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劉正教授論文《〈效父簋〉銘文新考》
送交者: 京都靜源 2016年08月26日08:35:2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效父簋》銘文新考 

1980年,著名歷史學家張政烺先生發表了《試釋周初青銅器銘文中的易卦》這篇著名論文,他對金文中數字卦問題的精湛解讀,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在甲骨學界、金文學界和易學界的一個“斯芬克斯”之謎。”張老演《易》”的學界佳話和這篇著名的論文,如同當年王國維先生以殷墟卜辭考證殷代先公先王用來印證《史記·殷本紀》的真實性一樣,必將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留下清晰的一頁! 
自那以後整整20多年過去了,中外學者對《周易》成立的研究,在帛書《周易》經傳的解讀工作的全面展開而向前發展着。這20多年來,特別是張政烺、於豪亮、李學勤、韓仲民、連劭名、陳松長、邢文,以及台灣學者陳鼓應、嚴靈峰,日本學者池田知久,美國學者夏含夷先生有關帛書《周易》研究論著的發表,極大的改寫了古代經學史上對《周易》的起源所形成的傳統化的認識。它標誌着一個脫離了數千年治《易》方法和傳統的發生學的和文化史學意義上的《周易》考古學派的正式形成。 
在張政烺先生《試釋周初青銅器銘文中的易卦》一文的《甲骨金文中易卦史料匯編》一段內容中,他曾羅列了32個數字卦的使用實例。其中,在該文第20頁中曾引用了留有數字卦的《效父簋》銘文。但是,略有遺憾的是,他對此件青銅器銘文的全部解說只是如下聊聊數語而已: 

效父簋,見《懷米山房吉金圖》卷上,22頁。銘文“休王易效父〓三。用乍厥寶 

尊彝。五八六”。 

李學勤先生在《周易經傳溯源》一書中對《中方鼎》銘文的解讀情有獨鍾,也忽略了對此件銅器的存在。由於此器現藏於日本寧樂美術館內,國內學界可能知之不詳或不太重視。在此,筆者就《效父簋》銘文的解讀和《周易》卦象的關係問題,提出一點粗淺的看法,以就正於同道。 

一、《效父簋》概說 

依《懷米山房吉金圖》中的解說,此器“高四寸八分,口六寸一分,足五寸,深三寸六分,重一百兩,鏤款腹底”。此器闊口無蓋,兩耳上部飾犧首狀,下部飾鳥尾狀,腹中外部飾饕餮紋,底部外圍飾鳳紋。 

二、《效父簋》銘文釋文 

有關《效父簋》銘文的釋文,目前有以下數種∶ 
①郭沫若釋文∶“休王易效父冰三。用乍氏寶尊彝。五八六”。 
②唐蘭釋文∶“休王易效父呂三。用乍氏寶尊彝。五八六”。 
③白川靜釋文∶“休王易效父勻三。用乍厥寶尊彝。五八六”。 
④張政烺釋文∶“休王易效父〓三。用乍厥寶尊彝。五八六”。 
“厥”字,張政烺先生解作從上“氏”下“十”的“厥”字,為了排版方便,在此寫作“厥”字,特此說明。而且,金文家的習慣是一般寫作“厥”字。其中,作“厥”和“氏”,文意大致相同。 

看來,問題的關鍵是對“〓”字的認定。而張政烺先生的釋文中對此字未加解讀。張亞初、劉雨先生在《從商周八卦數字符號談筮法的幾個問題》一文中對此字也沒有進行釋讀。但他們使用了“〇”符號來表示,而沒有使用習慣上的以“□”來代表無法釋讀或無法認定的字。或許,他們是以圖像的“〇”來認定此字的吧。 
以上各家觀點,詳細論述請見下文。 

三、《效父簋》銅器的斷代問題 

關於此件銅器的斷代問題,白川靜先生在《金文通釋》一書中一開始就先把它定為成王時期之器。但在文章最後又提出康王時代說存在的可能性問題。並進一步說,他認為實際上把此器定在成康時代更為合適。而郭沫若先生在《兩周金文辭大系》以及吳其昌先生在《金文歷朔疏證》中都定此器為孝王時代之物。唐蘭先生在《西周青銅器銘文斷代史徵》中定此器為穆王時代之器。但他同時有指出”疑此器教早,當更考”。即,他並不十分堅持穆王時代說。足見以上四說主張者並無十分之把握和證據,此器斷代之難可想而知。 
案∶誠如上述,此器銘文簡單又無作器時間。但從文字風格上來看,字體似與穆王時代之標準器如《師旅鼎》等文字風格相去較遠,可能穆王時代說並不可靠。其中,郭沫若先生定此器為孝王時代的理由是∶他把此器中的“休王”定為“孝王”的別稱。有意思的是∶在解放後出版的《兩周金文辭大系》一書中,他去掉了把“休王”定為“孝王”的說法,但又沒有提出新的觀點。而是採取了存而不論的態度。白川靜先生在《金文通釋》一書中曾有意把此處的“休王”解作“康王”,因為他在1971年出版的《金文の世界》一書中就開始主張“這些含有休王之名的諸多器物,自形狀和銘文內容來看,都和康王時代吻合,這是極為明顯的事情”。有鑑於此,他得出了“可能休王是康王的生號吧”的結論。因為金文中無康王之名,而歷史文獻中無休王之名。此種解說是比較合理的。既解決了金文中為何沒有“康王”的原因,又回答了文獻中為何沒有“休王”的理由。當可從之。這是筆者贊同白川靜說的原因。 

四、《效父簋》銘文的解讀 

休王者,康王也。白川靜說可從。易者,賜也。金問中“賜”字多作“易”,從“貝”之“賜”字乃晚出。效父者,人名。“父”字又可通“甫”,男子美稱。金文中“作”字多作“乍”,製作之意。作“氏”作“厥”,其意皆“厥”也。《說文解字》中從上氏下十的此字,解說為“木本,從氏,大於末,讀若厥”。作指示代詞。寶尊彝者,寶貴、尊貴之彝器也。 
關於“〓”字的釋讀,現把各家之說分析如下。 
首先是唐蘭先生的“呂”字說。 

他的理由是可以改圓點為圓框,即為“呂”字。因為古“釘”字象形字作“●”,似銅餅之形。“〓”是兩塊銅餅,小篆中誤作為“呂”。案∶從器物字形上看,把此字定為“呂”字恐不妥當。金文中的“釘”字象形字有作“●”的,但不能把“●”字定為“口”字。因為金文中的“口”字不作“●”形。因此之故,把“〓”解作兩個“●”,再解作“呂”字的觀點也就失去了成立的依據。更何況“呂”說不能對銘文給以圓滿的解答。 

其次是郭沫若先生的“冰”字說。 

他的理由是“〓”字為“冰”字的初文,因為在《陳逆簋》銘文中出現的“冰”字就是作此字形。即以為“冰”字的左偏旁的兩點水為,但如依此說則銘文的文意根本就無法進行解讀。而且,我比較了《陳逆簋》銘文中出現的“冰”字和此件銅器中銘文“〓”字二者的字形問題,二者還是有比較大的差別。即,《陳逆簋》銘文中出現的“冰”字左偏旁的兩點水,和此見銅器銘文中的“〓”字,字形長短有別。而且,前者的兩點水是和今天的兩點水偏旁近似,而此件銅器中的“〓”字是兩個平行的粗直線。 

最後是白川靜先生的“勻”字說。 

他的理由是金文中有所謂“易金一勻”之說。“勻”字中間的兩點水偏旁就是此件銅器中的“〓”字。但是此說有點不十分恰當的是“〓”字更像是“勻”字之省,而非“勻”字之省。因為在“勻”和“勻”二字中,後者的中間部分是“〓”字,不是兩點水的“勻”字。 

這是我對白川靜說最大的修改之處。“鈞”和“勻”、 “勻”三者中,可能“勻”字才是“鈞”的初文。而“鈞”字後起。只是“勻”“勻”二字形似而音同,才被等同為一個字。《說文解字》中收有“勻”字,解為“少也”。《廣韻》和《說文段注》中都解釋為“徧也”。各解都和此字真正含義有距離。可見此字形的誤定造成了對“勻”“勻”二字的混同和誤解。 

因此,《效父簋》銘文文意為∶“康王賜給效父銅三鈞,效父用來作此寶器”。此銘文後的數字卦,長期以來無人能識讀,經張政烺先生的解讀乃是數字卦”五八六”,即占卦所得的筮數。本着由數以生象的原則,可以得知所占為三爻的艮卦。 

五、《效父簋》銘文的易學意義 

我們贊成把此件銅器定為西周康王時代之物,而銘文中卻是以三爻卦為占卦記錄。此三爻卦是八經卦之一的艮卦。而依據今本《易傳·說卦》可知,艮卦取象為山、小石、徑路、門厥等等,和六爻卦是無關的。那麼,問題的核心是在西周康王時代,三爻卦是否具有占筮功能? 
把此三爻卦象和銘文結合起來,它的全部含義是∶“康王賜給效父銅三鈞,效父用來作寶器。占得一個卦象為三爻的艮卦”。從銘文記錄內容來看,這無疑是個吉利的卦。但是今本《艮卦》爻辭中出現吉利的只是上九爻的“敦艮。吉”一條而已。除此之外都是告誡求筮者要謹慎小心之辭,可見此見銅器銘文的易卦應該是指上九爻。然而,目前並不能證明使用三爻卦就可以求出六爻卦的上九爻。因此,當時《周易》版本成立的程度和使用的筮法種類就成為一大難解之謎。 
在《周易·晉卦》的卦爻辭中也出現了“康侯”一名。康侯並不是康王,康王是成王之子,名釗。康侯是武王之弟,名封。但《左傳》和《世本》中出現的是“康叔”,不是康侯。在《康侯鼎》銘文中出現了“康侯豐”之名,高亨先生在《周易古經今注》中認為“《易》之康侯即《康侯豐鼎》銘之康侯豐”,並進而認為“康侯豐即康叔豐”。因為《偽孔傳》中有“封,康叔名”一語。“封”和“豐”二字聲通可互訓。但把“康叔”等同為“康侯”的證據尚嫌不足。如是兩個人的話,則康侯的身份確定是個問題。按照當時的封建世襲慣列,整個西周時代應該有一個康侯存在於各個周王時代。如果康侯豐就是康王封的話,問題自然會變得簡單化。但是《康侯豐鼎》的存在只是證明了康侯身份存在的真實性,“豐”字是否就是“封”字的別體,並不能確定。而且,同名現象在當時還是比較普遍的。 
論起來康叔和康王還是叔侄輩關係呢。在成康之世生活的這兩位貴族,在銅器銘文和卦爻辭中都被記錄下來,這為《周易》版本的成立時期提供了難得的佐證。而今本《說卦》內容和當時筮法種類的不同,為我們區分出來在銅器銘文時代完整的今本《繫辭》中使用的六爻占筮的方法還沒有正式定型。和今本《說卦》配套的是另一套占筮方法和體系。即,今本《說卦》的由來有着更為久遠的歷史。在甲骨文和其他銅器銘文中大量出現的六位數字卦的現象,又說明了使用三爻占還是六爻占,直到西周成康之世還沒有定型,而是並存的。即足以證明當時筮法的多樣性並存時代的可能性。《周禮·春官·宗伯》中說“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可見當時筮法種類多達九種。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範例哲學:維特根思坦與絕學的聯繫
2015: 最近忽然看到幾篇談論尊嚴的文章
2014: 為什麼說漢語是一種非常囉嗦的語言?
2014: 轉貼:美國一流大學與清華北大的本質區
2013: 索額圖:如何幫孩子選大學和專業?
2012: 聽聽音樂
2012: 從權威教授講道德經看國人治學
2011: 東風吹 香椿樹 要注意自己在農村學了一
2011: 知道饒毅團伙為何有能量動用中央媒體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