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家园, 科大, 北大清华, 出国 (2)
送交者: 一片好文 2005年11月01日21:53:25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不管怎样,是那些已经远行的,在米国卖苦力的游子们,还是现在家中的
这些真正的苦力们,我们都是科大的孩子,这里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都
是ustcer,当然也该算上那些在不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当老板剥削苦力们
的ustcer。

于是看到前面有位老生的话,我很有感触。看着这两年科大的硬件条件
好了,食堂提高了,他为科大感到高兴。其实这种想法我也有。但是更
让我感到高兴的,现在的学生对硬件,对食堂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
爱吵了,天天在ourustc上提出各种不满。为什么我会高兴呢?因为我觉
得大家都更把科大当作自己的家了,而不只是个驿站。我们大学期间,说
到后勤肮脏,管理黑暗,食堂很差,都是当笑话讲的。因为大家觉得这是
理所当然的,哪都是这样。偶尔有人叫叫,学校改改,我们就觉得是白赚
的。当时在我们心里,很多人都有种科大如何和我也没多大关系,好歹我
几年以后就走了的想法。那时的科大在很多科大学子的心中真的只是个驿站。
其实这种心态在八十年代也不是很厉害。大概在科大就是从87年开始,这
种过客心态变得严重起来。但是这毕竟是不正常的,现在大家的表现,正
表明科大逐渐从这种不正常中恢复。这种恢复如果恢复得好,将有利科大
的健康发展。如果恢复中,学校总是让学生失望,科大就会不断下降,逐渐
变的本地化,变成一个不再在全国有吸引力的大学。至少到现在,我觉得
学校是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努力着,也取得了很多成绩。

作为经过了一次毕业的ustcer我要说,不管你曾经怎么看科大,不管你走到
了哪里,你忘不了,也否认不了,自己是个ustcer,因为你永远都需要一个
家园,心灵的家园。

下面想对这两天我们这个版提到的一些话题,说点我的看法。

第一,有人又提到方舟子的话说:“我们之后,没有科大人了。”
可能不是原话,但是意思差不多。我很讨厌这句话,我也同样讨厌
现在很多老生对新生的俯视。我们这些老生或许对科大有过多多少少的
贡献,可是我们应该看到,今天新生看到的科大就是我们的建设成果,
今天科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失败。同样,方舟子一代的科大人出了
很多的游子,他们中间也有一些在美国混得不错,但也只是在中国人
中比较而言。科大当年cuspea出去了那么多精英,还有几个在做学问?
可是他们出去的时候想到会是这样么?这是他们的失败还是成功呢?
或许去华尔街,对他们个人来说有更好的生活,可是作为科大人,他们
又为科大增加了多少荣誉呢?或许他们有钱了,可以捐赠,这当然对
母校是个好事情,可是他们如果成了学术界泰斗,不一样可以为科大
提供更多交流机会,甚至可以回来工作,让科大也能象清华那样大笔申请
资金。可是他们那一代的科大学生里还有人在为北大和清华忙活着。当然
我对于他们个人的任何选择绝无半点异议,也丝毫不影响我对他们的
尊重和敬仰,可是我讨厌他这种毫无根据,傲慢自大的语气。事实是,
科大才在一点点的从他们那代人的过客心理的阴影中走出来,才在重建
着本已将要荒芜的心灵家园,重新形成科大真正的自己的校园文化。
若一定要说,谁更配做科大人,他们绝对排不到前面。其实今天科大校园里
还奋斗着真正是从北京开始就伴随科大风雨同舟的老科大们,这些人都
还没有发话,又怎么能轮到一个身在异乡的科大人对别的科大人的无端指责呢?
科大或许在某些方面是在退步,但是科大有了越来越多的校园文化生活,
有了越来越多的关心科大的学生,有了越来越多关心自我的科大学生,有了
越来越多的社团活动,有了更好的活动室,咖啡厅,运动场,科大越来越象
个温馨的家了,这绝对是进步。我们不需要那种变态环境下的变态的刻苦学风,
我们需要的是正常的健康的刻苦学风。我们不能容忍一个荒芜的心灵家园,
我们要让它欣欣向荣。所以我们要抓学风,但是我们也一样要抓“玩风”,
要让科大学子学得有水平,玩得也一样有水平。

即使对方舟子校友本人所走的道路,我也很持一种怀疑态度。我觉得他并没有
做一个优秀的科大人应该做的事。他既没有在学问上刻苦耕耘,据说他现在是
一个医药公司的顾问,也没有在其它方面获得成功。但是他的言语似乎总有种
过分的自信,认为自己的境界的确很高了。他做的每件我支持和赞赏的事,如
打假,科普,办xys,都是我完全赞同支持的。但是我觉得这些是每个并不高人
一等的科大校友都该做,都能做的事情。可是从他的这句话,和他一些不太
注意事实的言论,总流露着高人一等的感觉,让人生厌。

第二,对于和清华学生的比较。我中学时代的朋友里,学习最好的都上了清华。
我和他们相比,我不觉得自己更强,但是也不认为自己就更弱,只能说各有
特点吧。但是我觉得和他们相比,我更加不规矩,不听话。到了科大我发现
科大的学生似乎都有点这种不规矩,不听话的意思。不过说起来,我们学校
有过一个最不规矩的尖子学生考到清华计算机系,不知道他在那里混得如何。
我后来有幸在98年夏天在清华住了一个暑假,当时感觉象是在科大的校园,
到处都碰到熟人。和我同住的清华同学,有一个比较傲慢市侩,但是学业很好,
我觉得他算是清华人中的典型之一。但是另外大部分清华的学生给我的感觉
都很好,很谦和有礼,并没有因为被大家捧上了天,就自以为是的不得了。
他们给我的感觉和他们的校园很象,简洁,明快,宽敞。当时他们也有不少
同学在准备考研,准备考英语的,大家聊聊,我也没觉到什么特别的不同。
但是清华同学对象我这样的陌生客人会有些反感。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假期
他们那里几乎成了新东方的宿舍。北大不还搞过清查宿舍么?后来,我的同学
在美国见到的清华学生,反映也不同,有好有坏。但是不管怎么说,有一点
是一致的,就是清华学生比我们科大学生要离世俗近很多。他们一般好相处,
不象科大人那么有个性,有些清华人显得很恶俗,有些又让人觉得很有亲和力。
比如一个在美国的同学遇到的清华同学,爱沾公家便宜,自以为是,整天看
不起人家美国人的考试成绩,损害公物。另一个同学则说,清华的学生比较
老练,思考问题成熟周到,比较好相处合作。但是清华学生在美国读书隐瞒
虚报学历的可是真不少。我在清华的时候,他们的出国热好象还不严重,肯定
没有我们学校东区的出国气氛,和西区比怎样,我就不知道了。但是他们学校
其实从97年就开始出国急剧升温。其实据说清华的出国气氛是新东方培养的,
很多清华学生本着好奇的心情去听了听课,就开始想出国了。现在好象已经很
热了。其实现在全国出国热都在迅速升温。武汉就是个典型。我也是上了科大
以后才发现,其实很多人对出国感到可望不可及,都是因为没有这个氛围,
甚至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出国,如何联系。他们甚至没法理解美国为什么要给他
钱,还让他读书,当然我到今天也没理解。所以新东方的老师们也常常对那些
来自没有出国气氛的学校或者地区的学员们说很多鼓励的话,介绍很多经验。
我去听过一个美国回来骗机票钱,收费做出国留学经验的报告会。坐在我边上
的那个mm居然还要记笔记。我就感到我们国家开放的程度还差太远了。还有
这么多人渴望着一窥外面的世界而不得,更不要说客观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鉴于这样的事实,我觉得我们科大的学生要有压力,有紧迫感。我们的优势
可能很快就消失。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申请出国,我们的学生里申请失败的
人数也会增加起来的。所以现在的科大学生,尤其那些想飞跃的,要拿出比
老科大人更能吃苦的精神才行。而且我们的学校也应该开始站稳脚跟,
立足国内的发展,加强工科建设,商学院的建设,不要总指望着出国的优势
和吸引力。

说到清华,我也想提一句北大,北大是我知道科大以前的梦想,并且这个
梦想也和我误认为,杨振宁到北大讲学,所以他也是北大毕业的有些关系。
我对北大接触更少了。去过校园里两次,但是我不喜欢他们的校园,我更
喜欢清华的校园。有一次,和北大毕业的两个在所里读研的朋友一起吃过饭。
我认识的北大的中学的朋友里,没有关系好的。但是我相信,的确是够牛的
人才能进北大。我虽然没进北大,但是也不敢说自己想进就能进。我虽然
进了科大,也还是觉得幸运是主要的原因。北大的同学给我的印象就是
很文气,文气得有点书呆子气,没有清华学生的练达,没有科大学生的锐气。
我的在美国的一个同学和一伙北大去得很熟。他就觉得北大人没有科大人
看着有精神头,很儒弱似的。但是从北大发生的一些事情看,他们似乎是
那种外表软,骨子硬的儒家风范。我曾经和一个朋友开玩笑说,我们科大人
有精神头是因为,我们来科大时就是个游子的过客心态,把这里只当个驿站,
看到科大不好也不觉的什么,想着前面还有更好的地方等着自己去找寻。
我们走时也没有留恋,有种生无可恋的悲壮的修行者的拓荒勇气,所以就
有精神头了。北大的人进校时想着自己到了中国最好的学府,进来一看也
就这样,感到很失望,很绝望,就垂头丧气了。

我觉得我算是热爱科大的,但是我还是要说,虽然科大人比北大,清华都不差,
但是,科大比起,北大,清华,都还有很大的距离,没有他们的家底,没有
他们的学术水平,没有他们的硬件条件。不过这并不妨害科大作为我们科大人
的心灵家园,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家,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特色。另外说到北大,
清华的学术水平,至少一个现象,我想大家都承认。就国内的大学出的书来说,
数学和物理书,肯定是北大的最好了,计算机的书则是清华的,有时北大也有
很好的计算机书籍。我们学校虽然也有一些老师写了一些很不错的书,但是
还是不能和他们比的,尤其在工科方面。

不过说到这里,我有些想法特别想说出来。我不知道中国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
喜欢彼此歧视,喜欢从别人身上找寻自己的优越感,或许自古如此吧。不过我
听说从辛亥革命开始,甚至从公车上书开始,中国的先辈们就开始了为消除这种
陋习所做的努力,不惜抛头颅撒热血。我听说在1949年以后的有那么几年这种
陋习似乎消失了,至少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可是现在却又蒸蒸日上起来。现在
的中国人,职业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歧视,文凭歧视,甚至财富歧视。并且
很多歧视都是相互的。穷人看见一个有钱人,就怀疑他的钱不干净,是犯罪
所得;富人看见一个穷人,就暗骂他是猪,现在到处都是发财的机会,自己
没本事,还要天天让政府补贴救济。北京的瞧不起上海的,上海的瞧不起北京
的。北大的瞧不起清华的,清华的瞧不起北大的。似乎寻找在别人面前的
优越感成了我们每个人最大的奋斗动力和人生目标。即使那些去了美国的
中国人,还是去不掉这种陋习。他们在美国可能取得了不少成功,可是得不到
这种优越感,于是就回家来看看,对贫穷的同胞提些批评意见,指出同胞们
还有哪些落后的地方,迎来大家对他的或褒或贬,但是在他看来只是妒忌和
羡慕的区别,于是他获得了在美国久违了的优越感,就可以满意的走人了。
当然说不定运气好,还能抱得美人归。除了让祖国多了些F2,也没其它多少
贡献。当然即使他能回来看看,能说些真挚的批评意见,能让大家长长见识,
能多带出去一个F2,多让一个中国人有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那就是好事,
就应该欢迎。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彼此歧视,要寻找那种优越感?有时候给我
的感觉是,很多外国人对我们的歧视,甚至日本人对我们的歧视,都不如我们
自己的同胞。这种现象真的让人好伤心。我们为什么不能停止这种歧视,停止
为了优越感而生活,试着做个真正的我,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呢?

以前我曾经觉得不能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足够的自由,我们被迫的加入了一个
生存竞争的游戏,不是歧视就是被歧视,没有别的选择。可是现在我不这么认
为了。自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只是个政治话题。自由是要靠我们一点点
努力建设的,而不是只去要求和抢夺就能得到的。在建设中我们还要做出巨大
的牺牲。今天我们的努力基本上只能换来百年后子孙的自由,我们是很难看到
的。可是高密度的人口,和激烈的生存竞争并不是我们可以相互歧视的借口,
相反歧视只能更大的损害所有人的利益。这的确是我们的陋习,应该痛改的
陋习。

我去参观过的大学不多,西安的大学我比较熟悉些,尤其是西安交大。其它
就有清华比较熟悉些,北大,武大,国防科大,厦大,南大,浙大本部,是
我参观过的大学。上海和广州的大学我一所也没见过,只听朋友聊过。每次
我走进别人的大学时总是很小心翼翼的,很怕引起别人的反感。同时我很不
愿意和别人讲我的来历。我怕说了要么人家会误认为我来卖的,要么人家会
觉得我不知是哪里的土人,给我以歧视的眼光。这就是非歧视即被歧视的
中国定则。当然事实上也没有这么夸张,大部分我在其它学校碰到的学生,
不管认识不认识,至少表面上彼此还是尊重的。其实我到别的学校去看看,
很大程度上是想为我自己的将来做些考察。我希望能发现更多很美很好的
校园,甚至比科大好很多的校园。因为这样我将来的工作地点就可以多个
选择了。每当我想起中国现在一说大学,好像就是北大,清华,我就觉得
很悲哀,很丢人。难道北大清华真的能把中国全部的优秀知识分子奉养起
来,能撑得起中国的文化体系么?中国的幅员接近美国,人口远超过美国
多少倍,可是美国可能有20所,甚至200所让他们骄傲的大学,我们就两所?!
更何况对大学来说,其实人的资源是最重要的。我不知道北大,清华的同学
是否感到羞耻,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真地感到很羞耻,很丢人。即使印度
好象也比我们强些,就更不要提日本了。

不管怎样,每次我看过别人的各具特色,并且也很美的校园以后,回到科大
我并没有产生对科大的厌恶,反倒我更有一种亲切感,我更加发现了科大的
一些我以前没注意到的特色,我更加觉得科大是我的家园。其实就是我上面
提到的那些大学,我也很难说就最喜欢哪里。且不说我是否有这个能力,只
说我对它们的印象而言。北大,清华,当然是象美国的哈佛,斯坦福一样
的top1,可是那里什么鸟都想去做个窝,什么人都装得人五人六的在里面想
插一腿,捞一票,你每天光应付这些恶性的竞争,尔虞我诈就够累了,而且
你做的好了,人家说你应该,成就在那样的地方似乎成了一种俗气,做的不好,
立刻有人要轰你走。在这样的环境里,基本上没有了做学问需要的宁静和自由,
甚至连做学问的快乐也剩得不多了。说到交大,和我不算很对口,但是生活在
家乡却有种惬意和舒适。武大的风景很美,尤其我非常喜欢武大的人文馆。
那里有个很大的平台,就凌驾在东湖之上,遥望磨山和植物园,真是美极了。
武大的樱花我没见过。不过那里到处都要上下坡,让人觉得很不方便,而且
武汉的天气很可怕。国防科大工作,养老就不愁了,甚至子女都不愁了,但是
那里风格简朴,约束严,象我们科大毕业的恐怕没几个习惯的了。厦大风景
优美,周围环境也好,厦门这个城市本身就非常美。但是我的一个福州的
同学说,那里是风花雪月的场所,学风不浓,不知科研的风气如何。当然
那里的夏天也是挺难熬的。南大我没有仔细参观过,没有从头走到尾,
觉得和浙大本部的风格有点象,都是一个直通的设计格局。南大的位置非常
好,可以说是闹中取静的典型。它门口新盖的一个新杂志(?)咖啡馆非常
漂亮。南大是座老学校,专业并不是都很好,这有点象西安交大。我在南大
门口吃饭,旁边一对情侣也在吃饭,说到了工作签约,对前途似乎都感到很
黯淡,说了两句就有些伤感了。我想,怀疑南大进步的同学,不该祝福南大
取得更好的进步,让它的学生,也就是它的孩子们有个更好的前途么?我们
看到别人的进步,应该感到高兴,同时感到自己的压力,而不是一种恶意的
怀疑和诋毁。就是对清华北大也同样应该这样看待。中国应该多出几所象
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前面有位同学提到,真想有一天......,我也是这么想的,
我一直就这么想的。什么时候中国有一批不相上下的明校,甚至是世界名校,
那才是我们可以感到高兴的时候。至于浙大本部给我的感觉最差,本以为那里
风景很好。曾经听一个去过的朋友说,那里还没有科大校园漂亮,我还不相信,
自己去看了,才相信了。不过浙大的地方好,那里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城市。
上海的大学我都没去过,虽然上海我倒是去过不少次。可是我不喜欢上海,
我觉得有压抑感,我觉得找不到文化气息。北京虽然也有压抑感,但是北京
还是有古城的文化韵味,可是上海没有。

就是说到地域,就拿北京和合肥比吧。北京对我来说,就比合肥多了个九章
书店和理论所,数学所的卖书的地方。而且现在科大附近卖好书的地方也多了。
相反,科大学生在合肥是什么消费层次,在北京可以想象么?北京的大学多,
文化气氛浓些,经常可以去听些报告会,这或许吧。但是我们科大现在的很多
高水平的报告会,大家又去听过几次?北京大学多,社交多,人物多,可以
有很多娱乐活动,可以认识很多漂亮mm,如果有人有这种想法的,基本上
是误解。首先北京的确玩得很多,但对一般人是玩不起的,北京有钱人太多
了,有钱人都要排队,能轮到老百姓么?北京的社交可是三教九流,深不可测。
北京也有人大英语角,就象安大英语角一样的热闹。可是那的男男女女都是
什么来头,你能知道么?在北京谈恋爱要花多少钱,有人算过么?北京
漂亮mm肯定是全国城市中最多的,比上海也要多,因为它不仅有有钱的,
还有有权的,更有很多自称艺术家的骗子。相比而言,上海的权利要少些,
艺术家可能也少些。可是北京的大款,大碗,大官,大家,更是多狠了去了,
而且还有些海外回来的“淘美”派,可简称“大淘”,对这些人而言,
漂亮mm是永远供不应求的。无怪乎我的去北京所里读书的同学后悔没有
留在合肥,觉得还是在合肥的日子爽些。合肥是没有北京的文化氛围,各种
浪漫奇遇的机会也远不如北京多,可是合肥有北京没有的宁静,宽松,舒适,
方便;合肥没有北京的浮夸,喧嚣的都市毒气;合肥有些很宁静的场所,
可以让人忙里偷闲的放松一下心情,北京方圆几百里,好点的地方都
被围上收门票了,还仍然人满为患。科大人似乎总有一种合肥情结,
这和北京人,上海人的北京情结,上海情结是一回事,就是彼此歧视
的陋习。

当然我这里比较的差别只是对于学生个人的大学生活而言的。从学校的
发展和科研方面,北京的确比合肥多了很多优势。这虽然是中国现在畸形
发展的错误模式,但是是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我们只有尽量减小劣势,
增加自己的优势。我们应该尽可能在我们的校园里营造一种纯朴科学的
文化氛围,营造一种宁静的学问气。同时我们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和现代化
技术加大和国内国际的合作交流。不管是和企业还是大学,学校都应该
积极主动的去和别人联系。我们不在北京,也没有北京上海的高校机遇多,
那我们就自己主动去找。但是我们不在北京,上海,可能就有机会培养
比他们务实严谨的作风,培养更优秀的学生,产生更优秀的研究成果。
这里面困难是非常多的,不管是体制上的,还是地理上的困难,不管
这些困难是我们自己的错误还是别人的错误导致的,它总是个现实的
困难。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希望,因为中国总要发展,总要改变错误
的做法。在这个变革中,机遇就会不断出现。如果我们只会清高的指责
别人的错误,只会怨天尤人,那只能让机会流失,让别人嘲笑。苏州
和上海研究生院的尝试就非常积极,也得到了大多数师生的热烈支持。
包括校友基金会的努力,这都是我们的希望。当然现在在校的师生的
共同努力才是更大的希望。我非常企盼着科大能多出几个讯飞,恒星
这样的公司,多出几个能拿到精算师执照的师生。天上总不会白掉
馅饼,任何好处总是要代价的,任何劣势中也同样隐含着机遇。我就
不信,科大在合肥就真的成了它的致命伤。在合肥有坏处就自然有它
的好处。科大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在安徽的科技优势,充分开发科技
产业化市场。现在安徽的交通也有了很大改观,和周围各省的联系
明显方便了,科大就该主动出击,为自己在华东,华中开辟市场,
寻求商机,形成科研,技术,产业化的互动良性循环。只要我们的
科大人热爱自己的母校,抛却那种向往大都市的庸俗虚荣,静下心
来工作学习,走我们自己的路,科大不愁没发展。美国那么多明校
都是在农村,并且国家也没给过几个子,它们靠得就是凝聚力,团队
精神才发展起来的。我们不能习惯于总指望别人种树我乘凉的聪明
想法。其实这种聪明是太聪明,聪明的过头就是愚蠢了。这种只想
得到,不想付出是错误的想法,凡是错误一定有惩罚,有代价。
所以我们不必羡慕别人得到了很多,我们只要有我们自己的努力就
可以了。如果我们真的因为在合肥而发展不好,并且我们并没有做错
什么,那我们在哪里也发展不好,因为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错误。
我们只要坚持了自己的道路,坚持了自己的正确,结果如何都
问心无悔了。我们不需要去做错误中的最好。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从对施一公的攻击说起
2004: 知识分子要有良知
2002: 华裔家庭“代沟”日深
2002: 从《阿童木》看起:重温日本影视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