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小留學生們的留學生活曝光:答Ynima
送交者: aa881 2010年04月13日13:52:5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You better spend another 3 yrs
送交者: Ynima 2010月04月12日18:12:1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in a  high school here first before open up your mouth.   Because u are obviously a typical Chinese educated jerk.  Being 2-3 years lab slave here, you learned nothing but a set of labor skill. 

More and more young Chinese people have  now received their educated from high school to in USA.  You have no match to them. What you have posted  here are totally a trash and truly disgusting.


按:我近日在一篇帖子裡談了海龜( 尤其小海龜)的處境,一個網友叫Ynima的回覆,認為這種情況是暫時的,隨着赴美讀高中的小留學生的增加,這些人以後回國後,會變得吃香起來, 還要我去美國高中補三年課,因為他認為我是中國接受教育的,看不起。且不說我究竟是哪裡接受的教育,這無關緊要。讓我們來看看,到美國讀中學鍍金的中國學生,是在什麼處境中生活,在這樣處境下生活,人生安全在哪?精神病發作可能性多大?能否健康成長?這些強裝風光的“小留學生”,究竟是過的什麼“留學”生活?


南費城高中亞裔學生去年底遭非裔學生攻擊,罷課抗議。學生用標語遮臉遊行,上面寫着:“我們要在安全的學校受教育”、“停止學校暴力”。 (美國《世界日報》援引美聯社)

  綜合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一名16歲女高中生年初因無法忍受同學長期無情的霸凌折磨而自殺的案件在全美引發關注,並掀起反校園霸凌的討論。在校園常被列入“溜邊陣線”,被公開稱為“土包子”(FOB─Fresh off Boat),而備受“另眼相看”的新移民華人學生,在語言、環境雙重適應壓力下,更易成為“校園霸凌”事件受害人。這在加拿大也有發生,如何防範、處理成為華人家長、學生,以及校方必須面對的話題。  

  麻州霸凌事件受害者普林斯移居美國不到半年,雖然沒有針對新移民學生是否易成為霸凌對象的研究報告,但波士頓愛德華初中雙語老師劉珊玲說,她確知有專愛找新移民麻煩的學生。新移民學生通常較孤立,被欺凌後較傾向沉默和忍受,也怕告發後,日子更難過。他們不諳英語、不明美國教育體制的父母們更是難過無比、不知所措。
  

  飽受欺負遭譏笑 華人學子如何面對霸凌事件

  轉學成異類 他們叫我“土包子”

  新移民學生人口迅速飆升的南加州中小學校園族裔衝突近年再度成為學生、家長和校方高度關注焦點。在一些華裔學生“絕對少數”的學區,華裔學生仍不成文被列入“溜邊陣線”;即便是華裔學生眾多的學區,華裔學生午餐錢被搶、搭校車被“夾塞”亦是司空見慣;更多的新移民華生在校園被公開稱為“土包子”(FOB─Fresh off Boat),備受“另眼相看”。

  父母均畢業於中國大陸一流名校的16歲華裔陳同學,從小在美國土生土長。離開加州富裕城市亞凱迪亞轉學到科羅拉多州之前,這位優等生根本沒聽說“校園凌霸”,更不會想到自己也稱為別人眼中的FOB。因父親在科羅拉多謀得一份薪水優厚工作,陳同學去年隨父親轉學前往科州春田市。

  新學校是當地一所有名高中,全校1500名學生亞裔不超過五人。從小在加州公立學校如魚得水的陳同學,很快發現自己成了班上“異類”,“無論我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他們把我當土包子的看法”,陳同學在電話中給洛杉磯的母親訴苦說。後來她發現,要想在學校不受欺負受到保護,就要討得男生們喜歡。她開始每天將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很快成了“大眾情人”。但這一招並沒有帶給她平安。她的午飯開始被女同學放髒東西,還經常遭到一群女生圍攻,要她“滾回中國去”。而當她向男生們求救時,“情人們”將頭一揚:女人的事情自己解決。今年寒假回到洛杉磯後,她堅決對雙親宣稱:再也不回科羅拉多。

  華裔新移民學生沒有美國朋友 被欺負敢怒不敢言

  許多赴美時間不長,中學期間就離開父母放單飛的華裔小留學生坦言,在美國校園,似乎每個人都彬彬有禮,“但你能感覺背後冷若冰霜”。在學校報告各族裔學生和平相處一派詳和的同時,不少來美多年的新移民學生表示“沒有美國朋友”,相互聚在一起,話題最多的就是如何自己抱團,不被欺負。

  華裔新移學生比例接近半數的聖蓋博谷學區,近年華裔學生遭受校園壓力而自殘的消息已時有傳出。2006年4月,艾爾蒙地學區羅斯密高中一名16歲何姓華裔男學生午餐時間在校園棒球場中間當眾自殺。學區最後以30萬元賠償與何家和解,但校園陰影一直揮之難去。華裔及亞裔學生超過六成的聖蓋博高中資深華裔教師文華東表示,經常有華裔學生向其報告在校午餐和搭乘校車時被西裔學生插隊,很多華裔學生息事寧人,敢怒不敢言

  華人男孩遭譏笑半年轉三校 自稱想死送進精神醫院

  在芝城郊區Madden Mental Health Center擔任翻譯員的賴孟慧,對於校園霸凌給兒童帶來的衝擊印象深刻。她回憶,去年她曾經替一名剛由中國大陸溫州移民到美國的14歲中學生擔任翻譯,這名男孩因為被學校疑為有精神疾病送醫就診。

  賴孟慧說,這名叫Eric男孩跟着爸爸移民來美國不到半年,但是已經轉讀了三個學校。她說,Eric說,剛到美國進中學就讀時,因為學校位於芝城北邊,學生很少有華人面孔,不會英文的他,很快成為同學取笑的對象。Eric說,因為爸爸在餐廳打工,非常忙,也很辛苦,他不想讓爸爸擔心,於是就主動向老師表示想轉到另一所中學,到了第二所學校,他遭欺負的問題完全沒有改善。很快的,Eric又想辦法轉到第三所學校就讀。

  經過了多個月的身心折磨,有一次,Eric在學校再度被同學譏笑後,向欺負他的同學說“我好希望自己死掉”,結果同學立刻報告老師,由於Eric情緒低落,老師在事發後,馬上叫了救護車將他送到精神醫院。獲知兒子進精神醫院後,Eric爸爸才發現兒子在學校長期被欺負的情形,Eric的父親趕到醫院,透過翻譯告訴醫生,兒子非常正常,只是因為到美國不久,仍舊在適應新生活,所以才會有偶發性的抱怨,千萬不要讓兒子住進精神病院。

  賴孟慧說,經過翻譯,醫生詳細了解了Eric的情形,但堅持必須將他留置醫院觀察三天,結果正常才能出院。她說,Eric順利通過三天的觀察期,在中國大陸的媽媽也在不久之後來美國團聚,讓原本可能因為校園霸凌,毀掉未來的Eric,重新有機會正常成長。

  加拿大華裔學生亦容易成為被欺負的目標

  一項問卷調查顯示,在加拿大的大溫哥華地區,遭到校園霸凌的學生人數約占12%,近幾年甚至出現網絡攻擊的行為,性取向的霸凌也逐漸增多。曾任中僑互助會心裡熱線統籌,目前攻讀心理咨商博士的馬國林指出,近幾個月在卑詩省甚至發生兩宗青少年受到校園霸凌後,以自殺了結生命的悲劇,受害者不堪一再受騷擾,但是家長和老師卻似乎都不曉得。

 
  面對校園霸凌事件 華人家長怎麼辦?

  遇事“借只耳朵給孩子” 父母責罵會加深創傷

  校園霸凌事件日增,如何防範、處理成為現代家長的生活課題。擁有校園輔導老師學位的馬州蒙郡伍頓高中資深教師林余乃寧表示,許多霸凌事件的受害對象多是缺乏信心的學生,她提醒華裔家長遇到事情時,“借只耳朵給孩子”,不要急着責備和批評。

  林余乃寧說,現今除了口頭及肢體霸凌,網絡霸凌更可怕。學生本身要懂得尋求幫助,若家裡父母強勢,孩子不敢回家說,沒信心、沒依靠,就很難處理。她說,霸凌事件錯不在孩子,她呼籲華裔家長遇到類似情事,應先聽孩子講,認同他的感覺。孩子們覺得被霸凌已是不光彩,如果再被父母責罵,會加深創傷。

  芝加哥興氏小學副校長梅綺雯也強調,家長儘管再忙碌,也一定要給孩子保留家庭時間,每天花點時間關心孩子在校的活動、朋友交往的情形,才是保護子女校園安全最有效的途徑。

  行為不正常出問題徵兆 師長鬚留意

  芝加哥興氏小學副校長梅綺雯談到校園霸凌問題時表示,家長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一旦爸媽“忙着生活,忙着賺錢”,忽略孩子在學校的情形,那麼不管老師們如何努力防範校園霸凌,都無法100%保證孩子安全。梅綺雯在張貼着“No Bully Zone”等許多提醒學生平等對待所有同學海報的學校走廊上說,孩子出現不正常熬夜、食慾突然不振、回家就躲進房間等異常行為,家長都必須對孩子的學校生活提高警覺。

  梅綺雯以她多年的教育經驗表示,遭到校園霸凌的孩子,最普遍的問題就是喪失自信、對未來茫然,同時心情不穩定,更嚴重的便是加入幫派。她說一旦加入幫派後,非常容易涉入毒品、槍械,對孩子的人格及未來發展,將有重大負面的影響。

  位於芝城華埠的興氏小學,全校幼兒園到8年級的700多名學生中,華裔學生逾八成。她說,由於興氏的華裔學生人數眾多,學校的許多老師都擁有中、英流利的雙語能力,每年學期一開始,學校就會依照學生年齡,分成幾個族群,分批向學生解說如何在校園保護自己,同時也不斷提醒學生,如果受到欺負的正確處理方法。老師在得到訊息後,也會在最快時間內與家長聯絡,並保持追蹤,家長與學校一起攜手,讓學生們在校園獲得最好的保護。

  防範校園霸凌事件須社會多方關注努力

  保護自己華裔生結幫易釀禍

  美國聯邦反毒教育(DARE)及拒絕幫派教育及訓練(GREAT)計劃華裔教育專員蔡立仁說,“新移民華人學生在語言、環境雙重適應壓力下,常常不知不覺地產生‘內向’、‘弱小’、‘寡言’三大成為‘校園霸凌’事件受害人的特徵”。

  霸凌事件受害人往往為求自保,也可能衍生出成伙結黨的幫派問題,或藉濫用藥物、毒品抒解情緒,形成另一種型態的社會問題。目前任芝加哥市警局警官的蔡立仁,五年來巡迴芝城約20所中學,教導學童如何防範校園霸凌,並保護自己的系列課程。

  他說,去年芝加哥南區的肯尼迪高中(Kennedy High School)發生華裔學生組成校園幫派並打群架的案件,一名15歲學童在接受輔導時表示,進入學區高中後,由於華裔同學大幅減少,一開始,常遭到西語裔及非洲裔同學恥笑英文不好,有時甚至被打,久而久之,一群20個左右的華裔生為了保護自己,便組成幫派自衛,實力壯大後,也開始欺負其它學生,最終釀禍。

  蔡立仁強調,內向、寡言、弱小三大特徵,往往讓孩子最容易成為在學校中被欺負的對象,而性別方面,女生遭到校園霸凌的比率事實上比男生更嚴重。他表示,不管是被同學用語言或“暴力”騷擾,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都必須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會消退,同時需專業輔導老師、家長們同心協力,才能協助孩子恢復健康。

  校方大事化小 華人社團積極爭取司法嚴懲奏效

  新移民學生由於語言及文化隔閡,易在學校內遭遇霸凌欺辱,紐約布魯克林班森賀華裔移民學生密集,曾傳出多起華裔學生遭其它族裔學生毆打案件,在當地小區團體和議員奔走疾呼的努力下,終讓校方願意面對霸凌事件,司法體系的嚴懲,也對類似案件起到嚇阻的作用。

  布魯克林華裔學生遭欺凌的案件中,最具歷史及社會意義的莫過於2002年的拉菲逸高中凌霸案,當時赴美僅兩年的華裔鄭小果被六名非洲裔學生毆打重傷住院,校方大事化小的態度,讓班森賀華人小區極度反彈,布魯克林華人聯合會為了協助受害華生爭取權益,積極與小區議員合作,成功將霸凌學生繩之以法,並促成教育局嚴正評估拉菲逸高中的校園安全。拉菲逸高中於2006年被評估為表現極差學校,在送走最後一批畢業生後將關門步入歷史。

  2006年4月,布魯克林一名13歲華生在校園圖書館被三名非華裔學生強勒脖子、拉頭撞書桌,涉攻擊的學生被控三級攻擊、三級威脅,罪名成立。受害華生家長對於判決也表示肯定,認為司法體系拯救了孩子這一生的自信。

  2007年底,一名剛從中國移民赴美約一年,就讀布魯克林228中學的華裔學生,被多名非洲裔、西語裔學生嘲笑“中國人很滑稽”,並拿武器毆打頭部,造成華生視力、聽力與精神狀態嚴重受損。該案引起布魯克林區長、維權團體、布魯克林檢方、多個華人小區組織以及當時擔任市議員的劉醇逸等單位正視與關切,校方在案發後立即撤換校長。

  新任校長丹傑羅為了強調對於校園霸凌“零容忍”,主動積極與華人小區團體合作,不僅立刻勒令傷人學生停學、派出專員保護受害華生、在身心上盡力輔導華生等彌補措施,並透過成立雙語課程、增聘華語老師、與學生一同合作編導反對校園霸凌的自創歌舞劇等方式,化解各族裔學生間的文化落差與誤解,重新建立華裔學生對學校的信任。目前該校華生逾三成,是當地唯一提供中文教學的雙語課程中學


結論: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過去的中國。 國內的教育有問題,其實主要是社會的問題,不是教育一家能承擔的問題。很多國內的學生在國內的教育環境裡成為了人才,這樣的例子不可勝數。無論如何,他們不會面臨上述這樣尷尬的處境。我一直反對中國家長送未成年孩子去國外念中學,更不要談念小學,除非家長自己是移民,那是全家一齊移民,那是沒有選擇。放着國內的教育不念,送去海外接受所謂的“先進教育”,上述學校環境難道能實現“先進教育”嗎?連基本人生安全都不保障,連基本心理健康保障都威脅(發精神病!),還談什麼成才? 不是留學不好,而是不要盲目留學。我主張的留學,是孩子完成國內的本科,積累一定社會實踐經驗,對自己有足夠了解,才自主決定是否留學,這樣更成熟,更有針對性。否則,常常留學不成,變成流血!軀體流血固然可悲,精神流血何嘗不是災難?一句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終的希望還是在於自己,教育也罷,生活也罷,指望人家是要竹籃打水一場空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幾何原理》和《周髀算經》代表了兩種
2009: 別以為脖子上掛了珍珠就認不出你了,國
2008: 從辯證唯物主義為皮洛西辯護
2006: 駁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的奇談怪論
2005: 美國大學獲諾貝爾獎數目
2005: 大慶油田發現者:北大畢業生 謝家榮 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