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歐陽峰:談談美國公知(4/4)
送交者: 歐陽峰 2014年11月11日15:54:1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7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知識分子?

在上面幾節中,我們討論了知識分子是什麼人,他們有哪些行為特徵,他們的政治傾向是如何來的。那麼,知識分子在我們的民主社會中起着怎樣的作用,我們作為公眾的一員又該怎樣對待知識分子呢?

二戰以後,知識分子在美國的政治生活中享有巨大的影響力。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知識分子中出現了幾位大師,他們的遺產流傳至今。但是從里根當政時起,知識分子的地位就開始衰退了。最近有好幾本以 “最後。。。”為題目開頭的書和論文集,就反映了這個現實。其中一本《最後的知識分子》(The last Intellectuals by Russel Jacoby)總結了以下的原因。大多數學者從公眾圈子轉移到了大學和研究空間,因為那裡提供了更安逸穩定的生活。他們更關注同行而不是大眾。教育系統也更注重培養學術工作者而不是如何與大眾互動。城市的生活條件也發生變化。高檔公寓取代了原來“波希米亞”知識分子群居的簡陋社區,讓知識分子失去了集體生存空間。由於平面媒體受到因特網的衝擊,自由寫作者的謀生越來越不容易,這部分的知識分子也日趨流失。

但另一方面,大師級的知識分子是少了,但這顯示的也許不是知識分子群體的衰退而是它的平民化。雖然知識分子的傳統活動空間在減小,但因特網的興起提供了新的論壇,降低了人們表達思想的門檻。很多不那麼出名的知識分子活躍在博客,網站或網上廣播節目中。

所以,知識分子仍然是今天社會中重要一員。一個民主的社會需要知識分子。“一人一票”的理念需要公眾對於所決定的事務有所了解,而不是隨意或隨波逐流地決定。知識分子能幫助公眾分析和傳播知識,引導公眾用好自己的那一票。知識分子的角色也許可以用一個笑話來說明。旅客質問火車站長:你們那麼多火車都晚點,那時刻表還有什麼用?站長回答說:這樣你才知道火車晚點了啊。知識分子就起着“時刻表”的作用。他們不能解決社會問題,但能讓我們關注那些問題。

但是,如本文所說,知識分子不能代替我們思考。他們不光有着個人知識上的限制,還有着種種共同的偏向和缺失。作為有一定科學素養的公眾成員,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用懷疑的眼光審視知識分子的言論。民主的精髓就在於制衡。知識分子的存在是對權力的制衡,民眾的懷疑和挑戰又是對知識分子的制衡。

在網路時代,有一個一百多年前就發現的現象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那就是“群體智慧”(wisdom of the crowd)。群體智慧是說,一個群體的決定和認識之總和會比一個專家更接近現實,即使這些人對那個問題並沒有深入的知識。但這有個前提,就是這些人的思考是獨立的,沒有一個共同的偏向。所以,要發揮民主制度的優勢,就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專家的意見可以參考,但不能放棄自己的視角和經驗。

前面說到,知識分子在公眾論壇上的文章沒有同儕評審的制衡機制,所以不但其學術質量沒有保障,而且給了作者煽情和採用種種非學術的論辯技巧的動機。所以我們對這類文章要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態度去讀。首先要核實事實,特別是對於出乎意外的結論。很多時候,這種文章會引用研究報告來支持自己的立場。但那些報告或者並不能得出所轉述的結論,或者在定量層次上很弱(如我前面提到的關於選民教育水平的調查)。即使對於研究報告,也不能只看結論而要看數據分析。數據分析的細節可以告訴我們結論的可靠程度。例如以前談到過,計算通貨膨脹率的細節會影響到關於貧困問題的重要結論(《美國窮人:另外的百分之十五》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10061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525280.html )。

對於社會科學領域的文章,我心目中的可信度依次如下。首先經過同儕評審的文章,其次是未經同儕評審但由有名的單位或個人發表的學術性文章。再次之的是思想庫的白皮書,最後是報上的專欄或評論文章。另外,非黨派政府機構(如國會預算辦公室,人口調查局,聯邦儲蓄銀行等)也會發表一些數據和分析文章。我對這些也比較信任。對於明顯有偏向的文章(如總統辦公室發表的),也不是絕對不能用,但對其事實和邏輯要更小心地核對。現在有不少“事實核查(fact check)”的網站和博客,可供參考。當然這些網站也大多有政治偏向性,但它們至少提供了進一步核查的線索。

作為外行,我們也許無法檢驗每篇文章的專業知識,只能對作者的可信度作個判斷。對我來說,有兩種作者我要懷疑的。一種是對待有理有據的質疑不回應,依然故我的,一種是在我所知道的事情上犯低級錯誤的。這樣,就可以篩選掉一批文章了。另外,知識分子持有一定政治立場是正常的,也是他們的權利。但是據我一般觀察,政治傾向比較強的人,其文章通常議論多,證據少。而且證據的選取偏向性強,很明顯的反面證據也能視而不見。所以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我不會優先讀他們的文章。

知識分子往往以遠離常識,標新立異為榮。但我們卻不能輕易放棄了常識。有了常識作參考,就有了對抗誤導的一個工具。例如,對於國家的經濟狀態如何,有各種統計數據和理論,足以把任何外行弄得暈頭轉向。然而,當年裡根競選時,提出“你比四年前過得好嗎?”這就是常識的強大力量。當然,常識也有它的局限性:它是基於個人的經歷和體驗,往往不能代表全局。但如果我們相信知識的分散性和“群體智慧”的力量,把自己的立場和觀點看成是百花中的一朵而不是絕對正確的定論,那麼我們的常識就是有價值的,能對“群體智慧”做出自己的貢獻。

同時,我們自己的科學素養也讓我們能在公共辯論中做出獨特的貢獻。我們不僅應該信奉“兼聽則明”,而且也可以成為“兼聽”的來源之一。發現公眾言論中有不合事實,不合邏輯的地方就、該指出。對知識分子採取“信任但核實”的態度的人多了,那也就起到了一定的制衡作用,讓他們有動力保持學識上的誠實。

總之,知識分子是民主政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並非完美無缺,天然正確的。他們是“思想”的製造者,是社會進步的推動者。但是由於他們的處境和個性的自選擇,他們也有兩面性和共同的思維偏差。所以我們不能讓他們壟斷了公共辯論,更不能讓他們代替了自己的思考。知識分子的優勢在於掌握知識,而且擁有話語權。但在今天的網絡時代,知識和話語權都是沒有誰能壟斷的。我們大家都動腦筋,以自己的經驗,學識來形成自己的立場觀點,這個社會才更加多姿多彩,充滿活力。


談談美國公知(3/4)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195911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73.出家是出哪個家?(三)
2013: 在美,Fair邏輯與溝通能力的極端重要性
2012: 人民不是個好東西
2012: 田園秋色 加拿大和諧乾淨的世外桃源(組
2011: 從北大孔慶東事件來看,操也是有階級性
2011: 南都周刊的主編在918紀念日的抗操發
2010: 誰能講講辟穀的原理,人不吃飯怎麼維持
2010: SR推薦CCTV節目“肖氏手術號稱成功律超
2009: 還有不到3個星期就要到中國工作了,
2009: 請教老師:美國大學允許你做不同領域(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