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还要查“三代”,荒唐!一位北大博士生在就业被拒绝后发出如此感叹。
据报道,北大一位博士生日前到吉林一高校求职,起初该校很有兴趣,但一查本科学历,发现该博士生本科学历不是出自“名门”后,居然以此理由将其拒之门外。(据《新京报》3月16日)
北大博士,名校才子,哪个用人单位会
轻易拒绝?可是吉林这所高校却仅仅因为其本科学历不是名校而断然将其拒之门外,或许有些不近人情,甚至有些不看能力看门第的感觉。然而据了解,这种重视硕士、博士本科出生的现象绝不仅仅是吉林这所高校一家,在用人单位中十分普遍。
以本科出生作为判断诸如硕士、博士这样高学历者的重要标准虽不免有些荒唐,但绝不仅仅是用人单位封建门第观念所致,这其中所暴露出的,更是用人单位对当今一些高学历者能力的信任危机,而这种对高学历者能力不信任的背后,必然是用人单位对国内高学历教育的不信任。
“一流本科、二流硕士、三流博士”,对国内大学教育,网络上不乏这样的说法。对此,笔者虽不敢苟同,但是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折射出一个现象——大学教育越往上走质量越不尽人意。
为什么社会对国内如今的高学历教育质量如此不信任?我想当今高等教育“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是重要原因。记得读高中时老师把考大学比作“跳龙门”,一方面道出了考名牌大学之难,而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一旦“跳过龙门”的轻松。由本科进入硕士阶段,无非是再跳一次“龙门”罢了,由此层层上升,最后进入博士阶段,而毕业门槛也是一层比一层宽松。这种教育模式下,本该重要的教育阶段反而不甚重要,而关键部分却成为了考试阶段。这也就难怪用人单位会担心高学历者的实际水平了。
高学历教育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同和信任,只有靠提高自身教育质量,将主要精力不是放在升学考试上而是回归到教育上。而提高教育质量,不是多请几个教授、多聘几个名人就能够解决的,更重要的是对现今教育模式的反思和改进。一些人认为“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是中国目前国情所致,那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教育者能否考虑给硕士、博士们更实在的教育,让本该“一流”的博士真正“一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