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与众生相-读亦夫《黑白浮世绘》 |
送交者: 芨芨草 2023年08月13日02:35:37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浮世绘与众生相-读亦夫《黑白浮世绘》 叶端
一、世间 作为陕西作家中的杰出人物,从《土街》开始,亦夫的文字就展现出一股生猛的力量。他旅居日本,却刻意不学日语,保持语言和思想的纯粹性。但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新作《黑白浮世绘》却是一部非常日式的小说。虽然在前作《无花果落地的声响》中,他已表露出转型的意愿,开始以日本为背景,写日本移民生活;在叙述上,也首次变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但《黑白浮世绘》直接以在中国留学过的日本女人为小说主人公,并承担第一人称叙述者的角色,仍让人非常意外。在某种程度上,这几乎是一部以假乱真,会让人错认为翻译过来的日本小说了。 说它像日本小说,不仅表现在作品发生的背景上,而且表现在小说的风格和形式上。小说以“黑白浮世绘”为题,是一种巧妙的代称。众所周知,浮世绘早先多为黑白木刻版画,后来随着上色技术的发展,才形成了我们现在更熟悉的彩色套版浮世绘。本质上,浮世绘即是一种风俗画,浮世绘的繁荣,与市民文化的发展有分不开的关系。 《木板浮世绘 》落合芳几 亦夫借助一位来自日本的“中国问题专家”,巧妙地在不同文化之间,构筑了一个展现社会现实与众生相的桥梁。就像浮世绘对人物的描绘,常常存在夸张和变型。小说中有着众多象征性的人物,代表着市场化浪潮下,不同性格和身份的人性画像。 小说主人公高桥直子是位退休教授,在罗长文的引荐下,以日本专家的身份受聘到北京的大龙文化公司任职。大龙文化公司老板谢大元是位俗气的生意人,靠着做盗版书起家,经营理念和为人处世都与高桥直子格格不入。一开始谢大元对高桥直子还有些尊重,发现她没什么用处之后,就以开设日语班为由榨取她的剩余价值,迫使她自己离职。下属邹逸对谢大元这个暴发户十分鄙夷和不屑,可一旦有机会陪同老板到日本出行,又一路讨好奉承、卑躬屈膝,极尽谄媚。因为此次曲意迎奉,他本来可以得到升迁,却不巧谢大元酒后向他吐露了自己招妓日本小姐,却被假扮的中国小姐欺骗的丑闻,被迫离职,聪明反被聪明误。他非常不客气地请高桥直子帮他推荐日本的大学,做他在日本的担保人,并且借一些学费给他,却没有考虑到自己与高桥直子交情并没有到这种程度。 小说中的人物对日本怀有复杂情感。比较典型的除了谢大元这种用日本小姐发泄日本仇恨,还有谢大元的下属牛万邦。牛万邦是南京人,曾有亲属被侵华日军杀害,所以一直怀有强烈的仇日情绪。这种仇日情绪也体现在他和日本人的日常沟通上,使高桥直子感到既压抑又无奈。反之,也有中国人显露出对日本的强烈痴迷,并时时夸张地表现出来。比如和高桥直子曾任外教的同一所大学老师段龙,他痴迷日本的言论,甚至让高桥直子都觉得有些肉麻。段龙对罗长文的学术水平非常不屑,认为不过是靠着人脉和金钱弄些头衔;另一方面,又对高桥直子十分吹捧,赞扬她学贯中日,依然谦逊随和、温婉高雅。段龙夫妇亲热地提出暑假到高桥直子的日本居所借住,一旦她拒绝,就改变态度。 此外,小说中还出现了两位记者。一位是一家中国国际文化网站的日本记者谢红,大龙文化公司委托她采访高桥直子用以宣传。她致力于挖掘高桥直子的个人生活隐私,冠以“短暂的婚姻后,数十年单身不嫁”、“嗜酒”、“一个偏激的女权主义者”等种种标签,在网络上引发讨论。另一位是游走在黑白两道之间的中国记者王时伦,报道了许多社会新闻。高桥直子希望借助他打听一件旧事,王时伦也希望借助高桥直子的信息在日本购房。结果,因为和一个私人俱乐部老板之间80万元办事费的纠纷,王时伦彻底失联,没有机会躲到异国他乡去买房养老了。 总体而言,高桥直子以日本式的距离感,对一些中国人直接、粗俗的交往方式颇不习惯;但另一方面,在亲情上,她又对儿子和自己相处时,既有礼有节又十分生疏的距离感十分苦恼。这就牵涉到小说的感情处理和情感认知了。 二、男女 高桥直子来到北京,倒不是为了来大龙文化公司任职。小说开始,高桥直子得知前夫北原邦彦的死讯。他们的婚姻始于他的热烈追求和她的一再躲避,前夫是个温柔且善解人意的男人,将她明显夸张的反应视为了一个相对沉闷的女孩子的羞涩,可直到结婚以后,高桥直子对他的亲密接触仍有着强烈的抗拒。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两年,离婚却有二十多年了。她认为自己对前夫的不幸负有责任,却回避与前夫相关的任何事件,包括他的生日与葬礼。 在这样的情况下,由前夫抚养的儿子自然与高桥直子算不上亲密。可是在疏远了儿子二十多年之后,当儿子有了孙子以后,她却忽然有了与儿子亲近的意愿。“我说不清楚自己这样做的动机,到底是想弥补作为母亲职责的缺失,还只是因为自己到了孤独无依的晚年。”多年以来,高桥直子不仅受到失眠困扰、常常酗酒,而且还有一桩难以启齿的烦恼,那就是她的下体有一股永远说不清、道不明的异味,尤其在夏季。“尽管我自己也一直怀疑,这种异味并非来自自己的身体,而只不过是心理作祟所致。但四岁的孙子阳太,却在与我的近距离接触中,数次证实了它的存在。” 亦夫在小说中,铺垫了一个失意的老年女人的形象,其中的关节点,指向了性的异常。果然,应儿子北原英士寻找北原家族徽的请求,高桥直子在家中的阁楼上找到一本自以为早已烧掉的日记本,牵涉出一桩长久封藏的往事——三十多年前,尚且年轻的高桥直子在北京留学时,被一个保安侵犯,她在挣扎中用啤酒瓶刺瞎了保安的双眼。 前夫的死是一个引子,另一个牵动她的心的论据是,她读到一篇报道北京警方扫黄行动的网络文章,提到一位年老的嫖客。这位老嫖客年轻时当过保安,因与人打架时被扎瞎了眼睛,一辈子未能娶妻,所以只能靠嫖娼解决性需求。当记者王时伦采访他时,老嫖客说:“除了认栽,还能有什么教训?我被抓被罚都不下十次了,不让嫖,难道让我去强奸不成?”这段文字让高桥直子心猛地一抽,保安、眼睛被扎瞎、强奸,这些字符让她联想到曾经伤害过她的那位仇人,她想要去看看。 高桥直子回到北京,如愿以偿地找到老嫖客开的按摩店,认出他就是自己憎恨了半生的那个仇人。出乎意料的是,他瘦骨嶙峋,满头白发,已是一位消瘦羸弱、和蔼慈祥的残疾老人,一切都昭示着生活于他的艰辛,还有一位年迈的母亲需要他来照顾。她的仇恨没有去向,反而生出悲悯与好奇。尤其在他因为挡住汽车的道路,被车主殴打住院后,她对他的同情占据上风,将钱包里面仅有的两千元整钱全部拿出来给他。“不知不觉间已经不再是一个让我想起来就血压飙升的仇人,而是一个与我无关的陌生老人,一个像一匹小兽、一只虫豸般艰难地活在社会底层的失败者。而对他因年轻冲动而犯下恶行的惩罚,在那个到处弥漫着丁香花芬芳气味的夏夜,就已经由我亲手做出了。只是我当时并没有想到,在随后漫长的岁月里,这个惩罚会变得如此残酷、如此没有解脱的余地。对比我所承受的创伤,惩罚带给这个男人的人生打击远在我之上。” 在对这桩往事彻底释然之后,她将那本日记本真正烧掉,下体的异味也从此不见了。小说最后,她去前夫的墓碑前上了柱香,没有过去面对北原时那种复杂的情感,只有一缕淡淡的暖意。就像小说题记所说:“囚禁我们身心的,只不过是无谓的执念”。 除了高桥直子以外,小说还写了几对经历各异的夫妻。比如住在高桥直子附近的青木夫妇是一对欢喜冤家,“每逢节假或喜庆之事,两人必外出聚饮,饮而必醉,醉而必争,甚至大打出手。而一觉睡醒的次日,相互道歉,重新举案齐眉,感情弥坚……”这样持续了四十多年,最终由于一次意外的大火,两人一同在火中死去。而在高桥直子北京租住的房子隔壁,也有一对奇怪的夫妇。黄维出轨被妻子胡小燕发现,黄维却以跳楼要挟,反逼得胡小燕道歉,不但如此,他还经常把胡小燕关在门外,即便她有孕在身也如此。但另一方面,“黄维不但风趣幽默,而且对人生有着非常深刻的洞见”,认为“对性爱排他的追求,不过是一种洁癖”。每次矛盾过后不多久,两人又会以甜蜜的姿态出现,和好如初。 除此以外,也有一些在感情上不满足的男女,比如高桥直子的两位好友。古川舞雪介入中国教授鲍思远的婚姻,导致鲍思远的妻子自杀,鲍思远出家;阿伦拒绝富有的清宫的追求,也坚决拒绝了画廊老板阿部帮助他功成名就的诱惑,烧掉自己的全部画作,沿着往日踪迹,寻找多年前离他而去的妻女。高桥直子儿子的婚姻也以离婚告终。倒是高桥直子旅行时偶然认识的丽江客栈老板谭小菲有一番奇遇,她为躲避前夫的死缠烂打远走他乡,又与一位年岁不小的富翁的恋爱。这位北京大妞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态度,反而让沉重的高桥直子轻松愉悦起来。 三、对倒 这部小说在很多层面,都展现了一种奇异的倒错。作者实际是一个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写的却是个到中国留学的日本人;明明是个粗犷的陕西男人,却要以一个阴柔的日本女子的视角叙述。如果说《无花果落地的声响》中男主人公对岳母的迷恋,仍可以联想到谷崎润一郎小说中痴狂的主人公。这部《黑白浮世绘》如同戴着面具起舞,展现的似是高桥直子,流露的却是不知名的内心。 在亦夫笔下,性成为一种象征。小说不断用高桥直子身躯的显在特征——酗酒、异味、抗拒性关系——表现往事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消弭;而当年的强奸犯的力量的削弱,也显在地体现在他的瞎了、瘸了、老了身上。见到了旧日仇人今日的模样,高桥直子却注视着镜中的自己,想道:“这样的肉体,还会有男人愿意强奸吗?”这种具身化的读解使小说就像浮世绘一样,将世情赋予形象。 小说的主线是一种与往日和解的套路。但是在无形中,却曝露了小说中的另一重声音。这种声音的出现,既出于写法的不同,也是两性的不同。很多时候,男性误以为生理能解释一切,其实在突破界限的时刻,信任的摧毁才是最重要的。一旦信任被摧毁,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林奕含笔下房思琪反复追问文学是不是巧言令色,就反应了男女作家视角的不同。 另一方面,在小说着重描述的鲍思远与古川舞雪的爱情上,也透露些许古怪。鲍思远是位学者也是位作家,就像戏中戏一样,他写了两本小说。一本名为《另类爱情》,写的是贫困的“我”在一位寡妇的资助下,读完大学并端上了铁饭碗。“我”怀着报恩的心情娶了寡妇为妻,但仍然没禁得住欲望的诱惑,爱上了一位女学生。另一本名为《悲伤的樱花》,讲述强烈的道德感使“我”放弃了女学生的爱情,但是去日本访学时,“我”又爱上了风情万种的山本秀子。恩人妻子知道后,选择了自杀来让“我”追求爱情。这不但没有带来自由,反而将“我”的精神打入了不可解脱的死牢,只能抛弃一切出家。 这两本书都以鲍思远的自身经历为蓝本,高桥直子认为前一本书有炫耀的成分,却受到后一本书的感动,认为“这本书的文字没有创作的痕迹,而完全是一个男人坦诚而痛苦的倾诉,是对一个女人极度爱慕却无力拥有的纠结和焦虑”。高桥直子的看法使得她能正向地看待鲍思远,也体现了她对文本的信任。但是,这就是绝对的真实吗? 在小说里,高桥直子曾多次怀疑记忆的真实。比如,她常常在家中看到一只乌龟,却没有其他人看见,后来从水中捞出北原家族徽,上面正好刻着乌龟形状的浮雕;她常常想起一个名叫夏莲的女孩子,和她母亲一起自杀的情形,却查不到此事的任何论据。而她散步时常常看到的野良猫,也未必是她熟悉的样子:“自己所熟悉的不过是表象,是日常,而在这些表象的背后,同样颠覆认知的事情可能随时都在发生。” 回到前话。亦夫小说中的日本风味,正是小说中的一股微妙态度。日本小说常有种让人觉得很轻的感觉。这种轻中隐含着一种沉重,就像托举着铅铁却让人以为是羽毛,为了轻承担着重的重量。重重拿起,轻轻放下。还有一些时候,小说用鲜艳的色彩,给人造成强烈的印象,仔细去看,却朦朦胧胧。 那么,浮世绘是真实还是虚构呢?小说的道德观念,是赞同,还是反讽呢?水月镜花,看不分明。就像水中行船,教人摸一摸波纹,剔透水润。然而当你低头去看时,镜像里却是另一个人,这或许就是这部小说的有趣之处吧。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2: | 佩议长访台“升级了台海局势”是人类文 | |
2022: | 中国新闻事业编年纪事【50】 | |
2021: | 孔子名言解(10) | |
2020: | 我对解义慧剑的理解 4 | |
2019: | 中国怎样饿死3千万人的 | |
2019: | Your Fear is better than You | |
2018: | 手持一张1863年林肯总统的解放奴隶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