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对SARS全球风波的再思考
送交者: Xubin 2003年05月09日18:36:49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对SARS全球风波的再思考

送交者: yueren

SARS全球风波引发的再思考
美国世界自愈力研究院 越人
前些日子笔者曾撰写了“亲历广东香港、SARS风波引起的思考”一文,在万维网上发表后,接到一些读者的来信,希望我就SARS疫情作进一步的解释,笔者因工作较忙 ,无法一一回信,希望来信者见谅!
这几天从报纸和网上发现,全球尤其是亚洲对SARS的恐惧非但没有消退,反而愈演愈烈,媒体的炒作更是甚嚣尘上,有九十几个国家甚至正式发出禁止中国大陆与香港的游客入境的通知,亚洲及全球的经济正经受无法估量的冲击,这使我甚为担心。我担心的并非仅仅是经济的受损、也不仅仅SARS疫情本身的传播,而是担心SARS疫情在被人为夸大的恐惧下更加难以控制,使大量本来不应该死亡的患者,因为接受不合理的治疗而死亡,使人为的恐惧不断升级。
我之所以反复强调是“人为的恐惧”,一方面来自我长期对自愈力研究的医学实践,另一方面来自科学已经公布的结论,据万维读者网4月16日称:“专家们证实,导致全球150多人死亡的神秘病毒是普通感冒病毒的变异。 BBC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说,试验证明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的病毒是冠状病毒的
一种变异,上个星期,来自八个国家包括德国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小组在研究中发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病毒是普通感冒病毒的变异。”
既然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了SARS病毒是普通感冒病毒的变种,那么我们有必要如此恐惧吗?从广东省去年11月发现首例SARS感染病例到今天,已经过去半年多时间了,而广东省7000万人口直至4月22日中国卫生部公布“广东共感染人数为1337名”,而中国有13亿人口,近年来人口流动量很大,尤其是出入广东省的人口每天都有数十万之多,由于SARS是一种进化变种的新感冒病毒,在SARS病毒发生的最初三个月,广东省的政府、卫生部门以及广大民众都是措手不及的,更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以至造成大批医务人员被感染。可是在这种毫无防范的情况下,也并没有象媒体所说的那样“广东疫情大爆发”,与每年流行的感冒及其他传染病相比。 从第一例SARS病例的发现到目前的半年多时间中,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SARS感染者为6000多人,从这个数据上看并不比普通感冒病毒的传播更快,而400多人的全球死亡人数、更是远远低于普通的病毒性感冒,据美国医学界统计:仅在美国每年死于普通病毒性感冒的人数为30000人左右,其死亡率远远高于今天的SARS。因此不应该出现目前这种人为的恐慌。
那么,导致SARS疫情引起全球恐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我想就目前所掌握的各种资料看,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条:
1、 SARS病毒对各种抗生素的强烈抗药性,目前还没有找到可以直接杀死SARS病毒的特效药,致使临床死亡率较高。
2、 抢救SARS病人的医务人员大批感染,甚至死亡,使民众感到防不胜防的恐惧。
3、 世界卫生组织个别官员,在不深入了解SARS发生、传播、快速变种的真实原因下,以他们有限的经验,草率地公布不负责任的疫情预测及与此有关的相应做法,导致全球恐慌。
4、 一些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上一些惟恐天下不乱者的恶意炒作)以世卫个别官员的言论为依据,扑风捉影、不加选择的报道,为人为的恐惧推波助澜。
5、 不合理的隔离措施,加剧被隔离人群的心理恐慌、导致被隔离者免疫力下降,提高了交叉感染的机会(如香港的淘大花园)。
6、 不合理的治疗方法,使某些地区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如香港、北京等地)。
7、 对SARS疾病的诊断缺乏真正科学的标准,把临床症状发烧、咳嗽作为疑似病人,造成疑似病人的扩大化、导致人人自危、草木皆兵的局面。
8、 每天公布的疫情有两大问题:1、疑似病例本已扩大化,给民众造成疑似病例等于SARS病例的错觉、使群体恐惧更加升级;2、每天公布的死亡人数,极不透明,把所有死亡病例全部算作因SARS而死亡的做法,缺乏医学道德,推卸了医药本身造成的死亡责任,大大增加了真正因SARS感染而死亡的数量。
9、 SARS病毒变种很快,给研究和治疗带来新的困难。
针对以上9条原因,我们应该冷静的加以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以及找到正确的应对办法。下面本人对上述九条逐一分析,以证视听!期望大家不要盲目恐惧,能冷静下来加以深入的思考。
1、 既然目前对SARS病毒尚未发现真正有效的生化药物及疫苗,临床治疗本不应该大量使用已经证明无确切疗效的抗生素、类固醇等西药,每一位有良知医生都清楚,抗生素的滥用、本身就对人体免疫力有极大的伤害,而且还会导致一些病人因药物引起心肾功能的衰竭而死亡;而类固醇的大量使用必然干扰患者的内分泌,此类药物即便不直接致患者于死地,也会严重抑制患者自身的抗病和自愈能力,导致病情恶化。在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地的临床医生都会谨慎使用抗生素和类固醇,而且告诫病人抗生素的反作用。但中国的西医至今视抗生素为治疗一切感染性疾病的唯一手段。仅在医学最发达的美国,每年因药物反作用导致死亡的人数已达十万以上,已经上升到美国各种死亡原因的第三高位,(超过了除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外的所有疾病),每年更有240万住院患者出现严重的药物反作用引起的严重疾病。
尽管这些数据在美国是公开的,但中国的医学界至今守口如瓶,SARS疫情使中国政府对疫情的发生走向了透明,医学界也应该把各种药物利弊的知情权还给民众。
2、 医务人员是健康的使者,更是健康的榜样,大批医务人员被感染,甚至死亡,给民众造成的心理恐惧是可想而知的。在民众眼里,医务人员具备普通人不具备的防疫知识,即便不小心被感染了,也应该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不应该死亡的。而大批医务人员的感染和死亡,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就意味着这种病的“可怕”和防不胜防,引起民众的恐惧也就在所难免了。
其实医务人员与常人一样,同样是血肉之躯,因此也会得病,在SARS初发阶段,由于医学对SARS的了解还处于陌生阶段、如传播途径,治疗方法等都属于一个新问题,广大医务人员在抢救病人的第一线,在治疗、抢救和护理的过程中,始终与病人是近距离的紧密接触,被感染的概率自然也比普通人更多,随着疫情的发展,抢救任务越来越重,广大在一线抢救医护人员又不分昼夜、不顾疲劳的过度消耗,精神体力的大量透支,必然导致自身免疫力急剧下降,加上对SARS的缺乏了解和防范不足,造成了医护人员被大批感染。
广东疫情在一、二月份高峰期时,数百名一线医务人员被感染,然而随着医务人员对SARS疾病的逐渐了解,三月份以后,广东医疗界在实践中总结、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防范和治疗的方法、不但完全控制了医护人员的感染问题,没有再出现医护人员的感染病例,并改变了SARS疫情发生初期一味依赖西医西药的失败教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使1200多名SARS患者得以康复出院,是全球死亡率最低的省份,说明SARS病人是完全可以治愈康复的。
不仅如此,广东省7000万人口,4月份以前没有什么防范措施和常识,地方政府也没有对曾与SARS病人接触过的人群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媒体更没有作大量的有关SARS疫情的报道,除了一、二月份民众自发抢购米醋、板蓝根防疫外,二月底后街上看不到带口罩的,各种聚会活动照常进行,疫情并没有大规模爆发,相反得到了有效的自然控制,得病人数直线下降,1200多名住院病人康复出院。
SARS疫情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感染的,医护人员初期的大批感染,说明了SARS的感染是近距离、长时间的紧密接触所造成的,而广东疫情的自然下降,更说明了民众无须恐慌,也无须时时带着口罩,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平静的心态,是防止感染的最佳措施。(本人三月份整月都在香港、广东等地考察,四月十日才返回美国,因此这一切都是亲自考察的结果,并非道听途说)
3、 世界卫生组织组织专家、官员到中国及其他异地考察调查,是必要的。但一切结论应该在调查、分析之后,有了真正科学、可信的客观数据后才能做出,可遗憾的是,世卫某些官员在中国的不少言论,实在是太轻率和极不负责任的,造成中国及全球对SARS疫情的恐惧,世卫组织的个别人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如:对广东调查后已经有那么病人康复出院,医护人员的感染得到完全控制,说明了中西医结合可以对付SARS,也证明了SARS疾病只要治疗得当,完全可以治愈。可某些专家不是虚心的去总结广东在避免医护人员感染所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而是以专家自居,对广东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成功经验、和医务人员防止感染的有效措施视而不见,不及时推广通报广东治疗和预防上的经验,造成、香港、北京、台湾及其他地方的医务人员再次出现大量被感染甚至死亡的局面,这是考察广东的世界卫生组织人员的严重失职。
明明在广东已经看到一千多名SARS患者治愈出院,可偏偏对媒体说至今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这不是有意制造恐慌又是什么?
尚未到上海实地调查,个别人又以专家自居,擅自对一些媒体散布对上海当时公布只有两例SARS病例表示怀疑,还不负责任地预测上海将无法防止疫情爆发的言论。可到了上海调查后,上海有关部分给予充分的合作,又急忙改口,说什么上海是运气好、没有发现隐瞒……云云,要知道你们是代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说话,怎么可以如此信口胡说。
对北京的预测更是荒诞,四月中旬个别世卫专家就向媒体散布,五月份将是北京疫情第二论爆发高峰,甚至毫无根据地指出五月六日将是北京疫情爆发的最高峰,全球媒体纷纷发布这一骇人听闻的消息,互联网上更是炒的昏天黑地,造成民众的更大的恐慌。事实已经证明了某些所谓的专家的无知和不负责任。五月六日已经过去,北京的疫情没有在那一天高发,相反有所下降。
对SARS疫情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一直在抗SARS疫情一线抢救的中国专家们,广东的钟南山院士在抢救SARS第一线工作,他根据广东疫情发展的规律,也为了稳定北京民众的恐惧心理,指出北京疫情在五月下旬将会处于稳定并呈下降的趋势,这是由实践所得出的结论,对稳定民心,提高大家对战胜SARS疫情的信心,无疑有很大的帮助。可我们的“世卫专家”又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反驳:“现在说北京疫情五月份可能得到控制为时过早,等等……” 的言论,这不是有意制造恐惧和混乱吗?我不知道他们这样做是出于什么动机,是希望天下大乱吗?
当世卫的某些“专家”到广东顺德,走马观花似地看到一个农贸市场里在卖蛇、鸡、及一些野生动物时,又改不了老毛病,马上就下了SARS的源头就在顺德的结论,于是报纸、互联网又出现一片谴责广东人的声音。我不是为广东人爱吃野味辩护,保护野生动物是应该的。可是这与SARS的源头有必然关系吗?广东人爱吃野味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怎么过去没发生SARS呀?再说广东全省有多少个象你们见到的农贸市场,(很多比你们见到的大的多)你们了解吗?看到一个就可以下“源头” 的结论是否太简单、太可笑了?
根据我的了解,到目前为止SARS病毒除了美国、德国等八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发现是普通感冒病毒的变种外,还没有发现来自何种动物的结论,“世卫专家”这样的随意地下结论,其科学性何在?你们把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性、科学性置于何地?!
根据自己的片面认识,随心所欲地公布不要去某某疫区旅游的警告,可遭到多伦多以及加拿大政府的强烈抗议、在加拿大政府的压力下,又立即收回对多伦多的警告,使我感到这些“专家”既没有原则又十分的虚伪。倘若中国和香港政府也强烈抗议呢?是否SARS疫情就不存在了呢?
越南自称没有一例SARS,专家们立即通报表扬越南成功抵御了SARS,是否也太轻率了,难道越南就没有人发烧、感冒、咳嗽等疑似病人。哈哈哈!写到这里我实在是禁不住要笑出声来,“疑似病人”多科学的名词,难道死在越南医院里的“感冒病人”、“呼吸道感染病人”、“肺结核病人”,你们能保证没有一个SARS病人吗?在这里我要提醒这些所谓的专家,不要把中国政府的善意合作,看成是软弱可欺,可以为所欲为地去搞乱中国的民心!
少数“世卫专家”的伪科学言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读者只要细心冷静的思考这个阶段、他们中个别人的言行,很容易发现一些披着“世界卫生组织”科学大旗下的伪科学言论。至于他们为什么如此不负责任,如此不顾自己的脸面,读者著君见仁见智,自己去思考吧!
4、 媒体的炒作,尤其在互联网上的恶意炒作,我想大家有目共睹,在这次对抗SARS疫情的战役中,一些媒体起到的消极作用,不可低估。
5、 严格隔离的利与弊
对于空气传播的严重流行疾病,采取适当严格的隔离措施无疑是必要的,这对防止疾病的大面积传播,阻断流行病源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象SARS这样的疾病,实践已经证明近距离、长时间的紧密接触、还要加上接触者自身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才会造成感染,(山东一个SARS病人紧密接触过26人,经过一周观察无人被感染就是最好的证明,类似例子还有很多。)在许多公共场合并不会造成传染,在无人带口罩、4月份以前、没有任何防范措施的广东省7000万人,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感染,更证明了SARS的感染并不想某些专家所说的那么可怕,最近“世卫”一些专家也称,“在街上被感染SARS的机会为零”,既然这样,采取大人群的严格隔离措施是否有点小题大做、完全没有必要了。这样做只会导致人心恐慌,免疫力在恶劣的情绪下、突然下降甚至完全抑制而更容易被感染,即便防范措施严密,不被感染SARS,许多其他慢性病人也会由于急剧增加的内心恐惧而使原来的病情恶化。这些被隔离的过度恐惧者,生怕自己也感染上,他们的潜意识是完全可以制造出“疑似症状”的,(请原谅我借用最近医学界时髦的“疑似”这个名词),人体的某些症状,既有一定的客观性,更有大量的主观性,我想这一点所有临床医生都应该了解,美国及西方的心理医生更是每天接触这种“患者”。而所有在隔离区内的人,一旦出现了“疑似症状”,处于高度警惕的、负责隔离区的医护人员,首先怀疑的也是SARS的感染,这样“疑似症状”便理所当然地变成了“疑似病人”,倘若“疑似病人”不幸因其他疾病或不合理用药导致死亡,这些病人就又理所当然的变成了新增加的SARS死亡病例。一个病人的死亡,又增加了他周围曾经接触过的怀疑人群,于是隔离人群又人为的被扩大了,如此反复循环,以笔者看,正是比广东措施严格、隔离坚决的香港和北京“疫情高发”的原因所在。
6、 不合理的治疗使死亡率上升。
记得在一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曾警告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国家),肺结核卷土重来,而且新发现的结核菌,对过去十分有效的抗生素产生强烈的抗药性,使全球每年死于肺结核的人数达到数百万以上,感染者达到几亿人口。在世界卫生组织的通报中强调:“不合理的治疗宁可不治” !所谓不合理的治疗,显然是指不合理的使用对新结核菌已经无效的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因为这样治疗非但治不好卷土重来的肺结核,相反导致病人因药物的反作用而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可现在对SARS的临床治疗,难道不是不合理的治疗吗?全世界的西医、包括WHO的专家们,不是都明确表示现在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药物吗?(当然他们指的显然是西医西药)既然没有找到有效的药物,可以说现在所有西医手段治疗SARS,都是无效药物的治疗了?换言之,就是不合理的治疗。WHO警告“对肺结核的不合理治疗不如不治”的说法,是否适合当今的SARS呢?!
7、 由于医学界至今对SARS病毒所知甚少,为防止SARS病毒的恶性传播,不少国家和地区都采取“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人” 的做法,在主要交通枢纽,车站、机场及码头和出入境处,大量采用测量旅客体温以鉴别可疑病人,一旦发现有人体温超过或达到38 OC,即采取拒绝入境甚至强行隔离的措施,这种过激的做法除了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心理伤害和过往旅客的极大恐慌以外,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我之所以这么说理由有三:
(1) 能引起病人体温升高的非传染性、传染性的急慢性疾病有成千上万种,能引起既发烧又咳嗽的疾病也有数十种之多,对发烧病人采取拒绝入境、强行隔离的做法既不人道更不科学。
(2) 据说SARS感染者的潜伏期为2——10天不等,能正常旅行的SARS感染者,多处于并未发烧的潜伏期,这种做法能真正发现SARS感染者吗?
(3) 这种过激的做法给经济、旅游、及民众的正常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冲击是不可估量的,势必对本来已经十分疲软的亚洲以及全球经济带来雪上加霜的恶果。
8、 每天公布SARS病例、疑似病例、死亡病例有必要吗?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只能给世界造成某种错觉,似乎SARS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最最严重的疾病,事实真是这样吗?目前比SARS疾病危害大得多的疾病比比皆是,爱滋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禽流感、疯牛病、尼罗河病毒…….可以说数不胜数,其死亡率、传染性都在SARS之上,就连每年发生于世界各地的病毒性感冒,其传播速度、感染人群、死亡人数都远远高于SARS,为什么其他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都没有要求每天公布病例、疑似病例和死亡人数呢?惟独SARS需要每天公布,这到底是为什么?!
尤其是公布疑似病例的做法,除了增加人为恐慌外有什么科学性可谈,所谓的疑似病例,本来仅仅是怀疑而已,还需要进一步确诊或排除,其中大量疑似病例实际上是扩大化后的“冤假错案”,把一些怀疑对象也放在SARS疫情中加以公布,不是在人为制造恐慌又是什么?
至于公布的SARS死亡人数,其水分之大更是随处可见,如前几天报道的台湾某官员确诊SARS入院,去医院时尚能自己行动,第二天就死亡了,这是明显的医疗事故、药物致死的典型病案,香港一周周刊曾披露一位壮年SARS患者,住院两天后死亡,该院医生透露该患者是死于药物引起的心肾功能衰竭,5月7日北京流行病学专家称:“SARS死亡病人中至少有10%并不是死于SARS”,把医疗事故、药物反作用、以及因其他慢性疾病导致的死亡病例,都算在SARS身上,这种算法科学吗?
9、SARS病毒变种很快,给研究和治疗带来难题。是啊,这的确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你正研究着对付SARS原病毒的方法,还没等研究出来,它已经又变种了。可我们的医学家有没有想过,到底是什么原因使SARS病毒如此迅速的变化呢(其实是进化)?是药物!是临床无节制的使用单纯的生化药物,促使SARS病毒和其他细菌病毒的快速进化。这一点、作为长期从事人类健康研究的我非常清楚,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以及一切从事病毒研究的专业人士也十分清楚,可为什么我们至今还要避开这个必然规律闭口不谈呢?要知道广大民众有生存的权利、有拥有健康的权利、自然也应该对药物能引起微生物的快速进化、进化成毒性更大、危害更强、抗药性更广的新病株的知情权!总不至于把病毒的进化又推到无辜的动物身上去吧。
综上所述,我认为眼前的SARS全球风波,是世界卫生组织个别人士一手导演的一场闹剧,全球对SARS的恐惧,人为因素远大于疫情本身。世界卫生组织的个别人与全人类开了一个恶作剧式的玩笑,这个玩笑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至今无法估量,将超过任何一场局部战争和历史上任何一次瘟疫的流行,尽管SARS本身造成的死亡人数无法与绝大多数传染病相比,可人们的恐慌程度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了被称为“世纪绝症”的爱滋病。
为了全球经济的尽快复苏、为了医学科学的更加昌明,也为了世界卫生组织自身的权威性,我要大声疾呼,世界卫生组织的个别在SARS疫情上自以为是的所谓“专家”,闭上你的臭嘴!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学风建设:研究生教育的关键
2002: 谁毁了她的博士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