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中军:“辱华”的困惑原因
送交者: 中军 2013年11月20日15:07:54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辱华”的困惑原因

 

              近日,ABC “辱华”的读频很高,其核心争论是“辱华”没有。叶友文《ABC “辱华”的三个困惑和一个不惑》及其跟帖集中表现了我们在美华人的波动心绪,是正常的,因为这争论及困惑的背后是有必然性的。那么,什么是困惑后面的必然呢?

            针对“ABC 蓄意辱华”的说法,叶文“觉得事情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严重”;了解了参加游行的人的基本看法即“中国人不是熊包,要站出来维护族裔的尊严”后,叶文困惑“辱华”的反应不能说服自己  ;在ABC永久取消儿童圆桌会的真诚道歉后,叶文感叹这“是信奉新闻言论自由的人们互相无法理解结果两败俱伤”。所以,叶文的不惑 :“如果只是为反对而反对,上纲上线,只会加深种族隔阂和种族之间的更加不平等”

            叶文的“困惑”是种反思,“不惑”是种担忧。

            尔后的跟帖有几种不同。

            其一:“你困惑个啥?你不觉得是种族歧视,还对别人觉得是的人不解?这就是强人所难了。你认为去抗议的人不能代表你,人家喊口号,你不舒服?看看抗议现场,有黑人,还有美国人,难道他们也都是跟着在凑热闹?总之,就像你说的,受欺负多了,也就不觉得受欺负了。对于你这种出奇的冷静,马丁路德金时代的黑人会觉得你是同情3K党,2战后的犹太人会认为你容忍纳粹逃犯”。

            其二:“这件事的关键在于ABC作为一个大媒体,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出了鄙视华人的意识。麦克阿瑟仁川登陆之后,坚信中国人绝不敢越过鸭绿江。张口闭口是“那帮中国洗衣工”。流露的是完全一样的意识。简单说,就是比较脓包啦。同样的话,如果是说犹太人,黑人,他八成不敢播出。所以,抗议是对的。华人利用抗议散布自己的影响,通知社会别拿华人不当盘菜。这就是美国文化。反倒是华人中的一些人觉得不妥。俺觉得这一方面来源于中国一盘散沙,自己跟自己人捣乱的恶劣文化传统,另方面也来自反对者由于不了解美国文化而产生的自卑和胆怯。”

            其三:“结果怎样?ABC,几米,美国政府,都认同抗议者的看法,承认这是一个错误,而且道歉了。这说明抗议的做法是对的,是了解美国社会,懂得美国的玩法的。”

            其四:“其实一个正常人,要么别有用心。即使不知前因后果,单就“杀光所有中国人”这句话来看,怎么也看不出这是一句侮辱性质的话来。根本没有辱华的含义,怎么会被曲解成侮辱的呢?老是拿十万华人签名说是,只不过十万跟十三亿比才几万分之一,连智障人跟正常人的比例都比它低。因此把这句话理解错的人绝对不止这十万人,也是很正常的。”

            其五:“我也非常的困惑,我想困惑的原因就是像从逻辑的角度去理解一个没有逻辑的事情。现在我发现,这件事情其实是感情问题,不是逻辑问题。你试图去说服自己,说服别人,但其实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这件事,让我认识到,我们唯一的共识,就是我们没有共识。我只能说,在美国这个国家呆的这么多年以后,我把哪小孩看成是我邻居的孩子,我把JimmyK看成是和我一块儿看儿子踢球的为孩子叫喊的家长。我不觉得他是鬼子。我没有被冒犯,但我只代表我自己”。 

            其实,叶文与上面这些不同看法,在思路里没有困惑,逻辑中也没有不惑。困惑与不惑是形式上的谦虚口吻,内里面的旨意都是很清楚的。但在思路得以开始的心性上潜藏着困惑,在逻辑展开的语境上烙带着不惑。

            首先,叶文为什么会觉得不严重呢?因为,第一,起因是说欠债还钱。Jimmy 问:“美国欠中国很多钱,1.3万亿,我们该怎么还?”讲的是“国”,并非针对“中国人。” 此外,主持人问的是“该怎么还?”不是“该怎么办?”第二,Jimmy  的反应是从坏到好的顺序“不怎样”的客气话,加以引导。第三,他批评那个男孩儿,“可你刚才还说把中国人杀光。”接着,他完成了对孩子们认识欠债还钱,彼此都有权力活的引导。  此文不解的是“上纲到 ABC 蓄意辱华,怎么又上纲到白宫要出来说话”。

       这里叶文的思路是客观的、现存的,是符合那个节目内容及其上下文表达的含义的,在整体理解上是有判断推理必然性的,是符合节目内在逻辑的。但这也产生一个疑问,如果“民族情绪炉里一烤,就成了一颗炸弹”的话,那么为什么又在“如果说“杀”的对象是犹太人或黑人,ABC 就不会播,事情出来后的处理结果也会很不一样。这样一比,ABC才道歉”中“ 有点儿解了惑”啊?更重要的是这种“解惑”心理同那种“上纲到 ABC 蓄意辱华”的做法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吗?

            从选取的层面看,问题出在这种思路只是注重了“客观的、现存的”的一面,可这一面不能代替“主观的、现实的”的另一面,否则,就不是人的心性,最多是角色的属性。从角色心里出发,就只会看到节目里说了啥,就只会在主持人与嘉宾作为娱乐者与孩子的世界里转弯弯儿,跳不出来看不到在主观上即在人们心理上引起的微变,更看不到即使大多数人都“受欺负多了,不容易感觉受人欺负”时,可有那么一个或一些的“我”内心里的确受辱的感觉现实。

            说这种“受辱”感觉是一种“现实”,不是心理上的一种病变实在,而是美国社会中保护的一种立国的现实,因为这种感觉是美国人在《独立宣言》中就认可的感念:人人都有着不可剥夺的权利。不可剥夺在性质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来源于造物主非具体人类的;二是绝对先在的,与动物不同的。前一点告诉美国社会,无论多强多大的群体、意识、形态都不能随意剥夺个体的权利,后一点告诉美国人,无论多少人多少理由都不能随意扼杀人的内心感受。保护个人权利,美国实行了不立国教;保护内心的感受,美国实行了信仰自由。这就是政教分离的两条原则,构成了宪法第一修正案。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是要保护“主观的、现实的” 的心里感受:也许节目编排主观上ABC没有辱华的动机,甚至在表达内容上也没有辱华的客观含义,但在观众的心理感受上觉得严重“受辱”,它就有那么严重,而且美国社会也一定会认为有“那么严重”。100个黑人有99个偷东西,你也不能说“黑人就偷东西”;办公室里女士听到黄色笑话不舒服,就可以告你性骚扰,虽然你没特意地对她讲。因为在美国人做人的心性中,从小就已经被植入了做人的个体“不可剥夺性”。如果在其他社会,可能就真的没这么严重,不要说保护你的内心感受,就是外在的法定利益,不也是常常被“强拆”吗?

            从判断推理的语境看,出在节目的逻辑只是以关起门来的主持人与嘉宾、表演者与观众之间娱乐关系为基础的,没有考虑到这种娱乐关系与美国种族多元关系的政治语境。美国种族多元的平衡点是双重的,不是其他国家的单一平等。我常给国内来的朋友讲,“省委书记与清洁工都偷了5元钱,同样都判一年,这是美国的平等吗?是,这是起点平等,但这不能把美国同其他国家区分开,美国还有另一种平等,终点平等。省委书记得判2年,因为他受过了多少的党校的人生观的教育啊!”从角色来看,他握有了权利给予的权力;从做人来看,他享受了清洁工对他的仰慕。美国可以有黑人什么什么协会组织,白人就不可以;女人可以向男人大声孔叫,甚至动手打你几下,男人就不可以。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弱者,而且在于他们这样做是在客观上保证了社会的公正,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公平。如果是古巴电视台播一段杀美国人的娱乐节目,不仅美国人不会觉得受辱,而且全世界的人也不会觉得怎么样。如果在美国拿白人开玩笑,观众会跟着笑,但拿黑人、土族人等少数族裔开玩笑,就会引起抗议。巴尔的摩的球队名字“红皮肤”受到包括奥巴马等人的异议,是这种多元种族背景下的必然反映。华人觉得“那么严重”受辱,也无疑是这种语境下的必然反映。

            这种必然反映表明,抗议的华人的感觉是正常的,是他们权利感受的应有状态,因为这种感受是不可被剥夺的。基于这种不可剥夺性,华人就有权利、就应该表示出“那么严重”的受辱感觉来,只要他有这种“那么严重”的感觉。美国授予给华人的这种权利性、应然性、反抗性,正是美国自《独立宣言》以来不断发展、高于其他国家的立国之本,这是超越于简单的对错观念之上的。所以,不管从一个理性社会还是从一个感情世界的角度看,美国人都不会认同“这种心理特性跟人文主义和种族平吧杆子楼不着”,ABC和吉米也不会把华人当成有心理问题的病人。但是,也正因为如此,这种权利性、应然性、反抗性本身无所谓对错,就是说,有这种“那么严重”的感觉是你的权利,没有,也是你的权利,不能因为“是否有”就断定一个人的对与错。如果这样,就又犯了“没有那么严重”的错误,例如,跟帖中的“这里你这种出奇的冷静,马丁路德金时代的黑人会觉得你是同情3K党,2战后的犹太人会认为你容忍纳粹逃犯”的这种说法。

            叶文与跟帖的共同点,都是没有充分顾及到权利的不可剥夺性。

            其次,叶文为什么认为“辱华”的反应不能说服自己?因为,  1ABC不是中央电视台,有中宣部严格审查。美国新闻言论自由,新闻机构自身审查主要是新闻是否真实。你可以谴责抗议,甚至把它告上法庭;但你指出它节目不妥在哪里,它认识到了道歉,我们就应该接受。根据一个节目中那样一句话,就说ABC蓄意辱华。听起来很像中央电视台,到处都是反华势力,我们有那么多敌人吗?我们要自己变出那么多的敌人来吗?   2,咱们华人的种族歧视心态和侮辱其他种族的言论从来不比人弱。成年华人有几个没说过种族歧视的话?有几个没侮辱过或歧视过老美、老墨、老黑、小日本?说小日本的人少吗?说高丽棒子的人少吗?说“我恨日本人”的人少吗?说杀光日本人的人少吗?我们是不是也需要提一下:所有参加示威的人在反种族歧视方面是不是也应该从我做起?如果一边抗议“辱华,”一边以爱国、反日及各种理由发表种族歧视言论,散播种族仇恨并为之做强盗逻辑辩护,这不就等于自己打自己嘴巴,出国整容丢国人的脸吗?比人还要种族歧视的人以这种上纲上线的方式反对别人种族歧视自己,我们能说服自己多少?   3,有博文说ABC之所以敢辱华是因为中国人太好欺负,太脓包,举例说,华人在家在外被抢不敢报警;华裔妇女光天白日被奸杀,路过的中国人不敢阻止暴行,甚至不敢打911报警,等等;所以这次要争取自身权益,不要见好就收,不做脓包等等。有的还主张杯葛迪斯尼乐园,搞垮ABC。这逻辑又让我纳闷:面对强盗华人不敢抗争当脓包,面对赔理道歉还真跟你讲道理的ABC倒要不依不饶?

            这里的论述也是符合现实的,的确ABC不是政府的,代表不了美国反华;华人也“辱人”,同时也抗议“辱华”,心里深处必有矛盾,而且正是这种矛盾会使我们不依不饶的。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是不是ABC“认识到了道歉,我们就应该接受”就摆平了,是不是“说过种族歧视的话”的人,就没资格、永远不能反对种族歧视呢?更重要的是这种想法同那种“不依不饶”的做法有什么根本的差别么?

            其实,美国的言论自由与人权平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关起门是你的自由,开了门自由就是平等。如果电视台的节目令某些观众“心里不舒服”,他就应该道歉,因为他的自由首先是平等的对待,这种平等不仅是外在法律的,而且是内心道德的,底线是可以不令人高兴,但不能令人反感。ABC虽不代表政府,但传播的是社会的理念。美国社会理念中的言论自由是以不伤害“人”为前提的。从社会的层面看,ABC作为社会的一种媒介,就不能侮辱任何一个人、群体、种族,不管他们有没有侮辱别人,哪怕是个贪污犯、强奸犯、卖国贼、甚至是被判了刑的薄熙来,新闻媒介都不能随意侮辱。否则,如果因为他们侮辱了别人,就放纵ABC侮辱他们的做法,那么有一天,我们就会相互侮辱不害臊,因为我们都失去了内心里对做人设定的内在标准。“面对强盗,华人不敢抗争当脓包,面对赔理道歉,还倒要不依不饶”的困惑,实际上是没有充分看到,为什么不能拿别人的缺点作为自己犯错依据的内在心理缘由,尤其是作为社会传播媒介的电视台。但是,也正因为这一点,我们很少有人能真的理解美国人的道歉:不是看成反华势力被逼的、虚假的,就是认为我们赢了,把美国人玩老实了。回想一下美国政府近年来为什么不断向黑人、印第安人、夏威夷人、我们华人等道歉,并且采取立法的形式,可能就会对ABC的道歉深入一些理解:不能因为华人的“辱人”,ABC就可以不道歉;也不能由于它的道歉,就认为我们自己说什么都对,指责没参加抗议的人“跟自己人捣乱,自卑和胆怯”。因为这种道歉虽然受到外界的压力,但道歉的真伪标准却是内在的反省造成的。

            再次,叶文为什么说“ABC永久取消儿童圆桌会,就是信奉新闻言论自由的人们互相无法理解结果两败俱伤”?因为“ABC永久取消儿童圆桌会被示威华人视为是 Jimmy 对其辱华行为表示的真诚道歉,可这回怎么就没再上纲上线更上一层楼,跟我想法一样去认为,他这是对华人上纲上线行为的一种抗议?如果他这是抗议,那该怎么办?再去示威抗议强迫他永远恢复儿童圆桌会议? 我不知道这到底是反种族主义的胜利?还是信奉新闻言论自由的人们互相无法理解结果两败俱伤?”

            叶文的担忧是有理由的,因为既有拿“反华势力”上纲上线质问白宫的,也有用3K党、纳粹“隔断上下文,拿到民族情绪炉里一烤,就成了一颗炸弹”的,还有“老是拿十万华人签名说是,只不过十万跟十三亿比才几万分之一,连智障人跟正常人的比例都比它低。因此把这句话理解错的人绝对不止这十万人,也是很正常的”,还有“有了言论自由我们会用吗? 看一下如今漫天飞的漫骂,假新闻及昏天黑地的网上负面新闻,就知道我们这一族人从根本上就没有理解民主及自由的真正含义。如今中国民众全面突破道德及人伦底线”的,当然还有叫号的,“谁要反对,也是反对美国的制度。当然按照民主程式,作者照样可以组织十万签名,要求ABC恢复圆桌节目,那是美国人,也是作者的自由与权利。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咱乐观其成”,叶文自己也为“华人在美国游行抗议,倒也可以让中国国内的人知道华人在美国有这种权力。尽管觉得拿这件事跟犹太人和黑人比不是很咬合,但多少有点儿道理,我便有点儿解了惑”等等。所以,“如果只是为反对而反对,上纲上线,只会加深种族隔阂和种族之间的更加不平等”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反种族主义与言论自由到底是什么,为了平等,那平等又为了什么呢?其实最终都是为了保证做人的权利。反对“辱华“的本质,不是在于辱了“华”,而是在于辱了“人”;在美华人抗议,不是为了“中华”抗议,而是为了“人”而争斗,否则就不会有黑人、白人等其他美国人支持;当年马丁路德金领导的平权抗争,不是仅仅为了“黑”,而是为了“人”,否则,就不会采取非暴力,就误解了梭伦的初衷,也不会得到越来越多的白人的支持。当然,ABC的道歉,也不是仅仅由于抗议就道歉的,还在于美国社会早已达成了共识:每个人的权利是不可剥夺的,每颗心灵都是不可随意伤害的。如果我们华人也达到了这种共识,那么我们就既会在“上纲到 ABC 蓄意辱华,怎么又上纲到白宫要出来说话”的气氛中懂得“辱华”的严重性,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也会在抗议的同时,理解那种“我把哪小孩看成是我邻居的孩子,我把JimmyK看成是和我一块儿看儿子踢球的为孩子叫喊的家长。我不觉得他是鬼子。我没有被冒犯,但我只代表我自己”的想法了。 只有这样,华人的抗议与ABC的道歉,才不会“两败俱伤”。

 

魏中军

20131120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2: 人民日报聚焦奢侈风:我爹有的是钱我不
2012: 邓嗣源:现代民主的奠基人——纪念洛克
2011: 逻辑: 从亲历小事看中美差距
2011: 使用国产16核CPU的超级计算机进入世界
2010: 恨不得手刃方是民和他的黑帮打手们!
2010: 肖是完全有资格拿诺贝尔奖的!
2009: 外F女+福建客+广东南蛮=中华脊梁
2009: lu zheng :警惕另类中文学校
2008: Jacque:羞耻的北大学子
2008: 《紧急:南京大学学子的求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