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中军:嫉妒和晒的道德漩涡
送交者: 中军 2016年04月11日07:42:42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嫉妒和晒的道德漩涡

——同网友嘎拉哈与安博商榷

近日有闲,浏览了从Hare与安博关于绝对的哲学思考,到安博与嘎拉哈关于嫉妒和晒的道德辨析。有幸读到嘎拉哈的《嫉妒和晒的道德定位和相互关系》与安博的《“嗮”和“嫉妒”的生物学》两文,启发匪浅又想说几句。有启发,两位都能对现实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又想说,觉得二者有差异,乃至相悖,且有问题与你们探讨。

嘎拉哈认为,中性道德是指行为本身对其他人或者社会的影响不大,或者说即无害也无益。对于中性行为,社会既不反对也不提倡。据此,嫉妒和晒都应当是属于道德中性的。嫉妒应当是私心的一种自然延伸,嫉妒心的膨胀也会导致贪欲的膨胀,但嫉妒又是客观存在。所以,嫉妒不应当被社会所鼓励和提倡,但又不宜给予过份批判。晒也如此,只不过,嫉妒是不愉快,而晒是愉快,更容易成为一种不道德行为。尤其是为了让别人嫉妒而故意晒,就相当于建立在嫉妒者的痛苦之上,晒更不易被提倡。

安博认为,“嗮”是一种自然的生物通讯,就象花香,气味,声音等一样,没有“嗮”生命至少倒退二十亿年;“嫉妒”是一种对外界信号的反应,可视为一种免疫反应,准确地说是一种“过敏”反应。人家“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引起你的“嫉妒”。一树鲜花开放是为了授粉繁衍,并不是为了让人“过敏”。在这个意义上说,“嗮”是没法禁止或者限制的。健康的办法就是去过敏,调整自己少嫉妒,适当地远离过敏原是明智之举。当然,有意引起别人嫉妒有失美德,就象强迫过敏的人接触过敏源是犯罪一样。

嘎拉哈的意思有三层,一是嫉妒和晒都应当是属于道德中性的;二是嫉妒与晒又都会导致害;三是相对嫉妒,晒更不易被提倡。

安博的意思也有三层,一是晒和嫉妒是一种自然的本能,无所谓道德不道德;二是这种自然反映的实现,本意上不仅无害,而且是成长发展的益处;三是调节嫉妒和晒的矛盾,主要方面在“嫉妒”方,而不是“晒”方。

二者的相异也有三点:一是嫉妒和晒的中性是本能的还是道德的;二是嫉妒和晒的现实性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三是嫉妒和晒的调节是靠弱化嫉妒还是靠弱化晒。

但是,两人也有一个共同点:都认为“以让别人嫉妒为目的的故意晒,要比嫉妒更不易提倡”,“有意引起别人嫉妒有失美德,就象强迫过敏的人接触过敏源是犯罪一样”。

想必,看过两文的人都会被他们的有见地的思考,或多或少地所触动。特别是比较两文时,更会不由地深想一些问题。

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有意的引起别人嫉妒的“晒”,是我们作为人能够避免得了的吗?或者说,如果怕“引起嫉妒”,你就不愿不敢晒了,你就能够作为真正的人来存在了吗?你就能够更好地与别人享有自己喜欢的生活了吗?

所以,我的问题是从他俩的共同点开始的:什么是“以让别人嫉妒为目的”与“有意引起别人嫉妒”呢?

从直接性上看,这是首先从动机上切入道德评介的,康德等人会支持这一判断原则。但是,现实生活的难处会让我们对此发生怀疑的。

当面对如何品说毛泽东,嘎拉哈,你只晒了毛泽东几句,就招来了何止嫉妒时,那你就此放弃自己的诉说是道德的,还是再晒上几句是道德呢?同样,安博,当你写下,“‘ 为什么有人总想惹别人嫉妒?’这句话的出发点不对,因为你在猜测别人的心理。即使有人就是为了发出让某些人爱慕的信号又有什么?这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时,肯定知道这会同别人的心里相悖,会引起别人的不快,那你就此不写是道德的,还是坚持写出来是道德的呢?

如果用“别人”的如何,来判定一种行为的道德性质,对此种行为的深入评说,就走向了结果论。结果论是边沁等人支持的,但也被我们生活的现实难处所怀疑。

如果怕引起他人的痛苦,就给“晒”定义为道德上的不应该,那“嫉妒”不就会得到任性的成全吗?甚至当这个“他人”会大摇大摆地走到你面前说“你晒,我就痛苦”时,你就只能憋屈自己,放弃一切吗?这样你真的明白什么是你做为人类的一员的“应该”与“不应该”吗?

如果“嫉妒”获得了全面的任性,那这个他人、由他人构成的社会会有实现保护人的真正道德吗?尤其是面对你若闷声不分是非也会赚大钱出大名的诱惑时,你不会大显身手,放弃自我吗?这样你真的懂得什么是你作为一个有个性的个人给自己一生梦想的“值得”与“不值得”吗?

如果道德判断、评价超越不了“怕引起”的后果,那么这种道德选择的根据是来源于受结果左右的考量。

转来转去,目的论又回到了结果论。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道德世界的基本制约性来看,有内外两种关系与三个层面交织在一起的。

本能与道德,涉及的是道德的内部关系,规定的是道德的本性。从本性上看,人比较难解决的就是男女间的性本能关系。性冲动无疑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抑制性欲望,曾经成了以往人们道德的基本认可。但现在都发现了原来性冲动本身没有什么不好的,因为人们的道德认识提升了,所以,这里可能涉及到什么是道德的本性的重新认知。

害与益,涉及的是道德的外部关系,规定的是道德的本质。从本质上看,人最难解决的是少数与多数的得失关系。保护少数无疑会带来效果上的减弱,最大效益话,曾经成了以往社会道德的成功认可。但当今都发现了很多人类很难走出来的漩涡,因为社会的发展观念进步了,所以,这里会涉及到什么是道德的本质的再次认识。

怎样调节,涉及的是道德的核心,怎样把道德的本性与本质和谐为一致的生活,最难的是把人自己的如何做人与如何承担社会角色和谐为一体。这可能就会涉及到把道德不再是简单地看作与心理、法律、艺术等相对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人自己的一个生活世界。

所以要说重新思考,因为这里涉及一个道德主体与自然、社会、自己的三层关系,实际上就是人本身的基本存在关系。如果这些关系把握不住,就不能切入人的道德的真实存在,不仅解释不了我们在现实中面临道德困境,而且还会再陷漩涡:由目的来定性道德的选择,依据的是道德的原则本身;由结果来定性道德的选择,依据的是伦理的原则本身。

二者的共同点都不是人本身。

在道德的世界中,其原点必须是从一个人自己的“我”开始的。这个“我”不是可以简单就能归一的。首先,他有自身肉体的本能欲望;其次他得履行社会协作的角色责任;再次他充满灵魂期望的美好理想。可是,以往的伦理学都或多或少地忽视了这些多重性,其表现不是理性主义的义务论,例如,康德等哲学家把理性提升到最高的地位,用一个纯粹的理性意志来作为道德生活的支柱时;就是结果主义的功利论,例如边沁等思想家把功效提高到至上的程度。传统理解跳不出的道德漩涡所带来的困惑,可能就是近年来哈佛大学教授 Michael Sandel的讲座为什么很火的缘故。

Michael Sandel在他的讲座里提出这样假设情景: 如果必须选择杀死1人或者杀死5人,你会怎么选?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多数的学生投票来赞成杀死1人, 来保全其余五个人的性命。但是Sandel提出了三宗类似的道德悖论,使得多数学生陷于抉择的漩涡。

Sandel的论说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用意。在当今,道德判断、评介、推理等等的背后假设往往是矛盾的,道德的漩涡不会让人们抓住一两个原则就能浮游而上、洁净其身的。有时,甚至很难分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的选择,并不总是泾渭分明的。例如,从媳妇和妈妈掉水里,先救谁的犹豫到火车司机面临伤害一个人还是伤害多个人的两难,这都是道德世界本身的多重性构成的漩涡。

这个漩涡的漩度,使得人们至今还在争论不休。不仅普通人面临现实生活的选择两难,就是研究学者,包括专业神职人员、教授们常常面临着传统伦理理论的选择困窘: 要么是结果论的,要么是目的论的尴尬选择。

因此,要想真正走出困境,摆脱尴尬,必须弄清这结果论与目的论两者的问题在哪儿。而要看清这二者的问题, Michael Sandel教授提供了一点启发,我们不能仅仅从道德学的角度出发、站在伦理的田地里,而必须站到道德哲学的天地中、进入第一人称的活生生的人的世界里。因为,任何伦理学研究的“应该”问题,表面上看,是研究怎样调节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问题,但说到底,不过是关于人自己的更好生活的问题,不过是关注人生活的幸福,而不是道德、责任和义务本身。

问题是我们怎样拥有道德哲学的天地。

这个问题,不仅制约着“晒”与“嫉妒”的道德矛盾,可能也制约着你俩的理解差别。

这就是我要同两位仁兄商榷的。

若本文有不妥之处,请二位理解。

有关嘎拉哈与安博博文,请参看《读者万维网》,网址:

http://blog.creaders.net/u/4437/201603/251164.html#sthash.4EWuiLYK.dpuf

http://blog.creaders.net/u/6048/201603/251692.html#sthash.mLPO2bJ2.dpuf

魏中军

2016.4.11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5: 转贴:数学与国家实力
2015: 王立軍是攜料出逃畢是當著美諜一秘發表
2014: 挑战经典:“熵:一个不是物理量的概念
2014: E=mc^2 & Rectification of GR
2013: 虎妈必读犬子必知:彼得定律
2013: 范例电视台本周末换新主持人主持讲座通
2012: 中国已骤然进入“右派新文革”时期!
2012: Howto enable Windows Search Service
2011: 新华社雇的都是刘菊花这样的? 菊爆得和
2011: 华人都有海归风险?美顶级大学戒心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