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如何在生活中發現和應用量子纏繞性質?
送交者: 中國現代哲學家學會 2015年06月27日10:31:4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如何在生活中發現和應用量子纏繞性質?

量子纏繞的現象是量子力學理論的核心,也是最不可思議的事情。量子纏繞的現象將我們知道的以往經典力學的一切規律都打翻在地,即使連上個世紀的物理大師愛因斯坦也奈何不得(見他和玻爾的爭論)。

範例哲學,作為新的哲學體系,對量子纏繞的現象作出了自己的解釋(見最近系列文章)。但對多數半信半疑多數人和根本嗤之以鼻的“專家”來說,更重要的,與其是去鑽研哪令人似懂非懂的範例哲學理論,不如乾脆看看這個哲學能聲稱給現實的人類生活帶了什麼用處 - 這就是本文的重點。

我根據量子糾纏思想的理解,和幾年來對此問題的關注,我終於認識到:糾纏的本質,決不限於僅僅微觀例子本身,它必然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是在人們看見量子糾纏現象的其他形式時,不懂得將這個現象與其根源(量子力學和哲學理解)聯繫起來,還以為是其他什麼“心靈感應”,“動物的敏感”,甚至認為是“魔法”或騙人,沒有科學根據。

我初步研究了人類的雙胞胎,動物和人的密切接觸和它們的雙胞胎。我認為這些例子證實了我的想法。值得注意的是,在微觀例子中,不是每個粒子都會與其他粒子出現纏繞現象,而只有經過在被激發過程中出現“能量躍遷”時,既新出現的“一對兒”粒子身上,纏繞現象才出現。如果不是成對兒的粒子,既不是“雙胞胎”時,纏繞現象看來也可能,但必須是雙方分享一些因素後,才有可能。至於什麼是這些因素,它們如何影響到纏繞現象的出現,還須要科學來解釋,我目前也不知道。

目前對量子纏繞理論應用最多的是人們試圖造出量子計算機。但目前還有很多,很困難的技術問題須要解決,不會在可見的將來出成果。但發現量子糾纏現象在其他生物身上出現,並將其應有,應該是不難的事情。我希望本文能夠拋磚引玉引起專門家,科學家的注意,而在這個領域裡發揮其潛在的巨大功能。

任何科學理論,當它的系統性和解釋完備後,應用的問題就變成只是個時間的早晚了。當年物理原子理論的完備,和人類製造出原子彈之快說明了這一點。這就是事物發展從“量”到到“質”的飛躍。在量變的時候是沒沒無聞,沒有人注意到的,而在“質”的到來時刻,人們免不了大吃一驚,人類的文明就是如從一步步走過來的。

FYI:

請參見“中國現代哲學家學會”最近的系列文章和《論範例》,《範例解釋》,謝謝。

http://www.amazon.de/Explanation-Instancology-Outline-ontology-absolute/dp/151162101X

http://www.amazon.com/Explanation-Instancology-Outline-ontology-absolute/dp/151162101X
http://www.amazon.co.jp/Explanation-Instancology-Outline-Ontology-Absolute/dp/151162101X
http://www.amazon.fr/Metaphysics-Chinois-Philosophy/s?ie=UTF8&page=1&rh=n%3A84618011%2Cp_n_feature_browse-bin%3A5272951031
http://www.cozygraphics.com/cozy_book_store.htm
https://www.createspace.com/5420157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老猿:英文學術寫作的要領-4
2013: 華人劣質中英文的典型—評yellow pitch
2013: 孩子天份無可比性!
2012: 知青看到的農民
2012: 職業假說:功能必然存在於選擇之前--論
2011: 看到什麼“寬容對待楊振寧”之類標題
2011: 江才健: 楊振寧為何選擇落葉歸根
2010: 是什麼力量能讓美國科學院院士忘了小學
2010: 古歷史最優秀的兩個詩人 一個是李商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