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劉清平隨筆|人性邏輯10. 林子大了的鳥效應
送交者: luis 2022年07月01日16:18:1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劉清平隨筆|人性邏輯10. 林子大了的鳥效應

 

這個標題有點陌生,以及古怪,因為它是俺老漢絕對原創的全新發明,從“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的金句中提煉出來,有時還會再濃縮,減成“林鳥效應”四個字,用來描述一個既常見,又重要的現象:由於“人是萬物尺度”的緣故,人們有關好壞對錯的價值評判,總是包含豐富的歧異性,彼此不同。

 

溫馨警示一點:嚴格說,“歧異性”是有別於“多樣性”的。像好壞的多樣性,就是指人生在世,有着好壞價值的東西(又叫“價值對象”“價值客體”,當然不見得都是客觀的,也有很多是主觀的),五花八門,光怪陸離,不一而足。

 

前面談到的五大領域之分,道德、認知、實利、信仰、炫美,只是從需要出發,暴露了好壞多樣性的冰山一角,因為每個領域裡,還有更為眼花繚亂的對象,能讓相關需要得到滿足。比方說,炫美領域裡,西方音樂的名目下,就有交響曲,詠嘆調,室內樂,古典派,現代派……等等,你數一遍,也要花點功夫,不是?

 

如果說“多樣性”偏重於價值的客體方面,“歧異性”就偏重於價值的主體方面了,因而等於把“人是萬物尺度”的說法落到了實處:就像古希臘理性哲學家無端指責的那樣子,一旦把智者派的這個理念貫徹到底,勢必出現“人人都是尺度”的局面,公有公的尺度,婆有婆的尺度,嗯哼。

 

這樣子看,“歧異性”和“相對性”的意思,就比較接近了,都是旨在指認“人們對價值的評判訴求存在分歧差異”的簡單事實,文言又叫“人際歧異性”:對於同一個價值對象(比方說下雨天或同性戀),你聲稱是好的,值得意欲,我認為是壞的,討厭反感,他則無動於衷,覺得既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

 

兩個概念的不同在於,“歧異性”同時還試圖指認,“同一個人的評判訴求存在差異分歧”的簡單事實,俗話或曰“一己歧異性”:對於同一個價值對象(比方說同性戀或下雨天),你昨天認為是壞的,今天就改變主意,覺得是好的了……

 

當然啦,這樣子說,並沒有否認,評判訴求中,同時還有“一己共同性”,以及“人際共同性”,如張三一生中一直暗戀,上小學時一見鍾情的同一個姐們;李四和王五肚子咕咕叫的時候,不約而同地宣布,冒着熱氣的白饅頭是個好東西。

 

西方哲學常說的“共同好(共同善)”,也能再細分成“團體好”和“群體好”,分別指那些為某個團體或人類群體的所有成員,一致意欲的好東西,如信仰基督,就是基督徒基於共同的靈性需要,一致意欲的團體好;水和空氣泛泛而言,構成了全人類基於共同的實利需要,一致意欲的群體好。

 

現實生活里,不管是“英雄所見略同”的共同性,還是“好漢各有所愛”的歧異性,都有重要的效應,尤其會直接影響人與人的互動。一般說,要是人們對某個東西的好壞價值達成了共識,往往會步調一致地從事行為,甚至追求“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和平共處;但要是出現了異議,就容易導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吵架開打了,甚至走向“你要是不死,我就活不成”的不共戴天。

 

不過哈,儘管如此,我們並沒有理由,就把共同常常通向和諧,歧異常常引發衝突的一面絕對化。如同後面要解釋的那樣子,許多情況下,不同人們的一致共識,也會造成他們的張力牴觸;彼此不同的異議歧見,也能維繫他們的共生統一;因此我們沒法子一概而論,斷言共識一定通向和諧,歧見一定引發衝突。

 

雖然共同性和歧異性的意義,同樣不容忽視,不可低估,人性邏輯的聚焦點,沒有放在共同性上,而是放在了歧異性上。頭一條理由在於,並非共同性,而是歧異性,展現了人生在世的絢麗多姿,魅惑無窮。無論如何,假如一個人生下來,總是感情專一地始終意欲某些東西,厭惡另一些東西,沒有任何變化,尤其是假如大傢伙不約而同,全都想要某些東西,反感另一些東西,不見絲毫分歧,這世界該有多麼單調蒼白,枯燥乏味啊?考慮到這一點,自然是好壞的歧異性一面,要比好壞的共同性一面,更值得我們關注了。

 

其實呢,就連共同性很明顯的地方,稍微琢磨一下,也能發現歧異性的蛛絲馬跡。比方說吧,泛泛而言,水既對每個人都有益,所有人也統統會意欲,可一落到實處,立馬就露出區別來了:有人非指定牌子的礦泉水不喝,有人只要是氫二氧一都能湊合;乾旱時人們對它望眼欲穿,洪澇時人們對它恨之入骨;沙漠迷路人將其視為天使,狂犬病患者將其看成惡魔,不是?

 

再比方說,中國古人說“Food, sex, sex, too,已經把“食色”提到“性也”的高度啦,但現實中,不還是經常發現反潮流,打擂台的另類麼:性冷淡就是不肯去意欲,不管有多艷的豐—色;厭食者則覺得,但凡能吃的玩意兒,統統討嫌……

 

又比方說,哪怕一個人對某個東西的共同性評判,也可能包含自我歧異:儘管一直單相思着同一個姐們,張三開頭喜歡的是她的天真純樸,接着看上的是她的美貌苗條,再後來鍾情於她的精明能幹,到末了又忘不了她的氣質風采,並且還與時俱進,對於她的冷漠無情,總是綿延着那麼一丟丟的耿耿於懷……

 

第二條理由麼,對準了中外學界的一個成見。本來哈,只要承認了價值來自人的需要,再勇於直面現實生活中,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的簡單事實,好壞價值的歧異性,可以說是件明擺着的事兒,和禿子頭上的虱子差不多。

 

可是吧,由於把“共同通向和諧、歧異引發衝突”的一面絕對化了,同時又對人際衝突充滿了恐懼,眼瞅着種種“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的現象,古往今來所有的規範性思潮,大都有點六神無主,很難淡定,總希望大家服從某些整齊劃一的標準,藉此杜絕步調不一的混亂,甚至偏執地主張,只有守住了共同性,才是人生的“常態”;一旦冒出了歧異性,就算世間的“變態”。前一篇帖子談到,西哲以及馬哲,都想搞“理性”或“客觀”的大一統,就是兩個典型的例子。

 

更有甚者,西方哲學還給這類“汝之壞者,吾之好也”的現象,起了個讓人一聽,有點毛骨悚然的名字,說它是“撒旦的悖論”。其實哈,著名的林鳥效應,不僅適用於人間,對天國也是成立滴。不管怎樣,難道那些純潔的天使們,統統只喜歡蘿蔔,個個都拒絕白菜麼?無論如何,就連上帝自己,對於同一位亞伯拉罕,不是也一會兒喜歡得來不及,一會兒討厭得要發狂嘛,嗯哼。

 

好玩的是,摩爾當年反駁某位哲學家用“值得意欲”定義“好”的做法,也是拿這個“悖論”當理據:就算某些人認為戰爭值得意欲,我們還是會懷疑戰爭是不是好的。那位哲學家一聽,立馬慌了手腳,心服口服地承認:這個反駁很致命……

 

不好意思喲,淺人有個愚見,這個反駁的確很致命,不過不是針對那個定義,而是針對這些西方學者自己:他們傻兮兮地把實然和應然搞混了,沒有看到,大傢伙各有所愛,相互歧異的應然偏好,絲毫不妨礙他們之間,達成把“好”界定成“值得意欲”的實然共識,以便圍繞什麼是好東西的問題,展開討論甚至爭吵。

 

換個方式說哈,這個實然定義,其實恰恰適用於林鳥效應下的所有應然偏好:你覺得戰爭是個值得意欲之好,我覺得戰爭是個討厭反感之壞,僅僅表明咱倆對戰爭的規範性評判,出現了分歧,卻不足以取消,你我在用“值得意欲”定義“好”的方面,達成分析性的共識;相反,咱倆正是憑藉這個實然的共同性界定,才對戰爭的好壞價值,做出了應然的歧異性評判。一言以蔽之,你我不能在戰爭是不是“值得意欲”之“好”的應然問題上保持一致,並不妨礙咱倆給“好”下個“值得意欲”的實然定義。所以吧,只要不鑽牛角尖,事情沒那麼複雜,不是?

 

末了補充一句:從實然角度看,看不慣歧異性,更偏愛共同性,試圖“專斷”地將整齊劃一的標準,“強制”性地加在林鳥效應上,勢必以分析性的方式導致“專—制”,沒有例外。不過呢,如同接下來討論的“自由”一個樣,從應然視角看,以此作為共同特點的實然“專—制”,同時又會包含規範性的歧異內涵,以致人們總是把某些“專制”看成不正當的,把另一些“專制”看成正當的,就像對待“法律”那樣子。當然嘍,欲知此事如何,且聽不知道啥時候分解,嗯哼。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2021: 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
2020: 《共匪的邪惡》
2020: 國家人才和強盛---偶愛美元你愛國
2019: 恭請在萬維網名“五步蛇”的“交交我”
2019: 習近平先生的“路”在何方?
2018: 七律三首致女兒
2018: 中國對美國的危害是“趕”不是“超”
2017: 華裔是時候發出同一聲音關於本族利益和
2017: 孩子,給你:我變化多端的愛(一)——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