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周光召: 在中南大学研究生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送交者: 周光召 2004年12月13日10:36:29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周光召院士在中南大学研究生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能来参加中南大学的研究生学术年会的开幕式,见到了这么多的有作为的研究生非常高兴。中南大学,特别是合并以后可以说是有名的大学了。其中,湘雅医学院的历史可以说是最早的,因为我在很小的时候,可能只有八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它。当然中南工业大学也是很早就知道了。长沙铁道学院也很不错。在座的各位都是高材生,我听说湖南的录取分数线是很高的。我只能给大家讲我自己的经历。我也当过研究生,我现在把自己的感受给大家讲一讲,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我并不是高材生,从中学到大学都不是最好的,我考大学考的分数很差,当时我报的第一志愿就没录取我,后来被第二志愿清华大学录取了。所以我能在清华大学完成我的大学学业,这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我原来的第一志愿是武汉大学,那时因为家在南方,铁路不通,所以非常困难。武汉大学要求很高,只要有一门不及格就不要,清华大学只要一门分数高就可录取,幸好我有一门考得可以,所以被录取了。我想讲这个的意思是,我从中学到大学都不是最好的,我周围的同学他们都很好,对我进行了多方面的帮助。在清华也是这样,刚开始学困难很大,因为由于战争我从小基础就没打好。我是学物理的,第一次物理考试我只得了两分(满分为五分,编者注),一方面这使得我开始发奋图强了,另一方面我周围的同学人品都很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而且不管是困难的时候还是学得好的时候我都是以平常心对待,很多比我好的同学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恰恰是因为他们没有以平常心对待。比如他们在学习比较好的时候其他方面也比较好,但一旦觉得有人赶上来的时候,就开始闹情绪了,因而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影响。我的学习没有大家那么一帆风顺,但是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都是能正确对待的。我自愿替学校看图书馆,所以每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图书馆的,又是最早去的。不管成绩好坏都不会影响我的情绪,这是我惟一比他们好的地方。第一个我给你们的建议就是,你们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管遇到什么事希望你们要以平常心对待,要自强自立,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因为成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当然是内因,一个外因机遇也起非常大的作用,能够遇到这样机遇的人我想还是少数。或是在科学上有重大发现,这于时间、地点、条件往往是分不开的。如果你没有那个时间、地点、条件,我想你也不可能有重大的发现。那么怎么看待这些机遇,我想也是你们人生中要遇到的问题。有的研究生很幸运,遇到了好的老师,或者老师正在研究一个好的课题,交给你来做,说不定你在研究生时就能做出好的成果。也有这样的例子,有的硕士和博士论文都可以获诺贝尔奖了,比如去年的物理诺贝尔奖就奖给了老师和学生两个人:老师出的题目,学生做的论文,所以就奖给两个人了,这是荷兰的。当然也有不幸运的,碰到的老师并没有那么高明,把学生当成劳动力,没有给予重要的工作,这样的论文就没有那么高的价值。在这个时候是埋怨老师还是打好基础,创造另一个机会?不同的选择其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在清华毕业后,在北大念的研究生,在北大毕业后就留在北大,这里就发生了好些事情。毕业后中国科学院要我,北大不放。虽然我内心想去科学院,但北大培养我那么多年,要报答母校,我就留下了。在北大,三次想送我去苏联留学,但我的“社会关系”很坏,所以三次都未被批准,所以我没去。我想在这种时候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自暴自弃就下去了,另一种是以平常心对待这件事。我想去固然好,不去在国内照样能够发展自己,所以我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影响我在北大的工作和学习的情绪,我尽力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过了两年我被北大选为北京市第一届党代会的代表,我想要是我采取了另外一种态度,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然后到了1957年,另外一个机会来了。我是搞理论物理的,那时候中国和苏联要成立联合研究所,搞基本粒子物理。中国出了四分之一的钱,就要派一批工作人员去那里,我被挑选上了,作为一名年轻的工作人员去那里工作。到了那里我才发现后面这一次机会对我来说更重要,如果我在前三次被选上了的话,那么我的情况也就大大不一样了。因为前三次是到苏联的大学去读副博士、博士。那就要经过许多年去背俄文的书,要去考试,他们那个考试也非常严格,然后做一篇博士论文或者副博士论文。而我这一次是作为工作人员去的,一去就到了他们的研究所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我立刻就觉得那时候苏联人很看不起中国人,因为他们觉得我们是一个很落后的国家。这就迫使我们从头学起,非常努力地在那里工作,基本上是鼓励自己前进。我们就是不能给中国人丢脸,我们一定要让苏联人认识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这种精神,所以在那里工作了四年。其实四年以后情况也很不好,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学俄文,但是我在那里发表了30多篇论文,而且我后来获得了外国院士等称号,都是靠这30多篇论文得来的。如果我在前三次去了,那么就只能做一篇博士或者是副博士的论文,而且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做。而这个是完全独立自主,在那里拼命地学习、观察。那里的好处是他们的信息非常灵通,各方发展的最新情况都有。另外,虽然人家看不起你,但是他们的学术讨论会你可以参加,你可以知道哪些问题比较重要,你敢于去碰他们还不敢碰的问题,然后想办法把它解决。就这样在那里过了四年。我想那四年是我真正从事研究工作关键的四年。

当四年还没过完的时候,中苏关系就恶化了。那时苏联人开始改变了对中国人的看法,已经觉得中国人很了不起了。我们已经变得非常友好,但是由于中苏的政治关系的恶化,使得我们另做决策。这个时候是钱三强先生到苏联来找我(因为我那时侯是那个研究所的中国组的党支部书记),说明中苏关系的破裂,苏联撤走专家,同时中国的核武器停顿。那我们就必须做出选择:是在苏联继续我们原来的研究工作(那时已到达了世界的前沿并开始得到世界的承认。我开始收到了世界的许多邀请,但那时候我们不能去了。他们开始邀请我参加这方面的重要学术会议。)还是放下这些,用经过了这么大的努力积累的这些知识,去从事完全新的东西,发展我们国家的国防?经过考虑我们还是决定义无反顾地回国来建设自己的国防,放弃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这些研究。我后来将近有20年的时间工作在国防岗位上。

我说这个意思就是说给予是外界提供的,不是说我们想怎么就怎么样的,一方面你可能遇到许多方面的机遇,如果你各方面都准备好了,那么一旦一个机遇来了,你就能够抓住,利用它去发展。当然也有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机遇不能给你。如果你能正确对待,也许你能找到更好的机遇。另外这些机遇的选择也很重要,因为那时候苏联也很希望把我留下,但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我认为我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那就是说无论科学是怎么无国界的,一个科学工作者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祖国;人生的价值有多种,但最重要的一种价值还是要为国家、为民族献身。你们一生当中会遇到许多机遇,会要做出多种选择。这个选择,就好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你是走这条路还是走那条路,而且这个路一旦走下去了就很难回头的,那么我希望你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个对你一生价值的实现会有很大影响:一个正确的决策能够使你一生无憾,而一个错误的选择,会使你抱憾终身。就在我们参加国防事业的这些年当中,我们也看到一些科学家虽然已被调进这里,但是他们还是老想着原来的工作,不能安心于国防岗位,最后还是回去了。如果他们能放弃自己原来的,全身投入国防,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也就无憾了,觉得自己参加了一些全国人民都称道的工作,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好像我国乒乓球队有许多走在冠军之前的人,虽然没有拿世界冠军,但是他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待他静夜扪心自问的时候,会感到自豪,会感到安慰的。我说这话的意思,是说要想为国家为社会作出重大的贡献,就不可能单枪匹马。一般的这种单枪匹马只能做一些比较小的题目,要想作大贡献,就要团结一批人,形成梯队。在你们研究生这个阶段以后,你们独立工作以后,你们先要参加一个团队,如果做得好,将来要领导一个团队。无论是做领导的还是做团队成员的,他们都各有自己工作的价值。如果能正确地认识,正确地对待,那么这个团队就会成为一种力量,就会在解决国家重要任务中或科学的重大任务当中作出贡献。当然最后名震全国的还是少数。我想参加的人同样也会因为参加了这样的工作而感到自豪。如果每一个人都想成为一个名震全国的人,那就只是单枪匹马。这样每一个人都不会成为这样的人,而每一个人的价值都不能得到实现。如何正确地处理这样一些问题,我想都是你们以后所面临的。在你们现在的研究生阶段,毫无疑问导师是你们团队的领导人。可是你们一旦毕业以后就要面临这样的问题,我相信你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将来可以成为科研工作的主要领导人,但也有很多人是这样梯队的成员,起重要作用的成员。你们能不能团结一心,凝聚在一起去共同奋斗,将决定着你们做出来成绩的大小。

我刚才听黄伯云校长讲,现在你们当中出现一些急于求成的苗头,我想这些都是不能完全正确处理很多关系而来的。这里我想给你们一个小小的忠告,就是你们所处的这个年代,越来越成为一个多种学科交叉的时代,就是现在发展很迅速的学科也不例外。比如我们医学院的同志处在非常前沿和尖端的课题上来做,绝对地需要多方面知识,就拿现在发展最快的干细胞研究,这就需要搞基础生物、搞基因、搞细胞、搞蛋白质的、搞医学的,还有很多的手段,需要有搞信息科学的,甚至有搞自动控制的、复杂系统的及多方面专长的参与,我想这才能够取得一流。这一方面需要你们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中国培养的学生的一个问题是知识面过窄,使得不同学科的人没有共同语言,非常困难。要把其他学科中的一些发展运用到自己这里来,去解决自己的这些问题。假如没有微电子学的发展就没有生物芯片,所以要拓展知识面),另外一个就是学生刚开始做研究这个阶段,要会交朋友,特别是不同学科的研究生的朋友。因为学生期间的友谊是纯真的,尤其是在不同的学科,更有可能在学术上进行交流,而且这种友谊比较容易发展成为终生友谊,这个要比你们功成名就以后做这些要容易得多。因为一个人成名以后一个重大的障碍就是别人认为他是专家,所以请教别人就好像变得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情。比如你在当学生的时候可以随意去听别的系的课,你若是个教授随意去听别的课,别人就会觉得很奇怪。

而要想有所创新,我想有两个条件是必备的,一个就是要善于学习。你知道已经创造出什么知识,你必须要掌握了解,就是要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态度。这个自信是很重要的。中国人老是跟着外国人的后面走,这是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总觉得自己不如外国人。所以一定要有自信,但这个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此外,还要有一种科学的怀疑精神,你对已有的东西要接受,你要会怀疑,在什么条件之下它是真的,在什么条件变化之后它要变化。我想举个例子,就是在1996年,我问一个生物科学家为什么动物不能像植物一样,随便拔一枝插在地上就长出一个动物来,那个生物学家告诉我这是已经做过结论的。当然我不是生物学家,他这样答了,我也就没话说了。问完这个问题没到一年,克隆技术就出来了。我就觉得在这个里面,我们的科学家缺乏一种科学的怀疑精神,缺乏一种自信,这样我们是不可能做好一种重要工作的。所以这两个条件都是不可缺乏的。另一个就是要会学习。如果你不掌握足够的知识,你就不可能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即使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也可能是别人早已想过的;另外你没有自信,你就不可能有这种科学的态度,即科学的怀疑精神。但这个怀疑精神并不是怀疑一切,而是一种很科学的怀疑一切。没有这个你就不可能有新的思想出来,你只可能跟在别人后面。而要学习的话就要有朋友,要不耻下问,要拉下面子,这我想在学生时代是很容易做到的。但也有一些人做不到,那些第一名就做不到,因为第一名人家都认为他是第一名应该什么都知道,要让第一名问第五名就是拉不下面子,所以人在高处并不是好事。周围有人比你好也不是坏事。所以我想一方面你们要把知识基础打深,做研究工作就是往深里走。另一方面就是要把知识面拓宽,因为许多新的发现都是在交叉学科中出现的。而且一个外行可以提出一个内行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这会有很好的启发作用。这也是我对你们的一点建议。

另外我听说你们之中有好多人都是很刻苦的,这是很好的。因为人仅靠聪明是走不远的,没有苦干的精神是不行的。有了聪明,再加上苦干的精神,你可能比别的人走得更快,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在科学当中谁走得最快、谁是第一、谁最先完成是非常重要的。科学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你们两个条件都具备,那么如果其他的条件也具备,比如团结很多人,有一个很好的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能够以平常心来对待成败得失,这样就可以在多次失败和挫折后取得成功。

祝你们取得科学上的重大的成功。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游民文化 中国教育
2003: 遭遇美国教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