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王生洪在复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演讲
送交者: 9241 2005年09月25日21:05:2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王生洪在复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演讲

复旦百年:精神与使命
——在庆祝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演讲
(2005年9月24日)
复旦大学校长 王生洪

  
  女士们、先生们,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共襄复旦百年盛典,一起见证这历史的一刻。
  
  复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百年一世纪一大庆典,亦不易逢之数也
”。百年历程,实属不易。一百年栉风沐雨,一百年上下求索,一百年奋斗不懈。回眸来
路,我们感慨万千。
  
  公元一千九百零五年,复旦诞生在长江入海口一所破落的庭院里。它是中国第一所由
国人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8间讲堂,160名学生,这就是它的起点。
  
  就在这一年,日、俄两国在中国的领土上为争夺势力范围而血腥厮杀,中华民族的主
权和尊严遭到空前的践踏与凌辱。
  
  这一年,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开创了科学新纪元,而我国的新学才刚刚起步,与世
界的距离非常遥远。
  
  这一年,延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被宣告废除,中国教育乃至中国文化,从此开
始了新旧分野。
  
  复旦就诞生在这样的历史时刻。
  
  我们的校名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以每天都充满希望
的日出,寄寓着兴学救国的宏大理想。
  
  伟大的事业往往始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发端。初生的复旦是弱小的,在风雨飘摇中顽强
生长。从吴淞辗转徐家汇的居无定所到最终落址江湾,从上海到江西漂泊迁徙再到重庆的
艰难复校,复旦历经危难,甚至几度陷入解体的困境。但先贤们筚路蓝缕,师生一德,坚
韧不拔,终究屹立东南,使复旦发展成为一所知名的高等学府。
  
  新中国的成立使复旦得以迅速崛起。复旦把握住了一次次历史性机遇,带来一次次大
发展。院校调整,名师云集,团结合作,向科学进军,学校实力倍增。改革开放,复旦大
踏步走向世界,学习交流,拓展视野。新世纪初,复旦和上海医科大学强强联合,组成新
的复旦,交叉融合,快速发展,开始了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伟大历程。
  
  复旦是一所海边的大学。地处上海,是复旦与生俱来的优势。上海这个中国近代最大
的通商口岸和经济文化中心,浸润了复旦,造就了复旦。复旦的进取、开放、自由、民主
的特质正是这座城市精神的反映。今天,上海正在成为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而
大学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匾劳小8吹┮蛏虾6吭剑虾R蚋吹┒景痢?
  
  一百年的风雨历程表明,一所大学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民族危亡则大学艰
难,国运昌盛则大学兴旺。无论是挫折劫难,还是成功荣耀,复旦在与民族共命运的征途
上,丰富了近代大学担负民族兴亡的精神内涵,并形成了有自己特点的精神传统。这一精
神传统,是复旦经受百年风雨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也是新的百年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复旦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它由世代复旦人的奋斗所铸就,将随着时代的脚步而拓新
。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有:
  
  爱国奉献的传统。秉承创校先贤的爱国传统,复旦培植了“团结、服务、牺牲”的精
神品质。“人生的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在上海,复旦最先敲响了“五四”的钟声
。在抗击外敌侵略的烽火中,成百上千的复旦儿女投笔从戎,奋战沙场。为了新中国的建
设,一批又一批的复旦学子和上医儿女又毅然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从南下服务团到支教
支医、援藏援疆援滇,在每一个历史年代,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处都有复旦人、上医
人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身影。
  
  学术独立的理念。这一理念肇始于爱国师生对教会干预教育的抗争,形成于推进民族
觉醒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实践。建校20周年之际诞生的校歌写道:“学术独立,思想自由”
。在复旦人的心中,思想自由是学术独立的前提,学术独立是探求科学真理的保证,学术
不应受到功利的驱使和权力的羁绊。从复旦心理-生理学科的创设,到孟德尔-摩尔根遗传
学派在复旦得到保护和发展,等等,都清晰地印证了:营造一种鼓励独立思索和自由探究
的氛围,有利于对真知和真理的追求,有利于科学文化的繁荣和创新。
  
  海纳百川的胸怀。复旦自创立伊始就从海内外广延名师,造就了文化交融、思想激荡
、各种学派竞显风流的生动局面。近五十多年中,学校曾经历两次重大的调整、合并。每
一次,新老复旦人都以宽广的胸怀顺利地实现了融合,形成学科综合的优势,促进教学科
研跨越式地向前进展。在复旦,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交流、碰撞,不同的学术流派可以找
到生长的空间。这正是复旦为各方才俊和无数学子热切向往的重要原因。
  
  追求卓越的理想。“创办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大学”,是复旦先贤的夙愿。建校的最初
四十多年里,有26位复旦毕业生和教师职员成为大学校长。一百年来,复旦有120多位毕
业生和教师成为院士。复旦人从未停止过追求卓越的脚步,不断创造出骄人的业绩,也不
断集养着勇攀高峰、问鼎世界的气质和信念。
  
  百年基业,来之不易。一切财富对于后人,向来不仅是赠予,而且也是使命。复旦正
站在世纪的门槛上,这既是第一个百年的终点,也是第二个百年的起点。
  
  今天的复旦,正处在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历史阶段,处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进程
之中。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种种张力,又呈现出种种的机遇和挑战。同样应当重视的是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得创新成为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而人们在尽享物质昌明的同时
,也渴望精神的丰瞻。相应地,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大学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不仅
要对民族振兴作出贡献,而且要承担起为人类共同幸福而奋斗的责任。
  
  如何回答新时代提出的课题,复旦精神给予我们的积极提示有二,其一是:大学应该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坚定不移的目标;其二是:践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是大学
成为创新基地的重要理念。
  
  基于上述理解,我想来谈一下复旦大学未来发展的价值目标。作为复旦师生正在逐渐
形成的一些基本共识,大体有以下三点:
  
  第一,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够为人类贡献知识、智慧并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
一代新人。重要的是,要使学有所专的人才,同时能够领受现代文明的精神,在道德上具
有独立的人格,在思想上具有探索和批判的能力、富于民族关怀与社会责任感,在岗位上
能脚踏实地做出富有创新的成就。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全社会都应该改变应试教育的育人
方式和理念,否则,就不可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创新能力无从谈起。复旦有志于倡
导素质教育,身体力行,让博学笃志、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年复一年地从复旦的校门
走出,进而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国家民族的栋梁。
  
  第二,大学是学术思想孕育、展开的地方,并且通过学术和思想的事业,引领并服务
于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在全球化、市场化的洪流中,一方面要认识到由此给大学带来的
全球的视野、人才的交流、资源的多元配置和办学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坚持大学的学
术独立、切问近思、潜心钻研和自由追索的氛围。唯有这样,未来的复旦才能成为经济社
会文化发展的引擎,才能成为学术的津梁,思想的渊薮,创新的策源。
  
  第三,大学对于社会的责任,既在于汲取人类共同的知识,同时又要守护和建设民族
的精神家园。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和建设并非拒绝创新,并非自我封闭。一切真正的创新
必然植根于传统。从民族文化的根基出发,吸收一切优秀文明的养份,让民族文化的精华
结出现代文明之果,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大学应有的意涵。
  
  女士们、先生们,老师们、同学们!
  
  75年前,也是在复旦的校庆典礼上,我们的老校长李登辉先生说出了他的一个梦:“
比较美国哈佛大学有学生七千多人,复旦相差还很远。但复旦锻炼至五十年一百年后,说
不定能突破他们的记录!”
  
  老校长的预言变成了事实。今天,正是复旦一百年之期,复旦园里三万学子可以告慰
我们的先辈:复旦无愧,梦已成真!
  
  我们必须承认,复旦仍与世界上一些大学先行者存在短期内无法赶上的距离。
  
  但是,我们仍有一个梦,一个复旦人共同的梦——
  
  一百年后,由于医学的进步,或许在座的许多人依然健在,届时你们带着子孙再来参
加的,一定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大学之一的复旦大学第二个百年盛典!
  
  对此不要有任何的怀疑,因为我们相信:
  
  尽管我们不能改变历史,我们一定能开创未来!
  
  谢谢大家。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乖巧的女儿狠心的爹
2003: 北大人啊,请自重!!
2002: 创建一流大学需要从欧洲借鉴什么
2002: 北大理科之所以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