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靈魂果真出竅?關於瀕死體驗的新發現
送交者: 哆哆 2011年05月11日00:26:52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今天零時在星美影城看《最愛》,諾大的影廳里只坐了6名觀眾,享受了一回部長級待遇。片子不錯,講了一個讓人慾哭無淚的愛情與死亡的故事:愛,有多難,就有多燦爛。

  這個故事是通過村民老柱柱死去的孫子之口講述的,這孩子在“那邊”講我們“這邊”的事,最後搞得我不知道自己是在那邊還是這邊。直到走出影院,冷風一吹,我捏了一下自己的肚腩,才確認是在這邊。

  零點看電影的好處,一路無車,5分鐘到家,影院就像開在我們樓下一樣。回到家,躺在床上,還是無法走出那個流行熱病的村莊,那所像難民集中營的小學校,眼前老晃着琴琴光着身子跳進水缸里把自己浸得冰涼,然後爬到得意身上為他退燒的一幕幕。這對愛如夏花般燦爛的情侶最後相擁而逝,去了那邊,和老柱柱的孫子重聚,還是一家子。

  那些患熱病的人怕死嗎?怕死,但得知自己難免一死後,他們又對死看得那麼淡。得意和琴琴臨死之前上演了一個轟轟烈烈烈的愛情故事,也算沒有白活一回,終於領到結婚證的他們也可以合理合法地埋在一塊兒。而我則希望“那邊”真的存在,這樣,這對情侶就可以永遠廝守了。

  問題是,“那邊”真的有嗎?

  這是一個科學之謎,一直無解,但科學家們試圖解開這個謎團,至少他們希望搞清楚人究竟有沒有靈魂,人的靈魂真的會出竅嗎?我們都聽說過不少關於瀕死體驗的事兒,有過瀕死體驗的人則大多堅信,這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經歷,不是幻覺。但這些故事究竟有多少真實成份?

  對於神奇的瀕死體驗,美國著名腦科專家、肯塔基州大學神經學教授凱文·納爾遜最近提出了引人注目的新理論。他認為自己能夠從生理學的角度解釋所有瀕死體驗現象。

  美國人吉莉安·麥克肯澤曾經親身經歷過所謂的“瀕死體驗”,那是在她分娩過程中。當時,未出世的孩子讓她陷入極大擔憂之中,周邊的世界一片黑暗,只有一個明亮的光點。她恍惚地意識到分娩出了問題,自己流了很多血,但在光點中,她卻感到非常舒服愜意。

  她說:“光點最初像一個小孔,我意識到,我被一點點推向它,距離越來越近,它也變得越來越大。它非常亮,好像一條隧道的牆壁。我走進隧道,沒有感到絲毫恐懼,身體完全融入到光點中。這是最令人驚奇的感覺,感覺自己無比快樂。我只能用‘狂喜’形容這種感覺。突然間,我聽到一個男人說‘吉爾’,聲音很美。我心裡說‘哦,不,我來到上帝面前,但我並不信仰他!’他問我是否認識他,我說‘是的,但我恐怕不知道你的名字’。他顯然很有幽默感,因為他聽到這句話後低聲笑了。”

  麥克肯澤的這種經歷發生在很多年以前,當時還沒有出現“瀕死體驗”這個詞,她因為難產,大出血。很多年過去了,當時的經歷仍記憶猶新。沒有人確切知道為何會有這種經歷,科學家認為有多達十分之一的人將會經歷瀕死體驗,最有可能在心搏停止之後。通常情況下,我們在經歷瀕死體驗中會看到光,穿過一條隧道,遇到已經逝去的親人,又或者靈魂出竅,漂浮在自己上方,看着醫生和護士搶救我們的生命。

  曾經有過瀕死體驗的人往往將其描述為一種十分快樂的時刻,這種經歷永遠地改變了他們的人生。很多人認為他們看到了來世,這種經歷符合他們的信仰,讓他們毫不懼怕的迎接死亡。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寶貴經歷,整個過程中,他們一直保持神志清醒。

  納爾遜是備受尊重的美國神經學家,他認為自己能夠從生理學的角度解釋所有瀕死體驗現象。納爾遜研究瀕死體驗已經有30多年歷史。在自己的新作《上帝的脈搏》中,他對所有瀕死體驗的元素進行了解釋,其立論的核心是快速眼動,即快速眼動與瀕死體驗關係密切。快速眼動在睡眠過程中最容易做夢的階段出現,此時的人只有眼部肌肉、心臟和橫隔膜(控制呼吸)活動。納爾遜認為,一些人更容易受“快速眼動期入侵”影響,即在一個人處於清醒狀態時,麻痹伴隨快速眼動出現,同時經常伴隨栩栩如生的幻覺。

  研究過程中,納爾遜對55個自稱經歷過瀕死體驗的人進行了分析。這些人中有60%的人此前曾經歷快速眼動期入侵。在隨機選擇的一群人中,這一比例只有24%。他說:“瀕死體驗經歷者的大腦並不是直接在快速眼動狀態和清醒狀態之間切換,更有可能將兩種狀態混合在一起。”這導致人們進入他所說的“意識邊境”。他說:“很多人進入這個不穩定的邊境,時間只有幾秒鐘或者幾分鐘,而後進入快速眼動或者清醒狀態。在這個邊境,人會出現麻痹、看到光、出現幻覺並進入夢境。意識邊境能夠解釋類似心搏停止這樣的危急時刻經歷的很多瀕死體驗。”

  對於瀕死體驗中看到的光、隧道、遇到逝去的親人以及靈魂出竅,納爾遜同樣給出了自己的解釋。他在研究中發現,瀕死體驗會在昏厥和心臟病發作等生死攸關的時刻出現。絕大多數瀕死體驗都有一個共同點——大腦供血暫時中斷。他說:“通常情況下,心臟泵出的血有20%流向大腦。如果供血量降至正常情況下的三分之一,大腦仍可短時間內保持活躍狀態,但10到20秒之後,大腦便會失去意識。”

  納爾遜稱:“瀕死體驗中大腦出現的大量活動都是對供血量降低的一種反應,不管這種降低持續多長時間。在喪失意識前,血液不斷從大腦流出,在此期間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組織並不是大腦,而是眼睛和視網膜。視網膜出問題後,黑暗隨之出現,外部光線很難進入眼睛,進而出現隧道幻覺。隧道盡頭的光來自兩個不同的源,一個是周圍的光線,例如醫院手術室的背景光,這可能是血液流出時大腦唯一能夠識別的東西。另一個是快速眼動,能夠在內部產生光線,也就是在大腦內部。”

  有過瀕死體驗的人看到了隧道並感覺自己穿過隧道,這又當如何解釋呢?納爾遜說:“與靈魂出竅經歷有關的大腦區域——左顳頂區域就在負責運動感知的大腦區域旁邊。通常情況下,這一區域在快速眼動睡眠過程中關閉,但在某些情況下,這一區域無法正常工作,在過渡到快速眼動時,大腦感知到運動。”

  這能夠解釋幻覺、光和隧道,但靈魂出竅和感覺到死亡又如何解釋呢?死亡感的解釋很簡單。快速眼動睡眠過程下,人處於麻痹狀態,否則就會在做夢時“自殘”。納爾遜引用瑞士神經學家奧拉夫·布蘭克進行的一項研究解釋靈魂出竅。布蘭克和同事在準備為一名43歲的婦女實施手術時得出了一項驚人發現。當時,這名婦女疾病發作,外科醫生對其大腦施加電脈衝,試圖發現問題出在什麼地方。突然間,這名婦女——手術時保持清醒狀態——說她靈魂出竅,漂浮在上方,看着下面的自己。切斷電流後,靈魂又回到身體。

  納爾遜說:“這名婦女感覺到靈魂出竅而後又歸位具有類似打開電燈開關這樣機械運動的可預見性。她觸動了可自由移動意識的開關。這就好像發現與電梯‘上升’按鈕類似的靈魂出竅經歷開關。”

  瀕死體驗的快感與大腦的獎勵系統有關。在極度危險的時刻,身體會釋放一系列化學物質,讓人產生放鬆感和快樂感。這是一種進化現象,可追溯到史前時代。如果狩獵隊伍中的一名成員被捕食者逼到絕路,已經必死無疑,只要他不過多反抗,其他成員便有更大的逃生機會。捕食者會消耗時間和能量享用獵物,讓其他人避免同樣的厄運。

  在自己的瀕死體驗中,麥克肯澤遇到了兩年前去世的祖父哈里。她告訴祖父,自己生了一個男孩——麥克肯澤確實生的男孩,但她根本無法得知這一點。此外,她的靈魂漂浮在自己上方,看着醫生為她接生。她的靈魂同樣漂浮到丈夫哈密什上方,看到哈密什給她的母親打電話,他當時就在醫院的走廊里。她說:“我一點也不害怕,只想告訴哈密什我一切都好。我還會回到身體裡的。”

  麥克肯澤現在已經退休,家住英國東蘇塞克斯依斯特堡。她說:“我對祖父說,我必須離開,回去照看丈夫和孩子。但他說我必須拿出充分的理由,才允許我回去。”瀕死體驗中,麥克肯澤再次經歷自己的記憶,有好的,也有壞的。她說這一次的經歷讓她更好地了解生活。她永遠也不會忘記母親將自己留在寄宿學校時,自己看到母親離去的身影哭個不停的情形。“再次經歷這些回憶讓我意識到,母親當時一定非常難受,聽到我的哭聲,她也沒轉過身看我。我有了新的想法,我對祖父說,我必須回去,將自己的感受與他人分享,幫助他們。就這樣,我回來了。”

  晚年的麥克肯澤成為一名顧問。她說:“在有過這種經歷前,我對人不太寬容。經歷這件事之後,我完全變了一個人。你們可以理性地解釋像我這樣的人經歷的事情,但無論怎麼解釋都很難抓住重點。對我們來說,這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經歷,對我們自身以及以後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這種經歷讓我不再對死亡感到恐懼,讓我成為一種更出色的人。你可以將它們稱之為‘幻覺’,但在我們眼中,它們卻是一種真實。”

  然而,瀕死體驗者的想法並沒有對納爾遜產生影響。他表示自己的研究並不是為了否定上帝的存在或者貶低瀕死體驗的重要意義。他說:“人們對宗教的分歧日益加大,一些人認為上帝是一個不合時宜的存在,所有的靈魂體驗都是一種危險的錯覺,其他人則將宗教視為自己生活的核心。我認為有人應當從神經系統科學的角度解釋靈魂體驗的本質,而不是去辯解。”

  他說:“我對這種經歷帶着一種尊重,因為它們對經歷者產生重大影響。這是一種意義深遠的體驗,我們中很多人都會經歷。是的,我可能試圖從生理學角度解釋瀕死體驗如何以及為何發生,但這並不與人們對上帝的信仰相矛盾。信仰上帝的人認為,是上帝創造了這些機制,讓我們感到快樂,這可能是我們走向死亡過程中最需要的。(楊孝文)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pzzdm:光子的3個奇妙特性
2010: 看看教徒國家對光的理解,什麼叫“充滿
2009: aa88: 教授和我談中國人
2009: 贈Doctor Flower
2007: 還皇帝一個公道
2006: 中國教育的悲哀-本科教學
2006: 興趣物理教育: 諾貝爾獲獎者Carl Wiema