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我給教育下一服猛藥
送交者: 珞珈 2003年03月10日19:19:3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我曾長期從事基礎教育,現在在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我對基礎教育的狀況比較了解,也為此思考了很多。關於教育的討論很多,建議也很多。但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還不多。依我看,基礎教育中最失敗的就是語文、外語、政治三門課。這三門課的問題解決好了,基礎教育的問題就解決一大半了。大家都清楚,這三門課花了多少時間、精力、金錢。這算是人文學科了。而我們國家數學、理化等科學學科在基礎教育階段的難度比起西方國家的是高很多了,不是高一點,教學質量也算不錯,差的主要是動手能力、創新精神。總的來看,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人文學科方面。而人文學科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語文。語文沒有搞好的原因是對語文的性質和人的心理發展規律沒有認識清楚(或者認識到了卻沒有應用教學中去)。好了,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上,我給教育的猛藥就可以開出藥方來了。請大家認真看看我下面的文章,衷心希望大家提意見,看看我所說的哪裡不對、哪裡沒有可行性。

提 要:解放後半個世紀語文教育的主要教訓有三條:浪費了最佳教育時機,放棄了最佳教育材料,忽略了最佳學習方法。這就造成了語文能力和人文精神長期走低的尷尬局面。語文學科的性質、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以及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表明:不浪費兒童早期本能學習的時機,以“語文能力和人文精神”為旗幟,以充分的背誦和閱讀經典(即以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內涵的足夠量的語言材料對語言器官進行充分的刺激)為核心的語文學習,高考取消語文!以“分科、分級、自主、開放”的積分制語文水平考試代替各種語文考試!!! ——這是語文教育走上正軌並迅速、健康發展的正確途徑。

關鍵詞:教育時機、教育材料、教育方法、考試改革

一、語文教學回顧

1978年3月,呂叔湘先生在《人民日報》上批評我國中小學語文教學少、慢、差、費,指出這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嚴重問題”。他說;“十年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1979年冬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語室組織的福建、四川兩省 “中學生語文狀況調查”顯示,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學生語文水平過低,語文知識測驗的平均成績只有30分。1988年國家教委委託華東師範大學組織實施的“1987年全國初中三年級語文教學抽樣調查”取得的1000多萬個數據顯示,大多數被測學生的成績處於中下水平,閱讀、寫作不及格的有近60%。閱讀、寫作、聽力、說話與朗讀四項測試,每項的總平均分均在及格以下。1996年,以重視人文教育而備受稱道的華中理工大學,對全校新生進行了首次中國語文水平達標測試。在這次稍稍高於中學語文水平程度的測試中,全校所有的95級本科生、專科生、研究生新生,達到及格線最多的是本科生,也僅有60%,最少的是博士生,只有30%的人達到了及格線。高校學生語文水平低絕不是個別現象。1997年北師大對一年級新生進行了語文入學檢測,原計劃得分在80分以上的(滿分100),可以免修大學語文,不料一千多名新生中,能達到這一標準的僅有六七人,無奈之下,學校決定,全部都要修大學語文。 《北京文學》1997年第10期,發表了一組“憂思中國語文教育”的文章。此後,社會上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中小學語文教育大討論。這次討論的主要成果,反映在以下三本書裡:一是王麗編的《中國語文教育憂思錄》(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二是孔慶東、摩羅、余杰主編的《審視中學語文教育》(汕頭大學出版社,1999),三是鍾曉雨主編的《問題與對策:中小學語文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這些討論對中國語文教育提出了空前尖銳的批評。其中雖不乏偏頗之論,但是,不可否認,問題不僅存在,而且還很嚴重。也許有人會說,我們的成績還是有的,這些年少年作家不斷出現就是明證。但是與此形成反諷的是,這些少年出的書無一例外都是對現行語文教育模式叛逆的結果。看來,從1978年呂叔湘先生發出振聾發聵的呼籲之後的二十多年,我們的語文教育並沒有取得長足的進展。

問題的癥結到底何在,我們還要反思。

讓我們再耐心地討論一下語文的性質是什麼。對語文學科的性質有四種代表性的觀點 。一是工具論。認為語言是交際工具,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語文課的任務就是進行語言知識教學,培養訓練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即聽說讀寫能力。二是人文論。認為人文性是本質屬性。語文課的任務主要是通過語言的學習、感悟,培養情感,陶冶審美情操,弘揚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三是素質論。認為語言既是交際工具,又是思維工具,也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語文課的任務是培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主要培養運用語文工具的能力,同時也要培養思維能力,文學鑑賞能力,開發智力,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語言文化知識教育。四是語感論。語感論把培養語感作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夏丐尊先生最早提出語感論,其後葉聖陶、呂叔湘、張志公等開始倡導語感教學。王尚文認為:“主觀的語感源於客觀的言語,主客觀的言語對象對人的語言器官長期雕琢的結果,是人的語言器官長期感受言語對象不斷積澱的結晶,是人的言語這一對象在人身上對象化的實現。” 近年來,語感論逐漸受到重視,理論與實踐上的探討逐漸深入,尤其是王尚文《語感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的出版是一個標誌性的成果。

上述四種觀點,從不同角度分別看到了真理的不同側面。第一、第四種觀點都是說語言能力,第二種觀點強調人文性,第三種觀點比較綜合而寬泛。綜合上述觀點,我們把語文的性質界定為“語言能力和人文精神的結合”。語文教學的任務就是以具有人文精神的語言材料充分刺激學生的語言器官,目的是提高學生以語感為核心的語言能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對語文性質的模糊認識使我們浪費了最佳教育時機,放棄了最佳教育材料,忽略了最佳學習方法,造成了語言能力下降和人文精神缺失的後果。

最佳教育時機是兒童時期。心理學理論及語言習得理論已經證明,兒童期是人一生當中語感、人格發展的高峰期,特別是0——3歲的兒童早期,對外界感性信息的本能吸收能力最強, 3——6歲次之,6——13歲又次之。在多種語言的環境中,幼兒可以自然地學會這些語言,猶如海綿吸水,毫無困難。這是多麼驚人的直覺學習能力!可是,我們在這個本能學習能力最強的時期所做的努力實在有限,聽任這種上帝賦予的驚人潛力自生自滅。

最佳教育材料是古今中外的各種深刻、優美、具有深厚人文精神的經典作品。

最佳學習方法是充分的背誦和閱讀。

很可惜,教學的時機、材料和方法幾方面我們都沒有做好。

多少年來,在中小學語文教材方面的最大缺點是淺白、量少。教材中的小貓小狗的內容太多,而智慧含量高、深刻優美的經典內容太少。這就造成了兩種浪費,一是兒童記憶潛力的浪費。兒童時期是記憶力最強的時期,並且這時的背誦訓練還可以提高終生的記憶素質。二是人格養成的最佳時機的浪費。如果早期背誦、閱讀大量深刻優美的經典,那麼,滲透到血液、深入到骨髓中的就不僅僅是語言層面優美的辭藻,還有其中的人文精神。這種精神的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對人的一生都將有長遠而深刻的影響。這種潛移默化的教化進行得越早,對兒童影響越大。人格薰陶和道德教化有先入為主的特點。兒童時期受到過真善美的薰陶和感動的心靈,永遠是社會的積極因素。同時,人文情懷本身就是語文能力不可分割的一個方面,它能使人看問題多一個角度,多一分智慧,多一分豁達,多一分敏感,多一分正氣,多一分悲天憫人的情懷,因而使人的言辭和文筆言之有物,氣韻生動。 教學方法上的主要缺點有二。

首先,是不符合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告訴我們,兒童時期是語言直覺能力、記憶力發展最快的時期。這個特點是人類長期進化發展而來的,正如牛進食,吃草要趕快,回來再慢慢消化,非如此不可。我們應該利用這個時期讓兒童充分感知世界,充分背誦和閱讀經典,把那些最好的精神營養先收羅進來。但是我們沒有這麼做。我們太多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科學主義做法,這一點已經有一些專家指出,此不贅述。作文的前期準備是:一是語言材料,二是思想情感。二者居一,可將就寫。二者具備,文思泉湧!二者皆無,絕對不寫。大量的閱讀、背誦是在語言材料和思想情感方面的積累和訓練,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捷徑!強烈呼籲立即停止現行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杜絕作文中的假、大、空、套!

其次,是不符合學科性質。語文、音樂、美術是人文學科,數學、物理、化學等是科學學科。人文學科的特點是整體性、混沌性,講究積累、涵泳、感悟,科學學科的特點是層級性、系統性,講究嚴密、邏輯、推理。科學學科必須層底逐級學起,斷了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影響進一步的發展。而人文學科可以一開始就讓兒童接觸高深的經典作品,耳濡目染以達到薰陶之功。科學如砌塔、人文如積沙。可是我們的語文教學採取了科學主義的方法,知識結構、能力體系,系統井然,字詞句篇,語法修辭,條分縷析,更有那麼多的標準答案,束縛思維,壓抑個性,阻礙創造。時間花了很多,方法想了很多,板書設計很精緻,課堂討論很熱鬧,但是,語文教學的實質——語言材料對語言器官的刺激量,微乎其微。

癥結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很簡單,即:抓住本能學習的時機,充分背誦和閱讀各種經典。

窮則思變。半個世紀以來的語文教學的教訓足夠我們回味。我們再也不能沿着失敗的老路走下去了。最近的中小學教材中古詩文分量的增加、新大綱對閱讀量的增加、國家對語文教材編寫的開明態度,以及近年古詩文誦讀活動的開展,表明我們逐步在向語文教學的正確軌道回歸。返樸歸真,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回歸。在“語文能力和人文精神”的旗幟下,充分的背誦和閱讀經典,這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方法,將給語文教學開闢一個嶄新的局面。

如果有相應的考試制度與此配套,這種方法將更有效。

二、語文考試改革構想

新版語文教材是為解決語文教學問題而付出巨大努力之後結出的碩果。但是,語言能力的核心——語感的獲得,是建立在“語言材料對語言器官的大量刺激”之上的。要求任何一部教材達到這種刺激量恐怕都是過分的。我們認為,考試是教學系統中調控能力最強的關鍵樞紐。科學的考試模式不僅能夠客觀地測評所考學科的水平,更能指導學科的教學活動。本文提出“分科、分級、自主、開放、積分制”的語文水平考試模式,希望能補苴缺漏。

分科,即把語文考試分成“背誦、閱讀、寫作、語基(語文基礎知識)”四個科目,分別考試、分別記分。

分級,即把這四個方面的內容和要求分成若干級別,類似英語考試的四、六級。 自主,即學生自主選擇考試級別、考試時間,允許補考。考試時間每年2次,全國統一時間。開放,即打破年齡、年級限制,允許失學兒童和社會人員自由報考。各科成績分“及格、優秀”兩個等級,及格即得一分。

積分,“背誦、閱讀”按“語言材料對語言器官的刺激量”來記分值:背誦總分10分(1萬字 1分),閱讀總分10分(1千萬字1分),積分累加。寫作、語基各5分,考相應的級別得相應分數,不累加,畢業分數按最高級別計。四科總共30分。9年義務教育結束之時,若能得到總分的60%、即18分,即算語文達標,奠定了終生的語言能力和人文素養基礎。高中以後結束語文課。志願學文科的學生(積分達到20分以及一定的優秀率)繼續開設文學史、語言學等人文課程,而對理科感興趣的學生不再開設語文課而開設其他相關課程。大學也不需要再開大學語文課。

該考試模式突出背誦和閱讀的基礎地位,其依據是語感理論。葉聖陶、王尚文等認為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語感,而語感是從“語言材料對語言器官的大量刺激”得來的。這種刺激的主要方式就是背誦和閱讀。若能背誦精選的10萬字的古今中外經典名篇、閱讀1億字文學名著,則語文水平絕對不差。背誦考試可以口試,也可以筆試(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閱讀考試以考察對文學作品內容的了解為主(約占70%),理解欣賞的內容為輔(約占30%)。考試內容在規定的篇目中。篇目應有全國統一的部分(約占70%)和根據各地實際情況而有所區分的部分(約占30%,這部分造成全國學生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態,這樣比全國統一的一刀切好),都由專家集各方意見審慎制定。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面,但如果沒有充分的背誦、閱讀和內心感受為基礎,寫作訓練對提高語文素質的功效將大大降低,作文就是對師生的折磨。應果斷停止缺乏背誦閱讀基礎和內心真實感受的作文訓練,糾正其中的假、大、空、套(這個問題相當普遍!)。調控手段就是背、讀先行,內心感悟先行,作文考試級別自選。

語文知識中的語法、修辭等對語文素質的提高是次要的,而詞彙量是主要的。考試應以字詞的識記、理解、運用為主。另外,應減少語法修辭而增加對聯內容(教學中亦應減少語法修辭知識講授而增加對聯訓練),因為對聯蘊涵詞類、語法的觀念。語文知識科的考試內容大致如下:字、詞的識記理解(約60%)、對聯(約10%)、其他(30%)。

在此考試改革引導之下,教學將從以講課、作業為主轉變為以學生自主的背誦、閱讀為主。大量的背、讀又為寫作提供語言材料、思想觀念和寫作方法上的支持。高強度、高質量的語言信息的刺激必然造就具有高度語文修養和人文精神的學生。

在這種考試模式調控之下的教學活動,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和可塑性——只要強調背誦和閱讀(現代廉價的錄音設備和多媒體軟件還是極好背誦、閱讀輔助工具),就會取得相應的收穫(考試中的分數只是現象,實質是語文能力和人文素質的提高)。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主客觀條件引導學生朗誦、閱讀、欣賞,組織討論和各種讀書活動,教師的主導性有廣闊的發揮空間。

這種考試改革還有利於發掘各種教育潛力,充分釋放各方對語文教育的熱情。

對學生來說,考試壓力減輕,學習動力大增。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選擇相應科目和級別的考試;不及格可以補考,若想更好成績可以允許重考。每背一篇文章、每看一本書都是切實的收穫和踏實的前進,學習興趣大增、成就感大增、信心大增。

對教師來說,以往單純追求及格率、高分率、升學率的壓力大大減輕,教師之間培養學生讀書興趣的競爭取代了唯分數的競爭。教師的學識、人格成為受學生尊重的重要原因,教師將產生強烈的提高學識修養的願望。

對家長來說,明確知道孩子該背什麼、該讀什麼,督導孩子有的放矢。甚至家長自己也可以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和孩子一起背書、讀書、考試,不僅大有益於孩子的學習,還是一種極好的親子活動。在父母看來,孩子未來的生存競爭由分數競爭轉化成了具體的背書、讀書的競爭。這種競爭還可以延伸到幼兒期,而提前背誦和閱讀是符合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的,將為兒童的心智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失學兒童和希望提高語文素質的社會人員來說,這是一個平等的機會。即使沒有上學,但是他們知道,只要背了、讀了某些書,就能取得相應的收穫和承認。這將極大地促進這部分人積極進取的精神。而他們的精神、他們取得的成績必將鼓舞廣大在讀學生。

對早期教育來說,這種考試模式具有很好的引導作用。它引導家長在孩子早期即設置人文環境,孩子在誦讀經典閱讀名著的氛圍中成長,聽之讀之誦之,則中國之教育大幸!中國大幸!!! 這種考試模式引導下的語文教育具有求實開放、協同萬方、低成本高產出的特點,為教育各方營造一種寬鬆、積極、人性的氛圍。上述方案還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同時,還得承認,這種改革牽涉面大、力度大,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困難是可以解決的。 我堅信,它可以引發一場真正的語文教育革命,使中國語文教育走上健康發展的正軌。

如果本文是錯誤的、荒謬的,我希望有人能冷靜客觀友好地指出,我願意虛心接受。否則,我將終生為此奔走呼號!善良的你、有識的你,不說為中國的教育,單是為解除我心中塊壘,你對本貼的關注也是功德無量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科學烏托邦:我看饒毅建議
2002: 這個盲目的時代應該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