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中軍:嫉妒和曬的道德漩渦
送交者: 中軍 2016年04月11日07:42:42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嫉妒和曬的道德漩渦

——同網友嘎拉哈與安博商榷

近日有閒,瀏覽了從Hare與安博關於絕對的哲學思考,到安博與嘎拉哈關於嫉妒和曬的道德辨析。有幸讀到嘎拉哈的《嫉妒和曬的道德定位和相互關係》與安博的《“嗮”和“嫉妒”的生物學》兩文,啟髮匪淺又想說幾句。有啟發,兩位都能對現實問題有獨到的見解;又想說,覺得二者有差異,乃至相悖,且有問題與你們探討。

嘎拉哈認為,中性道德是指行為本身對其他人或者社會的影響不大,或者說即無害也無益。對於中性行為,社會既不反對也不提倡。據此,嫉妒和曬都應當是屬於道德中性的。嫉妒應當是私心的一種自然延伸,嫉妒心的膨脹也會導致貪慾的膨脹,但嫉妒又是客觀存在。所以,嫉妒不應當被社會所鼓勵和提倡,但又不宜給予過份批判。曬也如此,只不過,嫉妒是不愉快,而曬是愉快,更容易成為一種不道德行為。尤其是為了讓別人嫉妒而故意曬,就相當於建立在嫉妒者的痛苦之上,曬更不易被提倡。

安博認為,“嗮”是一種自然的生物通訊,就象花香,氣味,聲音等一樣,沒有“嗮”生命至少倒退二十億年;“嫉妒”是一種對外界信號的反應,可視為一種免疫反應,準確地說是一種“過敏”反應。人家“嗮”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引起你的“嫉妒”。一樹鮮花開放是為了授粉繁衍,並不是為了讓人“過敏”。在這個意義上說,“嗮”是沒法禁止或者限制的。健康的辦法就是去過敏,調整自己少嫉妒,適當地遠離過敏原是明智之舉。當然,有意引起別人嫉妒有失美德,就象強迫過敏的人接觸過敏源是犯罪一樣。

嘎拉哈的意思有三層,一是嫉妒和曬都應當是屬於道德中性的;二是嫉妒與曬又都會導致害;三是相對嫉妒,曬更不易被提倡。

安博的意思也有三層,一是曬和嫉妒是一種自然的本能,無所謂道德不道德;二是這種自然反映的實現,本意上不僅無害,而且是成長發展的益處;三是調節嫉妒和曬的矛盾,主要方面在“嫉妒”方,而不是“曬”方。

二者的相異也有三點:一是嫉妒和曬的中性是本能的還是道德的;二是嫉妒和曬的現實性是有害的還是有益的;三是嫉妒和曬的調節是靠弱化嫉妒還是靠弱化曬。

但是,兩人也有一個共同點:都認為“以讓別人嫉妒為目的的故意曬,要比嫉妒更不易提倡”,“有意引起別人嫉妒有失美德,就象強迫過敏的人接觸過敏源是犯罪一樣”。

想必,看過兩文的人都會被他們的有見地的思考,或多或少地所觸動。特別是比較兩文時,更會不由地深想一些問題。

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有意的引起別人嫉妒的“曬”,是我們作為人能夠避免得了的嗎?或者說,如果怕“引起嫉妒”,你就不願不敢曬了,你就能夠作為真正的人來存在了嗎?你就能夠更好地與別人享有自己喜歡的生活了嗎?

所以,我的問題是從他倆的共同點開始的:什麼是“以讓別人嫉妒為目的”與“有意引起別人嫉妒”呢?

從直接性上看,這是首先從動機上切入道德評介的,康德等人會支持這一判斷原則。但是,現實生活的難處會讓我們對此發生懷疑的。

當面對如何品說毛澤東,嘎拉哈,你只曬了毛澤東幾句,就招來了何止嫉妒時,那你就此放棄自己的訴說是道德的,還是再曬上幾句是道德呢?同樣,安博,當你寫下,“‘ 為什麼有人總想惹別人嫉妒?’這句話的出發點不對,因為你在猜測別人的心理。即使有人就是為了發出讓某些人愛慕的信號又有什麼?這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時,肯定知道這會同別人的心裡相悖,會引起別人的不快,那你就此不寫是道德的,還是堅持寫出來是道德的呢?

如果用“別人”的如何,來判定一種行為的道德性質,對此種行為的深入評說,就走向了結果論。結果論是邊沁等人支持的,但也被我們生活的現實難處所懷疑。

如果怕引起他人的痛苦,就給“曬”定義為道德上的不應該,那“嫉妒”不就會得到任性的成全嗎?甚至當這個“他人”會大搖大擺地走到你面前說“你曬,我就痛苦”時,你就只能憋屈自己,放棄一切嗎?這樣你真的明白什麼是你做為人類的一員的“應該”與“不應該”嗎?

如果“嫉妒”獲得了全面的任性,那這個他人、由他人構成的社會會有實現保護人的真正道德嗎?尤其是面對你若悶聲不分是非也會賺大錢出大名的誘惑時,你不會大顯身手,放棄自我嗎?這樣你真的懂得什麼是你作為一個有個性的個人給自己一生夢想的“值得”與“不值得”嗎?

如果道德判斷、評價超越不了“怕引起”的後果,那麼這種道德選擇的根據是來源於受結果左右的考量。

轉來轉去,目的論又回到了結果論。

為什麼會這樣呢?

從道德世界的基本制約性來看,有內外兩種關係與三個層面交織在一起的。

本能與道德,涉及的是道德的內部關係,規定的是道德的本性。從本性上看,人比較難解決的就是男女間的性本能關係。性衝動無疑會帶來一系列的麻煩,抑制性慾望,曾經成了以往人們道德的基本認可。但現在都發現了原來性衝動本身沒有什麼不好的,因為人們的道德認識提升了,所以,這裡可能涉及到什麼是道德的本性的重新認知。

害與益,涉及的是道德的外部關係,規定的是道德的本質。從本質上看,人最難解決的是少數與多數的得失關係。保護少數無疑會帶來效果上的減弱,最大效益話,曾經成了以往社會道德的成功認可。但當今都發現了很多人類很難走出來的漩渦,因為社會的發展觀念進步了,所以,這裡會涉及到什麼是道德的本質的再次認識。

怎樣調節,涉及的是道德的核心,怎樣把道德的本性與本質和諧為一致的生活,最難的是把人自己的如何做人與如何承擔社會角色和諧為一體。這可能就會涉及到把道德不再是簡單地看作與心理、法律、藝術等相對的層面,而是上升到人自己的一個生活世界。

所以要說重新思考,因為這裡涉及一個道德主體與自然、社會、自己的三層關係,實際上就是人本身的基本存在關係。如果這些關係把握不住,就不能切入人的道德的真實存在,不僅解釋不了我們在現實中面臨道德困境,而且還會再陷漩渦:由目的來定性道德的選擇,依據的是道德的原則本身;由結果來定性道德的選擇,依據的是倫理的原則本身。

二者的共同點都不是人本身。

在道德的世界中,其原點必須是從一個人自己的“我”開始的。這個“我”不是可以簡單就能歸一的。首先,他有自身肉體的本能欲望;其次他得履行社會協作的角色責任;再次他充滿靈魂期望的美好理想。可是,以往的倫理學都或多或少地忽視了這些多重性,其表現不是理性主義的義務論,例如,康德等哲學家把理性提升到最高的地位,用一個純粹的理性意志來作為道德生活的支柱時;就是結果主義的功利論,例如邊沁等思想家把功效提高到至上的程度。傳統理解跳不出的道德漩渦所帶來的困惑,可能就是近年來哈佛大學教授 Michael Sandel的講座為什麼很火的緣故。

Michael Sandel在他的講座里提出這樣假設情景: 如果必須選擇殺死1人或者殺死5人,你會怎麼選?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多數的學生投票來贊成殺死1人, 來保全其餘五個人的性命。但是Sandel提出了三宗類似的道德悖論,使得多數學生陷於抉擇的漩渦。

Sandel的論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用意。在當今,道德判斷、評介、推理等等的背後假設往往是矛盾的,道德的漩渦不會讓人們抓住一兩個原則就能浮游而上、潔淨其身的。有時,甚至很難分出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的選擇,並不總是涇渭分明的。例如,從媳婦和媽媽掉水裡,先救誰的猶豫到火車司機面臨傷害一個人還是傷害多個人的兩難,這都是道德世界本身的多重性構成的漩渦。

這個漩渦的漩度,使得人們至今還在爭論不休。不僅普通人面臨現實生活的選擇兩難,就是研究學者,包括專業神職人員、教授們常常面臨着傳統倫理理論的選擇困窘: 要麼是結果論的,要麼是目的論的尷尬選擇。

因此,要想真正走出困境,擺脫尷尬,必須弄清這結果論與目的論兩者的問題在哪兒。而要看清這二者的問題, Michael Sandel教授提供了一點啟發,我們不能僅僅從道德學的角度出發、站在倫理的田地里,而必須站到道德哲學的天地中、進入第一人稱的活生生的人的世界裡。因為,任何倫理學研究的“應該”問題,表面上看,是研究怎樣調節人與人的社會關係問題,但說到底,不過是關於人自己的更好生活的問題,不過是關注人生活的幸福,而不是道德、責任和義務本身。

問題是我們怎樣擁有道德哲學的天地。

這個問題,不僅制約着“曬”與“嫉妒”的道德矛盾,可能也制約着你倆的理解差別。

這就是我要同兩位仁兄商榷的。

若本文有不妥之處,請二位理解。

有關嘎拉哈與安博博文,請參看《讀者萬維網》,網址:

http://blog.creaders.net/u/4437/201603/251164.html#sthash.4EWuiLYK.dpuf

http://blog.creaders.net/u/6048/201603/251692.html#sthash.mLPO2bJ2.dpuf

魏中軍

2016.4.11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轉貼:數學與國家實力
2015: 王立軍是攜料出逃畢是當著美諜一秘發表
2014: 挑戰經典:“熵:一個不是物理量的概念
2014: E=mc^2 & Rectification of GR
2013: 虎媽必讀犬子必知:彼得定律
2013: 範例電視台本周末換新主持人主持講座通
2012: 中國已驟然進入“右派新文革”時期!
2012: Howto enable Windows Search Service
2011: 新華社雇的都是劉菊花這樣的? 菊爆得和
2011: 華人都有海歸風險?美頂級大學戒心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