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民族性”的转变
在战火纷飞的乌克兰,难民快到百万,家庭流离失所,妇孺夫子分离逃难!欧洲在打仗,你却在这里谈什么“民族性”?!
是的。一个学者能够对战争作什么?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告诉来抓他的士兵,“等等,你总不能让我把一条未证明完的公式留给后人吧?”罗马士兵听之一头雾水。当然,你知道,士兵不明白什么是“数学证明”。没有废话。手起刀落,“一个需要多少个世纪才能长起来的头颅”,人类历史上都罕见的数学天才,就这样身首异地了。
一个哲学家呢?揭示出战争的“内在逻辑”,既“必然规律”。至于“偶然条件”,既,实际战争的发展会怎么样?不可预测,因为存在“人为的因素”,我称之为“相对的相对”《论范例》。
书归正传。什么是民族性?既“集体的三观”转变。欧洲今天又在打仗了。其实,这不是新鲜事。在历史上,凡是强大的民族,都要称霸欧洲,都有过称霸欧洲的历史。俄国彼得大帝在历史上称霸过欧洲,近代有法国的拿破仑,德国的希特勒。现在的普京又想重蹈彼得大帝的后尘。
在读欧洲史的过程中,我发现欧洲人的战争频繁程度,比如在罗马帝国统治期间,要远超过中国人的自相残杀的次数。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欧洲人的集体价值观转为个人价值观的速度快的原因。从人类的历史上看,在远古洪荒的初期,人类都是在战战兢兢惶恐不安中度日。人类既怕神或上帝的惩罚,又怕统治者制造的兵荒马乱战争的惩罚。这样的年代,砍头犹如割韭菜,一代又一代。我们知道,人的观念的改变,主要不是靠教育,而是靠“换茬”,既“割韭菜”。这样“靠神,靠上帝,靠政府,靠他人“的”集体价值“观念,终于崩溃,导致了今天“个人价值”为主的人生理念的形成。
中国人也是人。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大众仍然靠政府,仍然相信政府?因为中国人的理念,还处在欧洲中世纪人们的“集体价值理念“时代。韭菜割的少,观念自然改变的慢。如果你想说,“你这是鼓励中国要多死人啊!”。你一定是个中国人,难免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无疑。
一切期待中国早日实现欧美民主制度的中国人,都必须懂得什么是“民族性的转变”。刘晓波,是中国最近以来的最灿烂的,“民主鲜花”,可惜插在了中国大地,这块贫瘠久旱的原野中了 -“兄弟行不得,泪洒杜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