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劉清平隨筆|人性邏輯55.“理念”是個啥玩意兒?
送交者: luis 2023年03月06日17:02:1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劉清平隨筆|人性邏輯55.“理念”是個啥玩意兒?

 

人是理念動物”的說法,是從“人是觀念動物”的說法那裡引申出來的,當然不算淺人的原創了。那俺老漢對此也有的貢獻,又在神馬地方呢?概括講,第一點是,用“理念”取代了“觀念”;第二點是,給出了論證,尤其解釋了,它在什麼意思上說的,對於我們理解人自身,有怎樣的深刻意義。

 

先看第一點:“理念”和“觀念”兩個詞,都來自西文的“idea”,首創者不用說是柏拉圖了。當然嘍,在他老先生那裡,這個概念還沒有多少主觀心理之“念”的意思,反倒偏重於客觀普遍的“形式”,所以像朱光潛那樣子,譯成“理式”更合適些。但不管怎麼翻吧,有一點無可置疑:他不是停留在純認知的維度上,而是加進了非認知的意蘊,所以才把“好(善)”的理式,說成最高的理式,世界上的每個東西,不僅僅是人,都應當去追求。

 

柏拉圖這樣子主張,肯定誇大其詞,但已經給了淺人充分的理由,在本系列的語境裡,把它理解成“理念”,而非“觀念”了。為什麼呢?觀念”的譯法,在英國經驗論的語境裡,無疑是成立的,因為它看重的恰恰是,人們對各種東西的單純認知,特別是通過感性“觀照”得到的那種。

 

可是吧,這個意思上的“idea”,儘管也是屬人的,卻不足以拿來標示人,尤其不足以拿來標示,作為“價值性存在”的人。理由不複雜,單靠這樣子的“觀念”,人想維繫自己的價值性存在,門兒也木有,不是?

 

現實生活里,你是靠怎樣的“idea”,維繫你的價值性存在的呀?前面描述了這麼長的人性鏈條,足以表明,靠的是你對各種東西的好壞評判,主次權衡,以及根據這些評判權衡的結果,自以為是地做出的自決選擇;要是這些選擇做對了,你就能實現自己想要的存在,可要是搞錯了呢,不好意西喲,親,你想要的存在就會被否定,遭到不可接受之壞的傷害。

 

這個意思上的“idea”,譯成“理念”就很貼切了。首先哈,其中的“理”字,不僅包括了,從感性的“觀念”那裡,發展而來的“理性”知識,而且還包括了,人們藉助感性的“觀念”和“理性”的知識,得出的一切有關好壞評判,主次權衡,自決選擇的“自以為是”結論……

 

也因此,理念”的“理”字,與其說偏重於“理性”的知識,不如說偏重於人們在“自以為是”的評判權衡中,認同的“理由”“理據”“道理”:正因為覺得自己的評判權衡,擁有這樣那樣的“理由”“理據”“道理”,人們才會“自以為是”,別人要是質疑他們,還會遭到反駁,有理有據的那種,嗯哼。

 

至於“理念”的“念”字,雖然是和“觀念”共享的,雖然《說文解字》解釋成了常思”,貌似是指“恆久遠的思維”,但“念茲在茲”“惟帝念功”這樣子的語用,卻暴露了它的原初重心,不是放在了純認知的“思考”上,而是放在了非認知的“思念”上,甚至隱約帶有“意念”“慾念”的印跡,不是?

 

所以喔,兩個字這樣子勾搭在一塊,就讓“理—念”這個詞,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咧:人生在世,總是在各種有理有據,自以為是的慾念意念的主導效應下,評判各種東西的好壞對錯,提出取此舍彼的選擇訴求,成就自己想要的特定價值性存在,文言又叫“活法”,嗯哼

 

比方說,看見一根煙點着了,冒出縷縷青煙,你心裡蠢蠢欲動,發揮作用的,與其說是有關它的色香味,這些第二性的質的單純認知觀念,不如說是要麼認為,它能讓自己當會兒神仙的念頭,要麼覺得,它對健康有害的想法。只有這些浸潤着欲望意志的價值理念,才會推着你採取行動,或者過一把癮,或者離它遠點,從而塑造出,你在這方面的特定存在:要麼一煙鬼,要麼惜命人,不是?

 

正是在這個意思上講,理念上的“自以為是”,總會通過付諸實施,變成人們的“存在之是”,以致我們有理由斷言你的理念就決定了你的存在:你有什麼樣的理念,就有什麼樣的存在。

 

也是在這個意思上講,與其說“人是觀念的動物”,不如說“人是理念的動物”:並非單純的認知觀念,而是有理有據,自以為是的意念慾念,生成了林鳥效應下,人們五花八門,五光十色,千姿百態,千奇百怪的存在,俗話或曰“此在”。

 

還是在這個意思上講,現在人們常說的“三觀”,嚴格意思上只有“價值”這一個“觀”。首先呢,所謂的“世界觀”,要是注意力僅僅放在了,世界是物質還是精神的,運動還是靜止的,這類宏大敘事的問題上,卻和人的需要沒啥關係,就還是些單純的抽象知識,沒法實質性地影響到,人生在世的具體內容。

 

其次呢,所謂的“人生觀”,要是只包含了有關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描述分析,同樣屬於單純的認知觀念,和人的需要沒啥關係,哪怕再具體細緻,仍舊難以干預人們的好壞評判,主次權衡,自決選擇。說穿了,就連本系列討論的“人性邏輯”,儘管能在實然維度上,幫你獲得較大程度的“自知之明”,以及較小程度的“知他之明”,同樣沒法直接塑造出,你的價值性“存在之是”,嗯哼。

 

最後呢,唯有“價值觀”,也就是有關各種東西的好壞評判,主次權衡,自決選擇,責任承擔等等的理念總合,才對人們的“存在之是”,起着決定性的效應。世界觀和人生觀的任何內容,只有和人的需要形成關聯,成了價值觀的一部分,才會影響到人們從“自以為是”向“存在之是”的轉型:既然世界是物質的,我們就要注重衣食住行,經濟發展了;考慮到權衡比較的重要作用,下一次遇到好好衝突的局面,你就得特別小心了,別再像以前那樣子,稀里糊塗馬大哈咧……

 

當然嘍,這樣子看,人們同樣常說的“三觀一致”,亦即嚴格意思上的“價值觀一致”,其實也只是個大而化之的籠統描述,因為考慮到林子大了的鳥效應,肯定不會有兩個價值觀完全一致的人,最多也不過是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尤其在所謂的“正義感”方面,保持了高度相似而已。曾記否,有個金句說了,世上木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子,不是?

 

至於價值觀方面的爭論,很難形成共識的謎底,也就連帶着暴露出來啦:價值觀中的所有理念,統統打有“自以為是”的烙印,木有例外;不然的話,人們就會失去“存在之是”,連自己是個神馬玩意兒,都快拎不清咧。既然如此,你想靠着唾沫星子飛它幾下,就讓別人“自以為非”,甚至“痛改前非”,和他們堅挺了那麼久的活法徹底決裂,浪子回頭金不換,來達成讓你滿意的大一統效果,談何容易喲,嗯哼。

 

末了澄清一點,剛才說“理念決定存在”,豈不是徹頭徹尾的“唯心主義(idealism)”麼?不好意西哦,親,你非要說它是,俺老漢也木有法子,只能這樣子解釋了:不僅這篇帖子,而且整個系列,壓根不涉及“世界觀”的宏大敘事;即便在“人生觀”領域,也從不否認人的質料肉身,實然層面上有在先性;“道德元理”的系列裡,甚至還會談到,許多含有客觀因素的東西,包括但不限於,物質生產,社會制度,歷史進程等等,對人們理念的形成演變,會有決定性的效應。剛才說的“理念決定存在”,只是在這些前提下,試圖如其所是地描述指認,人們的價值觀理念,對於塑造他們的價值性存在,直接發揮着決定性作用。

 

前面提到,本系列雖然破除了,西哲用客觀壓主觀的二元對立,卻沒有採取多年媳婦熬成婆的方式,又立起用主觀壓客觀的對立二元,反倒承認,許多情況下,主觀心理確實會受到,客觀對象的決定性影響,也是這個意思:不管學界以前有着怎樣不共戴天,勢不兩立的說法,淺人統統不受它們擺布,直接面朝事實自身,儘可能如實描述它們的本來面目,然後得出自己的結論……

 

也因此,本系列一方面肯定,理念的形成演變,會受到種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又主張,理念的自以為是,直接決定了人們的存在之是。憑什麼呀?理由很簡單,事實就如此:世界到處都是質料,人們受到理念主導,就像活在同一個質料世界中,普京非要攻打烏克蘭,澤連斯基非要抗到底,約翰遜非要幫着抗,馬克龍非要搞調停那樣子,不是?

 

無論如何,下面這一點,恐怕誰都沒法否認:只要你還有自覺的心理,既不是植物人,也沒像聖人曰過的那樣子“無欲則剛”,就一定是意志啟動着,認知引導着,情感助推着你的種種行為,卻不可能是你的質料肉身,或是社會的物質生產,直接決定了你成為,比行屍走肉多了些什麼東西的價值性存在,嗯哼。

 

所以吧,一旦跳出了西哲史上,綿延了好些年的“唯物”與“唯心”之爭,直接面朝事實自身,我們或許更容易,如同面朝大海那樣子,走進春暖花開,沒事發呆,本質顯現,清楚明白的狀態,同時也少了,很多無聊而又無果的理論煩惱。不然的話,西方那幫人腦筋不轉彎,弄出來的二元對立一大堆,不管掉進了哪一個,都夠你喝幾壺的了,不是?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朱雨心: 烏克蘭之爭—為什麼說俄羅斯是
2022: 中國人心的博大精深意涵
2021: 徹底消除對亞裔學生歧視,請簽署AACE就
2021: ZT:改寫教科書!找到證據 地球內部有“
2020: 對佛教的簡單質疑
2020: 《神學大全》第二部第二部分譯註簡要
2019: 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
2019: 618、兒孫送美國;高速運動的質量;天
2018: 395 太白•會運•逆兆•
2018: 彭運生談藝錄(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