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歐陽峰:從金融危機看政府的角色(上)
送交者: 歐陽峰 2015年02月24日17:28:3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2008年爆發的美國金融危機以及隨之而來持續多年的大衰退,是美國戰後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認識美國社會各個方面的一個好機會。這些年來,關於金融危機的回顧和總結大多注目於華爾街和金融體系,而對於政府在應對危機中的作用,似乎只有政府內部的官員才有深刻反思。當年的財政部長鮑爾森(Hank Paulson)在2010年寫了《千鈞一髮》(On the Brink)回憶錄,記敘這一段的經歷。但他在2009年總統換屆後就離職了,所以故事只有前半段。而另一位政府方面的主角,就是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金融危機爆發時,他正好在“颱風中心”,是紐約聯邦儲蓄銀行主席。隨後,他擔任了2009年至2013年的財政部長。可以說蓋特納在整個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恢復階段都是美國政府財政金融政策的主導者之一。他在2014年初出版的自傳《壓力測試》(Stress Test: Reflection on Financial Crisis)是這個過程中政府運作更完整的記錄。

在《壓力測試》這本書中,作者記敘了2008年以來美國和世界經濟的好幾件大事:金融危機的爆發與遏制,消除恐慌的“壓力測試”,歐盟諸國財政危機,美國的經濟刺激,金融法規改革以及圍繞赤字與國債限額的兩黨爭鬥。貫穿全書的主要立場,就是政府在這些經濟“非常時期”起着關鍵作用。沒有政府的發力,自由市場就不能從危機中恢復。

蓋特納對於遏制金融危機的過程的記載相當全面和專業。和鮑爾森的故事一樣,蓋特納講述了那些對他們來說驚心動魄的日子,那些成功與失敗的行動,以及很多背後的思考,爭論與博弈。他反覆強調一條主線:消除市場恐慌,恢復投資者信心是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與恢復的關鍵,也是政府運作的首要任務。也就是說,這個考量壓倒其它(如政府支出與赤字,救助肇事者引起的“道德風險”等)。而這個任務也只有政府能夠擔當。

雖然因為觀念和法律限制,政府救援曾有重大失敗和失誤(例如未能阻止李曼(Lehman Brothers)崩潰而威脅到其它幾家投資銀行的健全,在華盛頓互惠銀行(Washington Mutual)倒閉過程中讓債權人受到損失因而影響到其它銀行債權人的信心等),但總的來說政府的應對是成功的。通過金融救援(TARP法案)對大金融機構注入資本以及進行公開的“壓力測試”確認各個銀行的健康程度,政府成功地重建了市場信心,制止了資金逃離。雖然美國是金融危機的“震中”和最重的災區,但美國的金融運作與整體經濟的恢復速度都遠遠高於歐洲。至今,政府金融救援的資金投入已經全部收回還有盈利(最新數據是一百五十億盈利,相對於七千億的投入資金)。與九十年代救援墨西哥比索的行動一樣,美國政府的信用和金融實力扭轉狂瀾,實現了“雙贏”的結果。

儘管如此,對於政府救援的批評還是此起彼伏。蓋特納的書也花了很多篇幅進行辯護。這些辯論的主要焦點是在道德上怎樣看待這樣的事實:政府用納稅人的錢進行救助,而直接的受益人就是肇事者。而且在此同時他們還享受着優厚的工資,獎金,甚至被撤職時還有“黃金降落傘”。這樣的事聽起來非常不公平。蓋特納指出:接受救援的金融機構的股東們幾乎喪失了所有資本(但他同時主張要保護債權人的經濟利益,因為他們可能抽逃資金引起更大的動盪),而且政府無權改變以前已經簽訂的待遇合同。不管怎樣,這本書顯然不能終止這個爭論。以後遇到類似情況,我們又將回到起點。

其實關於政府的角色,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似乎沒有得到人們的注意。上面討論的是一個“理想政府”應該起的作用。但現實中的政府卻遠非“理想”。蓋特納和鮑爾森的書都包括了關於政府運作的痛苦體驗。他們的行動受到種種法律的限制和各方面公眾的質疑;想要得到國會授權需要克服重重政治和技術障礙;他們起草的提案被各種勢力“搭便車”變得面目全非;漫無止境的國會聽證會充滿了政治作秀而沒有理性的討論。。。這些制度性的問題嚴重束縛了他們的手腳,使得他們的應對的速度,力度和準確度都大打折扣。其它政府官員,如前國防部長蓋茲,在回憶錄中也表達了類似的憤慨和失望。

但問題是:雖然可以討論改進政治制度的種種方法,但現實上我們都知道這些弊端至少在未來幾十年內仍將存在。民主政體在執政效率方面就有本質性的弱勢(相對於公司管理體制而言),而在現代的經濟和科技條件下,民主政體如何適應和改善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而且,美國的政治體系本來就是按着低效,穩定的目標設計的,其用意是保護國家的根本利益而不是有效地管理社會行政事務。蓋特納們看來滿足於用“華盛頓”的種種缺陷來解釋政府干預過程的失敗和問題。言下之意是:政府干預本身沒有錯。錯的,需要改進的,是目前的政治運作方式。這等於是說:如果有個上帝的話,他老人家怎樣干預也不為過。但更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是:根據目前(及其可預見的將來)的政治體系,我們該如何來看待政府在經濟和社會運作中的作用。這次金融危機中,政府的很多表現令人抓狂。誰也不能指望下次會做得更好。所以,我們如何能給予政府更多的權力和信任?

另一個問題是:怎樣增強政府干預金融危機的能力?在蓋特納看來,關鍵是政府的權限:財權和行政干預權。在財權上,他希望政府有實際上無限的財力,可以為任何債務提供保證(而且不讓債權人受到損失),或為任何金融機構注入足夠資本。這樣,政府就可以支撐起那些“關鍵機構”,遏制市場恐慌,拔掉金融危機的引信。而行政干預權,則是允許政府接管陷於困境的金融機構並將其“有序地解散”,力求不引起市場混亂。

其實,政府要發揮作用,除了法定的權力以外還有“軟實力”,也就是對於金融機構的影響力。這個在金融危機中也有證明。例如很多銀行和投資行之間的兼併就是政府背後促成的。這個在鮑爾森的回憶錄中有更詳細的記敘。在這種過程中,政府的影響力不僅是財力和權力,還有很多其他方面。首先,政府在金融界沒有自己的利益,只是為了維護市場穩定。所以它在撮合“雙贏”交易方面比較令人信服。相比之下,一個銀行可以配合政府促成合作,但自己出來“挑頭”就沒人會聽了。其次,銀行們現在和今後仰仗政府的地方肯定不少,在危急時刻誰也不敢隨便與政府頂牛。所以政府“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能力也不容小覷。在說服銀行接受財務救助TARP條件時,鮑爾森和蓋特納就曾公然以“秋後算賬”來威脅。最後,政府還可以用少量資金為風險最高的資產提供擔保,為交易掃除最後障礙,如它在貝爾斯登與摩根大通的併購交易中所為(當然那次也涉及到很多法律與政策問題)。也就是說,我們不一定需要在權力和財力意義上的“大政府”,而需要善於利用影響力,促成雙贏合作的“聰明政府”。前總統克林頓幾年前出版的“回到工作”中談到不少這樣的例子。但遺憾的是,這個潛力並未得到很多人,包括蓋特納的重視。

比起應對危機,更重要的是防止下一次危機的產生。雖然危機總是來源於意外的因素,所以絕對防範是不可能的,但我們總是應該吃一塹長一智,至少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為此,就要改革金融體制,堵上已經發現的漏洞。對於這個問題,蓋特納的思考也是以政府為中心的。除了通過權力和財力的增加而提升政府的抗災能力外,他還提出了建立衍生產品交易市場,定期進行“壓力測試”,提高銀行和交易商資本儲備標準等法規上的改革措施。但是他對於如何發展和增強有利於穩定的市場機制毫無考慮。而離開了市場機制,政府主導的改革必然是笨拙,僵硬的,很可能帶來很多副作用。這恐怕也是這個改革法案(Dodd-Frank Bill)至今仍有很大爭議的原因之一吧。當然,蓋特納的整個職業生涯都是在政府部門,有這樣的視角也正常。但遺憾的是他與類似知識結構的人似乎主宰了金融改革的決策過程。



有關博文:

那是誰建的?談談大小政府之爭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124372

大政府,小政府,聰明政府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161175

回首金融危機的來龍去脈

之一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159165

之二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159943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一線調查:亞裔學生早就開始作弊
2014: 在反對SCN5上,華人沒必要過分檢討
2013: 請教: 為什麼異教徒有三個不同的英文
2013: 深山蘭:偽醫學中稀奇古怪的東西(1)
2012: 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困難
2012: zt:宇宙大爆炸理論完全違反相對性原理
2011: 科學家不能道聽途說,不能危言聳聽不能
2011: 楓苑夢客:司徒雷登與燕京大學
2010: 神經綸的終極目標
2010: 兩個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