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内部购买力是怎样被破坏的
送交者: 中军 2013年11月29日16:35:4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内部购买力是怎样被破坏的

 

            对于在《马克思为什么是伟大的》一文中提出的  “美国为什么能让你们这样的生产者用自己的棉花、布造出耐克鞋、寇驰包,用自己的船运来,然后再买下背回去,把利润留给了美国,你们自己和家人还觉得占了便宜高兴呢?究竟占了谁的便宜?究竟谁在占便宜?究竟最高兴的是谁呢?”的问题,我写道“  关于这个问题,斯密、马克思没给现成的答案,但如果不懂斯密、马克思的学说,你是绝对解释不清这个问题的”,有网友不解。我曾回帖:

             “大家很容易看到的是美国市场上的东西物美价廉,一个一百多美元的寇驰包在国内要一千多人民币。但这种合算有两个直接条件:一是货币兑换失衡;二是市场交换倾斜。

            如果进一步分析,从金融流程上看,是美元消费力增强;从经济循环上看,是美国掌控着世界资本的流动。这资本包含着品牌、技术、设计、研发等,这里应当保护着斯密说的劳动价值。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从生产过程看,我们只有原料,没有产品;只有劳动力,没有生产者;只有工厂,没有企业;只有剩余,没有利润;只有货币,没有资本;只有金钱,没有财富。对这里差别的理解,不仅应该包含着斯密的劳动的价值,而且必须包含着马克思揭示的劳动的异化和其解决异化等等。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从作为人而不是角色的消费心理来看,美国的东西就是假的,我们都会相信真的,而我们自己的东西就是真的,大家也都会怀疑的。这里不仅包含着劳动异化的解决,而且要包含人本身的异化的解决,包含着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共产主义不过是以个人自由为前提的联合体”。

            这些差别,不可以随便地假定为仅仅是经济或政治的单一问题。如果说斯密揭示的是生产领域的秘密,马克思揭示的是社会领域的秘密,而生产领域与社会领域的内在链接是它们作为世界的意义。”

            我这里讲了五层意思:一是交换的失衡;二是消费的破坏;三是劳动的倒置;四是心理的变异;五是社会的断裂。

            第一层容易被大家看到,但第二层以后的,逐渐被忽视了,所以,不能真正看到当前的这种“把利润留给了美国,自己和家人还觉得占了便宜高兴”的现象,是怎样由着背后的破坏国内购买力、贬损发明创造性、削弱中产阶级、调离社会心理的做法,一步步地来变为现实的。近来,新浪有篇博客在谈论中美贸易失衡现象时,从购买力的角度涉及了这些深层的存在:

            “只看到“市场竞争力”而没有看到“市场购买力”显然是我们这些人的短视。这种短视在将来的国际竞争中是要命的。有人说现在中国与美国是“中国打工、美国消费”的关系。那么我们要问,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现在人家通过“双反”来解除这种关系,你还哭着喊着要挤进人家的市场,能怨谁呢?”

            此文提出,“主动提高劳动者收入,以增加市场购买力,是一条必然的,改良市场供求状况的途径。”

            但是,单有一个公司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须形成全社会的共同认可,共同行动才行。”从这种社会性,引出了“如何看待反倾销、反补贴”的超越一般的深刻看法:

            “既然人家需要对你反倾销,你何曾不想想主动增加成本、提高劳动收入,以便增加国内市场主体购买力。这样,不就为你的产品找到销路了吗?人家既然不要你的产品了,你何曾不能拿到国内来销售。既然人家可以通过双反来对付你的低成本产品,你何不可以制定一些类似的政策来强制那些刻意降低劳工成本以便谋求产品低价优势的“海外公司”来同步提高劳工收入,同步增加市场主体购买力呢?既然国家能运用市场购买力对我们的出口产品进行“双反”,我们何不利用市场通过提高劳动者收入提高的主体购买力也对他们进行“双反”?”

            此文虽然是从如何“培养主体购买力”的角度来分析的,但是,却提醒我们,只有深入到“劳动与对象、结果的分离”、“活劳动与死劳动的相异化”的层面,才能理解当下中美贸易中的失衡现象,即交换层面的现象问题,实际是由其背后的两国生产、消费、心理、社会深处的性质上的差别带来的。

            马克思的伟大是历史的,而处于历史中的任何人,都会有局限性,马克思也一样。只是,具有历史感的人,不会用局限性、更不会用后人的误解、猜疑、甚至是故意地为己所用的做法来否定他超越古典学派的那些理解。

 

魏中军

20131129

 

            附:《论市场经济-----培养主体购买力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关键》

            劳动者收入减少必然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与部分资本家破产倒闭。

            据《公司的力量》介绍,1929年,美国遭遇了一场世所罕见的经济危机。截止到1930年,美国不但有400万工人失业,而且也有1352家银行倒闭、26355家公司破产。这说明,在这场经济危机中,不但广大劳工遭殃,而且连昔日剥削与压迫他们的部分资本家也不能幸免,他们同样与劳动者一样遭受了破产倒闭的命运,其中最悲惨的还得跳楼自杀。说明他们也是市场竞争的受害者之一。

       有个叫刘敬廉的学者曾任职于美国公司,她写过一本《美国为什么与众不同》的书,其中对于1929年的经济危机曾有过这样的描述:自由的企业的资本本性是追逐利润,唯利是图,它不但会不顾规则地进行投机,而且会无情地侵占劳动,造成工业利润过高,劳动工资过低。(劳动者收入过低,就会影响市场主体购买力的提高)导致消费力低下,投资率下降。投资率下降,必然导致经济走弱,经济持续走弱,就会裁员减薪,一裁员减薪,就会造成人心发慌,人心一慌就会造成资本出逃,出现狂抛、乱甩,脚步慢一点的就只能倒闭、关门。

            这说明,劳动者收入减少与经济走势疲软、资本家破产倒闭有着必然的联系。

            事实上,即使资本主义社会平时不出现经济危机,但是资本家在市场上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压力也是挺大的。这是因为,劳动者构成了市场的消费主体。由于资本主义的追逐利润以及剥削工人,造成劳工收入减少,进而导致市场主体购买力减少,造成众多的商品经营者追逐市场目标与总量均减小的主体消费者。因此,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造成很大压力。由于竞争的激烈,导致企业必须降低经营成本,言外之意,就是要进一步减少劳动者收入和削减原材料开支,这样下去自然造成恶性循环,再进一步减少市场购买力,并导致企业之间为争夺有限目标而展开白热化的竞争。

            因此,总的来说,资本主义所崇拜的市场竞争总是趋于日益激烈,其中不乏大量的牺牲者,并朝着经济危机的总体方向发展。

            当然,刺激经济增长也是市场经济常常采用的手段。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就是人为增加市场购买力。这种手段包括两种:一种是扩大消费信用,另一种方式是增加企业投资。增加企业投资的主观目的是为了得到预期利润,客观作用是增加了市场购买力(包括新增的原材料需求与扩大劳动就业)。这种投资包括政府投资(固定资产基本建设)与企业科技创新项目。扩大投资产生了两个作用:一是经济虚假增长,劳动就业短期内增长与带动其它产业发展,产生虚假繁荣(泡沫)。另一方面是导致产能过剩(因为没有预期规模的市场主体购买力支持,新增的投资项目不能取得预期利益,导致新增产能大于新增购买力),再加上资本主义传统的供--求恶性循环,结果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与产品过剩,再加上滥用信用,导致债务危机,结果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在爆发经济危机时,相当部分的资本家也遭遇与普通劳工者的命运,破产倒闭。

            “福特公司”与“海外公司”的博弈

            事实上,一些有远见的资本家也在寻找供---求恶性循环的破解之策。

            据《公司的力量》介绍:1914年,美国福特公司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191415日,福特公司宣布:将把工人工作时间减少到8小时,同时提供每天5美元的工资待遇,比起原来的2.34美元日薪高了两倍多。当时福特的口号是让所有福特公司的员工开上福特公司制造的汽车。这种主动增加劳动工资的举措在当时美国影响很大。

       福特公司的举措起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依据当时福特的观点看:支付更高的工资,工人的生活会变得更好,生产力也会提高,这些工人反过来又会成变成公司大规模生产产品的消费者。他认为,消费市场依赖于购买力,而不是生产力。

            这种政策当年就产生了极大的效益。到1914年年底,福特公司的利润就上升到了3000万元。比原来扩大了许多。

            这也是当时部分资本家破解劳资矛盾的一大举措。后来,福特公司的政策深深地影响了美国社会,美国社会也因此造就了一批所谓的“中产阶级”这个阶级支撑了美国的市场经济。

            但是资本家追逐利润的本性是无法改变的。等部分资本家觉得美国国内劳动工资过高,影响他们的利润时,他们就把工厂搬出了美国,迁到了劳动力相对便宜的其它国家,包括中国。而把产品再返回美国市场赚取差价。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把主动增加劳工工资以增加市场购买力的公司称为“福特公司”,而把主动转移生产线到海外,通过剥削海外低成本劳动力以赚取利润的公司称为“海外公司”)

            2009年发生的中美轮胎特保案,就是这种矛盾的反映。美国部分资本家为了避开美国劳工的高工资成本,将美国的轮胎工厂,搬到中国来了,变成了“中国轮胎工厂”(美国“海外公司”),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工成本生产低成本的轮胎,再输送回美国,赚钱美国市场的钱。而轮胎工厂的搬家造成了美国工人的失业。因此,引起了美国劳工工会的愤怒,进而施加压力,引发奥巴马政府对中国进口美国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这就是对资本家(美国“海外公司”)避开美国高劳工成本,转移工厂利用他国低劳工成本,追逐利润的一种激烈反映。

       在这一系列的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勾画出部分资本家是怎样破坏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通过增加劳工收入以改善市场购买力状况的线路图。

            “福特公司”通过主动提高劳动者收入,增加了美国的市场主体购买力,而一些 “海外公司”避开美国的劳工成本高的经营劣势,通过使用海外廉价劳动力降低劳工成本,生产低成本产品抢去了美国的国内购买力。而“海外公司”本身在经营过程中并没有创造出与其提供产品相适应的市场主体购买力,以便让美国国内的“福特公司”销售产品以便等量交换。导致“福特公司”提供市场的产品成本与售价相对提高而无法出售出去。“福特公司”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原来通过提高劳工成本增加市场购买力的策略,转而与“海外公司”拚“成本”。这样必然进一步导致市场主体购买力的低下,落入资本家传统市场竞争的巢穴,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相应地,那些“海外公司”所在国家,因为用于运用“低成本”优势,在为美国“海外公司”提供低成本产品的同时,并没有相应地提升本国的市场购买力,结果导致内需不振,因此也无法为美国“福特公司”提供相应的市场购买力。结果一方面是美国“海外公司”运用低成本产品冲击美国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本身又不能创造市场购买力来为美国国内(美国“福特公司”)销售产品,结果一方面是美国的“福特公司”不能生存,不得不搬到国外去就国外的低劳工成本,另一方面,造成了本国大量的劳工失业,市场主体购买力降低,落入与劳工低成本国家一样的命运。这样下去同样危及美国“海外公司”,因为当美国国内主体市场购买力低下时,美国海外公司的市场目标也即将消失,必然危及他们的生存。

            “福特公司”的努力,告诉我们,主动提高劳动者收入,以增加市场购买力,是一条必然的,改良市场供求状况的途径。但是,单有一个福特公司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须形成全社会的共同认可,大家(全体资本家)一致行动,才有可能产生预期效果。不然的话,单个企业单独行动,其所增加的市场购买力不但效果弱微,而且有可能被其它低成本公司“竞争”去,反而导致本企业的市场危机。由此可见,“福特公司”要想做点主动增加劳动者收入的善举,还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共同行动才行。

            如何看待反倾销、反补贴-----强制“海外公司”同步提高劳动成本

            最近,看了郎咸平写的《光伏“双反”案,其实我们不懂得游戏规则》一文,很有感触。郎文介绍:透过美国的“双反”调查,仅仅2012年的8个月,“双反”调查就为美国本国与欧洲的同类企业贡献了近3亿美元的市场份额,据中国估计,中国光伏企业至少损失了20亿美元。这是我知道的继2009年轮胎特保案之后的第二个受到贸易损失的行业。

       在这里,我思考了一个概念:反倾销、反补贴。这引起了我对于倾销、补贴的思考。什么是倾销?倾销就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什么是补贴?贸易补贴就是指国家政府或者公共机构采取直接或是间接的方式向本国出口企业提供现金补贴、或者财政优惠政策,以降低企业出口的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贸易补贴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其实质就是人为地降低成本,将自已国家的商品打进对方国家的市场。而对方进行双反的目的就在于阻止你以低于人家本国的售价销售产品,以便对本国的产品与产业造成冲击。

            对于这种双反,我们一些朋友为此愤怒不平,认为美国欺负我们。我们本国的利益受到了损失。其实,我们细想想,人家进行双反,是为了提高你国家的“产品成本”,而增加成本,又是间接地增加了你国家的劳工收入与原材料企业收入,相应地又扩大了本国的市场主体购买力,扩大了内需,这有什么不好呢?如果我们认为自已提高了成本,就消除了价格优势,是自已的损失,那么对方国家销售价格高,经营成本高,在“市场竞争”中何曾不是一种损失?人家有了这种损失,如何不去维护呢?再说了,如果人家国家也象你中国这样,通过主动降低自已的劳工成本,也象你一样降低了人家国家的市场主体购买力,削减了内需,谁还有能力来进口你提供的产品呢?

            这实际上就是上面所说的“福特公司”与“海外公司”的博弈的进一步延伸。上面我们说过,“福特公司”要想做点主动增加劳动者收入的善举,还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共同行动才行。这里,人家欧美国家就是通过“双反”措施首先迫使“海外公司”提高经营成本,特别是提高“劳工成本”,借以得到同步增加劳工收入,主动提高市场主体购买力的目的。

            我们习惯上用所谓的“比较优势”看问题,习惯上看好自已的“廉价劳动力”优势与“产品价格优势”。看中自已的所谓“市场竞争力”,而没有看中自已的“市场购买力”。并没有看到,无论是轮胎特保案还是“光伏双反”,对方打的都是“市场需求战”,无论“反倾销”也好, “反补贴”也好,都是看中你铁定要出口人家市场的这种“刚性需求”。而你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刚性需求”,原因就在于通过所谓的“比较优势”,在产生“低成本竞争力”的时候,把自已的国内市场需求力搞没了。在市场经济的年代,没有市场需求,就没有企业的的生存。因此,自已主动把小命送到人家手里去掌握。

            只看到“市场竞争力”而没有看到“市场购买力”显然是我们这些人的短视。这种短视在将来的国际竞争中是要命的。有人说现在中国与美国是“中国打工、美国消费”的关系。那么我们要问,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现在人家通过“双反”来解除这种关系,你还哭着喊着要挤进人家的市场,能怨谁呢?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也不需要悲观。既然人家需要对你反倾销,你何曾不想想主动增加成本、提高劳动收入,以便增加国内市场主体购买力。这样,不就为你的产品找到销路了吗?人家既然不要你的产品了,你何曾不能拿到国内来销售。既然人家可以通过双反来对付你的低成本产品,你何不可以制定一些类似的政策来强制那些刻意降低劳工成本以便谋求产品低价优势的“海外公司”来同步提高劳工收入,同步增加市场主体购买力呢?既然国家能运用市场购买力对我们的出口产品进行“双反”,我们何不利用市场通过提高劳动者收入提高的主体购买力也对他们进行“双反”?

            也有人说,是不是主动提高劳动者收入对企业提高经营效果产生负面影响?这个问题不需要担心。因为20世纪初,美国的“福特公司”已经先行一步了,他们为大家做出了表率与探索。更何况,主动提高劳动者收入也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个原则是能调动大家的生产积极性的。

            当然,我说的是主动提高劳动者收入,而不是否定节省其它经营开支、降低原材料消耗。以后的经营方向将转化为降低原材料消耗管理上与技术改进、新品研发上。如何在这方面进行管理将决定企业的利润水平与命运。

            如果这一步走好了,市场主体购买力提高了,国内的内需也会增加,这样一批企业就会调动起来,也会活了起来。部分资本家也不用担心经营破产而“跑路”了,可以安心生产。

            重新建立市场供求的良性关系。在劳动者收入提高后,他们也会正确处理消费与积累的关系,因此,一系列问题都有可能解决。

 

博客原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f401350101emfw.html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2: 当年的知青民办教师给她学生的一封信
2012: 一滴反射阳光,细微之处见未来,为国捐
2011: What is the core value of
2011: 圣经里怎样论及生命?(七)
2010: 国家地理镜头下的朝鲜(ZT)
2010: 《新京报》:“肖氏反射弧”何以国际领
2009: 创造还是进化?
2009: aa881:从中国学生不会玩“谈起”
2008: 申时行: (社论) 薄熙来想当叶列钦还是
2008: 一个南蛮没有实验过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