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学生归国走向 |
送交者: 张兆生 2003年07月04日14:39:26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八成留学人员愿意回国 归国的主要动因是报效祖国 归国择业的热点是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 中国还有20多万留学人员在国外,再不争取就有失去他们的危险 中国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的两大隐忧,必须以战略的眼光把握人才问题 留学回国人员有较高技术、管理专长 留学人员所办企业是中国民族工业的组成部分 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办企业是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理想模式 选派优秀人才出国留学,是中国培养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20年来,留学生的派遣规模和强度,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国驻美使馆、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等多方面提供的资料,到1999年底,已有32万人到国外留学,分布在103个国家和地区。如果包括赴日、澳自费人员及家属,则留学人员总数超过40万人。 中国赴海外留学人员分布情况 (1978--1998) 留学国家人数(万人)已回国人数(万人) 美国163 日本52.5 加拿大21 德国21 英国1.61 法国1.10.7 澳大利亚10.6 其他1.30.2 总计3010 因为当代留学人员青少年时期生长在国内,在他们的心底深处始终保持着传统的中国文化。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国外经历了从幻想到困惑,又从失望中找到希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深入了解和认识了所在国的文化,同时也重新了解和认识了自己的祖国。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他们把自己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希望回来施展自己的才华,干一番事业。既报效了祖国,也为自己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从1999年进行的对千余名在美留学人员回国意向的调查来看: 准备在5年之内回国21.2% 准备在5-l0年之内回国36.5% 准备在l0年以后回国22.9% 不准备回国19.4% 从这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留学人员中有80%的人愿意回国。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各级领导更新观念,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各项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实,以及国家对留学人员政策中有关解决留学人员户口、配偶工作、子女就学的规定真正兑现,那么,那些现在决定不回国的人中的大多数也会逐步回来的。 而在90年代初中期,多位专家学者的调查结果却是:“表示肯定回国”和“表示肯定不回国”的比例都很低,绝大多数处于观望和徘徊之中。 年度表示肯定回国表示肯定不回国 19929%8.8% l99411%19.9% 199610%10% 根据1999年对国内352名归国留学人员进行的一项调查,从中我们可看到其年龄构成和归国原因: 被调查人员的年龄构成 60岁以上1人- 50-59岁35人10.1% 40-49岁121人35.1% 30-39岁159人46.1% 20-29岁29人8.4% 决定归国的国外因素 同等学历在国内地位高46.5% 情感孤独和思乡29.4% 文化差异28.l% 工作缺乏保障14.8% 种族歧视感11.6% 生活的压力和紧张感10.0% 不能获得永久居住权6.8% 决定归国的国内因素 有责任为国家做贡献50.0% 家庭与亲情44.8% 留学经历是发展机会30.9% 喜欢国内节奏和方式23.4% 有履约责任21.7% 有难得的发展机会19.l% 有留学人员的政策12.l% 从这组调查中可以看出,无论留学人员已经回国或准备回国,最主要的原因和动力是报效祖国和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他们回国创业的最大希望是获得较为公平的竞争和生存条件。 从其年龄结构方面可清楚地看到30-49岁的人员达81.2%,占绝大多数。他们学有所成,精力充沛,处在事业发展的成熟阶段,正是创业的大好时机。因此可以说,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是留学人员的主力军,应是吸引为国服务的重点。 此外,留学人员归国择业的趋势正在发生变化,仅以这些调查人员为例: 职业出国前人数归国后人数增减比例 高校175人218人24.57% 科研单位35人41人14.14% 政府机关11人15人36.36% 事业单位31人21人-32.26% 团有企业20人11人-45.00% 三资企业5人29人280.00% 自办合办企业-15人无法比 调查表明,三资企业、政府机关和高校仍然是留学人员择业的热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已失去对留学人员的吸引力。而自办合办企业则是近年来的新热点,成为留学人员择业的最新取向,并且呈迅速增长的趋势。 由于国内提出留学人员回国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这一设想已经逐步变成可操作的现实,这就形成了对留学人员的巨大吸引力。近年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以13%的速度增长。因此,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就成为留学人员择业的热点。 到目前为止,全国留学人员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已有1000多家,经营额每年以数倍的发展速度增长。可以预测,今后几年内,留学人员企业群体必将发展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人才、技术的重要辐射源。 我们还应当看到,留学回国人员的技术、学术、管理专长是其可以成功创办企业的优势。对国内352名归国留学人员的调查表明,已归国留学人员的学术地位较高,64.2%的人获高级职称,21%获中级职称。其中: 获得过两次以上资助的147人41.8% 获得过一次以上资助的198人56.3% 尚未获得过资助的154人43.7% 留学归国人员在科技领域的优势和业绩尤其突出: 中科院600多名院士中,留学归国人员有507人; 中国工程院300多名院士中,有157人是近几年回国的留学人员; 在经过专家严格评审、跻身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人选中,有2/3以上是近十几年学成回国人员; 在参与国家人事部等7部委的“百千万人才工程”、团中央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科院的“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专项人才基金”、科技部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863计划”等工程和计划的人员中,近年学成归国的留学人员均占到半数以上。 因此,可以说,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办企业是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较为理想的模式之一。同时,近年的实践也证明这确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道路。 留学人员回国办企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少投入、小风险、高回报的例子举不胜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留学人员带回的往往是他们自己完全能把握住的、很成熟的高新技术,因此启动资金虽不很多,但投产后回报快,回报高。 留学加拿大的王启松,携带8万美元和技术成果来到上海漕河泾创业园,成立了独资的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园中经过3年多时间的培育,1997年公司销售额已达589万元人民币,并拥有2000多个用户,形成了广泛的销售网络,被上海市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1998年,该公司从创业园毕业,到园区的新桥产业化基地,开始了年销售收入首期目标为2000万元的产业化新进程。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俞孔坚,是国内少有的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已在国内外获得12项研究与设计奖项。他的各项大型规划设计和谘询服务,深受各方面的好评。1998年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人均100万元。 被美国洛杉矶时报称为“有钱的发明家”,在新材料领域中卓有建树的留美硕士郑海兴,不仅在美国创办起美国凯美特科技公司,拥有数项自己的专利,而且每年均可从美国政府获得上百万美元的美国联邦与企业革新研究拨款。他于1997年创办上海凯美特功能陶瓷技术有限公司,带回了他在美国已经开发成功并已取得良好市场前景的有机化学涂复材料制备生产技术及涂复设备。现在,涂复设备已经在园区投入小批量生产,具有广阔应用的涂复材料设备生产线也已进入试产阶段,产品已经销往美国市场。 天津市新技术产业园区道京应用技术有限公司的988电子商务交易网更是少投入、小风险、高回报的典型。该公司在美国注册有自己的公司,只需在国内“拷贝”一下就开始了工作。在美国和中国的同一个老板的公司很顺利地可以开展国与国间的网上贸易。 这一切表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是完全可行的。 自从1996年3家留学生创业园在上海同时挂牌起,截止1999年8月底,在北京、天津、大连、西安、成都、江苏、合肥、武汉、广州、海南、烟台等地区已相继建立了近30家留学人员创业园,此举在吸引和扶持学有所成的留学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留学归国人员的喜与忧 人才是创新之本,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掌握先进科技的优秀人才的竞争。谁能培养和吸引足够的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就能控制科技前沿的制高点。因此,争夺高素质人才就成为每个重视人才的国家和地区的首要目标。 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都在以战略的眼光紧紧盯住中国的人才,用各种手段吸引我们的人才为他们服务。 据统计,在美国硅谷的20万从业技术人员中,来自中国(包括台湾省)的留学人员达6万人,约占30%。 美国科学基金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美国59%的高科技公司中,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到科技人员总数的90%。在加州硅谷工作的高级科技人员中,33%是外国人;从事最高级的工程学研究的博士后中,66%是外国人。 目前,中国还有20多万留学人员在国外,如果我们再不创造条件去争取,大有失去他们的危险。争夺人才,已成当务之急。 为此,有关专家学者呼吁:海外留学人员是中国科技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国家宝贵的财富,是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人力资源。鼓励和吸引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兴办实业,形成一支国际化的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科技企业家队伍,应该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举措。 据1998年的统计,中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已达281.4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49万人。从科技人员的总量规模看,与美国、日本、俄罗斯、欧共体等大体相当。但是,有人估算,到今年,中国42%以上的正、副教授和50%以上的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等将到达退休年龄;全国100万高级专门人才中,35岁以下的仅占11%。因此,专家呼吁,在人才问题上,中国面临着严峻挑战,一定要珍惜国内的优秀人才,一定要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 《海上文坛》 张兆生 朱炎 李扬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