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别解(8) |
送交者: 彭运生 2021年01月01日15:47:26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唐诗别解(8) 东方虬 1、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若个”的意思是哪个。 “春雪满空来”——只有通过看,我们才能感知到这样的现象。 一旦看到某种现象——“春雪”与其他事物相接“触”而呈现出的某种形象,我们的联想力就能够被激活,我们因此而能够联想到此形象的某种相“似”者——“花开”。 只有通过看,我们才能意识到:我们不能通过看,去解决“‘园里树’‘若个是真梅’”这样的一个问题。 “看”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贺知章 1、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一个人,他的“乡音无改”,不妨说这个人做到了让自己的“乡音”长时间地保持不变。 我们不能让所有的事物都长时间地保持不变——这个人的“鬓毛”,在其“离家”期间,已经变“衰”了。 因为让自己的乡音长时间地保持不变,对于家乡中“不相识”的“儿童”在“相见”的时候“笑”着提出的“问”题——“客从何处来”,这个人就能够用与这个儿童相同的乡音,让这个儿童无障碍地听懂自己的回答:我不是什么“客”人,我只是“少小离家老大回”啊。 “让事物长时间地保持不变”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个人说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如果说这个人现在是在幻觉状态,则这个人能够进入这样的幻觉状态,是因为他看到了某一事物——“垂下”一“万”根枝“条”的“一”棵“高”“树”。 一个人说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如果说这个人现在也是在幻觉状态,则这个人能够进入这样的幻觉状态,是因为他纠缠于“细叶谁裁出”这样的一个难题——这个人“不”能获“知”其答案的一个问题。 “进入幻觉状态”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崔颢 1、长干行二首(其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或恐”的意思是也许。 如果说诗中的女子想要结识一个陌生人,让对方与自己交谈起来,则要想实现这样的愿望,此女子就必须足够勇敢,能够当机立断,采取行动——“停”下自己的“船”,否则,她就会与自己想要结识的人擦肩而过,渐行渐远。 要想结识陌生人,我们还必须有相关的各种知识——此女子知道人们通常不拒绝那些彬彬有礼的人,于是尊称对方为“君”,谦称自己为“妾”;此女子知道人们通常不拒绝那些有公平精神的人,于是在“借问”过“君家何处住”之后,主动提供自己此方面的信息——“妾住在横塘”;此女子还知道人们主动说出自己的意图,就可能减少他人的疑虑,于是主动说出自己的意图——我想知道我们两人是不是“同乡”。 “结识陌生人”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0: | 扯住教皇不放—今天的世界上天哪个国家 | |
2020: | 真正民主的社会一定是平民社会 | |
2019: | 人的主体意识-“小绝对”与“大绝对” | |
2019: | Ritmüller钢琴 - 为每个人量身定制! | |
2018: | 大陸由於文化蕩然無存,共產黨政權血腥 | |
2018: | (2) 马克思和恩格思的“唯物主义”错在 | |
2017: | 彭运生:自然规律与美 | |
2017: | 排除“20种不清净相”的法门 | |
2016: | 110.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识(四) | |
2016: |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v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