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寧惹青龍,勿惹水母
送交者: 和顏清心 2016年10月04日05:24:5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14、‘見分’和‘相

“唯識學”中的一對術語










一如前述,‘見分’和‘相’,

“唯識學”一對術語:見分”,不能獨存。

所謂“見”是包含着能“見”什麼、能了分什麼。

這裡很容易產生誤解,以為“相分”,

等同於(等號於=)客觀世界的實物

 

其實,“唯識學”中的“相分”,首先是指人的“心識”中的“相”(影像)。不能將這種“相分”(影像),誤解為,是實在的‘外境’中的桌椅板凳,等等。

 

有些詞典,在解詞中,用語模糊,

如在《佛學大詞典》四分條目下,說:

 

相分,又作所取分。相,即相狀;所緣之義。

為認識之對象(客體)……”

 

這樣解釋,容易產生錯誤的理解。

 

如果我們腦中升起一個“甜餅”的“相分”(影像),那也僅僅是“畫餅充飢”。並非如有的詞典所說,是認識之對象(客體)”,倘若腦中升起許多“甜餅”的“相分”(影像),那只能使一個飢餓的人更加飢餓難忍了啊。


 






這幅畫表現的是一個“飢餓者”,正在“啃”心中的“相分(影像)(實際是在啃紙上的畫餅

 

見分”,也即彌勒菩薩所說的

“心有所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之類

《菩薩處胎經》),這是一種人的內心所具有的能力,或說是一種心裡的運化。

 

猶如我們往水中扔一石子,

水面立時泛起一圈兒圈兒的漣漪。

不過這種運化或過程,不是發生在水中,

而是發生在人的內心世界的。





藍色代表心識深底的無意識(潛意識)

圖中所指“無意識”,即心底的“潛在意識”。

 

“識”只能感知,不能將它拿出來看(但是在第七識或第八識中,我們卻是連感知都做不到的)。

 

這就是說,見分是在人的內心深處所具有的能緣作用,這些能緣作用,像是那些身上長着觸角,隨時準備抓取食物的水母或海蜇那樣,水母或海蜇的觸角(即“見分”)一啟動,即有可能攀上其相應的“相分”來。

 

水母,據說是海底世界最漂亮的族類了,有人說,越漂亮的東西,危險越大,水母的絕招是“能抓物”,

據說被這一招抓蒙的生物,不計其數,

於是就有“寧惹青龍,勿惹水母”之說了。

 

自然,這僅是比喻而已。

這是為了在輕鬆的敘述中,

對抽象的概念有些較為親切的印象罷了。



[感恩您的閱讀和支持]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我是如何德道修真秘訣的呢?
2015: 國民性和文明命運的話題
2013: 美的科學基礎及科學的美學悖論
2013: 誰真正發現了美洲?更多證據中國人發現
2012: 北大是否會派人把鄒恆甫殺了?
2011: 中國知識分子長期盲目學外國導致現在的
2011: 解析2011諾貝爾物理學獎貢獻:研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