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愛欲兩難分的後現代
送交者: 方方 2020年11月22日17:59:2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愛欲兩難分的後現代(1)

 

  愛欲兩難分,的確是人類智慧的生命歷練處在後現代必須解決的難題。

  心的天職,都一直在提供暗示給以我們如何去處置這個難題,以及如何去為愛欲配置一個對的生命智慧行使權的位置。

 

一,心的天職的暗示 

       人之初性本善——性即意味是心的原生性形態(第一時間性質的,無對立的,一種純粹意識),能具備條件以心來行使天職。本善即是這個天職的功能本來就是圓滿俱足。

  苟不教性乃遷——遷則是這個心的天職行使能力會產生的本質變化,基於我們不能給以心性值當的教育。

  這兩句話,延伸一個隱意,也可以說是一個深層意識的集體無意識的內涵——人一生下來,本來就是有理念的高等生命物種,所以人類才能夠經過自己生命的有史以來漫長時間的歷練而進化成為萬物之靈,人類因此能有所具備條件經過一代代人的歷練,傳承自己所積累的智慧給以後代,以致至今成為現代的人類。

 

  人類從遠古—古代—現代,一路走來,從不夠成熟的天職條件,逐而成熟,他們一代代人的歷練與傳承所獲得的智慧,現今我們只能看得懂多少,就不會所有嫌棄多少,而是只能懂得汲取多少。我們只能做到這一個地步,確實是我們仍然在天職條件的成熟下,畢竟還是存有不夠圓滿的狀況,我們是需要做另一個地步——本於這只是腦的進化的條件成熟,還必須配備一個心的淨化。

  這個心的淨化的說法,就是表示這是一個後現代的人的集體無意識的醒覺暗示,我們必須要懂得如何去關注,如何去意識。

 

  古人的智慧,其涵蓋的智慧內涵不外就是一個理念的心性內化意義的解說——善與至善。

  今人的智慧,就是善與至善的間中心性內化意義的補充——唯善。

  現代人都懂得自我,但是就是不懂得自我只是善與至善間中的一個內化過程。

        

  現代人與古人最大的差異,就在自我構成的兩個完全成熟條件的界定面向——自我共性和自我個性,有所偏執性的取向,前人偏重自我共性,後人則偏重自我個性。

  偏重自我共性化,會懂得與人和諧相處,眾樂而自樂,其中有高尚的表現,就會先天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

  偏重自我個性化,會偏向不想去與人共處,不懂也不屑何謂眾樂而自樂,盡顯“只要我喜歡,為什麼不可以”的個性。

 

  後現代的人,對於自我個性化的偏向極端性的表現,顯見是比過去任何一代的人來得強烈。這裡也表示,強烈是表示自我意識的極度高昂的抬頭,也表示這個偏執性取向已處在置頂狀態。

  我們就因此置頂形成的心性封閉,我們表現傲慢而回不去過去一代代人的歷練與傳承所獲得的智慧的良善汲取,我們之所以會焦慮,會憂慮,表面上我們一直認為這是現代生活快節奏的高壓逼迫性使然,但是我們始終看不明白這裡頭深藏一個深層意識的集體無意識所蘊含的時代性契機——心的天職使然的實時暗示,我們必須回頭。

 

  我們必須回頭,回到人之初性本善裡頭尋覓其蘊含的性——心的原生性形態,有關內涵的理解,並以心來行使天職。

  我們必須找回這個初心,去重構我們的內心,以完成我們必備必要的全心。

  只有這樣做,我們才能開始明確精準地去開放我們的心性取向,以進入這個深層意識,理解個中存在的理性——原生性理性和後設性理性,並從“善—唯善—至善”的理念中汲取意義的取向指導,穩妥地建立我們心性中的理性。

 

  只要我們能夠掌握理念的理性的理解,我們是可以通過歷練,自我憑證認同,自己實證確認,我們就可以進入到深層意識中,意識到的理性凝聚,其形態顯相就是愛

 

        愛欲的難分,就可以如此劃分清楚。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鋼琴碩士和博士
2019: 鋼琴購買入門指南
2018: 赤兔馬與“biang”字、天地會的關係
2018: 為什麼學好外語口語"十分"困難?
2017: 日本為什麼要給沈志華教授頒獎?
2017: 寫詩教詩的檳郎
2016: 關於認識論:湧現和貝葉斯法則
2016: 高天韻:文化使命—評兩岸媒體人北京峰
2015: IT IS 一身(體)一時, 一生一世。修真修
2015: IT IS 一身(體)一時 一生一世 修真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