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必须纠偏 |
送交者: 黄行福 姜霞芳 2003年03月15日21:08:28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素质教育从提出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可以说,在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实践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汨罗等地的经验已在各地开花结果,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但不可否认,一些地方,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尽管瑕不掩玉,但毕竟是主旋律中的不协调音。为保证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引起重视。 偏向各有不同,但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种: 1、作秀式。英文中“show”的意思是表演、演出,作秀式就是表演式,其目的在表演之外。素质教育中的表演式只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仅注重短时社会效应。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第一是表演。学校为了展示素质教育的所谓成果,看好公开表演。最典型的莫过于文艺演出。有的地方,为了表明自己的工作成效,定期举办文艺演出,甚至用行政手段下死命令,要求每个学校必须有多少个节目参演,甚至还规定了表演的时间。下面的学校接到任务后,赶鸭子上架,临时调集人马,突击进行训练。演出时,自然有领导讲话,结束时评奖、颁奖。表面上成效显著,至于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得怎样,大家心中有数,心照不宣。第二为展览。主要有美术、摄影、书法展。有的学校开不出美术课,摄影更谈不上,书法课也是子虚乌有。有时也为了显示自己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成效”,搞一些名不副实的美术、摄影、书法展。为了展览,竟不惜弄虚作假,搞包办代替,让书法有特长的老师,分别用不同字体书写,分别画几幅内容不同的画,署学生的名字,教师自己则退居“指导”,走到幕后。或者经过一番摸底,了解到在美术、摄影、书法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家长,然后硬性要求这些学生家长交作品。表面上署的是学生的名,其实都是家长的作品。挂着羊头,卖着狗肉,名为学生作品展,实为老师、家长作品展。第三是“活动”。更有的学校,活动多多,各种类型的活动煞是热闹。他们大多以所谓兴趣小组的名义开展活动。有科技小组活动、写作小组活动、摄影小组活动等等。但大多是徒有其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生的素质怎能得到提高? 作秀是典型的形式化的作法。它不从实际出发,进行扎扎实实的工作,注重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他们常常不惜代价,在形式上做文章。文艺表演,舞台布置豪华、气派、溜光异彩,场面宏大,设施先进;作品展览,开幕式隆重,领导剪彩、讲话,记者穿梭、采访,场面气派,作品装裱考究,追求视觉效果;各种活动,计划周全,安排周密,记录详尽,但实实在在的活动很少。这种形式化的作法,有时的确能产生轰动效应。但实际上,这一系列的活动,它不可能在学生身上、在社会上产生深远的、实质性的影响。原因在于它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而且,素质教育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要提高的是全体学生的素质。作秀式的作法,“我的眼里只有你”,眼睛盯住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只有那些在文艺、书法等有专长的学生才有机会参与,其他大部分学生则只有“临渊羡鱼”的份,没有“退而结网”的缘。其实,退一步说,即使是那一部分有幸参与的学生,短时间的突击训练,他们的素质是否真有明显的提高,也值得怀疑。我们知道,人的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的反复训练。达芬奇能成为大师级的艺术家,没有他小时候从画蛋开始的长期训练,可能吗?莫泊桑一生中能创作出三百多部小说,与他年轻时在福楼拜指点下,在杂货店门口描写杂货店顾客有密切关系。同时,相关研究也表明:要练好写作基本功,一般要练到30万字以上。文字基本功如此,其他方面素质的形成又何尝不是这样?所谓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是这个道理。 2、放任式(又叫放羊式)在词典上,放任的意思是让其自然,不加干涉。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卢梭式的不加管束、不加教化的顺其自然;另一种是消极意义上的放任自流。本文指后者。这是一种无目的、无计划、无步骤、无指导的盲目活动。老师心中无数,随心所欲。课,想上什么就上什么,想上多长是就上多长时间,想怎么上就怎么上。以体育课为例,一些老师从不按课程计划与教材上课。临到上课时候,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随意性强。至于一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周密安排训练,怎样上课最有效,统统不在考虑之列。更有甚者,篮球一丢,老师、学生都自由。篮球一发,老师走了,放手不管,任由学生自己活动。结果 ,打球的打球,溜号的溜号,旁观的旁观,闲扯的闲扯,逛街的逛街,自由散漫,不受约束。由于自由活动,不受约束,学生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我们知道,人的发展,需要压力;有了压力,就有动力。当然,压力有两种:一种是外在压力。对学生而言,那是学校、社会、家长给的学习任务,主要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另一种是内在压力,即学生本人的自我加压。对于一部分自觉性教强的学生,一般能自我加压,而对于那些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没有学习任务的外在压力 ,要他们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完全自由放任的教育就不是学校教育。我们所反对的只是学生过大的压力、过重的负担。中央三令五申“减负”,但中央从未规定过不能给学会上任何压力,任何负担,适当的压力,适当的负担,是必要的,与中央的精神并不矛盾 。我们不能走极端,以搞所谓素质教育和“减负”为借口,对学会上放任自流。 拔高式。素质教育中,无限拔高的现象比较严重,做的少,说得多;做得差,写得好,这是一部分人的作法。有的学校,素质教育才起步,便请领导视察,邀记者报道;有的学校,搞了一次学生进农家活动,就在电台、报纸吹得天花烂醉;还有的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一次公益活动,便大力宣传学校在素质教育中德育工作如何抓,学生的道德素质如何得到提高……种种表现,不一而足。它们的一贯作法是:第一,夸大事实,做一说二,以一当十,牛皮吹上天。有一所学校,学生参加小发明竞赛,有一项作品获得全省二等奖。这时,学校请人写了一篇大文章,介绍学校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科技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学生的科技素质有了怎样的提高。其实,该学校根本没有组织过任何科技活动,那一篇获奖作品也不过是该学生的父亲构思、制作的,署了该学生的名而已。第二,无限上纲。这是夸大事实的必然结果。有的学校领导之所以热衷于夸大事实,目的在于无限上纲,无限拔高。人们都十分痛恨“文革”时期那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无限上纲上线,动不动就给人扣上“反革命”、“走资派”之类大帽子的作法。今天,学校教育中动辄上纲上线、无限拔高,与“文革”中的作法竟是惊人的相似,所不同的是:“文革”在于整人,今天在于造名,造出大的名声。第三,隐瞒事实。这是夸大事实的另一面。对于同一件事,夸大了一面,就意味着缩小乃至隐瞒了另一面。这样的玩法,对有的人来说,真是“两全其美”,既有素质教育之名,也有应试教育之实。机关算尽,“名”“实”俱得。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倾向,还可以举出一些,主要的有这三种。素质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应该扎实有效地进行。几种偏向的存在,尽管不带普遍性,但造成的影响热仍然不可小觑: 虚假繁荣,造成错觉。作秀、拔高,都是假冒伪劣。由于它们的存在,给人们一种错觉,仿佛我们的素质教育已经遍地开了花,已经轰轰烈烈。其实,这是只是一种假象。但有的人作起秀来,作起报告、写起文章来,往往比真的更诱人,点滴经验一吹起牛来,仿佛还真那么回事,泡沫式的虚假繁荣,不知情者确会信以为真。 败坏学风,误人子弟。对于学风问题,毛主席曾进行过严厉批评。他说:有了这种作风“或作演讲,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做文章,则夸夸其谈得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华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律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毛泽东选集》合订本,758页)素质教育最根本的在于教会学生做人,做诚实之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校的一切作法,本质上都应该是有益于引导学生做诚实之人。诚实学习,诚实待人;养成好的学风,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语)然而,以上那些做法,实际上在无意之中教会学生造假。作秀式的形式主义,放任式的自由主义,拔高式的夸夸其谈,学生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对于成长中的他们,影响极坏。于是乎,说假话,写假文,考试舞弊的现象,校园中比比皆是。甚至于“长大后就我就成了你”,乃至超过“你”的观念也潜慈暗长。可以想象,他们长大后只要一有机会,说不定他们造假的手段比我们这些今天教育他们成长的人还高明呢! 徒有虚名,有花无果。对于果树,如果只开花不结果,人们的态度则只有一种:砍!因为只开花不结果的树,白白浪费了水肥和人力。作秀式、放任式、拔高式的素质教育,有名无实,只“开花”不“结果”,学生的素质根本不可能得到提高。 几种偏向的存在,原因多多。但不可否认,以下几方面是造成这些偏向的主要原因: 1、 不合理评价强化了应试理念。目前,在基础教育领域 ,实际工作中的有些作法与我们所一贯倡导的东西迥然相异。理论上、文件上,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而在实际上,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仍然只看学生的成绩,看升学率,使本来就已经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理念又进一步得到强化,使得一部分学校产生了这样的念头,素质教育可以作作幌子,真正管用的还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于是乎,“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应试教育实实在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两手”都“抓”,只不过“一手软”“一手硬”罢了。 2、 急功近利思想诱人短视。我们的一些学校领导、老师,名利思想严重。而且,又不想通过实实在在地工作、勤勤恳恳地劳动获得,而是想在短期内见效,以得到晋职、晋级、评优、评模的资本。这种情况下,一些速成式的作法纷纷出笼。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教育是周期长的事业,教育的成效在学生走出校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学生素质的提高也是需要一定过程的,想在一夜之间提高学生素质,只是一厢情愿,是根本不现实的。 3、 与前几年一些地方拖欠老师工资也有关系。有的地方,由于老师几个月拿不到一分钱工资,挫伤了老师的积极性。于是,有的老师,上课不认真,学生呢感则自由散漫,而且还美其名曰“素质教育”,好经歪念。 此外,与新闻媒体的炒作也有关系。我们的一些新闻媒体,喜欢炒作,热中于追求轰动效应,这是一种不良倾向。 教育是百年大计,为了民族的未来,让我们踏踏实实做好工作,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基础!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