俗的學派。二、佛性是成佛的可能 [P267] 性,也就是成佛的因緣。但這是佛性的深義,有些人是不易信解的。那到底什麼是成佛的可能性呢?這如《法華經》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17)。這可以方便分別為二種佛性:一、「理」佛「性」;二、「行」佛「性」(二佛性是印度舊說,今依中觀義說)。什麼叫理佛性?一切法是從本以來無自性的,也就是本性空寂的。法法常無性(古人別說常與無性,是附合三諦的解說),法法畢竟空‧這無性即空,空即不生滅的法性,可稱為佛性的。因為,如一切法是有自性的,不是性空的,那末,凡夫是實有的,將永遠是凡夫;雜染是實有的,將永遠是雜染;已經現起的不能轉無,沒有現起的不能轉有,那就是無可斷,無可修,也就不可能成佛了(如《中論》說),好在一切法是空無性的,才能轉染成淨,轉迷成悟,轉凡成聖。此法空性,就是可凡可聖,可染可淨的原理,也就是可能成佛的原理。所以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這是稱空性為佛性的深義。同時,法空性雖是一切法成立的普遍理性,但空性就是勝義,是悟而成聖,依而起淨的法性,實為 [P268] 成佛的要因。這雖是遍一切法,而與迷妄不相應,與無漏淨德是相應的。所以為了引發一般的信解,方便說此法空性為如來藏,佛性,而說為本有如來智慧德相等。法空性是遍一切一味的,於一切眾生無差別,所以說一切眾生都可以成佛。什麼叫行佛性?這是依修習發心而成為成佛的因性。如唯識者說:依『法界等流』的『聞熏習』,成為成佛的種子。《法華經》的『佛種從緣起』,也就是約行性說的。一切法空性,為可能成佛的理性。依佛菩薩的教化,發心成聞熏習,為可能成佛的行性。事理是一致的:如不是緣起的,就不是空的;不是空無自性的,也就不會是從緣起的。因為無性空,所以從緣而起;從緣而起,所以是無性空的。無性而緣起,緣起而無性,佛在坐道場時,就是這樣的通達:『觀無明(等)如虛空無盡,……是諸菩薩不共妙觀』(18)。依此而成佛,佛也就依此而說一乘,說一切眾生有佛性。

  約理佛性說,一切眾生都是有佛性的。約行佛性說,待緣而成,所以是或有或無的。大乘法種是菩提心,發菩提心,與菩提心相應的一切功德,就是行 [P269] 性佛性。法華經的『佛種從緣起』,就是約菩提心種說的。如在從前大通智勝佛法會中發菩提心的,有些人是退修小乘了。如親友的為他繫上無價寶珠,他竟不覺不知,弄得貧困不堪。其實,『一切智願(菩提願)猶在不失』(19)。在醉酒時,親友為他繫上無價寶珠,如在無明生死中,遇佛菩薩的化導而發菩提心(有人解說繫珠為本有佛性,與經義相違)。發菩提心,就成大乘法器,能展轉出生無邊功德。所以《十地經》,《大集經》等,都喻菩提心為寶珠,經修治而圓成佛的果德。這樣的行性佛性,依經所說,略有二位:一、性種性位;二、習種性位。這是說:起「初」,「以」見佛,聞法為因緣,發大菩提心,熏「習成」大乘佛「性」,如下種一樣,名性種性。菩提心一發起,永為成佛的因緣,是不會失去的;如《法華經》繫珠喻所說。但這不能說是本有的,因為是依發心而熏習成的──法界等流的聞熏習。其「次」,有了菩提心種,就「依」這佛「性」而漸漸修發,使佛種的清淨功能,由下「成」中,由中成上。大乘的功德淨能,不斷熏「習」而增勝起來,名為習種性。等到久久熏修 [P270] ,引發無漏清淨功德,那就不但是佛的因性,而且已分得佛的體性了。「以是」,法空性(理佛性)雖凡聖一如,眾生界,菩薩界,佛界,平等平等,而成佛或不成佛,還「待修習」來分別:是否熏發了菩提心?是否依菩提心種而不斷熏習增長?如不修習,凡夫還是凡夫,如能依大乘而熏修,那不問是誰,「一切」眾生的「佛」果,都是可以「成」就的。

  
丙四: 發心名菩薩,眾生之上首。世出世功德,悉由菩薩有。

  約一切法空性說,一切眾生有佛性,但並不因此說一切眾生是菩薩。要「發」菩提「心」,才「名」為「菩薩」。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譯,意義為『覺有情』,從上求菩提(覺),下化眾生(有情)得名。也可解說為:求大菩提的有情。發了菩提心,就是菩薩。菩薩是修學大乘道的通稱,從初學,久學到最後身菩薩,真是溕钊f類。但一般人總是想到觀音等大菩薩,這才不敢自稱菩薩了。初發心菩薩,雖還沒有大功德,可是已經是一切「眾生之上首」;不但為凡夫,而且為二乘賢聖所尊敬了。經中比喻為:如王子初生,就為 [P271] 耆年的大臣所尊敬;獅子兒初生,就為百獸所畏敬;迦陵頻伽鳥在殼中,音聲已勝過了一切鳥類;新月的微明,就為人類所愛敬。菩薩發心以來,就是這樣可尊可敬的,大菩薩們是更不必說了。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世出世」間的一切「功德」,「悉由菩薩」而「有」的。這是說:世間善法,聲聞緣覺等善法,都依佛菩薩而有;佛功德也是依菩薩而有的──所以菩薩為一切善法的根源。以世間善法來說,如說:『菩薩受身種種,或時受業因緣身,或受變化身,於世間教化,說諸善法及世界法,王法,世俗法』(20)等。有些修菩薩行而暫時失敗了的,名『敗壞菩薩,亦有悲心。治以國法,無所貪利;雖有所惱,所安者多,治一惡人以成一家』(21)等。菩薩為一切善法的根源,可尊可敬,而菩薩是從發菩提心而來的。所以大乘經中,無邊讚歎菩提心的功德,說他是『一切佛法種子』。

  初發菩提心,重在立定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誓願,名為『願菩提心』。廣說如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 [P272] 佛道無上誓願成』(22)。但是發菩提心,並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修習,達到堅固成就的。菩提心的修習,為修學大乘道,趣入大乘道的第一要著。菩提心從慈悲心起:或是緣慈母的孝敬救度,擴大到願度一切眾生,而上求佛道;或是設想他人與自己一樣,利濟眾生應如愛護自己一樣,進修到願意為利他而犧牲自己。修菩提心的動機,方法,近於儒家的仁道,恕道。但菩提心修習圓滿成就,深廣是與世間法大大不同的。這是大乘道的基石,修學大乘道的,應先多多的修學!

  
丙五: 善薩之所乘,菩提心相應,慈悲為上首,空慧是方便。依此三要門,善修一切行;一切行皆入,成佛之一乘。

  趣入大乘道的不同根性,佛性,發菩提心的尊勝,都已說到了。大乘道,發願以後,就應該見於實行。說到菩薩的正行,就要先論到菩薩行所不可少的要素。聲聞乘與緣覺乘,是通於因果的。但大乘中,重於因行的,名菩薩乘;重於果德的,名佛乘。因圓果滿,為大乘法的全體。現在從成佛之道──因行 [P273] 來說,大乘是「菩薩」「所乘」的法門;依此法門,從凡夫地而趣入大菩提,也叫一切智海。菩薩行中,不論修持什麼,有必不可少的三要則。例如布施,一、要與「菩提心相應」,就是為了上求下化的志願而布施。二、施時要以「慈悲」心「為上首」,為先導,就是從慈悲心而引發布施。三、法「空慧是方便」,方便是善巧的別名。如不著施者,受者,所施的物件,名為有方便。如沒有法空慧,著相布施,名為不善巧,無方便,不能出離生死,而趣向一切智海。可以說:菩提心是志願所在,慈悲心是動機,法空慧是做事的技巧。如「依此三要門」為本,「善」巧的「修」習「一切行」:世間善法的五戒,十善,三福業也好;出世善法的四諦,緣起,三學,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也好;大乘法的六度,四攝,百八三昧,四十二字門等也好:這「一切行皆」就歸「入」於「成佛之」道的「一乘」法了。簡單地說:有了這三心,一切善行都是大乘法;如離了這三心,或缺少了,什麼也不是成佛的法門了。

  大般若經說到菩薩的修行時,總是說:『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 [P274] 由無所得而為方便』(23);這就是本文所說的三心。依此,龍樹的《寶鬘論》說:『本謂菩提心,堅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邊慧』(24)。《大日經》也大體相同說:『大菩提為因,悲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25)(漢譯誤作方便為究竟)。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就是《法華經》的『一切智願』,也就是菩提心的別名。大悲是遍十方一切眾生而起,所以說依十方際。無所得是般若,就是不依有無二邊的空性慧。《大日經》兼存有相說,所以說以種種的方便而到達究竟。但成佛的主要方便,不能不說是都無所得的空慧。因為如取著相,什麼都不能到於究竟了。在大乘法中,這三者是同等的重要,不可或少的。但大乘經是各有所宗重的,或特重菩提心,或特重大悲心,或特重般若的都無所得;每把他說作首要的。這是依所宗要而巧說,其實這三者,初學是可以偏重而不可偏廢的。

  這三心是大乘的通行,正與儒者的三達德──智仁勇一樣。這本是人類的特勝:憶念勝,梵行勝,堅忍勝;也就是理智的,情感的,意志的特勝。重於 [P275] 人乘正行的儒者,也就揭示了人乘通德的智仁勇。大乘法,本是著重依人乘而直入佛道的,所以也就揭示了:究竟無上的志願──菩提心,普遍平等的同情 ──慈悲;徹法源底的智慧──空慧,為大乘行必備的通德。因此,大乘法行,就是使人類特勝的德性淨化(俗稱昇華),使他融和進展而到達完成。成佛時,菩提心成法身德,慈悲心成解脫德,法空慧成般若德。如來的三德秘藏,不是別的,只是人生德行的最高完成。大乘的真義,與帶有隱遁傾向的小乘行,帶有神秘氣息的天乘行,是不大相同的。大乘的真義,實是人生的趣向於究竟,『即人成佛』的法門。

  
丙六
丁一: 菩薩之學處,十善行為本,攝為三聚戒,七眾所通行。

  大乘道,只是菩提心的修治歷程。上面所說的發菩提心,是願菩提心,以大乘的信願為體,也就是大乘的歸依。所以發菩提心時,先受大乘歸依。這不是盡形壽的歸依,而是:『從今日乃至菩提』(26)的歸依,歸依於佛法,不退菩薩僧。歸依表示了信心的所在,再發菩提願,願將所有的一切善根,如諸佛菩 [P276] 薩那樣的,為無上大菩提而發心:『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27)。這也就是一般歸依文中,『從今日始,乃至命終,護生』的究極意義。論理說,歸依表示了信願,就依歸依得戒;再受五戒等,不過開示戒相而已。然在如來的善巧漸化中,也有但受歸依而不受戒的弟子。同樣的,受大乘歸依而發菩提心,就依菩提心而得菩薩戒,名為菩薩。其後再受菩薩戒,也不過開示戒相而已。但如來善巧化導,在大乘法中,也有但受願菩提心,而沒有受菩薩戒的。然經論中說:『菩提以正行而為堅實』;『若無正行,不得菩提』(28);不但以信願而能成佛,所以立菩提願以後,應進一步的受持菩提正行(行菩提心),也就是受持大乘「菩薩」的「學處」。

  比丘戒名比丘學處,菩薩戒名菩薩學處。說到菩薩戒,是以「十善行為」根「本」的。不但菩薩初學,從十善學起,名為十善菩薩。如說:『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生死苦輪海』(29)。就是大地菩薩,也就是十善正行的深廣實踐。除身語的正行清淨外,如不邪見而得甚深的正慧,不瞋恚而具廣大的慈悲,不 [P277] 貪欲而成無量三摩地。現從菩薩戒來說,就是十善正行,不過從善行的不同意義,總「攝為三聚」淨「戒」:一、從離惡防非來說,名律儀戒;二、從廣集一切善行來說,名攝善法戒;三、從利益救濟一切眾生來說,名饒益有情戒。總之,菩薩的戒行,是無惡不除,無善不行,無一眾生而不加利濟的。

  在聲聞法中,律儀戒有男女,僧俗等差別,分為優婆塞戒,優婆夷戒,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式叉摩那尼戒。因戒的不同,分佛弟子為「七眾」。但菩薩戒是不分男女及僧俗(小差別)的,所以是七眾弟子「所」共「通」奉「行」的。要受菩薩戒,應先受七眾的律儀戒。如優婆塞(受五戒的男眾)而受菩薩戒,就名菩薩優婆塞;沙彌尼而受菩薩戒,就名菩薩沙彌尼;比丘而受菩薩戒,就名菩薩比丘。說到戒法,聲聞藏中有廣律,菩薩藏雖傳說有菩薩的戒藏,但從傳譯到中國(西藏在內)來說,菩薩戒都是附見於經中的。現有傳說為羅什譯的《梵網戒本》,列十重四十八輕戒;曇無讖譯的《優婆塞戒經》,列六重二十八輕戒;玄奘譯的《瑜伽菩薩戒本》,列舉四重四 [P278] 十三輕戒,輕戒多少有出入,菩薩的重戒,大致相同。如《虛空藏經》,《菩薩本業瓔珞經》,《勝鬘經》等,也都有說到。我國一向採用《梵網戒本》,但廣說開遮持犯,犯輕犯重戒相的,《瑜伽菩薩戒》要明確得多!

  
丁二: 退失菩提心,嫉慳與瞋慢,障於利他行,違失大乘戒。

  在菩薩的律儀中,現在略說最重要的禁戒。一、眾多的大乘經中,以菩提心為菩薩戒。如對於利益眾生,起了厭倦棄捨的意念,不想求證無上菩提,而想證得自利的阿羅漢果,或者但求世間的欲樂,不再想上求下化,這樣的一念「退失菩提心」,就是違犯了菩薩的淨戒。菩提心,可說是菩薩的根本戒,總相戒,是大乘學人所應該特別護持的。二、依詳廣開示的菩薩戒來說,殺盜淫妄等共聲聞重戒,不消說是犯菩薩戒的。不共聲聞的菩薩重戒,諸經及各種戒本中,雖舉事小有出入,而內容都說到了「嫉慳」「瞋慢」的四項重戒。現在且依《瑜伽戒》說。一、嫉:為了貪求個人的利養恭敬,因此嫉妒別人,故意的自讚毀他。二、慳:有來求布施的,由於慳吝心,雖然有法有財,而不肯修 [P279] 法施財施。三、瞋:瞋心極重,不但罵詈傷害別人;別人來懺悔,請求諒解,也不受懺謝,永遠的怨恨他。四、慢:不虛心,自以為了不起,這才宣揚一些似是而非的佛法,反而毀謗別人弘揚的正法。這四項重戒,都是「障於利他」的菩薩「行」。只要犯了其中的一戒,就是「違失」了「大乘」菩薩的淨「戒」,不成其為菩薩了。這如比丘的犯了四波羅夷戒,就不成為比丘一樣。但比丘犯了四波羅夷戒,就要退出僧伽,不准重受,菩薩戒是可以如法重受的。換言之,發了菩提心,受了菩薩戒,怎麼也不會退失的。犯戒的是暫時失卻作用,所以應如法再受,給以新的熏發,恢復菩提心戒的功德。也就因此,發了菩提心,受過菩薩戒,就使是退證小果,或者退墮到三惡道中,終究要依此菩提心戒的清淨善根,迴入大乘道而成佛的。這樣看來,在大乘法中,沒有比菩提心,菩薩戒更重要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2: Proof of the Poincaré Conj.
2012: 震惊世界的十大科学骗局
2011: 方舟子存在的土壤, 承包医院“性病治
2011: 藤校教授的27年精彩人生,不佩服不行啊
2010: 欣慰的看到,教徒信望爱道貌岸然一番之
2010: 再一次欣慰的看到教徒信望爱暴跳如雷的
2009: 读王千元演讲有感
2009: 民主自由的底线 - “自杀的自由”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