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劉清平隨筆|人性邏輯19.為什麼自由總在枷鎖中?
送交者: luis 2022年08月16日16:56:1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劉清平隨筆|人性邏輯19.為什麼自由總在枷鎖中?

 

進一步考察人性邏輯之前,先把討論過的各個環節梳理一下,加深印象哈:在內外因果鏈條的影響下,人生在世,必然會由於自己的缺失,形成相應的需要;進入自覺心理後,又轉化成以自由為本性的意志,在認知的引導,和情感的助推下,拿能不能滿足需要當標準,賦予事實或好或壞的價值,從而推動人們從事各種行為,遵循趨好避壞的第一元理,採取隨意任性的方式,實現從心所欲的自由,以求彌補自己的缺失,維繫自己的存在。好像很簡單,不是?

 

不過吧,由於好和壞兩種相反價值之間,存在複雜糾結的互動關聯,至少能夠分成語義上的“對應”,現實中的“並存”,悖論里的“交織”三大類,就讓接下來的人性邏輯,糾結複雜起來了。加上學界的成見,往往通過扭曲遮蔽,給它們披上了玄妙晦澀的外衣,一些原本不難說明的問題,也變得相當棘手了。考慮到這一點,敬請各位準備好必要的腦汁,以免太過頭疼,嘿嘿。

 

先從“語義對應”說起吧,因為它是理解另外兩類關聯的前提:作為對人有益和有害的兩種價值,好和壞在語義上總是彼此對應的,表現在好的反義詞是壞,壞的反義詞是好,否定了好就是壞,否定了壞就是好,等等。

 

不僅如此。這種語義性的對應關聯,還能投射到現實生活中:一個人要是獲得了某種好,就意味着他去除了對應的壞;要是經歷了某種壞,則意味着他缺少了對應的好,如同達成了富裕之好,就等於擺脫了貧窮之壞,失去了生命之好,則等於陷入了死亡之壞那樣子。

 

最早發現這種對應關聯的,是首倡柿油意志既能趨好,也能趨壞的奧古斯丁;他把“壞”界定成了“好之缺失”,做出了相當精闢的理論貢獻。友情提醒一點,搞學術就應當這樣子,貢獻是貢獻,缺陷是缺陷,一碼歸一碼,不可弄混了,看到有貢獻,就說沒缺陷,或者反過來,看到有缺陷,就說沒貢獻,嗯哼。

 

溫馨警示一句,這也是大師們有別於追隨者的獨特之處了:無論他們怎樣犯傻,畢竟是有自己的原創洞見滴,不像後世學界的某些大腕粉絲,除了鸚鵡學舌,靠着拿他們的深度理念和淺薄糊塗,搏點名聲,混碗飯吃,別的啥都木有啦,不是?

 

當然嘍,淺人並不認為,“好之缺失”是“壞”的嚴格定義,而把它當成了有效的解釋,並且趕緊補上一句,“好”也是“壞之缺失”,藉此糾正那種單從“好”的角度界定“壞”,甚至看重“好”勝過“壞”的片面傾向。

 

不幸的是,這種劍走偏鋒的理論傾向,在西方又是源遠流長,至少能夠追溯到柏拉圖那裡,因為他一方面高談闊論“好(善)的理式”,另一方面避而不提“壞(惡)的理式”,彷佛反面人物就沒資格,登台表演一回似的。

 

接下來,亞里士多德雖然提到,“人們往往把快樂當成好來選擇,把痛苦當成壞來避免”,肯定了趨好避壞的雙重意向,可《尼各馬可倫理學》的開門見山,照舊宣布“一切行為和選擇都以好為目的”,也沒給“壞”留下一席之地。

 

因此留下的後遺症,那是相當的泛濫,後面還會不斷提到,第一個就是奧古斯丁了,不僅只說壞是“好之缺失”,不說好是“壞之缺失”,而且反覆強調,好才是主動的動力因,壞則是被動的“不足”或“缺失”,壓根成不了動力因……

 

其實吧,事情正相反,因為單憑好自身,恰恰不可能構成行為的動機:要是處在“缺失了壞”的好狀態,難道你會設法找到什麼壞,來彌補這種缺失麼?那不就像奧古斯丁主張的可能趨壞的柿油意志一個樣,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麼:有病。

 

不如說,只有處在“缺失了好”的壞狀態,你才會生出以好為目的的“意欲”,來彌補這種缺失。舉例說哈,呼吸通暢的時候,你是不大可能有意趨於空氣之好滴;但只要稍微有點憋氣了,你立馬會形成針對它的“想要”……

 

也是在這個意思上,斯賓諾莎曾宣布:“神不是依據意志自由活動的……意志不屬於神的本性”,理由就是神的“無上圓滿”“絕對圓滿”,文言又叫“圓善”。無論如何,既然神連一丟丟的好都不缺,怎麼還會有欲有求呢,嗯哼。

 

當然嘍,他這樣子講,和聖經中“神說‘要’有光”等等描述直接牴觸。不過哦,從“無缺無失”到“無欲無求”,語義邏輯上,卻是無缺無失,嚴絲合縫,無可挑剔,絕對圓滿滴。不信,你倒是試試看,能不能找出什麼漏洞來啊?

 

順便調侃一句,邏輯上看,奧古斯丁大概也只能勉強同意,上帝沒有柿油意志,因為他肯定沒那個膽量,敢於斷言,上帝既可能趨好,也可能趨壞……至於因此產生的說不通,想必所有的花崗岩腦袋加在一起,都是圓不了滴,呵呵。

 

這樣子看,就不是“壞之缺失”之好,反倒是“好之缺失”之壞,直接逼着人們,從事行為,追求自由了。換個方式說吧,壞作為“好之缺失”,既不是被動的,也不是靜態的;毋寧說,反倒是它的邏輯上在先的前提效應,才讓亞里士多德的名言得以成立:“一切行為和選擇都以好為目的。”聽起來已經有點繞了,不是?

 

再拉兩位大師來背書哈:叔本華曾指出,“一切意欲都來自需求,亦即來自缺失,因而也就是來自痛苦。”同時代的英國法學家約翰·奧斯丁也聲稱,“每個意欲都是影響人們的一種痛苦,它驅使人們,通過獲取所欲的對象,以求解脫。”敬請記住一點:痛苦就是壞哦,嗯哼。

 

所以吧,語義對應地說,好和壞是攜手並肩,一同構成了行為動力因的:正因為處在“好之缺失”的壞狀態,人們才會基於隨意任性的意志自由,把“壞之缺失”的好狀態,當成了目的來追求,想要達成從心所欲的現實自由。

 

也因此,前面談到需要的源頭時,提到的“存在之缺失”,嚴格說,其實是指“好之缺失”;或者說,是指“人們想要維繫的好存在之缺失”,從而展示了人性邏輯中,不僅包含了存在論和價值學的合二為一,而且還到處都是同義反覆的廢話一句,嚴絲合縫,無缺無失。

 

考慮到這一點,在探究行為動機的起點處,我們就要狠批“重好輕壞”的傾向了:任何情況下,人們之所以會在行為中趨於“好”之有益,歸根結底是為了避免“壞”之有害。不抓住這個要害,後面分析人性邏輯其他環節的時候,就難以反駁因此產生的種種理論謬說,揭露因此導致的種種實踐惡果了。

 

至於當下,我們就能憑藉好壞的語義對應,澄清一個綿延已久的模糊說法,亦即盧梭《社會契約論》的那個金句:“人人生來自由,而又無往不在枷鎖中。”畢竟,撇開激情洋溢的作者自己不談,後來那麼多或者激情洋溢,或者理性冷靜的引用者,反覆引用之餘,有幾個認真嘗試過,解釋這樣子說的道理何在呀?

 

說穿了,這實際上是自由意志的內在悖論:人人生來都有自由意志,想要得到各種“好”,讓自己從心所欲;可追根尋源會發現,它恰恰是由於“壞”對人的束縛,才會形成,因而可以說,自打產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套上了“好之缺失”的沉重枷鎖。不管怎樣,既然“需要”的使命是彌補“好之缺失”,人們也就只有處在“壞”的桎梏中,才能產生追求自由的“想要—意志”了,不是?

 

換個方式說哈,隨意任性的意志自由,歸根結底是被缺失了好的壞逼出來的,驅使人們去追求好,擺脫套在身上的“好之缺失”的枷鎖,來達成缺失了壞,無拘無束,從心所欲的自由。一言以蔽之,自由意志想得到好,卻是由壞促成的。

 

這樣子看,重好輕壞的流弊就不容忽視了:只看到好的自由,忽視了壞的枷鎖,如同俺老漢的另一個筆名表達的那樣,會淪為很薄很薄的淺人喲。不幸的是,這似乎正是西方學界的流行傾向,下面再舉幾個例子,以資證明。

 

首先吧,人性邏輯的頭號元理“趨好避壞”,在西方哲學的語境裡,往往被簡化成了單向度的“獲益原則(principle of beneficence)”,明顯是對壞視而不見,置之不理。

 

其次哦,《牛津哲學詞典》收錄了2500個詞條,號稱是以英語撰寫,當代最全面的哲學工具書了,可裡面居然沒有“evil”的條目。

 

最後呢,後面還會細談,不僅義務論(道義論)撇開了“好壞”的價值內容,單從形式上界定“正當”或“義務”,而且後果論也把“義務”或“正當”,歸結為達成最大量度的“好”,仿佛它們與“壞”沒啥關係似滴。

 

考慮到這樣子屢見不鮮,屢錯屢犯的理論謬誤,才有必要在此強調:在人們把意志自由付諸實施,試圖達成現實自由的全過程中,“自由總在枷鎖中”的悖論,一直有着潛移默化的效應,深度體現了人的絕對有限。也因此,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重好輕壞要不得,重好輕壞要不得,重好輕壞要不得,嗯哼。


0%(0)
0%(0)
  世紀最荒謬的一種政治騙術:  /無內容 - 五步蛇 08/17/22 (443)
    世紀最荒謬的一種政治騙術: - 五步蛇 08/17/22 (438)
  給你一個定理: - 五步蛇 08/17/22 (448)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扶植傀儡必敗 美軍撤出阿富汗止損還算
2021: On Norbert Wiener
2020: “美國霸權”無國可敵的根源
2020: 《“匪、癌、共”論》
2018: 湯若望編撰農曆?央視打造出來的神話而
2018: 老子是如何被強迫寫下《道德經》
2017: 為什麼中醫的醫鬧極少見?
2017: 236 日月得道,終古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