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采:中美交恶的一个源头
2021-08-30 中美交恶的源头很多,其中有一个文化方面的,是误译。最早是美军在仁川登陆,金日成逃窜,美国政府命麦克阿瑟挥师北上统一朝鲜。周恩来发表声明,说美军不得越过三八线(韩军可以),否则中国“绝不坐视”,美军不予理睬。周恩来通过印度驻中国大使再次知会美国,美军仍然充耳不闻,放马冲到了鸭绿江边。中国见说话没用,就出兵暴击美军。事後美国抱怨中国搞突然袭击,周说我说了中国不坐视,怎么是突然袭击?美国这才明白中国话“绝不坐视”是一个标有三个加号的严重警告,马上就要出兵。但此时半个朝鲜都丢了,明白不明白还有什么区别?谁有兴趣翻出当年的西方报纸,十有八九是把“绝不坐视”翻成了We will not sit here and watch,把出兵的意思给翻丢了。
越战时中国的声明就明确多了:美军不得越过十七度纬线,否则出兵。美国也老实了,总统亲自下令,指示十七度线以北“连一个厕所也不能炸”。美国守纪律,中国也不好意思公开出兵,只偷派了一些铁道兵和高炮部队保卫胡志明小道,让美军逃过了直接的痛打。这件事是中国理亏,但语言的准确还是帮助了美国。美国虽然战败,但拖了十七年,比韩战强多了。
中国文化悠久,说话喜欢用“勿谓言之不预”之类的成语以表示“雅”。要翻出“雅”还保持信和达必须得高手。张京和银发女等一般的外交翻译能保留信和达就很好了。所以跟美国搞外交,语言要准确,平实,不要太雅。一旦翻错就会引起误解而破坏两国关系。
到了邓小平时代,国策采用“韬晦”。不知道被中宣部哪一位蠢材翻成concealing one’s true intention(隐藏真实企图),美国对中国顿生警惕。共军见事不妙,连忙改成keeping a low profile(不出头,或者保持低姿态),但美国人已经认为中国不怀好意,把中国当敌人了。习近平王毅等人无数次声明“中国无意取代美国”,美国就是不信。这误解给两国关系带来多大损失,谁敢统计谁统计,反正我不敢。
大众通常看不到中美会谈的真实现场和翻译的表现。但前不久阿拉斯加会谈破例直播,就把双方翻译的水平暴露了。根据她们的表现,可以断定误译在中美会谈中比比皆是。一个例子是把杨洁篪主任的核心句子“中国不吃这一套”翻译成This is not the way to talk to the Chinese people (不可跟中国人这样讲话),把杨主任霸王举鼎的反驳翻成了霸王别姬的哭诉。难怪会谈之後,美国反而加紧了对华施压。
随手再举倆例子。王毅多次批评美国和它的盟友国家指摘中国的港台新疆政策是对中国“说三道四”,似乎没啥效果,它们跟韩战时的美军一样充耳不闻,仍然喋喋不休地指摘,看意思很快就要到鸭绿江边了,中国也气的不行,不断揭它们的短,予以暴击。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其实问题很小,就是把说三道四翻译成了gossip (说闲话)。在英文中,gossip是街道资深美女的基本民权之一,虽不是有教养的行为,也不算很糟糕,很冒犯的恶行。你批评她gossip,她觉得无所谓当然就继续gossip啦。说三道四的意思比gossip重,至少要翻译成pick on China, 即“故意挑中国的刺”才会引起对方重视。
另一个例子,是拜登曾经在访问中国时对习近平说美国的哲学是Everything is possible。这话布林肯和沙利文等喽啰也多次在跟中国会谈时引用。中宣部在油管发布视频,把这句话翻译成“一切皆有可能”,也是一个误译。这是一句励志的话,意思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但在谈判中用,意思就是“事儿难办,要看你我做多少努力,如果相向而行就能办”。这比汉贼不两立,你我没话可说积极多了。翻译成一切皆有可能,就丢失了话中的积极意义,变的没头没脑了。美国方面跟中国人说这话,并不是谈什么抽象的东西,而是表明一种乐于谈判的姿态。跟中国的“合作共赢,相向而行”差不多。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信达雅兼备的“事在人为”。而中国正确的应对,是先肯定对方,然後开价,比如“我们跟你们一样,也对中美关系改善持乐观看法。做为第一步,建议中国多买二十万吨美国大豆,美国把孟晚舟放了,并停止对台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