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解義慧劍學習心得 8/7/2020
送交者: pifu01 2020年08月07日13:07:0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緣起:

第二次學習解義慧劍,以為自己都懂了,直到同修問問題,才發現啥也沒懂。於是以上師講記和法師輔導做參考,試圖從字面上詳細給自己一個交代。本文為末學學習心得,若網友想要學習原文,建議去看索達吉堪布原文宣講文本: http://read.goodweb.net.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5456

油管視頻可以得此傳承: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UvfASP8Aix8X9Zn7dKVVrQhv3DAtCV5

 

末學這裡會引用大量原文,原文皆以藍色文字標出。末學自己心得為黑色字體。一些原文沒有廣講的,會參考法師輔導和股溝給補上。

 

原文由麥彭仁波切(1846-1912)所著,索達吉堪布譯成漢文。

作者:全知麥彭仁波切本人實際早已獲得涅槃、投生之自在,當他最終顯現圓寂相時,曾親口說道:“……我所造之論典均為智慧伏藏所顯發,凡文殊菩薩未開許者,連一四句偈都未曾寫過。任何人若能傳講、聽聞、修持,其所獲之加持力則特別殊勝,並超勝其它法門,且迅疾就能降臨;不類某些法門那樣傳承遙遠,加持緩慢。尤其是在七世以內,我所傳留之法要,其加持力定會代代增上、日漸強大。現今我將所有法要一併交予格薩爾護法神守護,一切修持此等法門者,風馬吉利及福德定會增上,種種違緣與魔眾均無有任何乘虛而入之機緣。……若毫無保留地廣述自己生平,只能成為引誘眾人妄加誹謗之因,除此之外並無些許實際利益,故我才一直緘口不語。此時面臨壽終之際,一見汝等便不由令我心生悲憫,況我此時亦不可能再妄稱自己獲得上人法,因此才向諸位稍稍透露一線天機。”頂禮全知麥彭仁波切!

 

釋題:

”,在這裡是了解、通達的意思;“”,是意義,就是詞句和意義當中的這個意義;了解意義的智慧就像寶劍一樣,因為寶劍不管是遇到任何一個事物,它當下就可以將其割斷。’

學習的必要性:“我們現在世間很多的眾生真的非常可憐,全部都是已經入於無明煩惱的網裡面。那麼這種網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斷除呢?應該用智慧的寶劍。如果沒有智慧的寶劍,眾生始終陷在這個牢獄當中,始終在這個網裡面拔不出來,始終無有自拔的能力。通過諸佛菩薩的加持,我們相續當中生起了如是二量的智慧寶劍,從而可以輕而易舉地斷除一切邪知邪念。所以從這個題目上也可以看得出來,依靠此論在我們的相續中一定會生起最殊勝的見解或者定解。”

 

名詞解釋:因明和中觀裡面非常多定義極為精確的名詞。精準理解這些名詞是學習的重要一壞,所以末學會以參考股溝的形式現抄現賣,只是為了自己能夠加深理解。如有廖誤希望讀者自己斟酌。

 

二量 應是指名言量和勝義量。

名言量就是六凡(天道、人道、阿修羅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和四聖(菩薩,聲聞,緣覺,佛)如實所見者。中觀總義里說:“六凡心識前的不清淨共同所見境,只是依於名言觀現世量而安立的,四聖心前的清淨共同所見境,則是隨名言淨見量而施設安立的。”換一個說法,六凡的迷亂顯現為名言現世量的觀察對象。四聖所見則為淨見量的內容。六凡心識前的迷亂顯現,這個迷亂是相對於勝義諦的空性實相而言,在物理世界卻有着它自己的規律,並不是亂糟糟的。所謂迷亂,乃是“心”迷,不是境迷。境是沒有迷不迷的,無對錯。四聖的淨見量,不僅僅能見清淨實相(比如阿彌陀佛的淨土),還能見凡夫世界。但是凡夫的觀現世量,就無法見到清淨實相了(只有迷亂顯現)。你看不到阿彌陀佛的淨土吧?嘿嘿。反正我看不到。連釋迦牟尼佛的淨土也見不到,但我們就身處其中,每天看到的都是瓦礫石塊和很多很多的悲慘故事。

堪布:“名言量分淨見量和觀現世量,“淨見”指的是諸佛菩薩在入根本慧定的後得能照見一切清淨的現象。在《俱舍論》裏講,在作意的情況下,聲聞見二千世界,緣覺見三千世界,佛陀見無數的世界;如果在不作意的情況下則依次見一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世界。而凡夫人不要說一千世界,連一個山溝都見不了。像我的話,在一個經堂裏面只能見前面的這些人,最後面的那些人到底是誰都不知道。不要說一千世界、二千世界,連一個小小經堂裏面的人都見不了。但聖者的所見是不是這樣呢?絕對不是的。有神通者連整個大千世界都完全可以見到。對於聲聞緣覺所見到的無數的眾生和無數的世界等一切,佛陀在一個車輪大的範圍內完全能照見。在修密宗的瑜伽士的清淨顯現中四大都是佛母,比如水大成為瑪瑪格佛母等。還有一些清淨的見解比如人所見到的一碗水,天人看作甘露。所以境界越來越高的時候,上上的所見越來越清淨。這些都是淨見量”(註:地獄眾生見到水,是膿血的樣子) 諸佛菩薩所見,在名言範疇里,是“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這在俺們凡夫腦袋裡是無法想象的。但那就是名言淨見量的內容。

那麼有人要問了,諸佛境界,不是一切都是空性的麼?是,是空性的。但是空性不意味着“沒有”,也不是“不存在”。 勝義量有兩種,即相似勝義與真實勝義。末學理解,抉擇空性的即是勝義量。這個超出末學小腦袋太多,不敢亂講了。

 

世俗諦是名言量的對鏡。名言觀察的就是心識前的顯現,即世俗。 世俗的另一個同等名稱,就是名言。迷亂心識前顯現迷亂外境(名言現世量),清淨心識前顯現清淨外境(名言淨見量)。

現在,為什麼叫做“量”?簡單講,就是我們要有一個識別的標準,一個事物,需要有一個“尺子”(標準)來量度。若失去這個標準,那我們豈不成了Peter Bichsel作品中的老人?一個厭煩了日復一日生活的老人,決定從現在開始,他管床叫做‘圖片’。‘我困了,我要到圖片上去睡覺了’,他說。早晨,他也常常躺在圖片上思考着要管椅子叫什麼,他要把椅子叫做‘鬧鐘’。他爬起來,穿好衣服,坐在鬧鐘上,把手擱在桌子上。但是桌子現在不叫桌子了,他管它叫地毯。所以現在是:早晨老人離開圖片,穿上衣服坐在地毯旁的鬧鐘上,想着要把什麼叫做什麼。”然後慢慢的,他改變了一切的名稱甚至動詞,再也不能與周圍的人溝通了。所以即使只是日常生活里,我們也必須有一定的“量”度,不然就會是一團糟。

“在有部宗、經部宗來說,看到桌子的眼識是量,是完全無錯的量。因此,眼識看到的桌子與桌子是一致的,桌子就是眼識看到的那個桌子,中間毫無誤差。”(青僧格西,見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2014/07/blog-post_30.html)。凡夫五識(眼耳鼻舌身)所直接無誤感知的,就是名言現世量。

名言量有三個特點:世間所共許,不被其他名言量所推翻,不被觀擇真實性的理智所推翻。( http://www.geshetp.com/course/elucidation/t-elucidation/t-elucidation-2009/749?showall=1&limitstart=)。 五識所感知的就一定是正確的名言量嗎?未必啊,萬一我們在昏黑的時候把一條繩子看成了一條蛇呢?燈光大亮的時候自己又推翻了不是?眼見未必為實。

接下來的問題,什麼是“實”?眼見都不一定為實,什麼才是實?這就是名言量的觀察範疇。觀察正確的實相,即為正確的名言量。所謂的真實性,是“顯現”與“實相”中的後者。顯現不一定是真實的。實相,按照定義,才是真實的。當然這個真實,仍然在名言的範疇裡面,還不涉及勝義空性。這個正確的真實的東西,就是正確的名言量。

舉個紅綠色盲的例子,他們所見的顏色即非正確的名言量,乃是他們有眼病所致。比如將紅燈看成灰色的燈。其他沒有眼病的人所共見的(世間共稱的),不能被其他名言量所推翻的(上去摸一摸確實摸到了燈柱,看到了紅燈,汽車也都在紅燈前停下,這些就是其他名言量),觀察選擇時也符合理智,這就是正確的名言量。

一個需要了解的概念就是,“雖然名言是世俗諦,但並非所有名言都是世俗諦,因為名言當中也有正誤之分,正確的名言稱為“名言量”,宗喀巴大師認為,只有符合名言量的名言認知範圍才是世俗諦。http://www.mingdeng.org/rm/11492.html諦的意思,就是細察詳審之下的真實。

再再說明,此處所提到的名言量不涉及般若空性。完全在不同層面。般若空性應屬勝義諦(勝義量)範疇。

現在有些人也是這樣問的:世俗的顯現全是假的,勝義全是空性的,那極樂世界是不是假的?我們可以這樣說,從名言量的角度來講它是真正的實相。這是淨見量所得到的一種對境。所以這個一定要分,如果沒有分的話,很多人最後對這些問題也迷惑不解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從文化的角度解釋香港人今天的亂局。
2019: 香港人民的維權抗爭與大陸人民有何區別
2018: 昨天我發布的打印論文被宰之事。美國白
2018: 《兩片嫩葉》
2017: 關於量子保密通訊
2017: 2018美國留學費用表
2016: 和顏清心:思想的形成 人問寒山路
2016: 思想的形成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
2015: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你真的英語好嗎
2015: 令人噓唏不已的耶魯大學原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