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一次的2005年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新规定是增选名额向科学院
看齐,不超过60人,年龄原则上不得超过70岁,超过70岁的专家,须经其专业所属
学部至少6位院士提名,才能成为有效候选人。
从新规定来看,今年的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比往年严谨,对名额和年龄的限制
凸显了学术回归学术,鼓励创新的严肃性。然而,一个让人倍觉荒诞的现象是:一
方面作为技术领域的最高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的一等奖连续6年空缺;另一方面,
工程院院士的选举依旧热闹非凡,惹人瞩目。
探讨一等奖空缺的原因,是由于缺乏在国际上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不独技
术领域如此,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也不例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亦曾长期空缺,直
到前两年才有所突破。
然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组成规模却急追直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数现为658
名,相当于美国全国工程科学院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一,和英国皇家学会相差无几,
但发明专利数量却远逊于英国,仅相当于美国的四十分之一。今年工程院将增选名
额由不超过120名调整到不超过60名,一方面反映了增选工作如今要从严把关,另
一方面也显示出了院士增选的“中气不足”。
10年来,工程院院士数目从开始的90余名到如今的600多名,走的是跨越式路
线。那么,这样10年的中国科学技术应当也是跨越式发展的10年,是创造出大量领
先世界的技术发明的10年吧?可事实上,中国科技相对水平从上世纪90年代中以来
已呈滑坡趋势。试问,今天我们还有多少相当于当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杂交水稻
这类让世界刮目的成果?重大技术发明创造的缺乏,核心技术领域的原创性不足,
已经足以令10年来的工程院院士们蒙羞了。
有人将原因归咎为资金投入不足,著名物理学家何祚庥院士就抱怨说国家在技
术发明方面的资金投入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而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能占
2.5%到3%。问题是这1.1%已经是1000多亿人民币了,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经费是
多少?杂交水稻又耗费了多少?为什么这1000多亿连国内自设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
等奖都拿不下来?
由此看来,根本原因不在于钱,而在于学术评价机制。2001年的院士增选就闹
出过某部官员虽无什么重大技术成果和学术贡献,却顺利当选为工程院管理学部院
士的笑话。虽然在2003年的院士增选中,40余名递交申报材料的部级官员候选人均
未过关,学术考核暂时战胜了行政官本位,但学术领域的官本位思想却并不见得有
太大改善。一个鲜明的证据就是这几届增选的院士当中校长、院长和所长的比例占
了相当一部分。
今天,我们已经取消了社会科学方面的院士,而工程技术方面的院士虽也有力
地推动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但惜无重大创造性成就,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我们
所能做的,惟有反思这个遗憾是如何造成的,这个遗憾会不会长久地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