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家的“我慢”与龟之认识
万景路
日本著名东亚比较文学研究家中西进先生,在其《日本人忘却的东西》中,对日本的小学教育表现出了深深的担忧。他认为,日本的小学教育已经从过去那种传统的、严肃的课堂教育方式完全转变了方向。这不仅仅表现在今天的“授课犹如自习般自由”或“老师怕学生”等普遍性的学习环境和师生关系的日趋恶劣,更让他忧心的是,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动辄教育学生“把你们的所想,清楚的表达出来”或“不许输”云云。中西先生觉得这种教育方式丧失了日本人遇事忍让、含蓄的美德。
中西先生认为,日本人的传统美德就是如“阿信”那样的“我慢(忍耐)”。为了说明“我慢”这种美德的重要性,他以“柳枝”为例。日语里,把有弹力的“弯曲”称为“しなう”〔音似“死哪屋”〕,这个“しなう”的“しな”和日语里表示“死亡”的“しぬ”〔音似“死奴”〕的意思相近,于是乎,中西先生超强发挥其想象力,认为,柳枝折弯到近乎于折断时那垂死反弹的“しなう”之动态,才最能代表日本人的“我慢”品格。因为只有近乎于折断,才能把力量凝缩到最大限度,这样积蓄的能量也才能在最后爆发出最大的威力。也就是说,这种“我慢” 到限界的风格,才是日本人应遵循的美德。看过往日本足球队在国际大赛的表现,以及本届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日本队的拼搏精神,就让我们无数次领教了日本人那种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的忍耐和不服输的精神,这似乎也印证了中西先生关于“我慢”的认识。
中西先生还认为,最能表现这种内部积蓄力量的就是日本传统的“能剧”。据说能剧表演,演员如抬手至眉已属奢侈。只有“能”,才能展现出控制动作甚或彻底省略动作的美感。而如此节省动作,把力量一层层地导入体内压制起来,不停地积蓄力量,那么,当剧情达到高潮时,在行家的眼里,那演员已经就是一块充满力量随时等待爆发的巨大能量积聚体了。能,之所以美,就是美在这种无与伦比的抑制力,中西先生如是认为。
其实,柳条也罢,能剧也罢,中西先生所要表达的还是谆谆告诫日本人,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忘却了教导他们“我慢”这种美德。日本人正是因为忍耐,因为咬牙卧薪尝胆,因为几番濒临绝境的万众一心的积蓄力量的反弹,才最终得以在战后的废墟上站立起来并取得了傲世的硕果。而今天的日本,中西先生为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年轻人的愈趋于急躁的处事作风而担忧,过去日本传统的“口は災いの門(祸从口出)”、“言わぬが花(沉默是金)”以及他所欣赏的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视广告用语“男は黙ってサッポロビール飲む(男人就要默默自酌)”等等,到今天已经很少被使用或表现出来。有些甚至已被日本年轻人讥为“恶德”或“死语”。时下的日本年轻人,你让他们喝酒时不高谈阔论,不大谈女人,那还不憋死他们。但中西先生认为,那些喝酒放言不懂得含蓄的今人,已不具人格之美。
冷眼看日本,固然,日本人过去那“柳条”般的“我慢”,曾经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甚至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但不可否认,这种凡事都“我慢”,甚至于“我慢”到极限的“美德”,其副作用也早已显现出来,日本人所患之共症——“ストレス”(音:谁都累死。意:精神压抑),就是最好的例证。今天,日本人的所谓“我慢”美德,让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其已成为忍无可忍物极必反的恶性事件爆发的诱因。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男人为了解消这种“谁都累死”,好的以读书、旅游等健康方式来处理精神压抑,坏的则以打无言电话、偷女性内衣裤、公众场所突然露出下体以及最近流行的男士化妆、戴乳罩等行为来排解。严重者,就如那些“无差别杀人”、振振有词的“人间壊す(毁坏人类)”等。“无差别杀人”其主要特征是杀害儿童、亲人以及不相干的人,而“人间壊す”则完全把人看做是“机器”而非生命体来对待了。这种“我慢”反弹的极致却是如直接拗断了的柳条般,自己崩溃的同时也收割了无数无辜的生命。心灵扭曲一直如斯,倒不知,中西先生对此又作何解释。
中西先生也举了龟兔赛跑的例子来说事儿,他把日本人比作龟,欧美人比作兔。告诫日本人不要拘于局部战,不要被欧美兔一时的敏捷灵活而晃花了眼睛,自己是龟不能跑跳就不要跑跳,要以己之长,也就是“我慢”来争取最后的胜利。他还在文章最后郑重告诫日本人:“日本龟哟!你慢些走”。但看到今天的日本人已经因为 “我慢”过头而“谁都累死”,以至于变态恶行不断发生、升级。倒是忍不住想提醒日本人,日本龟,你还是快些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