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緣起贊釋 6 深達緣起,入諸法界,見有為法,猶如鏡像
送交者: pifu01 2020年04月14日01:31:1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索達吉堪布

  今天繼續講緣起空性是佛陀的究竟密意,其中講第三個問題。

壬三、是故緣起與空性不相違:

為此您之正法中,竭力讚嘆見緣起,

此非一切皆無有,亦非自性成實有。

在章嘉國師的科判里,後面這兩句用在下一個科判,但我覺得用在這裡也可以,所以就放在本科判內。

因為前面已經講了,如果通達緣起空性,善惡因果、前世後世以及即生中的所作所為等一切的一切都可成立;如果沒有通達緣起,認為是空性就不能起作用,顯現的一切法都不是空性的,那這種人就會墮入深淵。所以,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您在無量無邊法蘊或正法中,竭力讚嘆一定要見到緣起空性。比如,在《楞伽經》、《華嚴經》、《大寶積經》、《緣起經》、《稻稈經》等許多經典里都讚嘆說:一定要現見緣起,若見到緣起,就能見到四諦、諸佛、萬法。不僅佛經如此,龍猛菩薩的《菩提心釋》等許多論典也竭力讚嘆現見緣起。

那緣起是什麼樣呢?實際上,所謂緣起並不是說一切萬法都沒有,就像石女的兒子、空中的鮮花一樣。那是不是實實在在存在,永遠也不空呢?也不是,它的自性並非永遠也不改變,恆時都是成實、常有、堅固的。那既非實有,也不是非實有,或既不是有,也不是無,這會不會相違呢?作為初學者或一般的凡夫人,顯現和空性會有矛盾:顯的時候空不了,空的時候顯不了。但實際上,所謂緣起是指顯現的法是因緣生,所以它的本體是空性的;雖然一切法的本體是空性,但在世俗中也可現前。也就是說,見到顯和空無二無別,就見到了緣起。

所以大家一定要現見這樣的緣起,因為在一切所見或所知中,這是最重要的。《中觀四百論》中云:“若見緣起理,愚痴則不生,故此一切力,唯應說彼語。”其意是說,如果見到了緣起,世間一切無明愚痴的現象永遠也不會產生;因為它在佛陀的教言或正法中,最精要、最珍貴、最甚深,所以我們在何時何地都要儘量宣說緣起法。比如坐公共汽車,也應給同車的乘客講緣起法;路過十字路口看到警察,也要給他們講緣起法。

當然,如果我們給他們說一切都是緣起,可能他們會問:什麼是緣起?若我們說:《中觀四百論》裡有緣起。也許他們會說:我看到的車都是四個輪子,哪有四百輪。即或是這樣,也要抓住一切機遇講緣起。因為在一切所知中,懂得緣起最重要。

不知在座的各位這樣想過沒有:來到人間以後,能學到這樣的大乘佛法確實非常榮幸;所以在有生之年,我一定要通達緣起空性法門。如果證悟緣起空性,就不會像世間人那樣——對任何法都特別執著,而且越執著產生的痛苦越大。有些人認為學佛僅僅解決來世的問題,比如來世往生極樂世界、來世獲得快樂等,其實學佛並不僅僅是為來世,即生中對我們的生活也會有非常大的利益。因為,在沒有懂得緣起空性的真理前,對水泡般現而不實的感情、家庭、財產、名聲等就會特別執著,但對任何一個法越來越執著時,反而得不到。就像抓一把沙子,如果抓得越來越緊,全部都會散失,最後空空一手,什麼都沒有。所以,對世間任何一個東西越來越執著,比如有人對錢財特別執著,那他就得不到錢財。

其實錢財、名聲這些,對你來講真正需要那麼多、那麼大嗎?並不需要。因為維持人生存的吃飯、穿衣等並不需要大量的錢財,而且人的享受也不一定要建立在物質上。可是很多人都不會調整心理,尤其不懂緣起理的人,經常緣萬法產生各種各樣的痛苦。因此,我們應竭力跟有緣人宣說緣起空性的真實道理,自己在學佛或修行過程中,也要考慮這個大事。因為見到緣起比什麼都重要。

有些佛友經常講:太高興了,我見到了一位上師,他白白胖胖,特別可愛;我很喜歡這位上師,覺得太榮幸了,好幾天都睡不着。當然,如果你見到的上師真正是大成就者,歡喜、高興也可以。

對世間人來講,在見到自己特別喜歡的人後,就會特別開心。實際上,在見到世間任何人或物後,對其產生的執著越來越強烈,其一舉一動或任何一個變化,直接或間接都會對你帶來各種痛苦,不一定帶來快樂。雖然你的目的是依靠這個人對自己帶來快樂,可是遠遠沒有考慮到,依靠他反而帶來痛苦。世間的感情就是這樣:雖然很多人都想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人,而給自己帶來快樂,但往往事與願違。如若不信,你就在結婚兩三年或十幾年後總結一下,看從他或她身上得到的快樂和痛苦是多少時間,如果真的會計算,相信你最終會明白。

的確,在一切所見中,見到緣起才是真正的所見。在顯宗中,第二轉法輪從空性的側面講見緣起;在無上密續中,所謂見到緣起就是現見大圓滿的見修行果。無垢光尊者的許多教言都講,見到空性時就見到了緣起;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中也說:對顯現空性無二無別的無欺緣起顯現,可以叫大圓滿,也可叫大手印,或者叫大中觀確實,這樣的緣起顯現在顯宗也有,《華嚴經》中云:“見緣起法故,見法清淨;見法清淨故,見國土清淨。”所以,若真正了達一切法並不像我們想象那樣實有,而現見其空性、清淨的本體,那就見到了國土清淨。我前兩天也說過,所謂的上師、阿彌陀佛,其實就是自己的清淨心,而這也是相關大乘了義經典講“心淨則國土淨”的原因。當然,這樣的清淨法並非實有,也非單空、無有,而是顯而無自性。在中觀中,“顯而無自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名詞,它也叫做“緣起性空”。

但不知在座的各位,在平時或聞思的過程中,是否想過一切萬法都是緣起性空的。一旦真正認識緣起性空,從世俗來講,對世俗法就不會像以前那樣特別執著,因為在懂得萬法因緣生,有因必有果後,就會很隨緣;從勝義本體來講,因為一切都是依靠因緣而生,其本體決定是空性的,如果不是因緣而生,也有可能不是空性,但因為是因緣生的緣故,決定是空性,這在前面已經闡述過。

可能有人會問:既然萬法決定是空性,那我們為什麼看不見呢?這是因為我們有特別堅固的習氣薰染着自己的心性,所以就會像盲人看不見陽光一樣。實在說,在我們現在這種迷亂狀態面前,不要說特別細微、清淨的勝義本體,連萬事萬物的名言實相,物理學家所承認的——沒有一個靜止的法,一切都在不斷地運動,這一點我們的肉眼也看不到、分別念也想不出、手也摸不着。因為除了極個別動搖的物體以外,像我前面的桌子,大家都會認為是靜止或靜態的。就像這樣,凡夫人往往將自己根識前的錯亂顯現認為是真實的。比如今年看見去年見過的一個人,其實這個人已經老了365天,但根本看不到,還認為他比去年更年輕了。有些人就是這樣說的。這可能嗎?

辛三、現前緣起空性的量:

不觀待如空中花,故非不依而存在,

本體若成彼成立,觀待因緣則相抵。

所謂現前緣起空性的量,就像修共同加行人身難得等時,最後要達到的境界或界限一樣,到一定的時候,緣起空性在任何一位修行人的境界中出現時,也會有這樣的量。

這裡講,在修行比較好的、真正通達緣起空性的修行人或瑜伽士的境界中,不觀待的法就像空中的鮮花一樣絕對沒有,所以萬法根本不可能不觀待而存在。所謂空中的鮮花,並非說它不觀待而獨立存在,而是一種不觀待就不存在的比喻。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根本找不到不依靠或不觀待任何一法而獨立存在的法。若了知此理,就不會墮入斷邊,因為一切法的顯現必定存在,並不像空中的鮮花一樣。如果空中有鮮花存在,那就是無緣無故,但世間萬事萬物全部都是依靠各自的因緣產生的,所以根本不可能有不觀待而產生的法。如果萬法的本體成立,就可不觀待因緣,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因為一切萬法都是觀待因緣而生的。所以,承認萬法實有與觀待因緣恰恰相違或相抵。

總之,這個偈頌是說,真正的緣起空性,是指顯現就是空性、空性即是顯現。《心經》亦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若我們通達這樣的緣起空性境界,就會了知一切法雖然顯現,但並非真實存在。記得月稱論師在《中觀四百論》的註疏中說:我不會說一切法是沒有的,因為我承認是緣起法;我也不會說一切法是實有的,因為我承許是緣起法。那到底緣起法是什麼樣呢?緣起法就是如幻、如夢、如陽焰、如水月、如幻術般地顯現,而這些顯現也無實有、無自性、無本體。他在《四百論》的註疏中,以大量文字描述了一切萬法如夢如幻。

很多人只能在口頭上說如夢如幻,實際上並不是說其他法如夢如幻,就是我們白天見到的法跟夢境的法沒有什麼差別。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夢中的法依靠因緣現前時雖然無欺顯現,但因緣滅時也無蹤無影;同樣的道理,現在世間我們看見的這些法,雖然有它的本質存在,或者說在因緣聚合時可以現前,但因緣滅時全部都沒有。《華嚴經》裡有比較適合的教證:“深達緣起,入諸法界,見有為法,猶如鏡像。”其意是說,作為一個通達緣起、深入法界的人來講,我們所見到的山河大地、金銀財寶等有為法,在他的境界中是顯而無自性的,就像鏡子裡的影像一樣,或者說跟幻術沒有什麼差別。

美國有個科波菲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乃至前幾年的時候,他特別出名,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最超級的魔術師。他依靠一些器具和特異功能,能從防範森嚴的監獄逃脫,還能在虛空中飛翔,也能把別人價值一百萬美金的收藏卡全部扯毀後重新恢復……在世界上示現了很多神奇的事。實際上這些都是巧妙的因緣聚合,若懂得,世間萬法也是如此。佛陀早就在有關經典中,以幻術師(實際上,魔術師與幻術師的意思基本上相同)的幻術來比喻一切萬法。

若我們真正了達“顯即是空、空即是顯”的空性意義或境界,顯現和空性再也不用輪番顯現,此時見解就圓滿了。宗喀巴大師在《三主要道論》的最後說:“一旦無有輪番時,現見無欺之緣起,斷除一切執著相,爾時見解即圓滿。”這個教證章嘉國師引用在《緣起贊釋》中,他說此頌主要講緣起空性的境界圓滿的量。但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什麼呢?就是顯的時候不空,空的時候不顯,顯和空是輪番顯現的。而真正見到緣起空性的瑜伽士,就不會輪番顯現。所以,只有當我們見到柱子時,了知它的本體是空性的,那時才能斷除一切執著相。

宗喀巴大師面見文殊菩薩時,文殊菩薩給他講了一個無有執著的甚深竅訣,即:當你面對顯現時,千萬不要去執著。但我們見到任何一個法都會產生執著,要麼是好的執著、要麼是不好的執著,有好的執著就會產生貪心,有不好的執著就會產生嗔恨心,如此進行取捨就會在相續中造下業。而這個教證已經講了,在真正通達緣起空性的道理時,一切執著都不會有。《四百論》亦云:“見境無我時,諸有種皆滅。”所以,通達緣起空性的究竟意義很重要。


0%(0)
0%(0)
  收藏了 慢慢學習 謝謝!  /無內容 - gooddday 04/14/20 (213)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從思想的來源映射物質的來源
2019: 英詩欣賞(2)
2017: 《紅樓夢》的作者是否不是曹雪芹?
2017: 朝鮮問題:中國出招兒會怎樣
2016: 改選《中哲會》增加會員和名譽會員的通
2016: 改選《中哲會》增加會員和名譽會員的通
2015: 中軍:思維創新的哲學理解(下)
2015: 如果用東北人反國家的所謂民主全國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