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沒有內聖就沒有外王
送交者: 余東海 2021年08月24日00:56:3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沒有內聖就沒有外王

----簡答孟曉路《答余東海:論宋儒內聖化經學乃經學之歧途》

余東海

孟曉路《答余東海》錯誤很多,茲擇三個比較嚴重的錯誤略駁。

 

孟曉路將內聖外王視為並列二維關係,大錯也。內聖外王為本末體用關係,內聖為本為體,外王為末為用,本末不二,體用一如,內聖可開出外王,外王根植於內聖。這不僅是程朱的見識,也是四書五經的共識,堪稱儒家定論。

 

沒有內聖就沒有外王,沒有內聖功夫就沒有外王的理想、追求和實踐。內聖功夫包括一定的學術水平和道德修養,唯仁者具有。沒有內聖功夫,沒有仁義修養,不明中道文化,就不可能追求王道政治及禮樂制度。設想,不學無術、不修無德者或異端外道,即使有機會有權位,又如何能夠建設王道!

 

正如彬宇廳友所說:“須知內聖為體,外王為用,體用不二。內聖為知,外王為行,不知而行,不行而知,未之有也。知行合一,內外一如。”

 

不僅四書,五經同樣以內聖為體,外王為用。《尚書》首篇《堯典》開頭的“聰明文思,光宅天下”、“ 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 克明峻德”等話語,都是讚美帝堯聖德的。

 

唯如此聖德光明,才能“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五經中諸如此類聖體王用的話語,不勝枚舉。

 

伊尹作《咸有一德》曰:“嗚呼!天難諶,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監於萬方,啟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湯,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師,爰革夏正。”

 

咸有一德,都有純一的道德,這就是最高的內聖功夫。只有伊尹我和成湯咸有一德,所以能夠順天應人,取得革命的成功。這段話把內聖外王的體用本末關係很明確地闡發出來了。

 

注意,外王追求和實踐以禮制為要點,但不限於此。周公制禮是外王,禦寇、攘夷、平亂、革命是外王,正君心以致君堯舜也是外王。程朱不重視制度建設,並非“將外王脫離制度去理解”,兩宋的主要問題在學術,制度並無大問題,在當時的時代環境和“國際環境”中還頗具優越性。

 

孟曉路引用孟子之言試圖證成“內聖不能通外王”之說,其實是對孟子之言的曲解。孟子說:“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此言意謂僅有仁心仁聞是不行的,必須落實為政治行為和先王之道。否則不足以為政,善不足,內聖功夫不足。同時,好的法度要靠有道德的人去實踐。

 

孟曉路附言說:

 

“自古以來,明心見性者眾。聖者盡性,儒門有,佛門道門更多,而於此間可為聖王盡制者實寡!制度和心性乃兩不同之領域,令明心見性但不通制度之人治國,定不如未能明心見性然深通先王之道者治得好。何內聖外王可直通乎!”

 

東海曰:儒佛皆可明心見性,然所明所見同中有異。佛教所見者佛性,儒家所見者仁性。見佛性者佛徒也,見仁性者仁者也。聖賢君子,皆仁者也。豈有仁者不通制度和先王之道,豈有“未能明心見性然深通先王之道者”?

 

孟文對程朱之論斷全繆,特引一段於左:

 

“蓋理學之闢佛老,以輪迴問題為核心。如佛教、道教皆以為有輪迴有鬼神有來生,理學為與之立異,故斷然曰無。且不止此也,又造出一型合併無極、太極為一事之緣起學說以證成之。故中國斷見(一死百了、無來生之見解)之泛濫,實始於程張發明理學之時也。薰習千年之久,於士庶已相當普及矣。五四後西學攜科學斷見入,二者裡應外合,中國今日遂為全球最大最烈之斷見國家。”

 

孟曉路似乎沒有讀過程朱著作,只是憑想象臆測和論斷。其論斷程朱和理學的文字,往輕說,是上綱上線;往重說,是栽贓誣陷。

 

理學“無上帝無鬼神無來生”、“ 如佛教、道教皆以為有輪迴有鬼神有來生,理學為與之立異,故斷然曰無”云云,更是造理學之謠。

 

程朱於上帝鬼神之理解與佛老不同,於來生置而不論,最得孔孟之正。《中庸》:“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

 

朱熹註:“程子曰: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跡也。張子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愚謂以二氣言,則鬼者陰之靈也,神者陽之靈也。以一氣言,則至而伸者為神,反而歸者為鬼,其實一物而已。”朱熹又援引《禮記》所載孔子的話,認為鬼神就是那氣“發揚於上為昭明”的“百物之精”。(《中庸章句》)

 

在理與氣之間,朱熹提出“氣之靈”說。這個靈,在人為心,人死為鬼為神。這個靈和鬼神,雖無形聲卻有知。《中庸》說祭祀時它“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朱熹註:“能使人畏敬奉承,而發見昭著如此,乃其體物而不可遺之驗也。孔子曰: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焄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正謂此爾。”

在朱熹看來,鬼神作為祭祀、崇拜和敬畏的對象,其存在無可懷疑。

 

佛老之輪迴說及因果論,雖然不無道理,皆不符儒家中道,程朱辟之也宜。然理學絕非斷見,天理豈有斷滅哉。另外,理學之闢佛老因果論亦非辟因果論本身,儒家自有因果論故,茲不詳論。

 

孟曉路將兩宋之敗亡和國運之盛衰卸責於理學,大錯也。孟文說:“吾華國運自宋轉衰,有由然矣!理學當負不可推卸之責也。(理學孕育壯大於兩宋,至元明清三朝則貴為吾華之王官學,故於國運之盛衰自不能逃其責。)”

 

宋朝之衰弱敗亡是宋廷的責任,是兩宋朝廷反理學運動的結果。關於宋廷反理學運動,東海《宋儒和理學》一書有詳細介紹,茲不贅。理學在宋理宗時雖受推崇但其時南宋大勢漸去,而宋理宗們缺乏內聖功夫,在政治上不足以大有為,尊崇理學實乃虛尊。故理學雖然孕育於兩宋,於兩宋之敗亡和國運之盛衰無責任可負也。就像東海仁本主義體系孕育於馬時代,不必為馬家負責任也。

 

孟曉路不僅將兩宋之敗亡和國運之盛衰歸罪程朱,甚至將現代落後都歸咎理學,說什麼:“故中國斷見(一死百了、無來生之見解)之泛濫,實始於程張發明理學之時也。薰習千年之久,於士庶已相當普及矣。五四後西學攜科學斷見入,二者裡應外合,中國今日遂為全球最大最烈之斷見國家。”

 

這太豈有此理了。這比宋廷誣衊理學為偽學更嚴重矣!

2021-8-23余東海於邕城青秀山下獨樂齋

首發於東海儒鍾公眾號

 

 

附孟曉路《答余東海:論宋儒內聖化經學乃經學之歧途》

按:余作統合經學系列,中和梅兄發於“東海客廳”。東海有所評論,吾作此文以答之。

聖也者,盡性者也;王也者,盡制者也。內聖外王之分判,前者為真諦、個人自知生活、心性、形上學領域,後者俗諦、大群共見生活、制度、世間法領域。二者一屬自業一屬共業,各有其本末體用;故為各自相對獨立之不同領域,實為並列二維關係,並非本末體用之一維關係也。內聖化儒學無明確之制度之意識,將外王脫離制度去理解(僅理解為表面結果之治平);從而為將內聖外王二者理解為本末體用關係,以內聖為本為體,以外王為末為用,以為內聖可直通外王,由內聖開外王遂為宋學金科玉律;由此,外王失去獨立性,而為內聖所吞併。

實則內聖不能直通外王。孟子曰:“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詩云:‘不愆不忘,率由舊章。’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謂智乎?”孟子此處先王之道即先王之法度,即自先王所傳來之一套政教制度也。“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徒善不足以為政”皆言只有個人善心善行並不能開出治平,正是內聖不能直通外王也!“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則指出善心與善制為治平之兩個相互獨立缺一不可之必要條件。其中善制較之為政者個人之善心善行尤為重要,故此一節經文著力反覆闡說者全在善制於治平之關鍵作用也!為政者個人之善心善行,內聖也;先王創作之善制,外王也;孟子此一經所論真衡平之論也,內聖外王之關繫於此開示無遺矣!宋儒之學其所重唯在四書,然亦全是師心自用強聖經以就我,何曾得見四書之真!

五經皆以王道為框架也,內聖即隱含於此框架之中。書禮春秋以王道為框架,不必論;即詩易亦以王道為框架也。詩經在在闡王道,今古兩家皆知此旨。不過前者以為未來大統之立法,故頌先魯次周末商以魯當新王退周商為二王后之旨也,思無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九州全球天下之旨也;後者以為姬周王道興衰始末之陳跡,鄭君詩譜即全依此旨也。朱子詩集傳廢序廢傳直接下注,不究聖人刪作之意,唯以追究詩人原作之意為能事,詩經遂個人化破碎化,王道之維度全被遮蓋矣!朱子之詩經遂為文學,非復經學矣!易經亦闡王道也。洪範“七稽疑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汝(按王也)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此等謀及王自身卿士庶人猶不能決乃由史官卜筮以決之疑難必非個人之事,必系家國天下之大事也。三易本為春官太卜所掌,太卜為太史下屬;總之三易之建立乃史官溝通天人之關鍵,王道不可或缺之部門也。易有三才之道焉;三才有本然三才,有王道三才;易經之所闡實為後者,即王道三才也。王道通三,王道三才之天道即人類如何正確處理與天(天即昊天上帝也,詳說則是以昊天上帝為中心之整個天神地人鬼之體系)之關係,洪範八政三曰祀之所闡者也;地道則人類如何正確處理與大地以及大地上萬物之關係,即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四曰司空之所闡者也;人道乃人類如何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八政其餘四者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賓八曰師之所闡者也。總之華夏唯一政教全以規劃人類整體生活為宗旨,個人境界之提升即在其中;故五經皆以闡大群生活之正軌為框架也,個人心性修養覺悟即隱含於此框架中也。故將五經作相對劃分,以為書禮春秋說外王說大群生活,詩易說內聖說個人修養,此為大謬;以五經中絕無如彼佛老子教專說內聖之經也!

故宋儒之內聖化經學將本以外王大群生活為框架之經內聖化個人化,其結果是將經教子教化,將儒教佛老化,其欲僭為孔孟正傳不可得也!

宋儒為排佛老,離開外王大路專向形上學用功,然於此等最用力處亦成績欠佳,其形上學錯謬粗陋,全不堪與佛老抗衡。此等之形上學,排佛老則不足,自傷則有餘也。蓋理學之闢佛老,以輪迴問題為核心。如佛教、道教皆以為有輪迴有鬼神有來生,理學為與之立異,故斷然曰無。且不止此也,又造出一型合併無極、太極為一事之緣起學說以證成之。故中國斷見(一死百了、無來生之見解)之泛濫,實始於程張發明理學之時也。薰習千年之久,於士庶已相當普及矣。五四後西學攜科學斷見入,二者裡應外合,中國今日遂為全球最大最烈之斷見國家。

此種斷見學說將動搖儒教之根本。蓋周孔之教,禮與仁而已。禮以鬼神為其大宗,(儒教一整套禮制皆建基於有上帝有鬼神有來生之緣起說上。)仁以誠敬為基始。持此斷見,則必視禮為虛文。(理學家對先儒如實如理之緣起說悍然加以摧毀,曰無上帝無鬼神無來生,如此則儒教一整套禮制皆失其依據。猶之佛法無輪迴而欲了生死然,遂成空中樓閣無病呻吟之愚民把戲而已。)如此則誠敬亦何由而生哉!(禮以敬字為精髓,不信有鬼神上帝,則敬字必無從說起。無敬字外則禮失其本而淪為虛文,內則仁無由至而成空談。)是以內聖外王之道,皆因此而失其根據。嗚呼,理學家誠周孔之罪人也。其闢佛老於佛老何傷,奈何恰傷及自教之根本焉。吾華國運自宋轉衰,有由然矣!理學當負不可推卸之責也。(理學孕育壯大於兩宋,至元明清三朝則貴為吾華之王官學,故於國運之盛衰自不能逃其責。)黃七十九辛丑歲立秋第十六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三年七月十五

西曆2021年8月22日成稿於曲阜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The Miss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2019: 嚇死寶寶的神翻譯
2018: 貿易戰潛台詞,黃種人做打工仔算了
2018: 508、觀紅塵中,紛紛擾擾……
2017: 經濟發展重效益 文言文煉競無匹
2017: 246 最美的人和最美的靈魂
2016: 朝鮮遊記十:後記——說幾句閒話
2016: 當王寶強遇到亞瑟王,我們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